第101章 太子爺之威!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穀天緯露麵,看到他身手那麽好,刺客也意識到他們上當了。
隻是此刻發現已然遲了。
埋伏已久的西北守軍頓時一湧而出!
為了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宋翊這迴直接隨著西北守軍一起冒頭。
但已經上過一次當的刺客,卻不敢再輕信這些狡猾的大慶人了。
好在,遼薑人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當宋翊和穀天緯撥了人離開軍營時,就有細作暗中尋找機會燒糧草。
等他們終於拿下全部刺客,大勝而歸,看到軍中冒起了濃煙。
穀天緯大驚,又被殿下料中了!?
他急忙和太子爺告一聲罪,然後就帶著人馬趕去查看情況。
宋翊倒是不方。
就算糧草被燒了,他這幾日的幾次行動,已經為他賺取到了很多功德點。
用這些功德點兌換糧食供給大軍,又會收獲一大批功德點……
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更何況,他已經提前安排人偷偷運走了部分糧草,這些糧草被悄然運到了幾個他信任之人的營帳中。
連他的營帳內也藏了一些糧草。
不過宋翊運走的大多數是馬匹的口糧,畢竟他的金手指裏也沒有草啊……都是人吃的食物。
倒是有玉米,這玩意兒也不知道能不能直接投喂?
他沒養過馬,而大慶又沒有玉米,所以就算是專業馬夫也無法迴答他這個問題。
迴頭得找人好好研究一下。
那麽多糧食,磨成粉應該能充當馬飼料吧?
宋翊一邊思索著,一邊朝自己的營帳走。
剛到門口,宋翊忽然心血來潮,頓住了腳步。
他衝一旁的林勇頷了頷首。
在太子殿下的示意下,林勇身先士卒進入帳內。
結果,林勇的遭遇就和拜賽一樣。
隻是拜賽沒有防備,林勇卻是暗中提防著。
所以那突然襲來的箭,並未傷及林勇,而是被他動作極快地格擋到一旁。
隨後林勇就與賬內的細作打成一團……
等穀天緯憂心忡忡地過來,想告訴太子爺,縱火的細作查出來了,但是還有細作沒抓到……
然後,他就看到太子殿下坐在營帳外,翹著腿,喝著小路子不知從哪兒整來的熱茶。
而在太子爺居住的營帳裏,則有著打鬥的聲音。
穀天緯瞬間麵色一變,沉著臉一揮手,身後的部下立即衝進去協助林勇等東宮侍衛。
有了援軍的加入,戰鬥很快結束了。
林勇出來匯報戰況。
“啟稟殿下,沒能留下活口。”
這營帳地方太小,限製了他們的發揮,加上這些細作明顯是做好了刺殺不成就咬毒自盡的準備……
宋翊倒是不意外。
“無妨,不是還有一個拜賽麽?”
聽到這裏,穀天緯露出慚愧的神色。
“啟稟殿下,拜賽……也死了。”
宋翊猛地抬頭,目光犀利地望著穀天緯。
雖然他沒有出言質問,但穀天緯還是被太子爺看得頭皮發麻,有一種被發怒的老爹瞪著的錯覺……
穀天緯也有些憋屈,“……殿下治臣的罪吧,此事的確是臣處置不當,才讓拜賽被殺了。”
宋翊神色淡淡,“人怎麽死的?”
追責這是老將軍和父皇要做的事,他隻關心拜賽是怎麽死的。
“本殿下曾經說過,拜賽定然還有同夥,讓穀將軍好生看守,你是派何人看守的?”
說到這個問題,穀天緯臉上有著一抹痛恨之色。
他咬牙道:“由於這拜賽是北境守軍的人,而我們西北守軍一向沒出過這種情況,是以臣特地調遣第五軍團的一個小隊負責看押拜賽,不料出了岔子,看守的人竟被下藥迷暈!
“臣方才得知仍有細作在外逃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拜賽,結果看看守的小隊死的死暈的暈,拜賽也被人直接殺了,臣這才趕來向殿下匯報。”
第五軍團?
宋翊幾乎是直覺問題出在了第五軍團的領將身上……
也就是說,他懷疑起了陳邕。
但很快他就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也不曾跟穀天緯表明。
“那被迷暈的人呢,帶過來本殿下見見。”
既然已經證實與細作有關,穀老將軍這個主帥又不在,宋翊作為太子自然有過問的權力。
當那四個被迷暈的士兵被弄醒,就看到自己身處太子殿下的營帳之內。
而在正前方的,正是太子宋翊。
麵對小隊中僅存的四人,宋翊平等地懷疑每一個人。
於是他直截了當地展開了審問。
“從左到右,逐一說一下你們接到看守任務後至今都做了什麽,見過什麽人,吃過什麽東西,說的時候,其餘人不得打岔,也不得對眼神。”
見氣氛嚴肅,四人都有些心慌,不敢怠慢,連忙按照要求開始“錄口供”。
由於這裏沒有軍師,沒法快速記筆錄,宋翊隻好自己出馬。
看到太子手上拿著自己從未見過的筆,眾人心中都挺好奇的。
再看殿下寫字速度之快,簡直揮舞出了殘影……
而一旁的穀天緯偷偷瞄了眼,隨後心中一震。
娘誒!
這一個字都認不出來啊!
太子殿下寫的這是鬼畫符吧?
然後穀天緯就有點小得意,爹還罵他字醜呢!
合該讓爹好好看看殿下這手字,那跟雞爪子寫出來的有啥區別?
——呃不對不對,這種時候應該嚴肅,不該如此神思漂浮……
穀天緯晃了晃腦袋,把腦中那古裏古怪的想法晃走了。
然而,當四人都說完了口供,眾人隻見太子殿下對著自己的鬼畫符,認真看了一會兒……
旋即就指著第三個說口供的士兵:“拿下他。”
從這四份口供來看,這人的口供明顯是編造的,他在現場聽了前麵兩人的口供,所以也捏造了一份口供。
可隻要是作假,在輔助信息足夠多的情況下,就能夠判斷出來。
所以這個人,應當就是下藥迷暈隊友,然後殺死大部分隊員和拜賽的細作!
之所以還留下了三個活口,是為了自己不那麽顯眼。
但萬萬沒想到,宋翊還是輕而易舉地查出了他……
“冤枉!末將跟隨陳將軍征戰多年,豈會是細作?”
既然選擇裝暈而不是提前自盡,這個細作明顯是還有任務在身,或者不舍得死。
這就導致了,他在被揪出來後,必然不會輕易認罪。
何況宋翊隻是憑一份口供就斷定他是細作,這依然很草率!
於是,此人便不甘心地喊起了冤。
隻是此刻發現已然遲了。
埋伏已久的西北守軍頓時一湧而出!
為了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宋翊這迴直接隨著西北守軍一起冒頭。
但已經上過一次當的刺客,卻不敢再輕信這些狡猾的大慶人了。
好在,遼薑人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當宋翊和穀天緯撥了人離開軍營時,就有細作暗中尋找機會燒糧草。
等他們終於拿下全部刺客,大勝而歸,看到軍中冒起了濃煙。
穀天緯大驚,又被殿下料中了!?
他急忙和太子爺告一聲罪,然後就帶著人馬趕去查看情況。
宋翊倒是不方。
就算糧草被燒了,他這幾日的幾次行動,已經為他賺取到了很多功德點。
用這些功德點兌換糧食供給大軍,又會收獲一大批功德點……
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更何況,他已經提前安排人偷偷運走了部分糧草,這些糧草被悄然運到了幾個他信任之人的營帳中。
連他的營帳內也藏了一些糧草。
不過宋翊運走的大多數是馬匹的口糧,畢竟他的金手指裏也沒有草啊……都是人吃的食物。
倒是有玉米,這玩意兒也不知道能不能直接投喂?
他沒養過馬,而大慶又沒有玉米,所以就算是專業馬夫也無法迴答他這個問題。
迴頭得找人好好研究一下。
那麽多糧食,磨成粉應該能充當馬飼料吧?
宋翊一邊思索著,一邊朝自己的營帳走。
剛到門口,宋翊忽然心血來潮,頓住了腳步。
他衝一旁的林勇頷了頷首。
在太子殿下的示意下,林勇身先士卒進入帳內。
結果,林勇的遭遇就和拜賽一樣。
隻是拜賽沒有防備,林勇卻是暗中提防著。
所以那突然襲來的箭,並未傷及林勇,而是被他動作極快地格擋到一旁。
隨後林勇就與賬內的細作打成一團……
等穀天緯憂心忡忡地過來,想告訴太子爺,縱火的細作查出來了,但是還有細作沒抓到……
然後,他就看到太子殿下坐在營帳外,翹著腿,喝著小路子不知從哪兒整來的熱茶。
而在太子爺居住的營帳裏,則有著打鬥的聲音。
穀天緯瞬間麵色一變,沉著臉一揮手,身後的部下立即衝進去協助林勇等東宮侍衛。
有了援軍的加入,戰鬥很快結束了。
林勇出來匯報戰況。
“啟稟殿下,沒能留下活口。”
這營帳地方太小,限製了他們的發揮,加上這些細作明顯是做好了刺殺不成就咬毒自盡的準備……
宋翊倒是不意外。
“無妨,不是還有一個拜賽麽?”
聽到這裏,穀天緯露出慚愧的神色。
“啟稟殿下,拜賽……也死了。”
宋翊猛地抬頭,目光犀利地望著穀天緯。
雖然他沒有出言質問,但穀天緯還是被太子爺看得頭皮發麻,有一種被發怒的老爹瞪著的錯覺……
穀天緯也有些憋屈,“……殿下治臣的罪吧,此事的確是臣處置不當,才讓拜賽被殺了。”
宋翊神色淡淡,“人怎麽死的?”
追責這是老將軍和父皇要做的事,他隻關心拜賽是怎麽死的。
“本殿下曾經說過,拜賽定然還有同夥,讓穀將軍好生看守,你是派何人看守的?”
說到這個問題,穀天緯臉上有著一抹痛恨之色。
他咬牙道:“由於這拜賽是北境守軍的人,而我們西北守軍一向沒出過這種情況,是以臣特地調遣第五軍團的一個小隊負責看押拜賽,不料出了岔子,看守的人竟被下藥迷暈!
“臣方才得知仍有細作在外逃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拜賽,結果看看守的小隊死的死暈的暈,拜賽也被人直接殺了,臣這才趕來向殿下匯報。”
第五軍團?
宋翊幾乎是直覺問題出在了第五軍團的領將身上……
也就是說,他懷疑起了陳邕。
但很快他就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也不曾跟穀天緯表明。
“那被迷暈的人呢,帶過來本殿下見見。”
既然已經證實與細作有關,穀老將軍這個主帥又不在,宋翊作為太子自然有過問的權力。
當那四個被迷暈的士兵被弄醒,就看到自己身處太子殿下的營帳之內。
而在正前方的,正是太子宋翊。
麵對小隊中僅存的四人,宋翊平等地懷疑每一個人。
於是他直截了當地展開了審問。
“從左到右,逐一說一下你們接到看守任務後至今都做了什麽,見過什麽人,吃過什麽東西,說的時候,其餘人不得打岔,也不得對眼神。”
見氣氛嚴肅,四人都有些心慌,不敢怠慢,連忙按照要求開始“錄口供”。
由於這裏沒有軍師,沒法快速記筆錄,宋翊隻好自己出馬。
看到太子手上拿著自己從未見過的筆,眾人心中都挺好奇的。
再看殿下寫字速度之快,簡直揮舞出了殘影……
而一旁的穀天緯偷偷瞄了眼,隨後心中一震。
娘誒!
這一個字都認不出來啊!
太子殿下寫的這是鬼畫符吧?
然後穀天緯就有點小得意,爹還罵他字醜呢!
合該讓爹好好看看殿下這手字,那跟雞爪子寫出來的有啥區別?
——呃不對不對,這種時候應該嚴肅,不該如此神思漂浮……
穀天緯晃了晃腦袋,把腦中那古裏古怪的想法晃走了。
然而,當四人都說完了口供,眾人隻見太子殿下對著自己的鬼畫符,認真看了一會兒……
旋即就指著第三個說口供的士兵:“拿下他。”
從這四份口供來看,這人的口供明顯是編造的,他在現場聽了前麵兩人的口供,所以也捏造了一份口供。
可隻要是作假,在輔助信息足夠多的情況下,就能夠判斷出來。
所以這個人,應當就是下藥迷暈隊友,然後殺死大部分隊員和拜賽的細作!
之所以還留下了三個活口,是為了自己不那麽顯眼。
但萬萬沒想到,宋翊還是輕而易舉地查出了他……
“冤枉!末將跟隨陳將軍征戰多年,豈會是細作?”
既然選擇裝暈而不是提前自盡,這個細作明顯是還有任務在身,或者不舍得死。
這就導致了,他在被揪出來後,必然不會輕易認罪。
何況宋翊隻是憑一份口供就斷定他是細作,這依然很草率!
於是,此人便不甘心地喊起了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