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渾渾噩噩的離開了禦書房,腦海中一直在迴味皇帝關於軍隊所說的每一句話。


    身為執掌大漢兵權十幾年的一代權臣,若是論對於軍隊的了解,霍光覺得自己如果認第二,估計沒誰敢認第一。


    但是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過於自信了,年輕的皇帝對於軍隊的理解,就仿佛是在他的眼前打開了另外的一扇窗,讓他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皇帝在上林苑錘煉禦林軍,在霍光看來這是皇帝想要用自己錘煉出來的這支軍隊去掌控南軍北軍,將大漢中樞這兩支最重要的軍隊中的各級將領全部替換成他相信的人。


    然而現在看來,他似乎理解有些偏差,或者說他完全小覷了皇帝。


    皇帝不僅僅是要掌控軍隊,更深層次的是要去改變軍隊,他想要這大漢天下所有的軍隊成為皇帝手裏緊攥的利刃,讓這全天下的軍隊效忠且隻能效忠皇室。


    不是名義上的而是實質上的真正效忠!


    在皇帝看來唯有如此,這天下才能永絕叛亂,才能實現真正的國泰民安。


    很好的念想,但是想實現……很難,盡管不知道皇帝具體會如何做,但霍光會一直看著,並且希望老天爺能多給他幾年陽壽,讓他睜著眼睛的那一天能夠看到想看的一切。


    卸掉兵權,安心做內閣首輔和兵部尚書,霍光感覺輕鬆了不少。


    “元輔交還虎符詔書的事不允許泄露出去,誰敢妄言,誅!”


    梁翰連忙應下,但是不明白皇帝為何這般安排,這可是天大的喜事,是皇權迴歸最好的宣示,讓滿朝大臣知道,誰還敢說皇帝是霍光的傀儡!


    劉病已仰靠在禦座上,微閉著雙目,思緒已然飛到了上林苑,飛去了父城縣,飛上了平頂山。


    皇家工業督辦馬槐手裏拿著一隻小錘叮叮當當的敲著一截鋼材,額頭皺成一道川字。


    如今父城縣鋼鐵廠高爐已然增設到了整整四十座,日產生鐵高達三十五萬斤!


    如果要問這天底下哪一縣的百姓日子過的最好,那麽不從個體從總體上來評價,毫無疑問必然是父城縣的上萬百姓!


    因為煉鐵廠的出現,鐵廠需要大量的采礦工、冶煉工、鍛造工以及亂七八糟各種各樣的工人。


    父城縣所有勞力投入到煉鐵廠,依舊還有不小的缺口。


    不過這個問題並不嚴峻,因為煉鐵廠招工的消息早就以父城縣為中心擴散到了四麵八方。


    如今這個時代的尋常百姓膽子終究還是小了不少,讓他們離開家鄉冒著未知的風險去打工,哪怕是臨縣,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可這些同樣不是問題。


    皇家父城縣煉鐵廠,聽聽名字就知道這是皇家的產業,皇家要百姓做工,那是什麽?是徭役……


    就是百姓沒有任何報酬無償替皇家幹活。


    要是修橋鋪路、清淤築堤還好些,可要是遇到重大工程,比如當年秦始皇征數十萬民夫修長城,那死的人海了去了,還有就是修皇陵更是堪稱九死一生。


    怨氣連天,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對於徭役而言比比皆是。


    所以得知父城縣煉鐵廠是皇家的以後,尋常百姓第一個念頭就是徭役,自然而然就會生出抗拒之心。


    然而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這世道永遠不缺狠人,官府既然沒有下告說征徭役,煉鐵廠也說是招工,於是也有一些實在養活不起家口的漢子選擇賭上一把,賭輸了大不了賠上一條命,可萬一要是沒輸呢?


    當這些外鄉漢子懷著忐忑的心情到了煉鐵廠應召成了工人之後,他們陡然間驚奇的發現,竟然真的不是徭役!


    趙喜才就是外鄉人當中的一員,家有兄弟姐妹八個,他排行老四……


    大哥生下來沒多久就得了癆病死了。


    元鳳三年關中大漢,靠著家裏麵十幾畝薄田本身就在艱難度日的一大家子終於還是沒能囫圇撐過去。


    爹娘、二哥、三哥相繼餓死,大妹給了富戶當了妾,二妹才十歲便賣給士族當了丫鬟,不為別的隻是為了給妹妹們一條活路。


    原本的老四成了家裏的頂梁柱,趙喜才發誓,就算是自己死,也要讓五弟、六弟和三妹好好活著!


    但是這吃人的世道對於窮人來說哪有那麽多的活路,年僅十七歲的少年,上山打獵,下水摸魚,耕地種田,每天累的跟狗一樣,也僅僅隻能保證兄妹幾人勉強活著。


    咬緊牙關,苦苦求活,卻依舊隻能在溫飽生死線上垂死掙紮,活的太累,太卑微。


    所以和很多很多的精壯漢子一樣,趙喜才也在等,等朝廷發布募兵令,孔武有力的漢子鏖戰於沙場,死了算逑還能混點撫恤,要是僥幸沒死還得了些許戰功,那麽以大漢對待有功之兵的政策,得到的賞賜想來也足以養活弟妹了。


    但是左等右等都沒等來確切的消息,那麽隻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繼續以前的日子,要是再碰上一次大災……


    不願意放過一絲一毫機會的趙喜良在得知煉鐵廠招工的消息後義無反顧的來了,招工的人說的再天花亂墜他也是不信,但是想來總得給一口飯吃,如今五弟、六弟也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種地也是一把好手,少了他這張嘴,弟弟妹妹們也能多一口吃的。


    於是他來了,爛命一條還怕個逑。


    於是趙喜才光榮的成為煉鐵廠的一員最普通的工人。


    此時趙喜才的手裏拿著一隻木盤,還有一個老大的木碗,正老老實實的在大食堂裏麵排著隊。


    和趙喜才一樣的外鄉人不少,也都一個個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一幕幕,而那些無比淡定,用不知道怎麽形容的眼神看著他們這些外鄉人的家夥則是煉鐵廠的老工人。


    終於輪到趙喜才到了窗口,打飯的廚娘看看跟木雞似的家夥撇撇嘴道:“盤子。”


    迴過神來的趙喜良哦哦了兩聲,忙不迭的把木碗遞了過去。


    “盤子,菜盤!”


    趙喜才啊了一聲,迅速收迴碗將盤子遞進了窗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牧海並收藏大漢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