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帝時期,大司馬克勤克儉,理政武帝開創王朝霸業,孝昭帝在位十幾年,大將軍殫精竭慮,輔佐昭帝,讓大漢恢複盛世中興,如今朕為天子,亦願與大司馬君臣相得,辟富庶之大漢,讓山河永固,國泰民安,朕當與大司馬共勉!”
霍光從來不是一位感性的人,感性之人也成不了權臣,他擁有身為權臣的所有特質,狠辣、果斷、鐵血,打擊異己,清洗政敵可以不擇手段。
比如利用燕王劉旦勾結朝臣想要謀反之事,坐罪於親家上官桀還有同為托孤大臣關係不錯的桑弘羊,感受到來自劉賀奪權的威脅,可以毫不猶豫的迫使上官太後聯手廢黜皇帝,行事絕不瞻前顧後,拖泥帶水。
霍光有身為權臣的覺悟,也知道皇帝自己也清楚,隻要他霍光還活著自己就是傀儡,然而他終究還是小瞧了劉病已。
皇帝的手段可圈可點,他不奪權,甚至甘心情願不問朝政大事,也不憑借大義褫奪軍權,但是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清晰的告訴他霍光,他身為皇帝是有思想的,是有抱負的,並且為之一直在不懈努力。
於此同時,皇帝還用無法拒絕的話語把他這位權臣綁在了開辟新政的戰車之上!
皇帝的心思豈能瞞得過久經宦海的霍光,很顯然,皇帝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劣勢,身為皇帝,劉病已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名份大義,而他霍光的優勢則在於權臣的身份。
是不是很可笑?皇帝竟然要利用權臣這個身份來為他遮風擋雨,從而躲在背後謀劃,當一隻躲在陰影裏麵看不見的黑手來改變這個天下。
對於王朝而言,任何一次變革都會觸及到某些階層的利益,進而引起某些階層的敵視,那麽毫無疑問,這種敵視最後肯定會全部落在他這個權臣的身上。
而皇帝自己呢?不但能實現自己的宏圖,還能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當真是一等的算計。
霍光確實老了,滿腦子裏麵全都是陰謀算計,早已經沒了年輕人的熱血,但是這一刻,他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反駁的借口,或者說在他內心深處的熱血還沒有冷透,他還想以自己這朽木之身,為這大漢盡最後一份心力。
哪怕千夫所指,亦在所不惜!
霍光相信,隻要他能夠庇護皇帝成長到足以掌控這個天下,那麽皇帝也一定護翼霍家,當然前提是霍家自己不玩命作死。
深吸一口氣,霍光正色道:“老臣敢問陛下打算如何改變這個天下?如何讓大漢富庶千秋!”
劉病已笑了,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說服了霍光!
“朕要開辟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霍光一頭霧水。
“嗯。”劉病已凝聲道:“這天下的財富大多掌控在貴族、豪紳手裏,他們紙醉金迷,窮奢極欲,掌握著這天底下巨量之財富,卻隻肯謀一族本家之福利,這乃是人之常情,就算是朕也不能說這是錯的,畢竟是人就有私心,實是無可厚非。
但是這天底下還有太多窮困潦倒的貧民,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整日裏掙紮在生死線上,而那些豪族在幹什麽?
在剝削,在壓榨,在想方設法的奪取百姓身上的最後一點財富,官府猛如虎,胥吏貪如狼,隻知獲取,不懂付出,寧肯將萬萬錢埋於地窖之中,也不願拿出一錢來濟世救民。
朕之所以辟商原縣,說白了就是要和天下豪族巨賈搶生意,要壟斷天下之商道,然後再用賺來的錢去改變這個天下。”
霍光皺眉道:“這就是陛下所說的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也是國民經濟,是皇室、朝廷乃至各地官府使用王朝資產投資進行的商業……”劉病已感覺有些扯不下去了,因為後世的國有經濟和他現在要開辟的國有經濟完全是兩迴事,甚至可以說是掛羊頭賣狗肉。
而且涉及到後世的經濟金融理念,有太多的專業術語,劉病已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今日朕就和大司馬開誠布公的說吧,朕的意圖很簡單,就是要做壟斷經營,壓縮民間巨商的生存空間,讓他們有錢賺,但賺的大頭永遠都是大漢王朝,並且會想方設法的讓民間商賈拿出錢來哺育全天下。”
霍光嗬嗬道:“陛下之宏圖,老臣感同身受,隻不過真想要達成陛下所念,恐怕困難重重,阻力不小,陛下於商原縣之作為,這天下間不乏明智之人,怕是能窺知陛下所圖,屆時聯合抵之,就算老臣為陛下力抗,陛下恐怕壓力也不會太小。”
“此乃陽謀哉。”劉病已坦然道:“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豪族即便知道也無所謂,比如那紙張,他們能拒絕其便利?比如烈酒,誰能解其愁,他們想要貨物,想要賺錢,就必須從商原縣進貨,當然,他們也可以挖空心思去仿造,不過那個時候旭日、八水品牌以立,天下誰能撼動品牌之地位。”
霍光不太理解品牌概念,不過還是覺得皇帝說的似乎確實很有道理。
“酒也好,紙也罷,還有諸多墨院研究出來的新事物,說到底如今麵對的都是富足人家,底層貧苦百姓是用不起價格高昂的白紙,也喝不起烈酒的,朕是要用這些新事物來掏一掏豪族富戶的家底,把這些家底掏出來之後再迴饋於民間,如此一來商品、貨幣皆得以流通,民間富足,指日可待。”
霍光不太理解是很正常的,因為他不知道皇帝的真正用意是要建立起屬於大漢這個王朝的國家資本主義。
列寧提出的國家資本主義放在兩千年前的大漢,可以理解為王朝本身對商業的控製,王朝同時對經濟發展的監督和調節。
另外一方麵就是打擊民間壟斷,讓壟斷形式成為國家形式上壟斷,進而實現社會資源的生產和再分配……
很拗口,但是不難理解……
霍光從來不是一位感性的人,感性之人也成不了權臣,他擁有身為權臣的所有特質,狠辣、果斷、鐵血,打擊異己,清洗政敵可以不擇手段。
比如利用燕王劉旦勾結朝臣想要謀反之事,坐罪於親家上官桀還有同為托孤大臣關係不錯的桑弘羊,感受到來自劉賀奪權的威脅,可以毫不猶豫的迫使上官太後聯手廢黜皇帝,行事絕不瞻前顧後,拖泥帶水。
霍光有身為權臣的覺悟,也知道皇帝自己也清楚,隻要他霍光還活著自己就是傀儡,然而他終究還是小瞧了劉病已。
皇帝的手段可圈可點,他不奪權,甚至甘心情願不問朝政大事,也不憑借大義褫奪軍權,但是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清晰的告訴他霍光,他身為皇帝是有思想的,是有抱負的,並且為之一直在不懈努力。
於此同時,皇帝還用無法拒絕的話語把他這位權臣綁在了開辟新政的戰車之上!
皇帝的心思豈能瞞得過久經宦海的霍光,很顯然,皇帝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劣勢,身為皇帝,劉病已擁有的最大優勢就是名份大義,而他霍光的優勢則在於權臣的身份。
是不是很可笑?皇帝竟然要利用權臣這個身份來為他遮風擋雨,從而躲在背後謀劃,當一隻躲在陰影裏麵看不見的黑手來改變這個天下。
對於王朝而言,任何一次變革都會觸及到某些階層的利益,進而引起某些階層的敵視,那麽毫無疑問,這種敵視最後肯定會全部落在他這個權臣的身上。
而皇帝自己呢?不但能實現自己的宏圖,還能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當真是一等的算計。
霍光確實老了,滿腦子裏麵全都是陰謀算計,早已經沒了年輕人的熱血,但是這一刻,他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反駁的借口,或者說在他內心深處的熱血還沒有冷透,他還想以自己這朽木之身,為這大漢盡最後一份心力。
哪怕千夫所指,亦在所不惜!
霍光相信,隻要他能夠庇護皇帝成長到足以掌控這個天下,那麽皇帝也一定護翼霍家,當然前提是霍家自己不玩命作死。
深吸一口氣,霍光正色道:“老臣敢問陛下打算如何改變這個天下?如何讓大漢富庶千秋!”
劉病已笑了,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說服了霍光!
“朕要開辟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霍光一頭霧水。
“嗯。”劉病已凝聲道:“這天下的財富大多掌控在貴族、豪紳手裏,他們紙醉金迷,窮奢極欲,掌握著這天底下巨量之財富,卻隻肯謀一族本家之福利,這乃是人之常情,就算是朕也不能說這是錯的,畢竟是人就有私心,實是無可厚非。
但是這天底下還有太多窮困潦倒的貧民,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整日裏掙紮在生死線上,而那些豪族在幹什麽?
在剝削,在壓榨,在想方設法的奪取百姓身上的最後一點財富,官府猛如虎,胥吏貪如狼,隻知獲取,不懂付出,寧肯將萬萬錢埋於地窖之中,也不願拿出一錢來濟世救民。
朕之所以辟商原縣,說白了就是要和天下豪族巨賈搶生意,要壟斷天下之商道,然後再用賺來的錢去改變這個天下。”
霍光皺眉道:“這就是陛下所說的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也是國民經濟,是皇室、朝廷乃至各地官府使用王朝資產投資進行的商業……”劉病已感覺有些扯不下去了,因為後世的國有經濟和他現在要開辟的國有經濟完全是兩迴事,甚至可以說是掛羊頭賣狗肉。
而且涉及到後世的經濟金融理念,有太多的專業術語,劉病已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今日朕就和大司馬開誠布公的說吧,朕的意圖很簡單,就是要做壟斷經營,壓縮民間巨商的生存空間,讓他們有錢賺,但賺的大頭永遠都是大漢王朝,並且會想方設法的讓民間商賈拿出錢來哺育全天下。”
霍光嗬嗬道:“陛下之宏圖,老臣感同身受,隻不過真想要達成陛下所念,恐怕困難重重,阻力不小,陛下於商原縣之作為,這天下間不乏明智之人,怕是能窺知陛下所圖,屆時聯合抵之,就算老臣為陛下力抗,陛下恐怕壓力也不會太小。”
“此乃陽謀哉。”劉病已坦然道:“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豪族即便知道也無所謂,比如那紙張,他們能拒絕其便利?比如烈酒,誰能解其愁,他們想要貨物,想要賺錢,就必須從商原縣進貨,當然,他們也可以挖空心思去仿造,不過那個時候旭日、八水品牌以立,天下誰能撼動品牌之地位。”
霍光不太理解品牌概念,不過還是覺得皇帝說的似乎確實很有道理。
“酒也好,紙也罷,還有諸多墨院研究出來的新事物,說到底如今麵對的都是富足人家,底層貧苦百姓是用不起價格高昂的白紙,也喝不起烈酒的,朕是要用這些新事物來掏一掏豪族富戶的家底,把這些家底掏出來之後再迴饋於民間,如此一來商品、貨幣皆得以流通,民間富足,指日可待。”
霍光不太理解是很正常的,因為他不知道皇帝的真正用意是要建立起屬於大漢這個王朝的國家資本主義。
列寧提出的國家資本主義放在兩千年前的大漢,可以理解為王朝本身對商業的控製,王朝同時對經濟發展的監督和調節。
另外一方麵就是打擊民間壟斷,讓壟斷形式成為國家形式上壟斷,進而實現社會資源的生產和再分配……
很拗口,但是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