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劉病已就是打算發展壟斷經濟,利用低廉的成本和定價來排斥競爭!


    士族豪強通過商業控製市場攬取財富,再通過大量的財富培養讀書人進而壟斷地方話語權,通過幾十上百年積累形成世家,再過上幾百年就是流水的王朝,千年的門閥!


    對於這種行為,劉病已通通認定為挖王朝之牆角,蠶食本該屬於王朝之養分!


    說更直白一點,就是民間士族的壟斷行為對於王朝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這也是後世大力打擊民間壟斷的根本,但是國家壟斷完全是另外一個性質。


    士族壟斷隻會考慮家族利益,為了家族利益可以毫無顧忌的去侵害百姓乃至王朝的利益,但是國家層麵的壟斷很顯然是利大於弊,因為皇帝不管昏庸不昏庸,至少皇帝本人肯定會在意王朝的社稷傳承,那麽皇室積攢的財富可以大力用於民生建設,進而達到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錢逸當初選擇的就是紡織機改良,有思路還有簡單的圖紙,說實話改良紡織機根本不存在太大的難度,僅僅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錢逸就製造出了擁有八個錠的珍妮紡織機,當然,現如今的名字叫做錢氏紡車,還有擁有四五十個錠的錢氏水力大紡車。


    原本一位織工一天隻能織一兩斤的布紗,現在效能提升數倍乃至數十倍,人力成本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旦商原縣的布匹鋪貨全天下,那些原本通過紡織大肆斂財的士族必然會受到無比沉重的打擊。


    失去核心競爭力,原本以紡織業為主的士族被迫隻能轉行,與此同時,那些受雇於士族的織戶也會紛紛破產……


    這也是工業崛起必須要承受的代價,而劉病已需要做的事就是要將這代價造成的影響給降到最低。


    如何降低其實並不困難,所謂工商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皇家獲取大量的財富,再用這些財富來大搞特搞基礎建設,減免大量徭役。


    用賺來的錢雇傭百姓投身到基建浪潮當中,如此一來,原本失去營生而心存不滿的百姓就可以通過做工來獲得工錢來養家,如此不但能消除掉民間的不滿,還能讓朝廷刷上一波聲望,當真是怎麽幹都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利益受損的士族就好像是溫水中被煮的青蛙,他們一定會反抗,但是麵對擁有最大資本的強盛王朝,還深得民心的皇帝,很快就會發現,他們所謂的反抗不過就是跳梁小醜想要螳臂當車罷了。


    隻可惜劉病已的高瞻遠矚對於梁丘賀而言屁用沒有,少府令同誌現在滿腦子都是少府府庫被金山銀山堆滿的場景,他要是知道皇帝賺錢狠,但花錢更狠,不知道會不會欲哭無淚。


    劉病已目光從銀行匾額上戀戀不舍的收了迴來。


    銀行存在的意義可不是為了服務商賈兌換銀元銅幣的,其真正的價值是通存通兌和貨幣發行,當然,這裏麵的大前提是能將銀行開遍天下,最不濟各州郡得有,條件成熟再慢慢朝縣發展。


    但是現在扯這些還太早,比如劉病已最大的念想就是發行紙幣,用紙幣徹底替換掉市麵上的重金屬,再讓重金屬成為王朝的戰略儲備金。


    但是想要發行紙幣有兩個最大的問題需要去克服,一是信用,是如何能讓天下萬民接受一張薄薄的紙和貨幣價值掛鉤,另外則是防偽!


    信用問題需要時間去慢慢積累,操之過急最後隻會適得其反。


    至於防偽……


    身為後世人,劉病已對於紙幣自然熟的不能再熟,但是熟歸熟,怎麽造,他僅僅知道紙幣的主要成份是棉,還有一定的石灰粉。


    短絨棉韌性強耐撕扯還不怕水自然是製作紙幣的絕佳材料,再熬出的棉漿當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可以消除棉漿當中的酸,最後製造出來的紙就成了無酸紙。


    製造紙幣可不光光有無酸紙就大功告成了,還需要特殊的墨,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當前的墨清一色都是水性墨。


    水性墨最大的弊病就是遇水會暈散,而且色澤暗淡毫無光澤,所以用水性墨肯定不行,劉病已需要的是油性墨!


    製造油性墨並不複雜,煮沸亞麻油後冷卻,再蒸餾鬆樹油脂得到油精,配以炭黑最後得到的就是黑色油性墨,把炭黑換成石青就是藍色油性墨,換成朱砂就是紅色油性墨,加入黃鐵礦粉就是黃色油性墨……


    劉病已穿越前可是學材料學的,這些對於他而言並不是難點,難處在於配比,就好像他非常清楚黑火藥乃至黃火藥的成份,但是配比不太清楚一樣。


    不過這些不是問題,因為有墨家的專門研究員去一遍遍嚐試,如同無酸紙和油性墨現如今就是墨家研究院的研究科目,進展確實緩慢了一點,不過劉病已不急。


    總之隻要攻克一項項技術難題,那麽造出來的紙幣就算沒有後世那麽精美,可就算是達到第一第二套rmb的程度,那也將成為那些想要仿造者永遠無法克服的技術壁壘!


    劉病已的興致很高,商原縣對於他而言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那麽好好看看這隻雞是如何下金蛋的,心情自然愉悅無比。


    紙鋪、絲綢鋪、布店全部掛起了免戰牌……暫停營業的牌子,沒辦法,貨再多也沒有一日賣空的道理,傾銷容易擾亂市場正常規律,其危害一時半會或許不會顯現,但時間久了,必然會出現。


    說到底就是供求關係,劉病已沒打算玩饑餓營銷那一套,但是讓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很符合商原縣的利益。


    就比如白紙,一天就消耗了近兩成庫存,隨著這第一批帶著大量白紙迴去的商賈將白紙之便利傳遍天下,屆時將會有無數的商人湧入商原縣。


    要是一次性賣光了,商人再搞清楚白紙的發賣周期,那時候誰還沒事往商原縣跑?


    不要忘了,劉病已是要將商原縣打造成為大漢的商業中心,而不是批發市場,更何況他還有幾萬間門麵房、倉庫沒出租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征服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牧海並收藏大漢征服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