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眉頭緊鎖,不太明白眭弘說的意思。
眭弘正色道:“泰山乃群山之首,朝代更迭,皇帝設壇封禪祭功皆在於此,枯樹破敗死於野,卻抽枝複葉,意味新生,如此兩事,為巨石自立,枯木新顏,預示當有庶民崛起於民間,或可承繼天子之位!”
“荒謬!”霍光怒道:“如今天子穩坐龍廷,大漢國內政通人和,何來謀反叛亂,改朝換代之事,更何況還是庶民登基!難道我大漢要有陳勝吳廣之變?”
眭弘道:“卦象未預,不得而知。”
霍光皺眉暗想,當初望氣者言長安監獄有天子氣,最終武帝誅盡長安獄,唯獨關押皇孫的郡邸獄因為邴吉僥幸逃過一劫。
望氣者觀望氣數,所言所行未必是空穴來風,那麽按照天子氣說法,那便隻能印證於那皇孫身上,可後來武帝傳位幼子弗陵,這所謂天子氣謠言自然而然也就被證實是無稽之談。
畢竟劉弗陵可沒有在監獄裏麵待過。
現如今又出來這麽一茬,霍光思來想去,眭弘說庶民繼天子位,庶民也就是平民,平民想當皇帝除非是造反。
有沒有別的可能?
有!
那就是皇族!
皇族不是不會成為平民,那些在外麵分藩的郡國王族,傳上幾代之後淪落為平民的絕對不在少數,可長安可不是藩地,如何能有?
但仔細一想,在長安還真有這麽一位庶民皇族,也恰好是當年望天子氣的主角,衛太子遺脈,武帝曾孫劉病已。
不過這想法僅僅出現一瞬,旋即便被霍光甩到了九霄雲外。
劉病已確實是皇族也是庶民,雖說這位皇孫被幡然醒悟的武帝恢複了皇族身份,但是衛太子一支已然徹底沒落,如今皇位上的皇帝是武帝幼子,那麽皇位承續就必然是劉弗陵這一脈。
劉弗陵才多大,隻要不出意外,他還有很多很多年的皇帝要當,劉病已自然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機會。
更何況劉病已一介庶民,哪裏又能力如此造勢和傳謠,就算真是他傳的,對他又有什麽好處,甚至沒有好處隻有壞處吧。
至於會不會出現意外,霍光根本沒想過,他乃武帝托孤大臣,又豈會允許意外出現。
“既然是造謠,就必定有目的,隻要知道造謠之人的目的,那麽把人揪出來不是難事。”霍光斷言道:“如今這謠言有兩個重要的點,一是昌邑王封地古木逢春,一是上林苑柳葉留字,符節令怎麽看?”
龜弘蹙眉道:“昌邑哀王劉髆死了已近十年,如今昌邑國之王乃劉髆之子劉賀,劉賀今年不過十四歲,他若造此謠目的何在,難不成還能對大位生出野望?”
“公孫病已立,這五字又做何解?”霍光問道:“結合前析,莫非那庶民名叫公孫病已?”
眭弘一驚,這話要是坐實了,別管是否荒誕,他有一點無比肯定,霍光一定會毫不猶豫殺光天底下所有名叫公孫病已之人,甚至公孫氏一族都會被殺了屍橫遍野。
霍光雖然跋扈,但是他對於武帝的忠心和對大漢的忠誠毋庸置疑,他絕對不會讓任何有可能威脅到大漢統治,威脅到皇權的存在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公孫,未必是信,也可以是公之孫。”眭弘歎息道:“董仲舒曾言,帝王承繼大位,德受天下,但不會妨礙聖人受命於天,如今巨石聳天,枯木逢春,皆非人力所能為,此間事若不是謠言而是事實,那麽這天下當有聖人於世。
漢家乃堯舜苗裔,陛下當昭告天下,遍尋賢明,若果有聖人在野,陛下可效仿先賢,禪讓帝位於聖人,自身退位得百裏之地,如殷商二王後代那般,順應天命……”
霍光茶盞毫不客氣直接砸在了眭弘官帽上麵!
他覺得眭弘已經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悖逆之言,竟然敢當著他的麵如此堂而皇之的說出來,這不是得了失心瘋是什麽?
眭弘被砸懵了,他可是符節令!
符節令可是當朝重臣,霍光竟敢如此對待重臣,體統何在,臣節何在!
眭弘怒極,已然決定迴去之後狠狠彈劾霍光擅權跋扈,無人臣之道。
不過可惜他沒機會了。
“來人!”霍光怒火攻心,喝道:“符節令眭弘妖言惑眾,大逆不道,交於廷尉,打入死牢,待本官奏明陛下,擇日處斬!”
眭弘目瞪口呆,被兵丁帶下去後還狂唿道:“霍光,你把持朝政,架空君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今日即便我死,來日我也要在地下等著你身首異處,被誅三族!”
霍光哈哈大笑,眭弘臨死前的這段話根本不可能觸動他絲毫,他對大漢的忠誠天日可鑒,說他有不臣之心,簡直可笑至極。
眭弘被拿下,此等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大臣,必然要誅殺震懾朝堂,也讓那些想要妖言惑眾,詆毀他霍光的人好好清醒清醒。
但是謠言終究還是沒有平息。
眭弘盡管大逆不道,可有些話還是值得參考的,比如公孫未必是姓,也可以是公之孫,繼承皇位的隻能是皇子皇孫,這一點沒什麽說的,如今皇帝年幼,盡管已經成婚,可根本沒可能誕下皇子,皇子都沒更不用說皇孫了。
那便隻能往上推,比如武帝的孫子……
武帝孫子繼皇位也不是沒有可能,前提是皇帝劉弗陵無子而終,那麽他身為輔政大臣,會從皇室旁支當中選出一位來繼承皇統。
而昌邑王劉賀可不就是武帝之孫!
公之孫,武帝之孫,後麵還有病已二字,霍光知道前幾年被赦免的衛太子之孫名字就叫劉病已,他之所以記得這麽清楚,完全是因為名字本身。
他哥叫霍去病,去病和病已本身意思就差不多,所以他記下來,往日沒半點關注也就算了,可如今想起,自然也就想起了這位皇孫。
公孫病已立。
難道是說皇孫昌邑王劉賀或者皇曾孫庶民劉病已這兩人當中會成為皇帝?
怎麽又有劉病已,霍光莫名一陣煩躁。
眭弘正色道:“泰山乃群山之首,朝代更迭,皇帝設壇封禪祭功皆在於此,枯樹破敗死於野,卻抽枝複葉,意味新生,如此兩事,為巨石自立,枯木新顏,預示當有庶民崛起於民間,或可承繼天子之位!”
“荒謬!”霍光怒道:“如今天子穩坐龍廷,大漢國內政通人和,何來謀反叛亂,改朝換代之事,更何況還是庶民登基!難道我大漢要有陳勝吳廣之變?”
眭弘道:“卦象未預,不得而知。”
霍光皺眉暗想,當初望氣者言長安監獄有天子氣,最終武帝誅盡長安獄,唯獨關押皇孫的郡邸獄因為邴吉僥幸逃過一劫。
望氣者觀望氣數,所言所行未必是空穴來風,那麽按照天子氣說法,那便隻能印證於那皇孫身上,可後來武帝傳位幼子弗陵,這所謂天子氣謠言自然而然也就被證實是無稽之談。
畢竟劉弗陵可沒有在監獄裏麵待過。
現如今又出來這麽一茬,霍光思來想去,眭弘說庶民繼天子位,庶民也就是平民,平民想當皇帝除非是造反。
有沒有別的可能?
有!
那就是皇族!
皇族不是不會成為平民,那些在外麵分藩的郡國王族,傳上幾代之後淪落為平民的絕對不在少數,可長安可不是藩地,如何能有?
但仔細一想,在長安還真有這麽一位庶民皇族,也恰好是當年望天子氣的主角,衛太子遺脈,武帝曾孫劉病已。
不過這想法僅僅出現一瞬,旋即便被霍光甩到了九霄雲外。
劉病已確實是皇族也是庶民,雖說這位皇孫被幡然醒悟的武帝恢複了皇族身份,但是衛太子一支已然徹底沒落,如今皇位上的皇帝是武帝幼子,那麽皇位承續就必然是劉弗陵這一脈。
劉弗陵才多大,隻要不出意外,他還有很多很多年的皇帝要當,劉病已自然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機會。
更何況劉病已一介庶民,哪裏又能力如此造勢和傳謠,就算真是他傳的,對他又有什麽好處,甚至沒有好處隻有壞處吧。
至於會不會出現意外,霍光根本沒想過,他乃武帝托孤大臣,又豈會允許意外出現。
“既然是造謠,就必定有目的,隻要知道造謠之人的目的,那麽把人揪出來不是難事。”霍光斷言道:“如今這謠言有兩個重要的點,一是昌邑王封地古木逢春,一是上林苑柳葉留字,符節令怎麽看?”
龜弘蹙眉道:“昌邑哀王劉髆死了已近十年,如今昌邑國之王乃劉髆之子劉賀,劉賀今年不過十四歲,他若造此謠目的何在,難不成還能對大位生出野望?”
“公孫病已立,這五字又做何解?”霍光問道:“結合前析,莫非那庶民名叫公孫病已?”
眭弘一驚,這話要是坐實了,別管是否荒誕,他有一點無比肯定,霍光一定會毫不猶豫殺光天底下所有名叫公孫病已之人,甚至公孫氏一族都會被殺了屍橫遍野。
霍光雖然跋扈,但是他對於武帝的忠心和對大漢的忠誠毋庸置疑,他絕對不會讓任何有可能威脅到大漢統治,威脅到皇權的存在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公孫,未必是信,也可以是公之孫。”眭弘歎息道:“董仲舒曾言,帝王承繼大位,德受天下,但不會妨礙聖人受命於天,如今巨石聳天,枯木逢春,皆非人力所能為,此間事若不是謠言而是事實,那麽這天下當有聖人於世。
漢家乃堯舜苗裔,陛下當昭告天下,遍尋賢明,若果有聖人在野,陛下可效仿先賢,禪讓帝位於聖人,自身退位得百裏之地,如殷商二王後代那般,順應天命……”
霍光茶盞毫不客氣直接砸在了眭弘官帽上麵!
他覺得眭弘已經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悖逆之言,竟然敢當著他的麵如此堂而皇之的說出來,這不是得了失心瘋是什麽?
眭弘被砸懵了,他可是符節令!
符節令可是當朝重臣,霍光竟敢如此對待重臣,體統何在,臣節何在!
眭弘怒極,已然決定迴去之後狠狠彈劾霍光擅權跋扈,無人臣之道。
不過可惜他沒機會了。
“來人!”霍光怒火攻心,喝道:“符節令眭弘妖言惑眾,大逆不道,交於廷尉,打入死牢,待本官奏明陛下,擇日處斬!”
眭弘目瞪口呆,被兵丁帶下去後還狂唿道:“霍光,你把持朝政,架空君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今日即便我死,來日我也要在地下等著你身首異處,被誅三族!”
霍光哈哈大笑,眭弘臨死前的這段話根本不可能觸動他絲毫,他對大漢的忠誠天日可鑒,說他有不臣之心,簡直可笑至極。
眭弘被拿下,此等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大臣,必然要誅殺震懾朝堂,也讓那些想要妖言惑眾,詆毀他霍光的人好好清醒清醒。
但是謠言終究還是沒有平息。
眭弘盡管大逆不道,可有些話還是值得參考的,比如公孫未必是姓,也可以是公之孫,繼承皇位的隻能是皇子皇孫,這一點沒什麽說的,如今皇帝年幼,盡管已經成婚,可根本沒可能誕下皇子,皇子都沒更不用說皇孫了。
那便隻能往上推,比如武帝的孫子……
武帝孫子繼皇位也不是沒有可能,前提是皇帝劉弗陵無子而終,那麽他身為輔政大臣,會從皇室旁支當中選出一位來繼承皇統。
而昌邑王劉賀可不就是武帝之孫!
公之孫,武帝之孫,後麵還有病已二字,霍光知道前幾年被赦免的衛太子之孫名字就叫劉病已,他之所以記得這麽清楚,完全是因為名字本身。
他哥叫霍去病,去病和病已本身意思就差不多,所以他記下來,往日沒半點關注也就算了,可如今想起,自然也就想起了這位皇孫。
公孫病已立。
難道是說皇孫昌邑王劉賀或者皇曾孫庶民劉病已這兩人當中會成為皇帝?
怎麽又有劉病已,霍光莫名一陣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