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怎麽找這個昆侖山?”蕭複看著這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問道。
洛羲訥訥道:“如果各位哥哥姐姐給的消息準確,找到了所謂河首,西南五十裏便是昆侖山。”
蕭複無奈道:“那怎麽找到這個黃河河首呢大哥?難道真的順著黃河慢慢摸麽?”
洛羲心想這個哥哥真不害臊,明明年紀比自己大很多,嘴上卻堅定道:“不是的,蕭哥哥你想錯了。”
蕭複目光微凝,示意他繼續。
洛羲聊起龍脈堪輿之術,明顯自信的多,小臉盡是飛揚神采:“在堪輿一脈中,黃河非河,而是脈。”他還怕蕭複聽不懂,強調了一句,“龍脈。”
他頓了頓繼續道:“所以,龍首之言,並非指的是黃河的源頭,而是其作為龍脈的龍頭。”
蕭複點點頭,他聽得很明白,問道:“還是那個問題,怎麽找?”
洛羲從懷裏掏出一個羅盤,聚精會神的道:“尋龍,探脈。”
他往裏頭灌了些真氣,羅盤發出微微的顫動,便在此時,洛羲解釋道:“黃河作為龍脈,自古便被各方大家研究了個透徹,而龍首自然也有跡可循。”
蕭複奇道:“長什麽樣?真就是龍頭模樣麽?”
洛羲目不轉睛的盯著羅盤,頭也不迴的說道:“龍脈之首,兇氣至盛,非困龍之局不能鎖,所以龍首的位置一定是一處能鎖住龍頭兇戾的寶地。”
蕭複興致高漲:“那是什麽地方?”
羅盤終於動了,洛羲穩穩的扶住,道了一句:“天地奇門,七龍環伺,隻為鎖神州浩土之精魂,天下風水之一穀,祭七存一。”
蕭複疑惑道:“什麽意思?”
洛羲緩緩道:“意思就是,那龍首所在之地,必然有驚天氣局,以七條山脈化龍為穴,拱衛一穀,既是龍首亦是龍穴。”
蕭複有點明白了,他怕周圍人沒聽懂,重複了一遍:“聽見沒,找一處山穀,有七條山脈連綿而起,就是龍首的位置。”
趙凝無奈道:“這不是大白話麽,我們都聽懂了。”
蕭複尷尬一笑,看著洛羲的羅盤問道:“那你一直擺弄這個盤子作甚?”
洛羲把羅盤放到眾人麵前,轉了兩轉,奇怪的是無論怎麽調換方位,指針總指向一處。洛羲適時解釋道:“跟著羅盤走,它能帶我們去。”
蕭複大驚:“這麽簡單?”
洛羲心中暗罵,這個哥哥真不講理,沒看到自己剛才大費周章嗎?但是他保險起見,還是道:“這個羅盤能指引我們找到龍首的方位,能不能進去就是另一迴事了。如此大手筆的氣局,能夠支撐曆朝曆代如此多年依舊不見頹勢,說是炎黃大地千百年來獨此一份也不為過。”
蕭複擺了擺手無所謂道:“又不是要進去,到了看一眼就好了,我們要往西南五十裏找昆侖山呢。”
洛羲一想也是,從來也沒人說過要進龍穴,既然如此哪怕再危險也跟他們沒關係了。
......
長安城。
皇帝在深夜召見了入京述職的定國侯。
“趙卿家,一路辛苦,便不要拘禮了。”皇帝語氣很是客氣。
趙錚跪在地上,沒有因為皇帝的話而起身。
皇帝看著他的樣子歎了口氣:“有話便直說吧。”
趙錚摘去了軍盔,穩穩的放在了身邊,他的雙眼抬起,直直的盯著皇帝。
皇帝也沒有迴避他的目光,君臣二人就這麽相互對視,無人退讓。
良久,趙錚開口道:“陛下,臣想知道真相。”
皇帝聽到這句話,背向椅子上靠了靠,似乎是想讓自己踏實舒服些,他反問道:“不知定國侯要什麽真相?”
趙錚直視著皇帝,多年的軍人脊梁在這一刻沒有被天威壓彎,他直言道:“敢問陛下,益州之局,是何人手筆?”
皇帝眼神微眯:“你懷疑朕?”
趙錚搖了搖頭:“臣隻是想聽陛下親口告訴臣下,此事與陛下無關。”
天下皆知,金口玉言。
皇帝搖頭失笑道:“無論是否有關,此事的結局,難道不算好麽?”
趙錚道:“於國事論,自然是利大於弊。”
皇帝冷哼了一聲,沒有繼續說話,意思自然是既然於國有利,你趙錚還要討個什麽說法?
趙錚知道此事實在難斷,想了想說出了真心話:“臣隻是覺得,那些兵士,包括逝去的秦元帥、周太師、沈括等重臣,著實可惜。”
皇帝此時已是微怒,冷冷道:“朕也覺得可惜,但他們的死,給唐國一統天下少說留了三十年的餘力!”
趙錚微微一歎,此話毫無誇張成分,並且無可辯駁。
皇帝恨聲繼續道:“你可知道,若是天下宗派有朝一日合兵一處,朝廷永遠是擋不住的!”
他看向殿外的星空,目光深邃:“但如今天下四境強者去了一半,朝廷內又有弑神陣和儒家聖人坐鎮,可謂固若金湯。各方勢力若還存異心,也隻能等到下一輩人了!”
這下一輩,自然說的便是風吹雪、不動等少年英才。
所以,朝廷方才借辯經大會之名,收攬天下英才以為己用,陛下已然將眼光放在了三十年之後!
趙錚對這位陛下的謀略頭腦,心中說不佩服那是假的,隻是,也太過不講人情了些。
那些埋在地下的忠骨,至今也不知自己為何而死。
趙錚喃喃道:“其實......恕臣直言,以秦元帥、周太師亦或是沈指揮的忠君愛國之心,就算陛下將大局告知,他們也定然會慷慨赴死的。臣.....臣也一樣。”
皇帝一驚,他萬萬沒想到趙錚竟說了這麽一番話。但其身坐龍椅多年,早已習慣了諱莫如深,藏計於心。
於是皇帝勸道:“趙愛卿,須知人心難測.......”
趙錚的聲音鏗鏘有力:“那秦相呢,他知道了陛下的布局,依舊是付出了餘生所有,凜然赴死。陛下又怎知其他人不會與他一般?”
皇帝一愣,心中對秦畫骨終是有些愧意,淡淡的說了句:“朕會記得他的。”
趙錚聽到這輕描淡寫道一句話,心中有些憤怒,畢竟秦畫骨如今在天下人眼中,依舊是逆賊!
他似乎不認識這位相處多年的陛下了。
皇帝就這麽安靜的看著趙錚,看到了他眼中失望、悲切、憤怒的情緒。
皇帝心中已是怒火漸燃,他突然冷冷道:“除了益州之事,定國侯還有其他事情要向朕稟報麽?”
定國侯搖了搖頭。
皇帝擺了擺手:“那便退下吧,朕累了,定國侯此番立下大功,會有封賞。”
頓了頓,似是有意無意的,又補充了一句:“金陵城風水不錯,很是養人。”
趙錚悚然一驚,猛地大汗淋漓。
皇帝卻再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下了逐客令。
趙錚就這麽渾渾噩噩的走出了皇宮,猶如丟了魂一般。
就算皇帝的布局很可能也想讓他死在益州,就算皇帝已是個工於心計的無情天子,這些所有的一切,給他的衝擊,都不如皇帝的最後一句話。
金陵城風水不錯,很是養人。
養的自然不是趙錚自己,而是尚還住在金陵的一對夫婦。
那對被蕭複一行送來看管的夫妻,牛圓圓以及顧婉。
趙錚馳騁沙場多年,從不怯戰,如今這一句話,卻讓他後背發涼,冷汗涔涔。
陛下竟會知道殺害幽州刺史的兇手在他府上!
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再聯係到牛圓圓和顧婉誓死不肯說出的背後指使之人......
趙錚已經不敢再往下想了,若是陛下知道一切,又為何讓蕭複一行深入重重險地?!
趙錚隻覺得今夜實在太過黑暗,不見圓月,滿天隻有殘缺的光。
........
黃河商船。
亦是深夜,趙凝拉著蕭複找到了霍封居。
趙凝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道:“霍大哥,之前拜托你的事情,有眉目嗎?益州之行實在太緊張,一時忘了。”
原來,趙凝與蕭複之前拜托霍封居依靠軍中人脈問了些事情。
問的是當初北援衛奉旨進京,半途遭遇刺殺,而蕭複與趙凝僥幸逃生的事。
當初蕭複有些眼力,看出了些門派來路,趙凝便想著讓霍封居也幫忙查一查。
霍封居一拍腦門:“我也忘了此事,但各地軍營的調查結果我已收到,隻是一時沒有告知你們倆。”
蕭複有些緊張:“查出什麽了?”
霍封居麵色沉了下來:“當時儒家與神機營協辦此事,確實是按照你說的路子開始查探。但是.......”他有些不忍,最終還是道,“無論是神機營還是儒家,查到當地時,都被滅了口。”
蕭複大驚:“怎麽可能?!”
霍封居點了點頭:“此事千真萬確,我還求證過太傅,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半道截殺,朝廷怕人心之亂便壓了下來。”
蕭複怒聲道:“那我當時說的那些個宗派呢?什麽西北陣法大家,青州的藥門?就不查了麽?”
霍封居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這便是最為離奇的地方了,這些相關門派,一夜之間,也被滅了門。”
趙凝已是驚愕的捂住了嘴。
蕭複眼中盡是不信:“此事也太過蹊蹺!”
霍封居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蕭複已是知道霍封居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此刻趙凝在身邊,又不好多言,隻能憋著。
主要是此前閻羅之死,知道他是陛下的人的,全天下也沒幾個。
但是蕭複與霍封居都是知道的。
再結合那次北援衛截殺一案,能夠一夜之間毀屍滅跡,清除全部相關人等的,天下恐怕隻此一家。
那便是聖上。
他是最可能的人選,也是最有理由這麽做的。
先是依靠北援衛被殲一事發酵,將矛頭直指天下宗派,立了理之一字的大旗。查到一半又突然停止,清除所有相關人等,將此事埋於地下。
與益州一事可謂如出一轍!
趙凝看出了些端倪,她心憂北援衛將士之冤,希望得到答案,但這二人顯然有事隱瞞。
趙凝想了想道:“你們.......如果有事相商,我可以先離開的,但是事後我必須知道真相。”
蕭複有些心疼,便做了個手指頭頂的動作。
趙凝一瞬間就明白了,但是實在匪夷所思,她什麽都不清楚,一下子難以理清。
蕭複趕緊道:“你別多想,我們也是猜的,缺少太多的例證。這些事情,其實想都是不能想的,我們藏在心裏,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你別在意。”
趙凝低著頭,喃喃道:“我知道的,你們都是盡心的。”頓了頓,她搖了搖頭道,“此事隻能拜托你們了,那些好漢,很多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我實在放不下。”
蕭複拍著胸脯堅定道:“你放心,定然查出真兇,無論是誰,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趙凝眼眶微濕,強顏歡笑道:“好了好了,人都死了,你們也別太大壓力,事情總會解決的,我有些困了,先去睡了。”
蕭複微微點了點頭。
趙凝走後,霍封居立馬破口大罵:“毫無根據的事!你居然就這麽告訴她了!”
蕭複也知道不太合適,罕見的沒有反駁,語氣軟了許多:“我也有些後悔,就怕她瞎想.......”
霍封居毫不留情麵:“你也可能是瞎想!”
蕭複麵色凝重的道:“雖是猜的,但也算有根據,我還是覺得那個人的可能性最大。”
霍封居冷冷道:“那又如何?”
蕭複堅定道:“這是不對的,哪怕為了大局,也是不對的。”
霍封居淡淡道:“有些人,身居高位,是沒有資格講對錯的,隻看方向與結果。”
蕭複有些惱怒,這是他與霍封居最根本的差別,他駁道:“所有人的命,都是命,沒有誰該為誰死。”
霍封居愣了愣,他自小接受的道理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聽到這一席話,當然有些抗拒,但是他隻是皺了皺眉,沒有言語相擊。
蕭複靜靜的看著霍封居:“我知道,你自小便在軍中,深知忠君愛國的道理,但是,當時你在草垛裏絕望將死的時候,救你的,不是他。”
霍封居抬頭看了蕭複一眼。
蕭複淡淡道:“你別誤會,我不是圖什麽,我隻是想告訴你,有些人救不了天下萬民,就沒資格讓天下萬民替他去死。”
這番話說完,蕭複頭也不迴的走了,隻留下了霍封居呆呆的站在原地,久久未動。
洛羲訥訥道:“如果各位哥哥姐姐給的消息準確,找到了所謂河首,西南五十裏便是昆侖山。”
蕭複無奈道:“那怎麽找到這個黃河河首呢大哥?難道真的順著黃河慢慢摸麽?”
洛羲心想這個哥哥真不害臊,明明年紀比自己大很多,嘴上卻堅定道:“不是的,蕭哥哥你想錯了。”
蕭複目光微凝,示意他繼續。
洛羲聊起龍脈堪輿之術,明顯自信的多,小臉盡是飛揚神采:“在堪輿一脈中,黃河非河,而是脈。”他還怕蕭複聽不懂,強調了一句,“龍脈。”
他頓了頓繼續道:“所以,龍首之言,並非指的是黃河的源頭,而是其作為龍脈的龍頭。”
蕭複點點頭,他聽得很明白,問道:“還是那個問題,怎麽找?”
洛羲從懷裏掏出一個羅盤,聚精會神的道:“尋龍,探脈。”
他往裏頭灌了些真氣,羅盤發出微微的顫動,便在此時,洛羲解釋道:“黃河作為龍脈,自古便被各方大家研究了個透徹,而龍首自然也有跡可循。”
蕭複奇道:“長什麽樣?真就是龍頭模樣麽?”
洛羲目不轉睛的盯著羅盤,頭也不迴的說道:“龍脈之首,兇氣至盛,非困龍之局不能鎖,所以龍首的位置一定是一處能鎖住龍頭兇戾的寶地。”
蕭複興致高漲:“那是什麽地方?”
羅盤終於動了,洛羲穩穩的扶住,道了一句:“天地奇門,七龍環伺,隻為鎖神州浩土之精魂,天下風水之一穀,祭七存一。”
蕭複疑惑道:“什麽意思?”
洛羲緩緩道:“意思就是,那龍首所在之地,必然有驚天氣局,以七條山脈化龍為穴,拱衛一穀,既是龍首亦是龍穴。”
蕭複有點明白了,他怕周圍人沒聽懂,重複了一遍:“聽見沒,找一處山穀,有七條山脈連綿而起,就是龍首的位置。”
趙凝無奈道:“這不是大白話麽,我們都聽懂了。”
蕭複尷尬一笑,看著洛羲的羅盤問道:“那你一直擺弄這個盤子作甚?”
洛羲把羅盤放到眾人麵前,轉了兩轉,奇怪的是無論怎麽調換方位,指針總指向一處。洛羲適時解釋道:“跟著羅盤走,它能帶我們去。”
蕭複大驚:“這麽簡單?”
洛羲心中暗罵,這個哥哥真不講理,沒看到自己剛才大費周章嗎?但是他保險起見,還是道:“這個羅盤能指引我們找到龍首的方位,能不能進去就是另一迴事了。如此大手筆的氣局,能夠支撐曆朝曆代如此多年依舊不見頹勢,說是炎黃大地千百年來獨此一份也不為過。”
蕭複擺了擺手無所謂道:“又不是要進去,到了看一眼就好了,我們要往西南五十裏找昆侖山呢。”
洛羲一想也是,從來也沒人說過要進龍穴,既然如此哪怕再危險也跟他們沒關係了。
......
長安城。
皇帝在深夜召見了入京述職的定國侯。
“趙卿家,一路辛苦,便不要拘禮了。”皇帝語氣很是客氣。
趙錚跪在地上,沒有因為皇帝的話而起身。
皇帝看著他的樣子歎了口氣:“有話便直說吧。”
趙錚摘去了軍盔,穩穩的放在了身邊,他的雙眼抬起,直直的盯著皇帝。
皇帝也沒有迴避他的目光,君臣二人就這麽相互對視,無人退讓。
良久,趙錚開口道:“陛下,臣想知道真相。”
皇帝聽到這句話,背向椅子上靠了靠,似乎是想讓自己踏實舒服些,他反問道:“不知定國侯要什麽真相?”
趙錚直視著皇帝,多年的軍人脊梁在這一刻沒有被天威壓彎,他直言道:“敢問陛下,益州之局,是何人手筆?”
皇帝眼神微眯:“你懷疑朕?”
趙錚搖了搖頭:“臣隻是想聽陛下親口告訴臣下,此事與陛下無關。”
天下皆知,金口玉言。
皇帝搖頭失笑道:“無論是否有關,此事的結局,難道不算好麽?”
趙錚道:“於國事論,自然是利大於弊。”
皇帝冷哼了一聲,沒有繼續說話,意思自然是既然於國有利,你趙錚還要討個什麽說法?
趙錚知道此事實在難斷,想了想說出了真心話:“臣隻是覺得,那些兵士,包括逝去的秦元帥、周太師、沈括等重臣,著實可惜。”
皇帝此時已是微怒,冷冷道:“朕也覺得可惜,但他們的死,給唐國一統天下少說留了三十年的餘力!”
趙錚微微一歎,此話毫無誇張成分,並且無可辯駁。
皇帝恨聲繼續道:“你可知道,若是天下宗派有朝一日合兵一處,朝廷永遠是擋不住的!”
他看向殿外的星空,目光深邃:“但如今天下四境強者去了一半,朝廷內又有弑神陣和儒家聖人坐鎮,可謂固若金湯。各方勢力若還存異心,也隻能等到下一輩人了!”
這下一輩,自然說的便是風吹雪、不動等少年英才。
所以,朝廷方才借辯經大會之名,收攬天下英才以為己用,陛下已然將眼光放在了三十年之後!
趙錚對這位陛下的謀略頭腦,心中說不佩服那是假的,隻是,也太過不講人情了些。
那些埋在地下的忠骨,至今也不知自己為何而死。
趙錚喃喃道:“其實......恕臣直言,以秦元帥、周太師亦或是沈指揮的忠君愛國之心,就算陛下將大局告知,他們也定然會慷慨赴死的。臣.....臣也一樣。”
皇帝一驚,他萬萬沒想到趙錚竟說了這麽一番話。但其身坐龍椅多年,早已習慣了諱莫如深,藏計於心。
於是皇帝勸道:“趙愛卿,須知人心難測.......”
趙錚的聲音鏗鏘有力:“那秦相呢,他知道了陛下的布局,依舊是付出了餘生所有,凜然赴死。陛下又怎知其他人不會與他一般?”
皇帝一愣,心中對秦畫骨終是有些愧意,淡淡的說了句:“朕會記得他的。”
趙錚聽到這輕描淡寫道一句話,心中有些憤怒,畢竟秦畫骨如今在天下人眼中,依舊是逆賊!
他似乎不認識這位相處多年的陛下了。
皇帝就這麽安靜的看著趙錚,看到了他眼中失望、悲切、憤怒的情緒。
皇帝心中已是怒火漸燃,他突然冷冷道:“除了益州之事,定國侯還有其他事情要向朕稟報麽?”
定國侯搖了搖頭。
皇帝擺了擺手:“那便退下吧,朕累了,定國侯此番立下大功,會有封賞。”
頓了頓,似是有意無意的,又補充了一句:“金陵城風水不錯,很是養人。”
趙錚悚然一驚,猛地大汗淋漓。
皇帝卻再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下了逐客令。
趙錚就這麽渾渾噩噩的走出了皇宮,猶如丟了魂一般。
就算皇帝的布局很可能也想讓他死在益州,就算皇帝已是個工於心計的無情天子,這些所有的一切,給他的衝擊,都不如皇帝的最後一句話。
金陵城風水不錯,很是養人。
養的自然不是趙錚自己,而是尚還住在金陵的一對夫婦。
那對被蕭複一行送來看管的夫妻,牛圓圓以及顧婉。
趙錚馳騁沙場多年,從不怯戰,如今這一句話,卻讓他後背發涼,冷汗涔涔。
陛下竟會知道殺害幽州刺史的兇手在他府上!
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再聯係到牛圓圓和顧婉誓死不肯說出的背後指使之人......
趙錚已經不敢再往下想了,若是陛下知道一切,又為何讓蕭複一行深入重重險地?!
趙錚隻覺得今夜實在太過黑暗,不見圓月,滿天隻有殘缺的光。
........
黃河商船。
亦是深夜,趙凝拉著蕭複找到了霍封居。
趙凝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道:“霍大哥,之前拜托你的事情,有眉目嗎?益州之行實在太緊張,一時忘了。”
原來,趙凝與蕭複之前拜托霍封居依靠軍中人脈問了些事情。
問的是當初北援衛奉旨進京,半途遭遇刺殺,而蕭複與趙凝僥幸逃生的事。
當初蕭複有些眼力,看出了些門派來路,趙凝便想著讓霍封居也幫忙查一查。
霍封居一拍腦門:“我也忘了此事,但各地軍營的調查結果我已收到,隻是一時沒有告知你們倆。”
蕭複有些緊張:“查出什麽了?”
霍封居麵色沉了下來:“當時儒家與神機營協辦此事,確實是按照你說的路子開始查探。但是.......”他有些不忍,最終還是道,“無論是神機營還是儒家,查到當地時,都被滅了口。”
蕭複大驚:“怎麽可能?!”
霍封居點了點頭:“此事千真萬確,我還求證過太傅,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半道截殺,朝廷怕人心之亂便壓了下來。”
蕭複怒聲道:“那我當時說的那些個宗派呢?什麽西北陣法大家,青州的藥門?就不查了麽?”
霍封居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這便是最為離奇的地方了,這些相關門派,一夜之間,也被滅了門。”
趙凝已是驚愕的捂住了嘴。
蕭複眼中盡是不信:“此事也太過蹊蹺!”
霍封居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蕭複已是知道霍封居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此刻趙凝在身邊,又不好多言,隻能憋著。
主要是此前閻羅之死,知道他是陛下的人的,全天下也沒幾個。
但是蕭複與霍封居都是知道的。
再結合那次北援衛截殺一案,能夠一夜之間毀屍滅跡,清除全部相關人等的,天下恐怕隻此一家。
那便是聖上。
他是最可能的人選,也是最有理由這麽做的。
先是依靠北援衛被殲一事發酵,將矛頭直指天下宗派,立了理之一字的大旗。查到一半又突然停止,清除所有相關人等,將此事埋於地下。
與益州一事可謂如出一轍!
趙凝看出了些端倪,她心憂北援衛將士之冤,希望得到答案,但這二人顯然有事隱瞞。
趙凝想了想道:“你們.......如果有事相商,我可以先離開的,但是事後我必須知道真相。”
蕭複有些心疼,便做了個手指頭頂的動作。
趙凝一瞬間就明白了,但是實在匪夷所思,她什麽都不清楚,一下子難以理清。
蕭複趕緊道:“你別多想,我們也是猜的,缺少太多的例證。這些事情,其實想都是不能想的,我們藏在心裏,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你別在意。”
趙凝低著頭,喃喃道:“我知道的,你們都是盡心的。”頓了頓,她搖了搖頭道,“此事隻能拜托你們了,那些好漢,很多都是看著我長大的,我實在放不下。”
蕭複拍著胸脯堅定道:“你放心,定然查出真兇,無論是誰,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趙凝眼眶微濕,強顏歡笑道:“好了好了,人都死了,你們也別太大壓力,事情總會解決的,我有些困了,先去睡了。”
蕭複微微點了點頭。
趙凝走後,霍封居立馬破口大罵:“毫無根據的事!你居然就這麽告訴她了!”
蕭複也知道不太合適,罕見的沒有反駁,語氣軟了許多:“我也有些後悔,就怕她瞎想.......”
霍封居毫不留情麵:“你也可能是瞎想!”
蕭複麵色凝重的道:“雖是猜的,但也算有根據,我還是覺得那個人的可能性最大。”
霍封居冷冷道:“那又如何?”
蕭複堅定道:“這是不對的,哪怕為了大局,也是不對的。”
霍封居淡淡道:“有些人,身居高位,是沒有資格講對錯的,隻看方向與結果。”
蕭複有些惱怒,這是他與霍封居最根本的差別,他駁道:“所有人的命,都是命,沒有誰該為誰死。”
霍封居愣了愣,他自小接受的道理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聽到這一席話,當然有些抗拒,但是他隻是皺了皺眉,沒有言語相擊。
蕭複靜靜的看著霍封居:“我知道,你自小便在軍中,深知忠君愛國的道理,但是,當時你在草垛裏絕望將死的時候,救你的,不是他。”
霍封居抬頭看了蕭複一眼。
蕭複淡淡道:“你別誤會,我不是圖什麽,我隻是想告訴你,有些人救不了天下萬民,就沒資格讓天下萬民替他去死。”
這番話說完,蕭複頭也不迴的走了,隻留下了霍封居呆呆的站在原地,久久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