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殿前試,乃是唐國家喻戶曉的盛會。不僅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平台,更是唐國官員的正統補充體係。皇帝每屆都會直接參與,一方麵有激勵學子之意,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杜絕徇私舞弊。
此殿前試持續三天,前一天乃是文試,考校治論國策。後兩天乃是武比,著重治軍及修為。眾學子皆要參加兩種考核,最終放文武兩榜,榜首稱為文武殿元。
今日,文試已是開始。
考場就設在文淵閣內部,由太傅親自出卷主考,選出前十再交由聖上批閱。
此刻,考場內部,眾學子正奮筆疾書,場間落針可聞。
一道聲音門外響起,諸位監考也是微微抬頭。
“抱歉,諸位大人,東突路遠,在下日夜兼程,所以晚了一些。如今文試已然開始,敢問各位大人,在下是否還可以進場?”
一道威武的身影站在門外,身著鎧甲,正抱拳恭敬站立。
不是霍封居又是誰?
監考認清來人皆是起身,畢竟此人單論官階比他們隻高不低。太傅也是站了起來,道:“冠軍侯忙於軍務,晚些自然可以理解,入座吧。”
正在答題的學子們都豁然抬頭。
蕭複坐在鍾小數旁邊,小聲道:“真倒黴,怕什麽來什麽。”鍾小數看了他一眼,也是神情沮喪。
太傅年紀雖大,耳朵卻明,朝著蕭複方向喝道:“莊嚴之地,禁止交頭接耳!”
蕭複吐了吐舌頭,埋頭繼續做卷。
霍封居一笑,朗聲道:“如此便謝過太傅大人了,在下這就入座應考。”
蕭複看了眼左邊,恰好沒人。
霍封居果然坐在了他旁邊。
蕭複瞬間壓力山大,偷看了他一眼,覺得有些麵熟。但他顧不得那麽多,現在隻得強行平複心情看向考卷。
第一題:
“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第二題:
“請解析行賞忠厚之至論。”
第三題:
“問帝王之務。”
.......
蕭複看了所有的題目,卻沒有提筆。
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都來得及,他根本不需要思考。
蕭複想起了師父,也明白了為什麽每到一處,師父都會買書給自己,讓自己背誦深思。
原來,師父早已為自己鋪好了路。
這些試題,除了最後一題,他早已爛熟於胸。
他不知道的是,隻有這最後一題,是皇帝臨時更換,專門針對唐國如今之形勢,出的一道國之策問,隻有方方麵麵皆有涉獵之人,才能完美作答。
蕭複想到了那本搜集學子情報的冊子,他此刻有些驕傲,覺得自己排在第二似乎也能理解。
巧了,第一正坐在自己旁邊。
蕭複靈機一動,想玩點小小的盤外招,惡心這霍封居一下。
蕭複一念及此,趕緊奮筆疾書,仿的一代大家張旭的狂草,有多快就寫多快。
轉眼便已經寫到最後一題,蕭複畢竟博覽群書,思維極快,片刻也是完成。
他偷瞄了一下霍封居,這冠軍侯才寫到第三題。
他故意劃拉一下拿起試卷,筆都掉在了地上,在霍封居看怪物的眼神中站起了身,還不忘用隻有霍封居能聽到的聲音說了一句,這卷子真簡單啊。
霍封居眉頭一皺,他真的有些意外,想當年被單於夜襲大營,他都沒這麽吃驚,於是看了蕭複一眼。
蕭複隻覺得此刻自己已然如文曲星下凡,帥的一塌糊塗,瀟灑的走到太傅麵前,道:“交卷!”
太傅的眼神如看傻子,雖是故人之徒,理應提醒兩句,但此刻眾監考都在,也不好出言相幫,隻得多問了一句:“不再看看?此次試題並不簡單啊。”
蕭複已經作了戲,自然要唱完,不屑道:“無需再看,交卷吧”
太傅此刻恨不得把這小子的頭擰下來,但無奈不好發作,隻能黑著臉收了卷子,目光兇狠,看著蕭複大步離開。
......
趙凝與不動此刻正在文淵閣外等候。
趙凝道:“小師傅,我們要不先去吃點東西?此文試會持續三柱香的時間,咱們等也是白等。”
不動搖搖頭道:“小僧本以為也是如此,但施主請看前麵。”
隻見蕭複大搖大擺的出來了,此刻距考試開始才過了一柱香!
兩人趕忙上前。
趙凝緊張的問道:“是試題太難嗎?不會交了白卷吧,為什麽不多寫一些,沒準蒙對了呢?”
蕭複很不高興,道:“瞧你說的,咱是那種人麽?自然是全部答完了才出來的。”
趙凝隻是狐疑的看著他。
不動也蒙了,問道:“時間這麽短,考的如何?”
蕭複如法炮製,自信滿滿道:“包贏。”
不動瞬間笑了,不知為何,就是很相信他。
趙凝狐疑的表情更深了........
蕭複也不打算跟他倆細說,道:“走,去吃些東西,好餓。”
趙凝心想,這才剛吃過早飯啊......
........
考場內,太傅無事可做,便在翻看蕭複的試卷。
這一看,太傅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除了字跡潦草,明顯有趕時間的痕跡,但答的題倒是切合萬分,最後一題更是體現了蕭複此子的廣博閱曆。
這些年,蕭複看過民間疾苦,了解北方紛爭,見過大旱水災,也聽過中飽私囊。這天下,恐怕還真沒幾個官員考察的有他這般詳細。
太傅仔細想了想,還是將此卷拿了起來,與同僚打了個招唿,徑直入宮去了。
.......
宮中,皇帝正下早朝,在養心殿批閱奏章。
太傅通報進入。
皇帝看了眼太傅,道:“左愛卿,此刻你不應該在考場嗎,出了何事?”
太傅道:“正是殿前試事宜,有要事稟告聖上。”
“哦?何事?”
“有學生一炷香便交了卷。”
皇帝大驚,須知此卷已經給宮中大才測試過,最快的也要兩炷香才完成,皇帝臉色陰沉道:“有人泄了題?”
太傅想了想,搖了搖頭道:“不太像,此子明顯是趕工,若是泄題在先,安敢如此囂張?”
皇帝一想也對,若是背過題,這也太明顯了些,便問道:“哪家學子?”
太傅摸了摸胡須,笑道:“老臣料想聖上肯定猜不到,乃是定國侯此番舉薦,名為蕭複,聖上前些日子還見過。”
皇帝確實沒想到是這個愣頭青,道:“試卷何在?”
太傅立即呈上。
皇帝開始隻是掃了一眼,後來竟越看越不對勁。
特別是這最後一題,蕭複從政治、軍事、農業、商賈、江湖等多處入手,切實提出大唐國策之諫。特別是對於各州賦稅,蕭複更是直言改革之事已是迫在眉睫。緊接著,蕭複從士大夫階級著手,主張封地納稅之事,否則長此以往,封地越來越多,實田越來越少,朝廷終有一日將無稅可收。此言直接說到了皇帝的心坎兒裏,想當年他剛登基,便與太師親手製定了革新大計,與蕭複此言如出一轍!但彼時根基未穩,朝堂動蕩,遭到了士大夫階級的集體反對,這才不了了之。如今蕭複提出,正是一針見血,容不得皇帝不刮目相看。
除了賦稅一事,蕭複對邊境軍策也早有腹稿,他在卷中主張聯西抗北,因為西漠佛教並無進取之意,隻需允許其進唐傳教,便不會犯境。而北戎近年來有些不穩,老王上病重,幾個兒子正虎視眈眈,隻需離間其中一個,許以重諾,亂其內部,再重兵壓境,北戎或可大破。再其後便專心針對西漠,隻需十年修整,唐國國力更盛,天下之事便大有可為。
殊不知,蕭複此言正是朝廷暗地裏正在執行的軍策!雖說細節有待推敲,但大方向幾近一致!
皇帝歎了一口氣,看著太傅說道:“後生可畏啊,此卷內容竟似一在朝老臣所寫,怕是定國侯都做不到這番,此子真是大才。”
太傅道:“老臣打探過蕭複此子,他年幼便隨一高人浪跡江湖,十年磨煉,閱曆極深,見多了天下萬民之事,有如此老成的眼界,倒也不奇怪。隻是.......”
“隻是什麽?”
太傅苦笑道:“隻是不知為何,他行書潦草,似是很搶時間,不知道他這麽著急作甚,若是細心答題,恐怕還能看出更多。”
皇帝道:“少年心性,既是對朝廷有用之人,便不必深究。”
太傅道:“是。”
皇帝想起一事,又問:“冠軍侯來了麽?”
太傅一愣,道:“來了,恰好趕上。”
皇帝道:“結束了讓他來見朕吧。”
太傅道:“好,老臣這便迴去。”
皇帝擺了擺手,道:“去吧,此卷便放在朕這裏,朕讓太師再看看。”
......
朱雀大街,臨陽飯莊。
蕭複正大快朵頤,不動看的眉頭直皺。
趙凝問道:“你這廝還要吃到何時?你已經沒戲了你知不知道!”
蕭複奇道:“怎麽了?”
趙凝道:“你在考場上沒看到什麽特殊的人嗎?”
蕭複想了想,道:“咱們大唐那位冠軍侯?”
趙凝頓時火大:“知道你還有心思吃?”
蕭複道:“冠軍侯又如何,他就坐在我旁邊,我結束時偷看了一眼,我都做完了他才做到第三題。要說打架我肯定不是他對手,但是這種文人的玩意兒,他還真不一定如我。”
趙凝隻當他放屁。
蕭複腦中迴憶起霍封居的臉,喃喃道:“但不知為何,看他總有些麵熟。”
趙凝道:“難不成你倆還認識?人家跟你打招唿沒?”
蕭複搖了搖頭:“那倒沒有。”
“你聽過這個名字?”
“這肯定沒有,我記性很好的。”
“可能就是跟你見過的一人長的像些,不足為奇。”
蕭複聽著覺得有些道理,索性便不想。
這時不動說道:“你晚上可有空?”
蕭複道:“有啊,何事?”
不動道:“明日開始便是武比,第一天的內容是行軍打仗的布局,這隻能靠你自己。第二天便是考校修行,我倒是有些辦法。我仔細看過,你修行有些問題,不應該這麽慢的,如果解決了,再教你些招數,也不至於撐不過第一迴合,早早下台。”
蕭複大喜,這武比是他最頭疼之事,如今有捷徑可走,真是雪中送炭,頓時點頭如搗蒜。
此殿前試持續三天,前一天乃是文試,考校治論國策。後兩天乃是武比,著重治軍及修為。眾學子皆要參加兩種考核,最終放文武兩榜,榜首稱為文武殿元。
今日,文試已是開始。
考場就設在文淵閣內部,由太傅親自出卷主考,選出前十再交由聖上批閱。
此刻,考場內部,眾學子正奮筆疾書,場間落針可聞。
一道聲音門外響起,諸位監考也是微微抬頭。
“抱歉,諸位大人,東突路遠,在下日夜兼程,所以晚了一些。如今文試已然開始,敢問各位大人,在下是否還可以進場?”
一道威武的身影站在門外,身著鎧甲,正抱拳恭敬站立。
不是霍封居又是誰?
監考認清來人皆是起身,畢竟此人單論官階比他們隻高不低。太傅也是站了起來,道:“冠軍侯忙於軍務,晚些自然可以理解,入座吧。”
正在答題的學子們都豁然抬頭。
蕭複坐在鍾小數旁邊,小聲道:“真倒黴,怕什麽來什麽。”鍾小數看了他一眼,也是神情沮喪。
太傅年紀雖大,耳朵卻明,朝著蕭複方向喝道:“莊嚴之地,禁止交頭接耳!”
蕭複吐了吐舌頭,埋頭繼續做卷。
霍封居一笑,朗聲道:“如此便謝過太傅大人了,在下這就入座應考。”
蕭複看了眼左邊,恰好沒人。
霍封居果然坐在了他旁邊。
蕭複瞬間壓力山大,偷看了他一眼,覺得有些麵熟。但他顧不得那麽多,現在隻得強行平複心情看向考卷。
第一題:
“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第二題:
“請解析行賞忠厚之至論。”
第三題:
“問帝王之務。”
.......
蕭複看了所有的題目,卻沒有提筆。
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都來得及,他根本不需要思考。
蕭複想起了師父,也明白了為什麽每到一處,師父都會買書給自己,讓自己背誦深思。
原來,師父早已為自己鋪好了路。
這些試題,除了最後一題,他早已爛熟於胸。
他不知道的是,隻有這最後一題,是皇帝臨時更換,專門針對唐國如今之形勢,出的一道國之策問,隻有方方麵麵皆有涉獵之人,才能完美作答。
蕭複想到了那本搜集學子情報的冊子,他此刻有些驕傲,覺得自己排在第二似乎也能理解。
巧了,第一正坐在自己旁邊。
蕭複靈機一動,想玩點小小的盤外招,惡心這霍封居一下。
蕭複一念及此,趕緊奮筆疾書,仿的一代大家張旭的狂草,有多快就寫多快。
轉眼便已經寫到最後一題,蕭複畢竟博覽群書,思維極快,片刻也是完成。
他偷瞄了一下霍封居,這冠軍侯才寫到第三題。
他故意劃拉一下拿起試卷,筆都掉在了地上,在霍封居看怪物的眼神中站起了身,還不忘用隻有霍封居能聽到的聲音說了一句,這卷子真簡單啊。
霍封居眉頭一皺,他真的有些意外,想當年被單於夜襲大營,他都沒這麽吃驚,於是看了蕭複一眼。
蕭複隻覺得此刻自己已然如文曲星下凡,帥的一塌糊塗,瀟灑的走到太傅麵前,道:“交卷!”
太傅的眼神如看傻子,雖是故人之徒,理應提醒兩句,但此刻眾監考都在,也不好出言相幫,隻得多問了一句:“不再看看?此次試題並不簡單啊。”
蕭複已經作了戲,自然要唱完,不屑道:“無需再看,交卷吧”
太傅此刻恨不得把這小子的頭擰下來,但無奈不好發作,隻能黑著臉收了卷子,目光兇狠,看著蕭複大步離開。
......
趙凝與不動此刻正在文淵閣外等候。
趙凝道:“小師傅,我們要不先去吃點東西?此文試會持續三柱香的時間,咱們等也是白等。”
不動搖搖頭道:“小僧本以為也是如此,但施主請看前麵。”
隻見蕭複大搖大擺的出來了,此刻距考試開始才過了一柱香!
兩人趕忙上前。
趙凝緊張的問道:“是試題太難嗎?不會交了白卷吧,為什麽不多寫一些,沒準蒙對了呢?”
蕭複很不高興,道:“瞧你說的,咱是那種人麽?自然是全部答完了才出來的。”
趙凝隻是狐疑的看著他。
不動也蒙了,問道:“時間這麽短,考的如何?”
蕭複如法炮製,自信滿滿道:“包贏。”
不動瞬間笑了,不知為何,就是很相信他。
趙凝狐疑的表情更深了........
蕭複也不打算跟他倆細說,道:“走,去吃些東西,好餓。”
趙凝心想,這才剛吃過早飯啊......
........
考場內,太傅無事可做,便在翻看蕭複的試卷。
這一看,太傅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除了字跡潦草,明顯有趕時間的痕跡,但答的題倒是切合萬分,最後一題更是體現了蕭複此子的廣博閱曆。
這些年,蕭複看過民間疾苦,了解北方紛爭,見過大旱水災,也聽過中飽私囊。這天下,恐怕還真沒幾個官員考察的有他這般詳細。
太傅仔細想了想,還是將此卷拿了起來,與同僚打了個招唿,徑直入宮去了。
.......
宮中,皇帝正下早朝,在養心殿批閱奏章。
太傅通報進入。
皇帝看了眼太傅,道:“左愛卿,此刻你不應該在考場嗎,出了何事?”
太傅道:“正是殿前試事宜,有要事稟告聖上。”
“哦?何事?”
“有學生一炷香便交了卷。”
皇帝大驚,須知此卷已經給宮中大才測試過,最快的也要兩炷香才完成,皇帝臉色陰沉道:“有人泄了題?”
太傅想了想,搖了搖頭道:“不太像,此子明顯是趕工,若是泄題在先,安敢如此囂張?”
皇帝一想也對,若是背過題,這也太明顯了些,便問道:“哪家學子?”
太傅摸了摸胡須,笑道:“老臣料想聖上肯定猜不到,乃是定國侯此番舉薦,名為蕭複,聖上前些日子還見過。”
皇帝確實沒想到是這個愣頭青,道:“試卷何在?”
太傅立即呈上。
皇帝開始隻是掃了一眼,後來竟越看越不對勁。
特別是這最後一題,蕭複從政治、軍事、農業、商賈、江湖等多處入手,切實提出大唐國策之諫。特別是對於各州賦稅,蕭複更是直言改革之事已是迫在眉睫。緊接著,蕭複從士大夫階級著手,主張封地納稅之事,否則長此以往,封地越來越多,實田越來越少,朝廷終有一日將無稅可收。此言直接說到了皇帝的心坎兒裏,想當年他剛登基,便與太師親手製定了革新大計,與蕭複此言如出一轍!但彼時根基未穩,朝堂動蕩,遭到了士大夫階級的集體反對,這才不了了之。如今蕭複提出,正是一針見血,容不得皇帝不刮目相看。
除了賦稅一事,蕭複對邊境軍策也早有腹稿,他在卷中主張聯西抗北,因為西漠佛教並無進取之意,隻需允許其進唐傳教,便不會犯境。而北戎近年來有些不穩,老王上病重,幾個兒子正虎視眈眈,隻需離間其中一個,許以重諾,亂其內部,再重兵壓境,北戎或可大破。再其後便專心針對西漠,隻需十年修整,唐國國力更盛,天下之事便大有可為。
殊不知,蕭複此言正是朝廷暗地裏正在執行的軍策!雖說細節有待推敲,但大方向幾近一致!
皇帝歎了一口氣,看著太傅說道:“後生可畏啊,此卷內容竟似一在朝老臣所寫,怕是定國侯都做不到這番,此子真是大才。”
太傅道:“老臣打探過蕭複此子,他年幼便隨一高人浪跡江湖,十年磨煉,閱曆極深,見多了天下萬民之事,有如此老成的眼界,倒也不奇怪。隻是.......”
“隻是什麽?”
太傅苦笑道:“隻是不知為何,他行書潦草,似是很搶時間,不知道他這麽著急作甚,若是細心答題,恐怕還能看出更多。”
皇帝道:“少年心性,既是對朝廷有用之人,便不必深究。”
太傅道:“是。”
皇帝想起一事,又問:“冠軍侯來了麽?”
太傅一愣,道:“來了,恰好趕上。”
皇帝道:“結束了讓他來見朕吧。”
太傅道:“好,老臣這便迴去。”
皇帝擺了擺手,道:“去吧,此卷便放在朕這裏,朕讓太師再看看。”
......
朱雀大街,臨陽飯莊。
蕭複正大快朵頤,不動看的眉頭直皺。
趙凝問道:“你這廝還要吃到何時?你已經沒戲了你知不知道!”
蕭複奇道:“怎麽了?”
趙凝道:“你在考場上沒看到什麽特殊的人嗎?”
蕭複想了想,道:“咱們大唐那位冠軍侯?”
趙凝頓時火大:“知道你還有心思吃?”
蕭複道:“冠軍侯又如何,他就坐在我旁邊,我結束時偷看了一眼,我都做完了他才做到第三題。要說打架我肯定不是他對手,但是這種文人的玩意兒,他還真不一定如我。”
趙凝隻當他放屁。
蕭複腦中迴憶起霍封居的臉,喃喃道:“但不知為何,看他總有些麵熟。”
趙凝道:“難不成你倆還認識?人家跟你打招唿沒?”
蕭複搖了搖頭:“那倒沒有。”
“你聽過這個名字?”
“這肯定沒有,我記性很好的。”
“可能就是跟你見過的一人長的像些,不足為奇。”
蕭複聽著覺得有些道理,索性便不想。
這時不動說道:“你晚上可有空?”
蕭複道:“有啊,何事?”
不動道:“明日開始便是武比,第一天的內容是行軍打仗的布局,這隻能靠你自己。第二天便是考校修行,我倒是有些辦法。我仔細看過,你修行有些問題,不應該這麽慢的,如果解決了,再教你些招數,也不至於撐不過第一迴合,早早下台。”
蕭複大喜,這武比是他最頭疼之事,如今有捷徑可走,真是雪中送炭,頓時點頭如搗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