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儒說降叛軍一
五老將我從現代帶迴三國 作者:大千世界紅塵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李儒迴到自己的住處,看著手中從董卓處拿迴來的信息,眉頭緊鎖,不一會兒就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李文侯,北宮伯玉都是羌人,手底下有湟中義從不下數千,且都是打家劫舍的強人,想來戰力必定不弱,而北宮伯玉更是胡人首領,自古以來胡人都是能征善戰之輩,北宮伯玉又是其首領,北宮伯玉此人卻是比李文侯實力更強。
韓遂,邊章兩人在西州一帶素有膽識和謀略,使得二人在西涼眾多羌人部落中有一定的威望,加之兩人心裏對眼下生活的不滿,對大漢朝廷的失望,因此兩人李文侯,北宮伯玉挾持下,半推半就的也就成了叛亂羌人中的另外兩位首領,負責統領羌胡聯軍。
韓遂韓文約,以自身不俗的謀略和膽識,被羌人冠以九曲黃河之稱,其自身才智不比自己少多少,如此人才作為叛軍四首領之一,李儒也是很頭痛。
邊章出身豪族大戶,其自身豪爽的性格和不俗的武藝,才使羌人對其擁護,說白了,邊章就是屬於莽夫一個,想要對付此人,自己隨便一出手即可讓邊章死無葬身之地。
李文侯此人,李儒早些年的時候有所耳聞,其人最重許諾和義氣,時常會因為所謂的義氣,十分慷慨的接濟湟中義從的成員,導致自己的生活過得很是窘迫,這也是湟中義從全都死心塌地聽命李文侯的重要原因。
而相比於李文侯本人,北宮伯玉就要顯得奸詐貪婪許多,經常會貪墨湟中義從的撫恤和酬勞,讓一眾湟中義從恨得牙癢癢,要不是李文侯從中周旋,北宮伯玉不知會被湟中義從暴揍了多少次,甚至於有可能被暴怒的湟中義從斬殺當場。
但是北宮伯玉有個優勢是李文侯所沒有的,那就是北宮伯玉乃是西涼胡族的首領,其部族更是達到數十萬之眾,這也是為什麽李文侯知道北宮伯玉的所作所為,還依然周旋維護北宮伯玉的原因。
這次幾人的叛亂,就是以北宮伯玉所部的胡人,李文侯的湟中義從,韓遂,和邊章所影響的羌人為主,如果要想替嶽丈收服這數十萬的羌胡族大軍,隻要將收服北宮伯玉,李文侯收服,到時候就算是素有九曲黃河之稱的韓遂也隻能跟隨到嶽丈麾下。
……
“稟報首領,外麵來了一人說是首領的故交,想要麵見首領”。
涼州金城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之上,李文侯正看著牆上簡易的地圖思索著,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也不知北宮伯玉準備得怎麽樣了,韓遂和邊章是否說服了更多的羌人部落一同出兵。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湟中義從士兵的聲音。
“哦,我的故交,有沒有說姓誰名誰”。
李文侯聽到是故交前來,一時間也沒有想起誰會前來,再說了自己和六千湟中義從駐紮在此才不過短短幾天,一直都很隱秘,外人根本沒有幾人知道,一時間也來了興趣,開口詢問道。
門衛的湟中義從聽到李文侯的詢問,開口道。
“沒有,來人隻說特地前來送首領一場富貴”。
聽完湟中義從的迴答,李文侯沉默半晌,開口道。
“去將來人帶來”。
“是,首領”。
不多時,湟中義從便帶著一個漢人打扮的男子來到李文侯的營帳,李文侯抬眼看去,隻見來人一身漢人文士打扮,年紀三旬左右,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隻見這人朝自己一拱手說道。
“見過李首領”。
確定這人自己不認識後,李文侯心中的警惕頓時提高了幾分,同時右手握住了劍柄,聲音冷冷的道。
“先生,我們好像不認識吧,何來故交一說”。
看到李文侯的舉動,漢人男子絲毫不在意,自顧自的走到桌旁,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開口道。
“都說湟中義從首領李文侯李首領性格豪爽,處事不驚,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聽到漢人男子的嘲諷,李文侯也不在意,語氣針鋒相對的開口道。
“聽聞漢人處事都是彬彬有禮,如此越俎代庖,不請自來豈不有失身份”。
“哈哈”。
漢人男子聽李文侯的話後,大笑幾聲,然後對李文侯再次拱手道。
“李首領還請屏退左右”。
李文侯看著漢人男子,略一思索,便屏退了左右,看帳中隻有自己和李文侯二人後,漢人男子開口道。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乃姓李名儒,字文優,涼州牧董卓帳下的軍師,特地前來想送李首領一場富貴”。
“什麽,你就是李儒”?
聽聞眼前之人竟然是涼州牧董卓的軍師李儒,不禁為李儒的膽識欽佩。
“嗬嗬,不錯在下便是李儒”。
再次得到李儒的承認,李文侯眼神冰冷,手中的長劍直抵李儒喉嚨,語氣森冷的說道。
“你今天親自前來,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看到離自己喉嚨不足三寸的劍尖,李儒毫無所動,淡淡的開口道。
“嗬嗬,李首領,我既然敢來此,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李首領想要取我的性命盡管取就是,不過在李首領取李某性命之前可否聽李某說幾句”。
看李儒如此臨危不懼,李文侯心裏對李儒也是更加敬佩幾分,開口道。
“可以,看你還有什麽遺言要交代”。
話說完,李文侯手中的長劍還是在停留在李儒喉嚨三寸之處,隻要李儒說錯一句話,便立刻讓李儒血濺當場。
李儒見眼下自己的小命就在李文侯的一念之間,當即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
“李首領起兵叛亂不過就是為了爭一時的名利,眼下有一個既不讓戰火蔓延,又能讓李文侯名利雙收的機會,不知李首領意下如何”。
“哦”!
李文侯聽完李儒的話後,也不禁有一絲心動,同時手中的長劍也放下了幾分,眼神疑惑的看著李儒。
看到李文侯如此神態,李儒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繼續開口道。
“如今涼州牧擁兵六萬,且都是百戰雄兵,對人才求賢若渴,隻要是有一定的才能,都會以禮相待,得到滿意的安排,隻要李首領能夠投效,涼州牧必會保舉李首領為一將軍,照樣統領湟中義從,待日後涼州牧更加強大,李首領更是少不得一番功績”。
李儒的話語很明白,就是告訴你李文侯,董卓有六萬雄兵,且都是百戰雄兵,打敗你等臨時湊起來的烏合之眾,還是綽綽有餘的。
隻要你等投效,你依然是湟中義從的將軍,享受朝廷的俸祿,也不再擔心自己叛軍的身份。
李文侯聽完李儒的話後,將手中的長劍插迴劍鞘,轉而目光炯炯的看著李儒開口道。
“不知道李軍師打算如何安頓北宮伯玉,韓遂,邊章以及十萬羌胡聯軍”。
聽到李文侯語氣上麵的轉變,李儒知道李文侯心裏已經傾向自己,便將和董卓商量好安頓北宮伯玉之人的辦法說了出來。
“李首領盡管放心,北宮首領,韓首領,邊首領幾人,涼州牧也會像安排李首領一樣安排,北宮首領還是和以前一樣統領一眾胡人,韓首領如果願意入涼州牧府為官也行,不願意去州牧府為官,便讓其統領一部羌人部落,邊首領也是一樣,讓其統領一部羌人部落。
涼州牧還會保舉你們四人一同為將軍,從此你的吃穿用度將由朝廷承擔,兵器甲胄朝廷也一並承擔”。
李文侯聽完後,也沒有說話,默默的沉思著,李儒看李文侯如此也不打擾,畢竟這種大事誰都會思量清楚的,
李文侯,北宮伯玉都是羌人,手底下有湟中義從不下數千,且都是打家劫舍的強人,想來戰力必定不弱,而北宮伯玉更是胡人首領,自古以來胡人都是能征善戰之輩,北宮伯玉又是其首領,北宮伯玉此人卻是比李文侯實力更強。
韓遂,邊章兩人在西州一帶素有膽識和謀略,使得二人在西涼眾多羌人部落中有一定的威望,加之兩人心裏對眼下生活的不滿,對大漢朝廷的失望,因此兩人李文侯,北宮伯玉挾持下,半推半就的也就成了叛亂羌人中的另外兩位首領,負責統領羌胡聯軍。
韓遂韓文約,以自身不俗的謀略和膽識,被羌人冠以九曲黃河之稱,其自身才智不比自己少多少,如此人才作為叛軍四首領之一,李儒也是很頭痛。
邊章出身豪族大戶,其自身豪爽的性格和不俗的武藝,才使羌人對其擁護,說白了,邊章就是屬於莽夫一個,想要對付此人,自己隨便一出手即可讓邊章死無葬身之地。
李文侯此人,李儒早些年的時候有所耳聞,其人最重許諾和義氣,時常會因為所謂的義氣,十分慷慨的接濟湟中義從的成員,導致自己的生活過得很是窘迫,這也是湟中義從全都死心塌地聽命李文侯的重要原因。
而相比於李文侯本人,北宮伯玉就要顯得奸詐貪婪許多,經常會貪墨湟中義從的撫恤和酬勞,讓一眾湟中義從恨得牙癢癢,要不是李文侯從中周旋,北宮伯玉不知會被湟中義從暴揍了多少次,甚至於有可能被暴怒的湟中義從斬殺當場。
但是北宮伯玉有個優勢是李文侯所沒有的,那就是北宮伯玉乃是西涼胡族的首領,其部族更是達到數十萬之眾,這也是為什麽李文侯知道北宮伯玉的所作所為,還依然周旋維護北宮伯玉的原因。
這次幾人的叛亂,就是以北宮伯玉所部的胡人,李文侯的湟中義從,韓遂,和邊章所影響的羌人為主,如果要想替嶽丈收服這數十萬的羌胡族大軍,隻要將收服北宮伯玉,李文侯收服,到時候就算是素有九曲黃河之稱的韓遂也隻能跟隨到嶽丈麾下。
……
“稟報首領,外麵來了一人說是首領的故交,想要麵見首領”。
涼州金城外,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之上,李文侯正看著牆上簡易的地圖思索著,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也不知北宮伯玉準備得怎麽樣了,韓遂和邊章是否說服了更多的羌人部落一同出兵。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湟中義從士兵的聲音。
“哦,我的故交,有沒有說姓誰名誰”。
李文侯聽到是故交前來,一時間也沒有想起誰會前來,再說了自己和六千湟中義從駐紮在此才不過短短幾天,一直都很隱秘,外人根本沒有幾人知道,一時間也來了興趣,開口詢問道。
門衛的湟中義從聽到李文侯的詢問,開口道。
“沒有,來人隻說特地前來送首領一場富貴”。
聽完湟中義從的迴答,李文侯沉默半晌,開口道。
“去將來人帶來”。
“是,首領”。
不多時,湟中義從便帶著一個漢人打扮的男子來到李文侯的營帳,李文侯抬眼看去,隻見來人一身漢人文士打扮,年紀三旬左右,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隻見這人朝自己一拱手說道。
“見過李首領”。
確定這人自己不認識後,李文侯心中的警惕頓時提高了幾分,同時右手握住了劍柄,聲音冷冷的道。
“先生,我們好像不認識吧,何來故交一說”。
看到李文侯的舉動,漢人男子絲毫不在意,自顧自的走到桌旁,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開口道。
“都說湟中義從首領李文侯李首領性格豪爽,處事不驚,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
聽到漢人男子的嘲諷,李文侯也不在意,語氣針鋒相對的開口道。
“聽聞漢人處事都是彬彬有禮,如此越俎代庖,不請自來豈不有失身份”。
“哈哈”。
漢人男子聽李文侯的話後,大笑幾聲,然後對李文侯再次拱手道。
“李首領還請屏退左右”。
李文侯看著漢人男子,略一思索,便屏退了左右,看帳中隻有自己和李文侯二人後,漢人男子開口道。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乃姓李名儒,字文優,涼州牧董卓帳下的軍師,特地前來想送李首領一場富貴”。
“什麽,你就是李儒”?
聽聞眼前之人竟然是涼州牧董卓的軍師李儒,不禁為李儒的膽識欽佩。
“嗬嗬,不錯在下便是李儒”。
再次得到李儒的承認,李文侯眼神冰冷,手中的長劍直抵李儒喉嚨,語氣森冷的說道。
“你今天親自前來,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看到離自己喉嚨不足三寸的劍尖,李儒毫無所動,淡淡的開口道。
“嗬嗬,李首領,我既然敢來此,就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李首領想要取我的性命盡管取就是,不過在李首領取李某性命之前可否聽李某說幾句”。
看李儒如此臨危不懼,李文侯心裏對李儒也是更加敬佩幾分,開口道。
“可以,看你還有什麽遺言要交代”。
話說完,李文侯手中的長劍還是在停留在李儒喉嚨三寸之處,隻要李儒說錯一句話,便立刻讓李儒血濺當場。
李儒見眼下自己的小命就在李文侯的一念之間,當即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
“李首領起兵叛亂不過就是為了爭一時的名利,眼下有一個既不讓戰火蔓延,又能讓李文侯名利雙收的機會,不知李首領意下如何”。
“哦”!
李文侯聽完李儒的話後,也不禁有一絲心動,同時手中的長劍也放下了幾分,眼神疑惑的看著李儒。
看到李文侯如此神態,李儒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繼續開口道。
“如今涼州牧擁兵六萬,且都是百戰雄兵,對人才求賢若渴,隻要是有一定的才能,都會以禮相待,得到滿意的安排,隻要李首領能夠投效,涼州牧必會保舉李首領為一將軍,照樣統領湟中義從,待日後涼州牧更加強大,李首領更是少不得一番功績”。
李儒的話語很明白,就是告訴你李文侯,董卓有六萬雄兵,且都是百戰雄兵,打敗你等臨時湊起來的烏合之眾,還是綽綽有餘的。
隻要你等投效,你依然是湟中義從的將軍,享受朝廷的俸祿,也不再擔心自己叛軍的身份。
李文侯聽完李儒的話後,將手中的長劍插迴劍鞘,轉而目光炯炯的看著李儒開口道。
“不知道李軍師打算如何安頓北宮伯玉,韓遂,邊章以及十萬羌胡聯軍”。
聽到李文侯語氣上麵的轉變,李儒知道李文侯心裏已經傾向自己,便將和董卓商量好安頓北宮伯玉之人的辦法說了出來。
“李首領盡管放心,北宮首領,韓首領,邊首領幾人,涼州牧也會像安排李首領一樣安排,北宮首領還是和以前一樣統領一眾胡人,韓首領如果願意入涼州牧府為官也行,不願意去州牧府為官,便讓其統領一部羌人部落,邊首領也是一樣,讓其統領一部羌人部落。
涼州牧還會保舉你們四人一同為將軍,從此你的吃穿用度將由朝廷承擔,兵器甲胄朝廷也一並承擔”。
李文侯聽完後,也沒有說話,默默的沉思著,李儒看李文侯如此也不打擾,畢竟這種大事誰都會思量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