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此時出列道:“主公,青州黃巾隻能以優待政策加以招撫,不可以圍剿,百萬之眾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大問題,而黃巾雖號稱百萬,然大多數都是普通老百姓。如今管亥已死,餘部必都會去投靠張饒,相信要不了幾日,張饒必會率部到處搶糧,到時候可以先斬獲張饒,再行招撫之事,並許諾他們,願歸降者皆可重新登記造冊,把主公在巨鹿郡實行的政策在這青州實施,想必定有奇效!”
孔融聽沮授說完第一個出言附和道:“對啊,魏將軍,下官對巨鹿也有所耳聞,巨鹿郡吸收了很多流民百姓,且百姓都安居樂業。若效仿巨鹿,我北海願捐出錢糧,隻要百姓能安居樂業就好。”
我點了點頭,也很敬佩的對孔融道:“文舉公真乃仁慈心腸啊!本將軍甚感佩服。如此就先按軍師之言行事,先在各郡縣貼出公示,不出三日肯定會有黃巾賊中的百姓脫離出來,畢竟誰都不願意一輩子做賊啊!百姓隻要能有一口吃的,斷不會走上這造反之路。以後可就多麻煩文舉公善待這些百姓了!”
孔融突然問道:“鎮東將軍可有照麵刺史大人啊?”
典韋聞言哼了一聲:“那個鳥刺史已經被俺家主公砍了!”
孔融一聽典韋的話,嚇了一跳,驚問道:“真殺啦?”我點了點頭迴道:“此人與管亥有勾結,且又不思保境安民,我一氣就下令殺了他。”
孔融頓時大叫一聲:“殺得好!我之前多次上書彈劾此人,奈何朝廷一直沒有迴信,此人確實該殺!”
我又說道:“待青州黃巾滅了,我上書朝廷,推薦文舉公做這個青州刺史,肯定比那焦和強上百倍。”
孔融聞言一時失聲:“啊,這,如此多謝鎮東將軍!”說完孔融心中還是很興奮的,心道:這鎮東將軍還是挺靠譜的。
一連數日,沒有收到張饒活動的消息,而北海郡下麵各縣重新登記造冊的高達十幾萬,其中更有兩三萬青壯,迴歸百姓的生活。並且也放了之前投降的一萬五千餘俘虜,隻留了兩千人編入軍中,凡新登記造冊的每戶按人口發放一定的口糧,並且青壯參與建設生產還可以拿工錢,這可是變相的給了這些老百姓一口活命的機會,導致整個青州境內百姓劇增。
一個月之後,張饒率領二十幾萬黃巾軍兵臨北海城下,嚇得孔融在城樓上立馬派人傳信給我,說張饒帶了二十多萬黃巾賊攻打北海。
我接到消息也是嚇了一跳,立馬奔城門而來,上了城樓望城外一看,我的媽呀,密密麻麻全是一片黃頭巾,立馬讓趙雲高覽典韋點齊兵馬,準備一戰。
於是我大聲喊道:“城下可是張饒?”
隻見為首一人,頭裹黃巾,身披官製鎧甲,打馬上前道:“我乃張饒,我要找你們鎮東將軍對話。”
我聞言一愣,這張饒也知道我了?於是大聲迴道:“本將軍正是,不知有何話與我說?”
張饒一聽,原來此人就是鎮東將軍,忙抱拳道:“鎮東將軍,今日前來我們是請降的,我們這些兄弟們的家眷老小都在你的仁政下登記造冊了,都成為正大光明的老百姓了,隻剩下我們這些能戰敢戰的兄弟們,還想跟著將軍建功立業。”說完跳下馬來,單膝下跪,一把扯掉頭上的黃巾。後麵二十幾萬人有樣學樣的都扯掉頭上的黃巾,紛紛跪倒,這場麵很是壯觀。看得孔融長噓一口氣,對著我拜道:“沒想到鎮東將軍一來,便兵不血刃的清除了青州匪患,下官佩服。雖然我北海郡各縣因為這麽多人口的激增,財政吃緊,但咬咬牙定能熬過去,隻要到了明年,這些問題都會解決,迴頭我再向郡內大族賣一賣我這老臉,募集些糧草,相信應該沒有問題。”
我聞言忙拱手道:“如此就有勞文舉公了。”於是我下令打開城門,帶著典韋潘鳳趙雲率先走出城外。
張饒見我出城,忙起身一個人迎麵而來,待到麵前,又單膝下跪拜道:“在下張饒拜見鎮東將軍!”
我忙扶起張饒道:“今日你率眾請降,乃是明智之舉,如今這天下宵小之輩不少,會有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但你帶來的這些部眾,我可能要親自考驗,畢竟能在我麾下的都不是弱兵,要有一定的軍事素質和體能,要經過我的考核,我要的是精兵,若有不合格的還是去府衙登記造冊,先做百姓吧!”
張饒聞言迴道:“但憑將軍吩咐!”我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從今日起,你先做我麾下一名校尉統領一部分原有人馬,待日後按功績升遷,如何?”張饒聞言大喜,忙謝道:“謝將軍!末將必不負所望!”
“那張校尉就隨趙雲典韋一起考核這些部下吧!記住我要精兵。”三人忙諾了一聲立馬去了。
此時孔融也下得城來,見我和潘鳳迴城,忙迎上來問道:“魏將軍,城外如何啊?”
“啊,城外這些部眾,我讓我麾下將領重新挑選出精兵編入軍中,其餘的都遣散為民吧!”我笑著迴道。
終於經過三日的篩選,留下了十八萬部眾,能被典韋趙雲看重的,應該都是精兵,果然齊魯好男兒不是吹的,可這下卻讓我為難了,一下子多了這麽多士卒,這糧餉立馬成了我的頭疼問題,雖然短期內可以靠我那嶽丈和老爹的支撐,但時間長了,還是供養不起啊!這朝廷肯定不會撥錢給我,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戰養戰,或者屯田軍製,看來隻有施行後者了。
孔融也不負所望,在北海郡募集糧草,很多大族一聽青州境內的黃巾賊患全部清除,一個個家族焚香禱告,宗祠祭祀,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出了大量金銀糧草。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產業又可以正常運行了,沒有了匪患,各種生意都可以正常運行了。並且都集體向我這個鎮東將軍額外贈送了一批錢財糧草,一是為了感謝,二是想跟我套近乎,混個臉熟,這可把我樂壞了,正為這些發愁呢!就有人送來了。
一月之後,應孔融邀請,我留高覽坐鎮北海領軍三萬,並升高覽為偏將軍,張饒編入高覽麾下。我則帶領餘部迴到臨淄。唯一讓我遺憾的就是,此次太史慈不辭而別,隻因家中老母一人在家,心中甚是掛念,和孔融道了個別就走了。
孔融聽沮授說完第一個出言附和道:“對啊,魏將軍,下官對巨鹿也有所耳聞,巨鹿郡吸收了很多流民百姓,且百姓都安居樂業。若效仿巨鹿,我北海願捐出錢糧,隻要百姓能安居樂業就好。”
我點了點頭,也很敬佩的對孔融道:“文舉公真乃仁慈心腸啊!本將軍甚感佩服。如此就先按軍師之言行事,先在各郡縣貼出公示,不出三日肯定會有黃巾賊中的百姓脫離出來,畢竟誰都不願意一輩子做賊啊!百姓隻要能有一口吃的,斷不會走上這造反之路。以後可就多麻煩文舉公善待這些百姓了!”
孔融突然問道:“鎮東將軍可有照麵刺史大人啊?”
典韋聞言哼了一聲:“那個鳥刺史已經被俺家主公砍了!”
孔融一聽典韋的話,嚇了一跳,驚問道:“真殺啦?”我點了點頭迴道:“此人與管亥有勾結,且又不思保境安民,我一氣就下令殺了他。”
孔融頓時大叫一聲:“殺得好!我之前多次上書彈劾此人,奈何朝廷一直沒有迴信,此人確實該殺!”
我又說道:“待青州黃巾滅了,我上書朝廷,推薦文舉公做這個青州刺史,肯定比那焦和強上百倍。”
孔融聞言一時失聲:“啊,這,如此多謝鎮東將軍!”說完孔融心中還是很興奮的,心道:這鎮東將軍還是挺靠譜的。
一連數日,沒有收到張饒活動的消息,而北海郡下麵各縣重新登記造冊的高達十幾萬,其中更有兩三萬青壯,迴歸百姓的生活。並且也放了之前投降的一萬五千餘俘虜,隻留了兩千人編入軍中,凡新登記造冊的每戶按人口發放一定的口糧,並且青壯參與建設生產還可以拿工錢,這可是變相的給了這些老百姓一口活命的機會,導致整個青州境內百姓劇增。
一個月之後,張饒率領二十幾萬黃巾軍兵臨北海城下,嚇得孔融在城樓上立馬派人傳信給我,說張饒帶了二十多萬黃巾賊攻打北海。
我接到消息也是嚇了一跳,立馬奔城門而來,上了城樓望城外一看,我的媽呀,密密麻麻全是一片黃頭巾,立馬讓趙雲高覽典韋點齊兵馬,準備一戰。
於是我大聲喊道:“城下可是張饒?”
隻見為首一人,頭裹黃巾,身披官製鎧甲,打馬上前道:“我乃張饒,我要找你們鎮東將軍對話。”
我聞言一愣,這張饒也知道我了?於是大聲迴道:“本將軍正是,不知有何話與我說?”
張饒一聽,原來此人就是鎮東將軍,忙抱拳道:“鎮東將軍,今日前來我們是請降的,我們這些兄弟們的家眷老小都在你的仁政下登記造冊了,都成為正大光明的老百姓了,隻剩下我們這些能戰敢戰的兄弟們,還想跟著將軍建功立業。”說完跳下馬來,單膝下跪,一把扯掉頭上的黃巾。後麵二十幾萬人有樣學樣的都扯掉頭上的黃巾,紛紛跪倒,這場麵很是壯觀。看得孔融長噓一口氣,對著我拜道:“沒想到鎮東將軍一來,便兵不血刃的清除了青州匪患,下官佩服。雖然我北海郡各縣因為這麽多人口的激增,財政吃緊,但咬咬牙定能熬過去,隻要到了明年,這些問題都會解決,迴頭我再向郡內大族賣一賣我這老臉,募集些糧草,相信應該沒有問題。”
我聞言忙拱手道:“如此就有勞文舉公了。”於是我下令打開城門,帶著典韋潘鳳趙雲率先走出城外。
張饒見我出城,忙起身一個人迎麵而來,待到麵前,又單膝下跪拜道:“在下張饒拜見鎮東將軍!”
我忙扶起張饒道:“今日你率眾請降,乃是明智之舉,如今這天下宵小之輩不少,會有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但你帶來的這些部眾,我可能要親自考驗,畢竟能在我麾下的都不是弱兵,要有一定的軍事素質和體能,要經過我的考核,我要的是精兵,若有不合格的還是去府衙登記造冊,先做百姓吧!”
張饒聞言迴道:“但憑將軍吩咐!”我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從今日起,你先做我麾下一名校尉統領一部分原有人馬,待日後按功績升遷,如何?”張饒聞言大喜,忙謝道:“謝將軍!末將必不負所望!”
“那張校尉就隨趙雲典韋一起考核這些部下吧!記住我要精兵。”三人忙諾了一聲立馬去了。
此時孔融也下得城來,見我和潘鳳迴城,忙迎上來問道:“魏將軍,城外如何啊?”
“啊,城外這些部眾,我讓我麾下將領重新挑選出精兵編入軍中,其餘的都遣散為民吧!”我笑著迴道。
終於經過三日的篩選,留下了十八萬部眾,能被典韋趙雲看重的,應該都是精兵,果然齊魯好男兒不是吹的,可這下卻讓我為難了,一下子多了這麽多士卒,這糧餉立馬成了我的頭疼問題,雖然短期內可以靠我那嶽丈和老爹的支撐,但時間長了,還是供養不起啊!這朝廷肯定不會撥錢給我,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戰養戰,或者屯田軍製,看來隻有施行後者了。
孔融也不負所望,在北海郡募集糧草,很多大族一聽青州境內的黃巾賊患全部清除,一個個家族焚香禱告,宗祠祭祀,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出了大量金銀糧草。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產業又可以正常運行了,沒有了匪患,各種生意都可以正常運行了。並且都集體向我這個鎮東將軍額外贈送了一批錢財糧草,一是為了感謝,二是想跟我套近乎,混個臉熟,這可把我樂壞了,正為這些發愁呢!就有人送來了。
一月之後,應孔融邀請,我留高覽坐鎮北海領軍三萬,並升高覽為偏將軍,張饒編入高覽麾下。我則帶領餘部迴到臨淄。唯一讓我遺憾的就是,此次太史慈不辭而別,隻因家中老母一人在家,心中甚是掛念,和孔融道了個別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