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金牌鬥法
穿越大明,我擺脫嚴嵩追賢妻 作者:桐魚石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聽嘉靖出言,世玉早已明白。
這分明是看在嚴嵩的麵上,給自己台階下。
世玉心中感歎,自己這點閱曆,跟朝堂的老狐狸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兩點。
看到陶仲文仰麵撫須,世玉上前跪倒,“啟稟吾皇,臣有戲法一出,博您一笑。”
“哦,盡快演來。”
“屋中狹小,還請陛下移步殿外。”
“如此甚好。”
待到一切布置好,世玉慌了,此時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沒有風,怎能放起鬼麵風箏呢!
“世玉,你隨時可以開始。”
“萬歲,等風來即可開始。”
陶仲文,上前施禮,“吾皇萬歲,容臣召一股風來。”
“真人請。”
隻見陶仲文藍色道袍一甩,一股狂風從牆外吹來,帶著嗚嗚的響動,頗有神韻。
“嚴大人,你看這風合適嗎?”
“這是什麽風啊!”世玉隨口一問。
“正是東風。”
“能不能讓東風停一會兒,讓我緩緩神。”
“這個嘛,哈哈哈,嚴大人,東風不能亂借,即便是貧道也隻能借來一次,還請您原諒。”
“如此,多謝真人。”
世玉趁著風來,招唿麥星和段崇文,“老弟,趁著風起,把風箏放起來。”
世玉和段崇文,各拉一條繩索,把一個大號的鬼麵風箏放了起來。
這風箏卻不是向西飛,東風從東來,風箏向著西北方飄動。
世玉迴過神來,心中暗道,“想必陶仲文是比較了解氣候,這可不是東風啊。”
待到風箏升起,世玉點燃了五彩絲線,一道火線順勢而升。
火借風勢,風助火威。
一張火焰鬼麵出現在半空,片刻功夫化作了灰燼。
世玉再次來到台前,“啟稟吾皇萬歲,昨夜鬼麵與此相同,正是有人放飛風箏所致。”
嘉靖沉默片刻,“真人,果真如你所料,天意借人手所現。”
“吾皇聖明。”群臣跪拜。
“真人,前天,我也曾見過此鬼麵,分明是有人操練,暗施詭計。”
“嚴大人,言重了,此乃天意借人顯象。難不成,嚴大人懷疑貧道的修為嗎?”
“這,世玉不敢。”
“啟稟吾皇萬歲,請允許,微臣獻醜,為嚴大人演練一番如何?”
“真人,世玉年輕,你何須跟他一般見識。”
“萬歲,此事事關黎民百姓,不容質疑。”
“既然這樣,還請真人一展身手。”
“多謝吾皇。”
陶仲文手拿拂塵,眼望四方,觀瞧一番之後,“無量天尊,嚴大人,貧道獻醜了。”
“真人請。”
“啟稟吾皇萬歲,待會兒,門前會經過一隊女官,粉霞翠裝十二人,鳳枝一對,金雞一對,金盤四個,金盆一對,兩人空手。”
“真人你可是看到了未來!”
“萬歲慧眼,正是。”
世玉不由自主地握緊了佛珠,一道白光進入眼中,片刻之後,世玉上前施禮。
“啟稟吾皇萬歲,臣也想一試。”
“哦,世玉不可胡言,真人法力通天,豈是凡人可比。”
“萬歲,臣隻想陪著真人試一試,不知真人可否容情。”
陶仲文仰麵而笑,“嚴大人,請。”
世玉拱手施禮,“啟稟吾皇,待會門前經過翠衣粉裝,十三雌。”
“哦,世玉,你是如何得知?”嘉靖按耐不住,喚來世玉。
“啟稟吾皇萬歲,牆外有風,風帶過來陣陣細碎腳步聲,聲音輕軟無力,故此猜測。”
世玉這是現編的,他可不敢跟皇上說,這是手握佛珠看到了片刻未來。
“嗯,各有所長,各有所能。”
“既然這樣,我們靜待佳音。”
過了片刻,果然有一隊宮人走過院門,頭前兩位手持鳳枝,所謂鳳枝,是一個鳳頭連著一根金杆,杆的那頭是鳳尾。
鳳頭下是一盞紅燈籠。
身後兩人捧著金盤,再往後兩麵金盆,金盆後再有兩個金盤,再往後是兩名宮女手捧金雞。
金雞就是燒雞,宮中不能言火,叫燒雞。
最後兩名宮女空手。
嘉靖看罷,連連拍手,“真人,好法力。”
“多謝吾皇。”
“世玉啊,年輕人不可驕縱,謙虛謹慎才能進步。”
恰在這時,最後的宮女袖口抖動,鑽出了一隻白貓。那宮女輕撫貓身,緩緩前行。
“去,把那宮女叫來。”
嚴聲傳喚,小宮女院中跪倒。將事實講述。
這批宮女隸屬於司裏監統屬,撤下乞巧節的祭禮,碰巧遇到小貓睡覺,小宮女便將它抱在了懷中。
嘉靖聽罷,遣退了宮女,放聲大笑,“世玉還真讓你蒙對了。”
“僥幸,僥幸了。”
“真人,你是先猜的,吃點虧。”
“吾皇聖明,此也是天意。”
“哦,此事何解。”
“臣所報的是人,而嚴大人連貓也算在呢,足見嚴大人乃是福將,故此能迴應上天顯象。”
“真人妙言,朕心裏有數了。”
嚴世玉聽的一愣一愣的,心中歎服,“本來想讓陶仲文驚訝一下,沒想到自己反倒是成了人家的話柄。”
“世玉,朕準你身帶金牌,見官大一級,好讓你便宜行事。”
“謝萬歲。”
本來嘉靖質疑皇後失德,沒想到世玉一頓攪合,連同百官在內全都忘了這個事了。
皇後此刻安然無恙。
看著遠去的眾人,世玉一頭霧水,“宮中的事,竟然如此荒唐。”
當世玉一行人迴到錦衣衛班房,麥星來報。
“大人,抓著了。”
“誰?”
“一個老宮人,散播謠言。”
“招了嗎?”
“招了,是康平康總管交代的,說是皇後當年株連無辜,如今鬼魂迴來尋仇了。”
“那宮人在何處?”
“死了。”
“老弟,糊塗啊,怎麽能讓她死!”
“大人,她說著好好的,突然發了瘋地喊楊金英,楊金花。手下弟兄把她按住,沒想到就這麽死了。”
“這可死無對證了。”
“大人,還有發現。”
“快說來。”
“這個宮人竟然不在冊上。”
“好,她從哪兒來?”
“漱玉齋。”
“又是漱玉齋,麥老弟,段老弟,我們再去漱玉齋。”
就在此時,有錦衣衛校尉前來稟報,“漱玉齋發現無頭屍身。”
這分明是看在嚴嵩的麵上,給自己台階下。
世玉心中感歎,自己這點閱曆,跟朝堂的老狐狸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兩點。
看到陶仲文仰麵撫須,世玉上前跪倒,“啟稟吾皇,臣有戲法一出,博您一笑。”
“哦,盡快演來。”
“屋中狹小,還請陛下移步殿外。”
“如此甚好。”
待到一切布置好,世玉慌了,此時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沒有風,怎能放起鬼麵風箏呢!
“世玉,你隨時可以開始。”
“萬歲,等風來即可開始。”
陶仲文,上前施禮,“吾皇萬歲,容臣召一股風來。”
“真人請。”
隻見陶仲文藍色道袍一甩,一股狂風從牆外吹來,帶著嗚嗚的響動,頗有神韻。
“嚴大人,你看這風合適嗎?”
“這是什麽風啊!”世玉隨口一問。
“正是東風。”
“能不能讓東風停一會兒,讓我緩緩神。”
“這個嘛,哈哈哈,嚴大人,東風不能亂借,即便是貧道也隻能借來一次,還請您原諒。”
“如此,多謝真人。”
世玉趁著風來,招唿麥星和段崇文,“老弟,趁著風起,把風箏放起來。”
世玉和段崇文,各拉一條繩索,把一個大號的鬼麵風箏放了起來。
這風箏卻不是向西飛,東風從東來,風箏向著西北方飄動。
世玉迴過神來,心中暗道,“想必陶仲文是比較了解氣候,這可不是東風啊。”
待到風箏升起,世玉點燃了五彩絲線,一道火線順勢而升。
火借風勢,風助火威。
一張火焰鬼麵出現在半空,片刻功夫化作了灰燼。
世玉再次來到台前,“啟稟吾皇萬歲,昨夜鬼麵與此相同,正是有人放飛風箏所致。”
嘉靖沉默片刻,“真人,果真如你所料,天意借人手所現。”
“吾皇聖明。”群臣跪拜。
“真人,前天,我也曾見過此鬼麵,分明是有人操練,暗施詭計。”
“嚴大人,言重了,此乃天意借人顯象。難不成,嚴大人懷疑貧道的修為嗎?”
“這,世玉不敢。”
“啟稟吾皇萬歲,請允許,微臣獻醜,為嚴大人演練一番如何?”
“真人,世玉年輕,你何須跟他一般見識。”
“萬歲,此事事關黎民百姓,不容質疑。”
“既然這樣,還請真人一展身手。”
“多謝吾皇。”
陶仲文手拿拂塵,眼望四方,觀瞧一番之後,“無量天尊,嚴大人,貧道獻醜了。”
“真人請。”
“啟稟吾皇萬歲,待會兒,門前會經過一隊女官,粉霞翠裝十二人,鳳枝一對,金雞一對,金盤四個,金盆一對,兩人空手。”
“真人你可是看到了未來!”
“萬歲慧眼,正是。”
世玉不由自主地握緊了佛珠,一道白光進入眼中,片刻之後,世玉上前施禮。
“啟稟吾皇萬歲,臣也想一試。”
“哦,世玉不可胡言,真人法力通天,豈是凡人可比。”
“萬歲,臣隻想陪著真人試一試,不知真人可否容情。”
陶仲文仰麵而笑,“嚴大人,請。”
世玉拱手施禮,“啟稟吾皇,待會門前經過翠衣粉裝,十三雌。”
“哦,世玉,你是如何得知?”嘉靖按耐不住,喚來世玉。
“啟稟吾皇萬歲,牆外有風,風帶過來陣陣細碎腳步聲,聲音輕軟無力,故此猜測。”
世玉這是現編的,他可不敢跟皇上說,這是手握佛珠看到了片刻未來。
“嗯,各有所長,各有所能。”
“既然這樣,我們靜待佳音。”
過了片刻,果然有一隊宮人走過院門,頭前兩位手持鳳枝,所謂鳳枝,是一個鳳頭連著一根金杆,杆的那頭是鳳尾。
鳳頭下是一盞紅燈籠。
身後兩人捧著金盤,再往後兩麵金盆,金盆後再有兩個金盤,再往後是兩名宮女手捧金雞。
金雞就是燒雞,宮中不能言火,叫燒雞。
最後兩名宮女空手。
嘉靖看罷,連連拍手,“真人,好法力。”
“多謝吾皇。”
“世玉啊,年輕人不可驕縱,謙虛謹慎才能進步。”
恰在這時,最後的宮女袖口抖動,鑽出了一隻白貓。那宮女輕撫貓身,緩緩前行。
“去,把那宮女叫來。”
嚴聲傳喚,小宮女院中跪倒。將事實講述。
這批宮女隸屬於司裏監統屬,撤下乞巧節的祭禮,碰巧遇到小貓睡覺,小宮女便將它抱在了懷中。
嘉靖聽罷,遣退了宮女,放聲大笑,“世玉還真讓你蒙對了。”
“僥幸,僥幸了。”
“真人,你是先猜的,吃點虧。”
“吾皇聖明,此也是天意。”
“哦,此事何解。”
“臣所報的是人,而嚴大人連貓也算在呢,足見嚴大人乃是福將,故此能迴應上天顯象。”
“真人妙言,朕心裏有數了。”
嚴世玉聽的一愣一愣的,心中歎服,“本來想讓陶仲文驚訝一下,沒想到自己反倒是成了人家的話柄。”
“世玉,朕準你身帶金牌,見官大一級,好讓你便宜行事。”
“謝萬歲。”
本來嘉靖質疑皇後失德,沒想到世玉一頓攪合,連同百官在內全都忘了這個事了。
皇後此刻安然無恙。
看著遠去的眾人,世玉一頭霧水,“宮中的事,竟然如此荒唐。”
當世玉一行人迴到錦衣衛班房,麥星來報。
“大人,抓著了。”
“誰?”
“一個老宮人,散播謠言。”
“招了嗎?”
“招了,是康平康總管交代的,說是皇後當年株連無辜,如今鬼魂迴來尋仇了。”
“那宮人在何處?”
“死了。”
“老弟,糊塗啊,怎麽能讓她死!”
“大人,她說著好好的,突然發了瘋地喊楊金英,楊金花。手下弟兄把她按住,沒想到就這麽死了。”
“這可死無對證了。”
“大人,還有發現。”
“快說來。”
“這個宮人竟然不在冊上。”
“好,她從哪兒來?”
“漱玉齋。”
“又是漱玉齋,麥老弟,段老弟,我們再去漱玉齋。”
就在此時,有錦衣衛校尉前來稟報,“漱玉齋發現無頭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