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明失敗的教育方式
大明:一出生就被當成了神仙 作者:創作無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姑娘請看,這就是整個學宮的內部,看到那邊的一排高樓了嗎,那就是各個學子的住所。”
柳依依才剛剛過來的時候,就看到這這一排和大明尋常百姓家截然不同的建築。
“柳姑娘,你再看這裏,這是平時讓學子們休閑的地方,這裏有花園,有操場,還有這邊,這是幾個球場。”
“咦,劉公子,這亭子下麵的幾張桌子是用來幹什麽的?”
“這個啊,這是乒乓球桌,太孫殿下發明的一種新型運動。”
“乒乓球?真是好奇怪的名字啊!”
“等柳姑娘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過來,我也會一些,當時候可以教你,因為這球打起來的時候乒乒乓乓的,所以才叫他乒乓球。”
“......”
朱雄英帶著柳依依足足逛了一個下午,這段時間裏麵,柳依依已經不記得自己到底問了多少個問題了。
因為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在刷新她的認知,他沒見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平時運動用到的各種球場之外,這裏還有騎馬場、射箭場、劍術館等等。
可以說,隻有柳依依想不到的,沒有她見不到的。
最讓她很震驚的還是這座學宮的建築風格,這和她以前見到的任何一種建築風格都不一樣,簡直就像是仙境一般。
而朱雄英的理念更是讓她驚歎,以前她的認知裏麵,學習的地方就應該嚴肅,除了學習的東西,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應該出現。
但現在朱雄英卻告訴她,隻知道讀書背經是出不了太多人才的,甚至他還拿之前儒家的學習方式舉例,因為最開始儒家的學習內容就有:禮、禦、射、樂、書、數這六藝。
但現在的儒家隻保留了禮和書,數雖然還有,但並不是主修,禦、射、樂更是隻有那些家裏條件好的才能學習。
而這座學宮就是為了培養人才而建立的,這裏麵教出來的人,即使不能在大明當官,到了其他地方也能大放異彩。
已經被這一切震撼的無以複加的柳依依,暈暈乎乎的迴到了秦淮河的畫舫。
半個月之後。
這裏是京城最繁華的一座茶樓,說書人正打著快板說故事。
“要說這段時間最傳奇的,想必就是那城外被短時間內建造起來的書院了吧!”
“現如今誰要是說不知道城外書院的事情,都要被人笑掉大牙,因為你很有可能是剛從牢裏麵放出來的。”
“那今天咱就特別照顧一下,還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各位。”
“其實這城外的書院,最開始是秦淮河上那位色藝雙絕的柳姑娘傳出來的。”
“而且咱還聽說,這書院的主人可是當朝的皇太孫殿下,想必太孫殿下的名聲咱就不用多說了吧,人家可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哎,可能就有人要問了,就算太孫殿下是神仙下凡,可這和他建造的學院什麽關係呢,難不成還能是太孫殿下的洞天福地不成?”
“嘿嘿!那我可就要笑你孤陋寡聞了,因為這書院可是不得了啊,裏麵的東西稀奇的很!”
“為什麽這樣說呢,且聽咱給你細細道來,這第一個稀奇,那就是這書院大門上的匾額!”
“這匾額可不得了,上麵寫著“稷上學宮”四個大字,而這四個字的來曆更不得了了,這可是當今皇上親筆所題,而且還蓋著皇上的章呢!”
“單憑皇上親筆所題的字,你們是值不值得你們去瞻仰瞻仰?”
“這還沒完,要說第二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這書院的大門!”
“這門可不得了,他被太孫殿下施了仙法,一般人壓根就進不去!”
“這件事情還得從當初秦淮河上第一批知道這事情的學子說起,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大才子啊,聽說有皇上的墨寶,他們肯定拚了命的想去觀看一番。”
“要知道這可是皇上的墨寶啊,一般人這一輩子估計都沒有機會能見到,所以第二天一大早,這書院的門口就聚滿了有名有姓才才子!”
“因為好奇心作祟,於是就有一個才子忍不住了,他提議大家進去看看這書院裏麵到底長什麽樣!”
“結果,您猜怎麽著?”
下麵聽書的立馬就有人迴應了:“發生了什麽?”
“他們根本就進不去!根據當時的才子們是,他們的腳明明就已經踏到了台階上了,但無論怎麽用力,就是不能往前一步。”
“您說這大門神奇不?”
“而且當時的才子可不少,足足有幾百個人,但愣是沒有一個人可以進去的!”
“據說這門被太孫殿下施了仙法,隻有未來能有成就的人才可以進去。”
“......”
此時的大堂之中,有兩個青年正麵麵相覷。
這兩人自然就是朱雄英和李景隆了。
“臥槽,這說書先生該不會是你安排的吧?”
聽到這說書先生把學院吹的這麽神奇,朱雄英忍不住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景隆。
一旁的李景隆聽到這話趕忙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我無緣無故安排這個幹嘛,估計是他們自發的吧!”
“這特麽的說的也太誇張了,什麽時候學院門口一口氣來了幾百個學生了?”
這誇張的數字就連朱雄英都被震驚了,他本來是想用柳依依的名聲來宣傳一下的,結果現在卻弄巧成拙了。
能到學宮裏麵去的都是一些浪蕩子,正常的書生一聽裏麵全部都是一些休閑娛樂的,全部都嗤之以鼻,根本不屑於前往,甚至還有人說這學院簡直就是有辱斯文。
等到後麵那個鐵匠被招入學宮之後,就更加沒有人願意去了,而門口的禁製倒是和說書先生說的一模一樣。
經過說書先生這樣一說,不少的書生更加不想去了,一來是不想和工匠這種人混為一談,二來也是害怕自己進不去,到時候丟了麵子。
當然,也有不少應天城本地的書生,他們想要攀上朱雄英這棵參天大樹,結果撞了一天的禁製也沒有進去。
要是這秦淮河上的書生,三四百個人裏麵都進不去一個,那大明的教育方式也太失敗了吧,這更堅定了朱雄英創辦學院的決心。
又掃了一眼茶樓,朱雄英也沒有說什麽,這也算是為自己宣傳了,隨後便帶著李景隆離開了這裏。
柳依依才剛剛過來的時候,就看到這這一排和大明尋常百姓家截然不同的建築。
“柳姑娘,你再看這裏,這是平時讓學子們休閑的地方,這裏有花園,有操場,還有這邊,這是幾個球場。”
“咦,劉公子,這亭子下麵的幾張桌子是用來幹什麽的?”
“這個啊,這是乒乓球桌,太孫殿下發明的一種新型運動。”
“乒乓球?真是好奇怪的名字啊!”
“等柳姑娘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過來,我也會一些,當時候可以教你,因為這球打起來的時候乒乒乓乓的,所以才叫他乒乓球。”
“......”
朱雄英帶著柳依依足足逛了一個下午,這段時間裏麵,柳依依已經不記得自己到底問了多少個問題了。
因為這裏的每一樣東西都在刷新她的認知,他沒見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除了平時運動用到的各種球場之外,這裏還有騎馬場、射箭場、劍術館等等。
可以說,隻有柳依依想不到的,沒有她見不到的。
最讓她很震驚的還是這座學宮的建築風格,這和她以前見到的任何一種建築風格都不一樣,簡直就像是仙境一般。
而朱雄英的理念更是讓她驚歎,以前她的認知裏麵,學習的地方就應該嚴肅,除了學習的東西,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應該出現。
但現在朱雄英卻告訴她,隻知道讀書背經是出不了太多人才的,甚至他還拿之前儒家的學習方式舉例,因為最開始儒家的學習內容就有:禮、禦、射、樂、書、數這六藝。
但現在的儒家隻保留了禮和書,數雖然還有,但並不是主修,禦、射、樂更是隻有那些家裏條件好的才能學習。
而這座學宮就是為了培養人才而建立的,這裏麵教出來的人,即使不能在大明當官,到了其他地方也能大放異彩。
已經被這一切震撼的無以複加的柳依依,暈暈乎乎的迴到了秦淮河的畫舫。
半個月之後。
這裏是京城最繁華的一座茶樓,說書人正打著快板說故事。
“要說這段時間最傳奇的,想必就是那城外被短時間內建造起來的書院了吧!”
“現如今誰要是說不知道城外書院的事情,都要被人笑掉大牙,因為你很有可能是剛從牢裏麵放出來的。”
“那今天咱就特別照顧一下,還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各位。”
“其實這城外的書院,最開始是秦淮河上那位色藝雙絕的柳姑娘傳出來的。”
“而且咱還聽說,這書院的主人可是當朝的皇太孫殿下,想必太孫殿下的名聲咱就不用多說了吧,人家可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哎,可能就有人要問了,就算太孫殿下是神仙下凡,可這和他建造的學院什麽關係呢,難不成還能是太孫殿下的洞天福地不成?”
“嘿嘿!那我可就要笑你孤陋寡聞了,因為這書院可是不得了啊,裏麵的東西稀奇的很!”
“為什麽這樣說呢,且聽咱給你細細道來,這第一個稀奇,那就是這書院大門上的匾額!”
“這匾額可不得了,上麵寫著“稷上學宮”四個大字,而這四個字的來曆更不得了了,這可是當今皇上親筆所題,而且還蓋著皇上的章呢!”
“單憑皇上親筆所題的字,你們是值不值得你們去瞻仰瞻仰?”
“這還沒完,要說第二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這書院的大門!”
“這門可不得了,他被太孫殿下施了仙法,一般人壓根就進不去!”
“這件事情還得從當初秦淮河上第一批知道這事情的學子說起,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大才子啊,聽說有皇上的墨寶,他們肯定拚了命的想去觀看一番。”
“要知道這可是皇上的墨寶啊,一般人這一輩子估計都沒有機會能見到,所以第二天一大早,這書院的門口就聚滿了有名有姓才才子!”
“因為好奇心作祟,於是就有一個才子忍不住了,他提議大家進去看看這書院裏麵到底長什麽樣!”
“結果,您猜怎麽著?”
下麵聽書的立馬就有人迴應了:“發生了什麽?”
“他們根本就進不去!根據當時的才子們是,他們的腳明明就已經踏到了台階上了,但無論怎麽用力,就是不能往前一步。”
“您說這大門神奇不?”
“而且當時的才子可不少,足足有幾百個人,但愣是沒有一個人可以進去的!”
“據說這門被太孫殿下施了仙法,隻有未來能有成就的人才可以進去。”
“......”
此時的大堂之中,有兩個青年正麵麵相覷。
這兩人自然就是朱雄英和李景隆了。
“臥槽,這說書先生該不會是你安排的吧?”
聽到這說書先生把學院吹的這麽神奇,朱雄英忍不住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李景隆。
一旁的李景隆聽到這話趕忙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我無緣無故安排這個幹嘛,估計是他們自發的吧!”
“這特麽的說的也太誇張了,什麽時候學院門口一口氣來了幾百個學生了?”
這誇張的數字就連朱雄英都被震驚了,他本來是想用柳依依的名聲來宣傳一下的,結果現在卻弄巧成拙了。
能到學宮裏麵去的都是一些浪蕩子,正常的書生一聽裏麵全部都是一些休閑娛樂的,全部都嗤之以鼻,根本不屑於前往,甚至還有人說這學院簡直就是有辱斯文。
等到後麵那個鐵匠被招入學宮之後,就更加沒有人願意去了,而門口的禁製倒是和說書先生說的一模一樣。
經過說書先生這樣一說,不少的書生更加不想去了,一來是不想和工匠這種人混為一談,二來也是害怕自己進不去,到時候丟了麵子。
當然,也有不少應天城本地的書生,他們想要攀上朱雄英這棵參天大樹,結果撞了一天的禁製也沒有進去。
要是這秦淮河上的書生,三四百個人裏麵都進不去一個,那大明的教育方式也太失敗了吧,這更堅定了朱雄英創辦學院的決心。
又掃了一眼茶樓,朱雄英也沒有說什麽,這也算是為自己宣傳了,隨後便帶著李景隆離開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