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失魂落魄的朱允炆母子
大明:一出生就被當成了神仙 作者:創作無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返迴應天的路上,朱元璋坐在正中央,而朱棣和朱標二人分別坐於兩旁。
而藍玉則垂頭喪氣的坐在最邊緣的位置,正不停的揉著身上的淤青,嘴裏麵還嘀嘀咕咕的。
“下手可真狠啊!一腳就把我給幹趴下了!”
“你就知足吧,要不是雄英留手了,估計你和你手下的那百來號人已經升天了!”
朱棣在一旁毫無掩飾的嘲諷起藍玉。
“切,不行你去試試啊,太孫殿下有多厲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純粹的是躺著中槍了。”
聽到朱棣的嘲諷,藍玉實在是忍不住對著他翻了一個白眼,當初在朱雄英五六歲的時候就被他一招幹趴下了,現在他都已經十幾歲了,肯定比以前更厲害。
要不是湯和主動提起這件事,藍玉才不會傻乎乎的去找朱雄英的麻煩,但無奈的是,朱元璋同意了,藍玉哪怕是硬著頭皮也得上啊!
現在無緣無故的被打了一頓,但藍玉也不敢向朱元璋發火啊,隻能一臉不爽的低著頭,不斷的揉著自己身上的淤青。
或許是臉上的表情太過於豐富了,一不小心就扯到了臉上的傷,頓時就疼的藍玉呲牙咧嘴。
看著藍玉這有苦說不出的表情,朱元璋強忍著笑意不去看他,而朱標則撇過頭去偷笑,隻有朱棣毫不掩飾,得意洋洋的看著藍玉。
因為藍玉臉上的這幾道傷可是朱棣給打的,尤其是最後的那幾巴掌,朱棣可是一點都沒有留手。
“本來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既然行不通,那就按照之前商量的辦法來吧!”
看著馬車裏表情各異的眾人,朱元璋忍不住開口了,隻不過他的聲音很小,好像很怕朱雄英聽到似的。
“好,兒臣明天就通知信國公來京城!”
就這樣,馬車裏麵又陷入了安靜之中。
數日之後,大明除了開國的那次國宴,這次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了,現在各項準備都已經籌備完成,就等朱元璋正式召開國宴了。
對於這一次的國宴,朱元璋可真的是下了血本,不但但邀請了大明的百官,而且就連京城的每戶百姓都給了恩典。
他這次就是要大張旗鼓的整個大明的百姓,他的大孫子朱雄英迴來了,也是為了讓那些有心之人打消心裏麵的小心思。
而朱雄英作為這次國宴的主角,更是萬眾矚目的存在,從一大早就被各種官員給包圍了起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下午,這期間他他們是被官員圍著,要麽就是被朱標帶在身邊,又或者是被朱元璋拉著噓寒問暖。
擁有現代人思想的朱雄英實在想不明白,怎麽所有人都生怕朱雄英跑了一樣,直接把他給看的牢牢的。
而太子府的一些人也都來到了這裏,包括常氏和朱允熥,他們母子的臉上此刻也是充滿了笑容。
要是找幾個不開心的人,那肯定非呂氏母子莫屬了。自從呂氏見到了朱雄英之後,他的臉上就再也沒出現過笑容。
而朱允炆更是一副丟了魂的樣子,看著風光無限的朱雄英,他的臉上充滿了嫉妒。“母後,皇爺爺從來沒有對我這樣過,沒想到對大哥居然這麽重視!”
朱允炆悶悶不樂的在呂氏耳邊小聲的嘀咕了兩句。
聽到朱允炆的嘀咕,呂氏也將目光看向了朱允炆。
“你看看你的這張臭臉,你這是打算給誰看啊,難道你要讓你皇爺爺看到你這個樣子嗎?”
看到現在就連呂氏都訓斥自己,朱允炆的內心更加委屈了,坐在椅子上淚水都在眼眶裏打轉。
“娘,我感覺現在自己的內心有些空落落的!”
從自己剛剛懂事的時候,朱允炆就裝出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為的就是讓朱元璋和朱標更加的喜歡自己。
以前朱雄英不在,朱允炆就處處和朱允熥比,甚至無論什麽事情都要做的比朱允熥更加出色,這些不就是為了讓朱元璋和朱標更加看重自己嗎?
但現在朱雄英迴來了,他都都沒有做,僅僅是人迴來,但朱元璋對他的重視程度就連自己努力了十幾年都比不上,這怎麽能讓朱允炆不難受。
看著自己兒子失魂落魄的樣子,呂氏的內心也是心如刀絞,她自己又何嚐甘心呢?
自從呂氏生下了朱允炆開始,她的內心就迸發出了野望,她要把自己的兒子扶上皇位。
在發現朱雄英在外麵征戰的時候,這個心思更是愈演愈烈,在呂氏的認知中,朱元璋肯定不會對一個常年不在皇宮的孫子有多少感情。
再加上常氏的性格原因,雖然常氏是東宮的正妃,但是她卻並不喜歡管理東宮的一些事務,這就給了呂氏可乘之機。
所以這幾年一直都是呂氏在打理東宮的一切,這也讓她在暗中培養了不小的勢力。
而呂氏的父親雖然是一個小官,但為了能讓朱允炆成功上位,也是到處東奔西跑,期間也有不少的人被拉攏到了朱允炆的麾下。
這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她已經做好了朱標即位的準備,因為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哪怕朱允炆不是嫡長子,她也有把握將他推上皇位。
但朱雄英現在迴來了,呂氏感覺自己就好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朱雄英一迴來,她幾年的準備立馬就化為了烏有,朱元璋父子對朱雄英的喜愛簡直就是超乎常理。
“孩子,這些年娘一直教導你要做一個讓你皇爺爺和父親喜歡的孩子。”
“今天,娘就再教你一個道理,那就是忍耐,你不光要像之前那樣做到最好,還要把這些委屈全都忍下去。”
“孩子,你要記住,立誰為皇儲,可不單單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大臣的影響力也不能忽視!”
雖然自己的娘家是個小官,但無論怎麽樣也是算得上是士族出身,呂氏更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聽父親的教導,也知道曆代國家的那些士大夫是如何利用朝堂的力量和皇權抗衡的。
現在這種局麵也很明顯了,朱元璋和朱標這邊是完全靠不住了,呂氏也隻好將主意打到了自己招攬的那些朝臣身上。
而藍玉則垂頭喪氣的坐在最邊緣的位置,正不停的揉著身上的淤青,嘴裏麵還嘀嘀咕咕的。
“下手可真狠啊!一腳就把我給幹趴下了!”
“你就知足吧,要不是雄英留手了,估計你和你手下的那百來號人已經升天了!”
朱棣在一旁毫無掩飾的嘲諷起藍玉。
“切,不行你去試試啊,太孫殿下有多厲害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純粹的是躺著中槍了。”
聽到朱棣的嘲諷,藍玉實在是忍不住對著他翻了一個白眼,當初在朱雄英五六歲的時候就被他一招幹趴下了,現在他都已經十幾歲了,肯定比以前更厲害。
要不是湯和主動提起這件事,藍玉才不會傻乎乎的去找朱雄英的麻煩,但無奈的是,朱元璋同意了,藍玉哪怕是硬著頭皮也得上啊!
現在無緣無故的被打了一頓,但藍玉也不敢向朱元璋發火啊,隻能一臉不爽的低著頭,不斷的揉著自己身上的淤青。
或許是臉上的表情太過於豐富了,一不小心就扯到了臉上的傷,頓時就疼的藍玉呲牙咧嘴。
看著藍玉這有苦說不出的表情,朱元璋強忍著笑意不去看他,而朱標則撇過頭去偷笑,隻有朱棣毫不掩飾,得意洋洋的看著藍玉。
因為藍玉臉上的這幾道傷可是朱棣給打的,尤其是最後的那幾巴掌,朱棣可是一點都沒有留手。
“本來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既然行不通,那就按照之前商量的辦法來吧!”
看著馬車裏表情各異的眾人,朱元璋忍不住開口了,隻不過他的聲音很小,好像很怕朱雄英聽到似的。
“好,兒臣明天就通知信國公來京城!”
就這樣,馬車裏麵又陷入了安靜之中。
數日之後,大明除了開國的那次國宴,這次可以說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了,現在各項準備都已經籌備完成,就等朱元璋正式召開國宴了。
對於這一次的國宴,朱元璋可真的是下了血本,不但但邀請了大明的百官,而且就連京城的每戶百姓都給了恩典。
他這次就是要大張旗鼓的整個大明的百姓,他的大孫子朱雄英迴來了,也是為了讓那些有心之人打消心裏麵的小心思。
而朱雄英作為這次國宴的主角,更是萬眾矚目的存在,從一大早就被各種官員給包圍了起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下午,這期間他他們是被官員圍著,要麽就是被朱標帶在身邊,又或者是被朱元璋拉著噓寒問暖。
擁有現代人思想的朱雄英實在想不明白,怎麽所有人都生怕朱雄英跑了一樣,直接把他給看的牢牢的。
而太子府的一些人也都來到了這裏,包括常氏和朱允熥,他們母子的臉上此刻也是充滿了笑容。
要是找幾個不開心的人,那肯定非呂氏母子莫屬了。自從呂氏見到了朱雄英之後,他的臉上就再也沒出現過笑容。
而朱允炆更是一副丟了魂的樣子,看著風光無限的朱雄英,他的臉上充滿了嫉妒。“母後,皇爺爺從來沒有對我這樣過,沒想到對大哥居然這麽重視!”
朱允炆悶悶不樂的在呂氏耳邊小聲的嘀咕了兩句。
聽到朱允炆的嘀咕,呂氏也將目光看向了朱允炆。
“你看看你的這張臭臉,你這是打算給誰看啊,難道你要讓你皇爺爺看到你這個樣子嗎?”
看到現在就連呂氏都訓斥自己,朱允炆的內心更加委屈了,坐在椅子上淚水都在眼眶裏打轉。
“娘,我感覺現在自己的內心有些空落落的!”
從自己剛剛懂事的時候,朱允炆就裝出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為的就是讓朱元璋和朱標更加的喜歡自己。
以前朱雄英不在,朱允炆就處處和朱允熥比,甚至無論什麽事情都要做的比朱允熥更加出色,這些不就是為了讓朱元璋和朱標更加看重自己嗎?
但現在朱雄英迴來了,他都都沒有做,僅僅是人迴來,但朱元璋對他的重視程度就連自己努力了十幾年都比不上,這怎麽能讓朱允炆不難受。
看著自己兒子失魂落魄的樣子,呂氏的內心也是心如刀絞,她自己又何嚐甘心呢?
自從呂氏生下了朱允炆開始,她的內心就迸發出了野望,她要把自己的兒子扶上皇位。
在發現朱雄英在外麵征戰的時候,這個心思更是愈演愈烈,在呂氏的認知中,朱元璋肯定不會對一個常年不在皇宮的孫子有多少感情。
再加上常氏的性格原因,雖然常氏是東宮的正妃,但是她卻並不喜歡管理東宮的一些事務,這就給了呂氏可乘之機。
所以這幾年一直都是呂氏在打理東宮的一切,這也讓她在暗中培養了不小的勢力。
而呂氏的父親雖然是一個小官,但為了能讓朱允炆成功上位,也是到處東奔西跑,期間也有不少的人被拉攏到了朱允炆的麾下。
這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她已經做好了朱標即位的準備,因為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哪怕朱允炆不是嫡長子,她也有把握將他推上皇位。
但朱雄英現在迴來了,呂氏感覺自己就好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朱雄英一迴來,她幾年的準備立馬就化為了烏有,朱元璋父子對朱雄英的喜愛簡直就是超乎常理。
“孩子,這些年娘一直教導你要做一個讓你皇爺爺和父親喜歡的孩子。”
“今天,娘就再教你一個道理,那就是忍耐,你不光要像之前那樣做到最好,還要把這些委屈全都忍下去。”
“孩子,你要記住,立誰為皇儲,可不單單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大臣的影響力也不能忽視!”
雖然自己的娘家是個小官,但無論怎麽樣也是算得上是士族出身,呂氏更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聽父親的教導,也知道曆代國家的那些士大夫是如何利用朝堂的力量和皇權抗衡的。
現在這種局麵也很明顯了,朱元璋和朱標這邊是完全靠不住了,呂氏也隻好將主意打到了自己招攬的那些朝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