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秦縣令的故事
穿到古代,我卻實現了躺平 作者:南塘九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秘密,你說?”
小姑娘保密措施做的還挺好,非要把她先拉到一邊。“姐姐,秦姝悄悄跟我說,秦伯伯也要走了,很有可能也是去府城!”
“真的?”柳南嘉有些驚喜,“她什麽時候告訴你的?”
“就前幾天,我找她去玩的時候。等我們也去了,我又可以找她了。”
想想也是。
秦縣令在長寧已經待了好幾年,把這裏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的生活水平平均比附近的縣高出一截。
又在今年的水災和疫情中表現突出,就算沒有寧王的舉薦,被升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可太好了!”柳南嘉原本還在擔心,柳思柔剛剛在這裏結交了小夥伴,如果跟著她走的話,會不會不適應。
頻繁的搬家,和好朋友的分離,對成長會有影響。
“思柔,如果咱們走了,你會不會舍不得在學院上學的日子,還有學院裏的朋友?”
柳思柔歪了歪腦袋,“會是會的,但我更想和哥哥姐姐在一起。”
柳南嘉心裏湧起了一股暖流,俯身“叭”的一下,在柳思柔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還把小姑娘給親害羞了,把臉埋進了柳南嘉懷裏。
又在下一刻揚起小臉:“不是還有小姝嘛,姐姐不用擔心我的。而且,府城沒有女子學院,我們為什麽不再開一個呢?長寧縣以前不也沒有嘛?”
柳思柔年齡小,想的簡單,但也確實點醒了柳南嘉。
她下意識地覺得,去府城就沒有學院可以讓柳思柔去了,但當初長寧縣的女子學院能開起來,不也是克服了重重阻力嗎?怎麽就不能再擴展到府城去呢?
當然,一定比當初困難更多,但這個目標已經被放在了柳南嘉的心裏。
秦縣令是個靠譜的人,他既然能跟女兒說升遷的事,那至少就有九成把握。
果然,柳言錫帶著書童剛出發沒幾天,柳南嘉就收到了秦縣令的消息:
新上任的縣官已經在路上,等交接完工作,他就要走了。
柳南嘉過去的時候,秦縣令正在親自整理他的書房。
縣官三年一任,而他在這裏已經六年了。
六年間,在這裏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早已數不清。
想到一些事,秦縣令疲憊地閉了閉眼,再睜開時,滿目黯然。
柳南嘉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腳步頓時停在了門口,升官了,不應該高興嗎?怎麽秦縣令這麽悲傷的樣子?
這時秦縣令也注意到了柳南嘉,斂了神色,招唿她進去:
“南嘉來了,過來坐。”
柳南嘉依言坐下,有些拿不準秦縣令叫她來是什麽事。
“下一任縣令我和他有過幾麵之緣,也是位幹實事的,到時我也會和他打招唿,你不必擔心。”
把自己叫來是為了這事?
對於即將上任的新官,柳南嘉其實不太擔心。
自己現在也算是長寧縣稅收的大戶,還提供了那麽多的工作崗位,更別說土豆、紅薯、棉花等等的新作物,不知道養活了全縣的多少人。
還有聖上的禦賜牌匾,隻要那位新縣令不是個傻子,都會對她客客氣氣的。
不過對於秦縣令的關照,柳南嘉還是真誠地表達了謝意。
可正事說完了,秦縣令依然坐著不動,不說話,也沒有送客的意思。
正當柳南嘉猶豫著要不要開口問問的時候,對麵的人動了。
秦縣令揉了揉眉心,長舒一口氣,像是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
“南嘉,我還有件事要請你幫忙。”
這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柳南嘉也不由端坐起來:“您說。”
“我想借你妹妹柳思柔幾天。”
嘎?
柳南嘉迷惑了,秦縣令剛剛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讓她以為會是什麽大事,剛剛已經在腦子裏閃過了千百的念頭。
是怎麽突然轉到這風馬不相及的地方來的?
而秦縣令那邊,似乎因為說出了第一句,後麵的話就好說了,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我準備和小姝的母親和離。可即將上任,公務繁忙,沒時間照顧小姝,她和思柔一向要好,所以想請思柔過來,陪她一段時間。”
柳南嘉還沒從這個震驚的消息中反應過來,秦縣令又接著開口了,仿佛長久以來的鬱悶無處抒發,一旦破了個口子,就傾瀉而出:
“我和她認識那年,剛剛中舉……”
秦縣令平時很少談及他的家事,柳南嘉也是第一次得知他們夫婦相識的故事。
秦縣令本名秦致遠,家境雖然普通,但爹娘寄予厚望,從小就送他讀書,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一二。
而秦致遠也很爭氣,早早的就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之後又一次中舉,正是少年意氣風發的時候。
可天有不測風雲,就當他中舉不久,秦老爺子突發惡疾,身體一下就垮了。
當時他和夫人王雨柔剛剛相識不久,原本是沒那麽快談婚論嫁的,可因秦老爺子那身體,萬一出事就得守孝三年,於是倉促地定下了婚事。
兩人的相識也很有故事:
一個下雨天,少年舉人在經常光顧的書肆遇到了忘帶雨具的主仆。
看著屋簷下被冷風吹得瑟瑟發抖的少女,再看看漸大的雨勢,和逐漸變暗的天色,秦致遠動了惻隱之心,把自己的雨具借給了對方。
隨後,秦致遠就經常在書肆看到這一抹熟悉的身影。
王雨柔所在的王家,曾出過幾位朝廷官員,也算是個世家,和秦致遠的家境相比,算是他高攀了。
所以當王家欣然同意求親時,秦致遠是萬分感激的。
他家條件雖然一般,但爹娘的感情很好,所以秦致遠的理想一直是娶一個誌同道合的妻子,為自己紅袖添香。
而王雨柔一開始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秦致遠去書肆不光是為了看書,也是為了給爹賺點醫藥費。
在書肆忙碌抄書的時候,王雨柔也經常在一旁靜靜的陪著,給他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就這麽陷進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營造出來的假象。
小姑娘保密措施做的還挺好,非要把她先拉到一邊。“姐姐,秦姝悄悄跟我說,秦伯伯也要走了,很有可能也是去府城!”
“真的?”柳南嘉有些驚喜,“她什麽時候告訴你的?”
“就前幾天,我找她去玩的時候。等我們也去了,我又可以找她了。”
想想也是。
秦縣令在長寧已經待了好幾年,把這裏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的生活水平平均比附近的縣高出一截。
又在今年的水災和疫情中表現突出,就算沒有寧王的舉薦,被升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那可太好了!”柳南嘉原本還在擔心,柳思柔剛剛在這裏結交了小夥伴,如果跟著她走的話,會不會不適應。
頻繁的搬家,和好朋友的分離,對成長會有影響。
“思柔,如果咱們走了,你會不會舍不得在學院上學的日子,還有學院裏的朋友?”
柳思柔歪了歪腦袋,“會是會的,但我更想和哥哥姐姐在一起。”
柳南嘉心裏湧起了一股暖流,俯身“叭”的一下,在柳思柔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還把小姑娘給親害羞了,把臉埋進了柳南嘉懷裏。
又在下一刻揚起小臉:“不是還有小姝嘛,姐姐不用擔心我的。而且,府城沒有女子學院,我們為什麽不再開一個呢?長寧縣以前不也沒有嘛?”
柳思柔年齡小,想的簡單,但也確實點醒了柳南嘉。
她下意識地覺得,去府城就沒有學院可以讓柳思柔去了,但當初長寧縣的女子學院能開起來,不也是克服了重重阻力嗎?怎麽就不能再擴展到府城去呢?
當然,一定比當初困難更多,但這個目標已經被放在了柳南嘉的心裏。
秦縣令是個靠譜的人,他既然能跟女兒說升遷的事,那至少就有九成把握。
果然,柳言錫帶著書童剛出發沒幾天,柳南嘉就收到了秦縣令的消息:
新上任的縣官已經在路上,等交接完工作,他就要走了。
柳南嘉過去的時候,秦縣令正在親自整理他的書房。
縣官三年一任,而他在這裏已經六年了。
六年間,在這裏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早已數不清。
想到一些事,秦縣令疲憊地閉了閉眼,再睜開時,滿目黯然。
柳南嘉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腳步頓時停在了門口,升官了,不應該高興嗎?怎麽秦縣令這麽悲傷的樣子?
這時秦縣令也注意到了柳南嘉,斂了神色,招唿她進去:
“南嘉來了,過來坐。”
柳南嘉依言坐下,有些拿不準秦縣令叫她來是什麽事。
“下一任縣令我和他有過幾麵之緣,也是位幹實事的,到時我也會和他打招唿,你不必擔心。”
把自己叫來是為了這事?
對於即將上任的新官,柳南嘉其實不太擔心。
自己現在也算是長寧縣稅收的大戶,還提供了那麽多的工作崗位,更別說土豆、紅薯、棉花等等的新作物,不知道養活了全縣的多少人。
還有聖上的禦賜牌匾,隻要那位新縣令不是個傻子,都會對她客客氣氣的。
不過對於秦縣令的關照,柳南嘉還是真誠地表達了謝意。
可正事說完了,秦縣令依然坐著不動,不說話,也沒有送客的意思。
正當柳南嘉猶豫著要不要開口問問的時候,對麵的人動了。
秦縣令揉了揉眉心,長舒一口氣,像是終於下定了某種決心。
“南嘉,我還有件事要請你幫忙。”
這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柳南嘉也不由端坐起來:“您說。”
“我想借你妹妹柳思柔幾天。”
嘎?
柳南嘉迷惑了,秦縣令剛剛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讓她以為會是什麽大事,剛剛已經在腦子裏閃過了千百的念頭。
是怎麽突然轉到這風馬不相及的地方來的?
而秦縣令那邊,似乎因為說出了第一句,後麵的話就好說了,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我準備和小姝的母親和離。可即將上任,公務繁忙,沒時間照顧小姝,她和思柔一向要好,所以想請思柔過來,陪她一段時間。”
柳南嘉還沒從這個震驚的消息中反應過來,秦縣令又接著開口了,仿佛長久以來的鬱悶無處抒發,一旦破了個口子,就傾瀉而出:
“我和她認識那年,剛剛中舉……”
秦縣令平時很少談及他的家事,柳南嘉也是第一次得知他們夫婦相識的故事。
秦縣令本名秦致遠,家境雖然普通,但爹娘寄予厚望,從小就送他讀書,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一二。
而秦致遠也很爭氣,早早的就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之後又一次中舉,正是少年意氣風發的時候。
可天有不測風雲,就當他中舉不久,秦老爺子突發惡疾,身體一下就垮了。
當時他和夫人王雨柔剛剛相識不久,原本是沒那麽快談婚論嫁的,可因秦老爺子那身體,萬一出事就得守孝三年,於是倉促地定下了婚事。
兩人的相識也很有故事:
一個下雨天,少年舉人在經常光顧的書肆遇到了忘帶雨具的主仆。
看著屋簷下被冷風吹得瑟瑟發抖的少女,再看看漸大的雨勢,和逐漸變暗的天色,秦致遠動了惻隱之心,把自己的雨具借給了對方。
隨後,秦致遠就經常在書肆看到這一抹熟悉的身影。
王雨柔所在的王家,曾出過幾位朝廷官員,也算是個世家,和秦致遠的家境相比,算是他高攀了。
所以當王家欣然同意求親時,秦致遠是萬分感激的。
他家條件雖然一般,但爹娘的感情很好,所以秦致遠的理想一直是娶一個誌同道合的妻子,為自己紅袖添香。
而王雨柔一開始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秦致遠去書肆不光是為了看書,也是為了給爹賺點醫藥費。
在書肆忙碌抄書的時候,王雨柔也經常在一旁靜靜的陪著,給他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就這麽陷進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營造出來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