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你行我也行
穿到古代,我卻實現了躺平 作者:南塘九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縣令這邊也正在商議這個問題。
“附近湧來的災民越來越多了,遲早會影響到縣裏本地人的生活的。”
這次水災涉及到了整個青州,其他地方可沒有柳南嘉的提醒,也沒有秦縣令這樣的好官,早已一片混亂了。
就比如安平鎮,縣令和主簿都龜縮在自己家裏不出來,根本不管外麵亂成了什麽樣子。
這消息還是從王嬸那兒傳來的,他們在安平鎮的店至今不敢開門,因為隻要是有食物的地方,都會遭到哄搶。
也沒有長寧縣裏的救援隊,不知道受傷甚至淹死了多少人。
到處是髒汙,甚至有屍體就橫在地上沒有人收拾,餓極了的小孩和野狗搶吃的。
那場麵,王嬸他們去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敢去了。
“村裏一切都好,糧食也夠吃,你們在長寧縣好好待著,不用想著這邊,也千萬不要往安平鎮送食物,絕對會被搶走的,店一時半會兒是開不成了。”
這是當時王嬸給柳南嘉寫的信。
收到信的第一時間,柳南嘉就來找了秦縣令。
也就有了前麵把災民拒之門外的場景。
“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被攔住的人越來越多,在城外也會匯集成一股不小的力量,萬一有人惡意把他們組織起來,強行突破,就麻煩了。”
“現在這局勢,已經不是我一個小小縣令能控製的了,往上寫的折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迴信,唉。”
但事情還是得解決,秦縣令在城外設置了一個災民的安置點,每天給他們發放糧食,並且鼓勵他們自己開墾荒地。
開出來的地就歸他們自己所有,到了明年種植的季節,還可以給他們提供種子。
這樣的舉措滿足了一部分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也不會想著背井離鄉來這兒。
然後是在城外開了一個交易點,城裏有意願來賣東西的,可以到這兒來,有官兵守著。
也安撫了一些人,這部分人大多是剛好被困在了這兒,有錢,但走不了,是交易點的主要客戶。
還有人出錢請其他災民給他們蓋起了房子,讓自己住得舒服些,也算是幫著解決了一些人的溫飽。
至於剩下的部分刺頭,就直接武力鎮壓了。
於是宋辰又成了主力,這和他以前自己練不一樣多了,武力進步得飛快。
災民被安撫了下來,但擋不住來的人越來越多,長寧縣裏存儲的糧食有限,柳南嘉囤的也所剩不多了,這樣下去,遲早有用完的一天。
然而,還有更糟糕的情況。
這日宋辰從城外迴來,照例按柳南嘉的要求先換衣服,清潔雙手。
“這兩天城外的人好像安靜了許多,活動的人都少了。”
“嗯?是外麵哪裏有動靜,走了嗎?”
“不像,沒有聽說除了我們這兒,哪兒還有發糧食的。而且走也是白天走吧,哪有半夜偷偷溜的。”
“那是怎麽了。”柳南嘉想到了一種可能,“你明天小心些,再多看看。”
“嗯。”
柳南嘉真心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樣,但事情還是發生了。
宋辰再次迴來的時候一臉嚴肅,“人少是因為很多都病倒了,他們不敢聲張,怕被發現了會被趕走,自己躲了起來。我已經報給了秦縣令,白大哥也過去了,你們這幾日別出門。”
這邊白逸塵也在跟秦縣令匯報,“大部分人的症狀是先腹瀉,後發燒,還有一些起了疹子的,目前不清楚是一種病的不同症狀,還是兩種病,但是可以確定有傳染性。”
“是疫病。”
柳南嘉很慶幸前一段準備了口罩,當即發了下去,要求家裏的每個人隻要出門,就要戴上。
特別是宋辰、柳言錫這幾個和災民打交道的,更是一刻都不能取下。
然後把她知道的防疫措施告訴秦縣令和白逸塵,要求他們照做。
比如一旦發現得病的,都要隔離開,所有病人接觸過的東西,都要仔細得消毒。
戴口罩,防止唾液傳播,保持安全距離,尤其吃飯的時候。
勤洗手、勤消毒等等。
但是在執行的時候,第一條就遭到了阻力。
有母親抱著自己的孩子死死不肯撒手,“我女兒才7歲,你們要把她帶到哪裏去?”
即使有人好聲好氣地跟她解釋會有人專門照顧,她也不信:“你們說得好聽,誰知道會怎麽照顧,我是不會離開她的。”
眾人無奈,但也能理解母親對孩子的擔心,最後宋辰提了個建議:“這樣吧,你可以一起去隔離的地方照顧你女兒,但是你自己也不能再出來,而且還要負責照顧一下其他的病人,我們會定時送食物和藥過去。”
女人遲疑了一下,點頭答應了,類似的情況還有,倒是讓他們湊齊了照顧病人的人手。
至於故意不配合的,就隻能采取一些強製手段了。
白逸塵和縣裏其他的大夫日夜不停地研究治療的藥方。
雖然後來都沒有讓那些災民進城,但耐不住早期有偷偷混進來的,城中也開始有了症狀。
秦縣令隻能在城內也安排了一個隔離區。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不少自告奮勇來照顧病人的,都是女子學院的學生。
在柳南嘉的帶領下,幫大夫們打下手,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
柳南嘉也來幫忙這件事,宋辰一開始是反對的,“太危險了,要是被傳染上了怎麽辦?”
“你天天都在那兒,不也沒事兒嗎?你行我也行。”
宋辰拗不過柳南嘉,隻能叮囑她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盡量不和病人接觸太多。
他們單獨住到了舅舅宋磊的院子,和其他人分開,但都太忙了,實際也見不了幾麵。
疫情看似控製得還不錯,沒有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但也沒有康複的病例。
眼看縣裏的糧食、藥草都越來越少。
長寧縣似乎陷入了絕境。
“附近湧來的災民越來越多了,遲早會影響到縣裏本地人的生活的。”
這次水災涉及到了整個青州,其他地方可沒有柳南嘉的提醒,也沒有秦縣令這樣的好官,早已一片混亂了。
就比如安平鎮,縣令和主簿都龜縮在自己家裏不出來,根本不管外麵亂成了什麽樣子。
這消息還是從王嬸那兒傳來的,他們在安平鎮的店至今不敢開門,因為隻要是有食物的地方,都會遭到哄搶。
也沒有長寧縣裏的救援隊,不知道受傷甚至淹死了多少人。
到處是髒汙,甚至有屍體就橫在地上沒有人收拾,餓極了的小孩和野狗搶吃的。
那場麵,王嬸他們去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敢去了。
“村裏一切都好,糧食也夠吃,你們在長寧縣好好待著,不用想著這邊,也千萬不要往安平鎮送食物,絕對會被搶走的,店一時半會兒是開不成了。”
這是當時王嬸給柳南嘉寫的信。
收到信的第一時間,柳南嘉就來找了秦縣令。
也就有了前麵把災民拒之門外的場景。
“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被攔住的人越來越多,在城外也會匯集成一股不小的力量,萬一有人惡意把他們組織起來,強行突破,就麻煩了。”
“現在這局勢,已經不是我一個小小縣令能控製的了,往上寫的折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有迴信,唉。”
但事情還是得解決,秦縣令在城外設置了一個災民的安置點,每天給他們發放糧食,並且鼓勵他們自己開墾荒地。
開出來的地就歸他們自己所有,到了明年種植的季節,還可以給他們提供種子。
這樣的舉措滿足了一部分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也不會想著背井離鄉來這兒。
然後是在城外開了一個交易點,城裏有意願來賣東西的,可以到這兒來,有官兵守著。
也安撫了一些人,這部分人大多是剛好被困在了這兒,有錢,但走不了,是交易點的主要客戶。
還有人出錢請其他災民給他們蓋起了房子,讓自己住得舒服些,也算是幫著解決了一些人的溫飽。
至於剩下的部分刺頭,就直接武力鎮壓了。
於是宋辰又成了主力,這和他以前自己練不一樣多了,武力進步得飛快。
災民被安撫了下來,但擋不住來的人越來越多,長寧縣裏存儲的糧食有限,柳南嘉囤的也所剩不多了,這樣下去,遲早有用完的一天。
然而,還有更糟糕的情況。
這日宋辰從城外迴來,照例按柳南嘉的要求先換衣服,清潔雙手。
“這兩天城外的人好像安靜了許多,活動的人都少了。”
“嗯?是外麵哪裏有動靜,走了嗎?”
“不像,沒有聽說除了我們這兒,哪兒還有發糧食的。而且走也是白天走吧,哪有半夜偷偷溜的。”
“那是怎麽了。”柳南嘉想到了一種可能,“你明天小心些,再多看看。”
“嗯。”
柳南嘉真心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樣,但事情還是發生了。
宋辰再次迴來的時候一臉嚴肅,“人少是因為很多都病倒了,他們不敢聲張,怕被發現了會被趕走,自己躲了起來。我已經報給了秦縣令,白大哥也過去了,你們這幾日別出門。”
這邊白逸塵也在跟秦縣令匯報,“大部分人的症狀是先腹瀉,後發燒,還有一些起了疹子的,目前不清楚是一種病的不同症狀,還是兩種病,但是可以確定有傳染性。”
“是疫病。”
柳南嘉很慶幸前一段準備了口罩,當即發了下去,要求家裏的每個人隻要出門,就要戴上。
特別是宋辰、柳言錫這幾個和災民打交道的,更是一刻都不能取下。
然後把她知道的防疫措施告訴秦縣令和白逸塵,要求他們照做。
比如一旦發現得病的,都要隔離開,所有病人接觸過的東西,都要仔細得消毒。
戴口罩,防止唾液傳播,保持安全距離,尤其吃飯的時候。
勤洗手、勤消毒等等。
但是在執行的時候,第一條就遭到了阻力。
有母親抱著自己的孩子死死不肯撒手,“我女兒才7歲,你們要把她帶到哪裏去?”
即使有人好聲好氣地跟她解釋會有人專門照顧,她也不信:“你們說得好聽,誰知道會怎麽照顧,我是不會離開她的。”
眾人無奈,但也能理解母親對孩子的擔心,最後宋辰提了個建議:“這樣吧,你可以一起去隔離的地方照顧你女兒,但是你自己也不能再出來,而且還要負責照顧一下其他的病人,我們會定時送食物和藥過去。”
女人遲疑了一下,點頭答應了,類似的情況還有,倒是讓他們湊齊了照顧病人的人手。
至於故意不配合的,就隻能采取一些強製手段了。
白逸塵和縣裏其他的大夫日夜不停地研究治療的藥方。
雖然後來都沒有讓那些災民進城,但耐不住早期有偷偷混進來的,城中也開始有了症狀。
秦縣令隻能在城內也安排了一個隔離區。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不少自告奮勇來照顧病人的,都是女子學院的學生。
在柳南嘉的帶領下,幫大夫們打下手,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
柳南嘉也來幫忙這件事,宋辰一開始是反對的,“太危險了,要是被傳染上了怎麽辦?”
“你天天都在那兒,不也沒事兒嗎?你行我也行。”
宋辰拗不過柳南嘉,隻能叮囑她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盡量不和病人接觸太多。
他們單獨住到了舅舅宋磊的院子,和其他人分開,但都太忙了,實際也見不了幾麵。
疫情看似控製得還不錯,沒有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但也沒有康複的病例。
眼看縣裏的糧食、藥草都越來越少。
長寧縣似乎陷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