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雒陽,自打光武帝在此建都,已經近兩百年,厚重的曆史積澱,讓雒陽產生了很多的達官貴人。


    盡管經過了董卓之亂,但雒陽城作為帝都的底蘊還在。


    劉星的到來,讓這裏變化的很快,眼看著有恢複往日盛況的趨勢,盡管一些高官已經隨著董卓和皇帝去了長安,但是他們的家族還在,隨著雒陽城的漸漸複興,他們又迴到了這座大城之中。


    而這些達官貴人們的脾氣秉性,可沒有劉星的覺悟那麽高,即便是跟著劉星那麽多年的蘇瞳,在他的手下都有趁勢作亂的人,其他的人,其他的家族之中一定還有不法之人。


    劉星需要一個人來治理一下了,選誰呢?!


    荀彧不能上,他是大閘,豈能讓他做這樣的事兒?


    做這樣事兒的人,一定是個鐵麵無私的人,但也會因此得罪很多的人。


    誰來?!


    劉星還是得問荀彧。


    荀彧給出了這個人除了公正無私之外,還應當具備的能力:


    首先,必須要忠誠可靠:必須對劉星忠誠,確保調查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在麵對困難和壓力時,能夠果斷作出決策。


    其次要智謀過人:需要具備足夠的智慧和策略,以應對複雜的案件和狡猾的不法之徒。具備出色的偵查和搜集證據的能力。


    再一個,法律知識:對新政和相關法律有深入的了解,能夠準確判斷不法行為。


    “溫柔,你說的我都懂,但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嘛?”


    荀彧笑了,道:


    “主公,您推行新政,凡想出人頭地的都要參加考試,可偏偏就有一些人,他們自視高傲,不願意參加這種考試,而且他們出身大多是世家大族,很是不屑主公的這樣考試,之前考試出來的一些人,您已經用了,如今為何又要找我要呢?!”


    “文若...你...”


    劉星沒想到竟然被荀彧給揶揄了一下。


    “主公,在下乃是潁川出身,潁川地處中原文化中心地帶,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和濃厚的學術氛圍,長期的文化積累為人才的湧現奠定了基礎。


    而且潁川的世家大族眾多,除了我們荀氏之外,還有鍾氏、陳氏等諸多的名門望族,這些家族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通過家族的傳承和熏陶,培養出了大批有學識、有才能的子弟。潁川的名士之間相互切磋、交流,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思想的碰撞,進一步推動了人才的成長。”


    “文若,你是想向我推薦潁川的才俊?!”


    “然也,但主公已經將人才錄用通過考試進行,我要是向您推薦我家鄉的人,恐怕不妥吧!一個是有違主公的法令,再一個也會有人說我荀文若有私心啊!”


    “文若啊,你多心了,我隻是想通過考試來錄用人才,可也並沒有說僅此一途,如今皇上受困於長安,各路諸侯又各自為政,政令不通,人才嘛,必然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你向我推薦人才,我怎會有如此想法呢?!趕緊推薦!”


    荀彧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說了五個人,分別是:


    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人;


    杜襲,字子緒,潁川定陵人;


    戲忠,子誌才,潁川陽翟人;


    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


    劉星感慨道:


    “文若,我記得沒錯的話,奉孝也是陽翟人,看來,陽翟才是潁川人才的首縣啊!”


    荀彧嗬嗬一笑,道:


    “主公,這些人都是較為知名的,至於他們現如今做什麽我可還不知道,也許他們躲避戰亂,也許他們已經投身於其他的諸侯,孰未可知啊!”


    劉星則說:


    “文若,如果說他們躲避戰亂,如今天下,我南陽、潁川,包括雒陽及周邊,都是天下太平,且富庶,他們的家人一定會告訴他們,背井離鄉的有什麽好呢?他們一定會迴來的,而若是說投靠其他的諸侯,試問天下諸侯,舍我其誰?!”


    此時的劉星已經有些自滿了,過去的兩年,劉星可謂是順風順水,因此,才有此一說。


    但荀彧卻忽然說道:


    “主公,若是您的治下如此好,那為何還會發生像蘇瞳這樣的事情呢?”


    “這個...”劉星被荀彧搶白也好,駁倒也好,但心情不好!


    “文若,你這樣說我真的好嗎?”


    荀彧正色道:


    “主公,在下是您的下屬,有義務提醒主公,要戒驕戒躁,殊不知多少英雄往往都是敗於心態嗎?驕兵必敗!如今董卓還在長安裏快活,皇帝陛下還在被當作傀儡,群臣們還在擔驚受怕呢!”


    劉星點頭,終於說了一句: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荀彧啞然,喃喃的問道:


    “主公,何為革命?又何為同誌?!”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拙言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拙言33並收藏三國:漢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