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唯才是舉


    所謂的一龍,是指很有才名的三個人,而他們相互是很不錯的朋友,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其中的華歆和管寧自小一起長大,關係非常好,二人經常在一起讀書、做事。


    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在院子裏鋤草。鋤著鋤著,二人忽然在土裏翻出了一塊金子。


    管寧從來不在意金錢、物質,所以完全沒有反應,繼續揮動鋤頭鋤草。


    可是華歆見到金子卻非常高興,趕緊去撿了起來,看到管寧的臉色有異才把金子扔了。


    又過了不久,管寧和華歆兩個人坐在一張席子上一起讀書。就在這時,外麵響起一陣鑼鼓聲,中間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


    管寧對外麵的喧鬧充耳不聞,就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而華歆聽到以後,放下手裏的書,起身走到窗前去看個究竟。隻見外麵有一大隊人馬,敲鑼打鼓的,再往後麵瞧,就見眾多人抬著一頂轎子,那轎子的兩邊雕刻著精巧美麗的圖案,上麵蒙著的布簾是用五彩綢緞製成,四周裝飾著金線,轎子的頂部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身穿統一服裝的隨從擁在兩邊,好不威風!


    華歆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對管寧說:


    “外麵有那麽多的人,還有豪華的轎子,一定是有朝廷高官經過這裏。我們出去看看吧!”


    管寧對華歆的話不以為然,仍舊在原處專心致誌地讀書。


    華歆見狀,隻好一個人跑到街上去跟著人群尾隨車隊看熱鬧去了。


    過了一會兒,華歆迴來了,興高采烈地對管寧說:“你知道嗎?那個坐在轎子裏的人還真的是個大官!我以後也要努力當大官!”


    這時,管寧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惋惜和失望。他從裏屋拿出了一把刀子當著華歆的麵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然地對華歆說:


    “我們兩人的誌向和情趣太不一樣。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這就是一龍與割席分坐的事兒。


    溫檀兒說道:


    “照夫君這樣說,那這個華歆還是一個貪圖富貴的人呢!”


    劉禮也道:


    “是啊,之前他是逃犯,我怕拱辰拒絕,如今拱辰又這樣說他,我看,此人咱們還是不要收留了吧!”


    誰料劉星卻說道:


    “不,父親,我如今正是用人之時,而且華子魚此人與我義父盧植曾經還是同學,既然能夠曾經擔任過官職,證明他是有能力的,此人,別人不能用,我卻能用。”


    “為何?”劉禮與溫檀兒都驚詫的看著劉星。


    劉星笑道:


    “在我手下,無論何人,如論是否有品德,我都要用,這是我的格局,也是鍛煉我的機會,人盡其才,為我所用,是個人都有用處,如何用好,那就要靠我的本事了,我有這個自信!”


    劉星一席話,說完,劉禮嗬嗬的笑了,有些感懷的說道:


    “我兒真的是成才了,怪不得許子將如此評價我兒,唉,我老了,未來就看你的了!”


    劉禮感懷,自不必說,而劉星的這段話也傳揚了出去。


    後來,劉星果然發布了相關的告示,說是如今天子蒙難,百廢待興,需要人才來共赴國難,雒陽求賢若渴。


    說:無論是什麽人,什麽出身,隻要是有一技之長,都可以來參加考核,而考核的內容可沒有什麽經史子集的,也不會去盤查祖宗十八代,甚至是人品都不問,隻要你有本事,展示出來,司州牧劉星就會給他安排相應的工作。


    有人將這個告示,稱為求賢令,也有人說劉星這是“唯才是舉”!


    也有人說,劉星數典忘祖,怎能不去觀察一個人的人品就給予國家編製呢?!


    劉星對此是嗬嗬一笑。


    到了次日,劉星將荀彧和徐庶找來,先談了讓徐庶去長安去秘密聯絡王允的事情,徐庶欣然同意,而且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會誅殺董賊,救天子於水火。


    徐庶剛想走,劉星又說道:


    “元直,莫急,有一人,我想你應該見上一見,對你有好處。”


    包括荀彧也問是何人,劉星這才命人找來華歆。


    他可是剛從長安逃出來的,而且還在董卓手下做事過,也接觸過皇帝劉協。


    有了他,這才能夠知彼知己,才能夠對症下藥。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拙言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拙言33並收藏三國:漢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