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格局
劉星忽然大囧,在之前攻打牛輔的時候,劉星曾經對郭嘉說過這樣的話,說郭嘉好比是自己的張良,而今天,又說荀彧是自己的子房,都在將他們比較成同一個人。
張良對劉邦的貢獻不言而喻,被劉邦評為:“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當時的郭嘉聽了,隻是嗬嗬一笑,而荀彧聽了,卻說此事不妥。
劉星是說順嘴了,口無遮攔,如今荀彧提了出來,反問劉星,我要是朝廷首席大臣,難道您就是皇帝了嗎?
這個意思太明顯了,明顯到荀彧並不認可,難道如今皇帝蒙難,您就像自比皇帝了嗎?!
劉星恍然大悟,真的是說禿魯嘴了呀,於是連忙說道:
“文若,是我說錯話了,真的是抱歉,我隻是將你的大才比較張良而已,而且我在南陽時還做夢夢到了他!”
劉星岔開話題,而且像模像樣,而且繼續說道:
“文若,你就是好比張良啊!”
這樣說之後,荀彧的臉色稍緩和些,答道:
“在下可還不敢與張子房相比,主公謬讚了!”
為了避免尷尬,劉星又提到了魯肅。
“文若,如今我們人才濟濟,但我還是感到人才不夠,有些人還是需要成長的,例如子敬!”
於是,劉星將此次去潁川反擊高覽軍的事情講了,其中的魯肅表現並不如郭嘉,而且還差了很多。
聽完之後,荀彧說道:
“主公,子敬和奉孝我都知道一些,再加上其他人,我可以做個評判,還請主公擔待!”
“文若,哪裏話,你完全有資格來評判他們,你直管說,我還正想聽聽呢!”
荀彧沉思了片刻之後,說道:
“郭嘉有謀,魯肅有德,徐庶有才,田疇有術!石韜有智!蘇瞳有商!”
哈哈哈!劉星大笑,然後說道:
“文若,那你如何評價你呢?!”
“主公,在下可不好說自己!”
“那就讓我說一下吧!”
“還請主公評判!”
“文若,你有格局啊!”
“格局為何物?!”荀彧不懂現代詞匯。
劉星繼續大笑道:
“文若,我不便細說了,你自己體會吧,總之,格局二字的評價,在他們幾人之上!”
沒辦法,劉星作為主公,總得要在手下麵前保持點神秘感,有這麽些優秀的人才,自己可不能表現的太孬啊!
袁術攻擊潁川的事情,劉星可沒有簡單的交給程普、趙雲他們攻伐汝南了事,而是提到了高覽。
“文若,高覽乃是公孫瓚的手下,他能過來攻打,一定是公孫瓚和袁術之間達成了合作,想來,我曾經和公孫瓚的關係也算是不錯的,但他這次這麽幹,我可是心有不甘的,如今他與袁紹交惡,與劉虞交惡,這樣的人我是不是應該教訓他一下,我要不要出兵並州,從並州去攻擊他所在的幽州之地?!”
劉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是一路迴來時,想到的。
“主公,不可!”
“啊,為何呀?!”
劉星很是不理解,難道這個時代不是應該找到借口去攻擊別人嗎?
公孫瓚主動上門挑釁,這不是一個絕佳的攻擊借口嗎?
“主公,請聽我講,如今主公所領之地,名義上是司州和豫州,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控製,如果要攻打幽州,要麽經過冀州,要麽通過並州,而這兩地都不是我們的,我們也沒有天子的詔令,這不妥!”
“嗯,還有嗎?難道這口氣就咽下去了?!”
“主公,此時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什麽道理?”
“就是剛才主公說的格局二字呀,格以時間為格,局以時間格子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內所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
“文若你的意思是?”
“一個人,對一件事的時間和空間乃至於未來變化的認知,即局勢、態勢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知勢以悟道,謀事以做局;借勢而成事,運勢天地驚。格局大的人會擁有“”的厲害人生,格局小的人隻會經曆一番慘淡經營卻又顆粒無收的光景。”
“嗬嗬,文若,你倒是很快呀!就好比我去了太白頂,從山上向下看,楚和豫兩地風景秀美、壯闊,但是山下那些殘破、痛苦,缺無法看到,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沒有格局的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
“對!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我想要和主公說的是,此時不可計較與公孫瓚之間暫時的好惡爭執,我認為,還是應該養精蓄銳,謀劃長安!畢竟我們的兵力和地盤可是不足以支撐多線作戰啊!”
劉星聽了,也來了興致,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曾經的“草廬之中定三分”,今天,劉星就要和荀彧研究一下,看他能夠說出什麽有格局的話來,未來,他究竟是如何想的。
張良嘛,你可以是,劉邦嘛,我為何不能是?
... ...
劉星忽然大囧,在之前攻打牛輔的時候,劉星曾經對郭嘉說過這樣的話,說郭嘉好比是自己的張良,而今天,又說荀彧是自己的子房,都在將他們比較成同一個人。
張良對劉邦的貢獻不言而喻,被劉邦評為:“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當時的郭嘉聽了,隻是嗬嗬一笑,而荀彧聽了,卻說此事不妥。
劉星是說順嘴了,口無遮攔,如今荀彧提了出來,反問劉星,我要是朝廷首席大臣,難道您就是皇帝了嗎?
這個意思太明顯了,明顯到荀彧並不認可,難道如今皇帝蒙難,您就像自比皇帝了嗎?!
劉星恍然大悟,真的是說禿魯嘴了呀,於是連忙說道:
“文若,是我說錯話了,真的是抱歉,我隻是將你的大才比較張良而已,而且我在南陽時還做夢夢到了他!”
劉星岔開話題,而且像模像樣,而且繼續說道:
“文若,你就是好比張良啊!”
這樣說之後,荀彧的臉色稍緩和些,答道:
“在下可還不敢與張子房相比,主公謬讚了!”
為了避免尷尬,劉星又提到了魯肅。
“文若,如今我們人才濟濟,但我還是感到人才不夠,有些人還是需要成長的,例如子敬!”
於是,劉星將此次去潁川反擊高覽軍的事情講了,其中的魯肅表現並不如郭嘉,而且還差了很多。
聽完之後,荀彧說道:
“主公,子敬和奉孝我都知道一些,再加上其他人,我可以做個評判,還請主公擔待!”
“文若,哪裏話,你完全有資格來評判他們,你直管說,我還正想聽聽呢!”
荀彧沉思了片刻之後,說道:
“郭嘉有謀,魯肅有德,徐庶有才,田疇有術!石韜有智!蘇瞳有商!”
哈哈哈!劉星大笑,然後說道:
“文若,那你如何評價你呢?!”
“主公,在下可不好說自己!”
“那就讓我說一下吧!”
“還請主公評判!”
“文若,你有格局啊!”
“格局為何物?!”荀彧不懂現代詞匯。
劉星繼續大笑道:
“文若,我不便細說了,你自己體會吧,總之,格局二字的評價,在他們幾人之上!”
沒辦法,劉星作為主公,總得要在手下麵前保持點神秘感,有這麽些優秀的人才,自己可不能表現的太孬啊!
袁術攻擊潁川的事情,劉星可沒有簡單的交給程普、趙雲他們攻伐汝南了事,而是提到了高覽。
“文若,高覽乃是公孫瓚的手下,他能過來攻打,一定是公孫瓚和袁術之間達成了合作,想來,我曾經和公孫瓚的關係也算是不錯的,但他這次這麽幹,我可是心有不甘的,如今他與袁紹交惡,與劉虞交惡,這樣的人我是不是應該教訓他一下,我要不要出兵並州,從並州去攻擊他所在的幽州之地?!”
劉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是一路迴來時,想到的。
“主公,不可!”
“啊,為何呀?!”
劉星很是不理解,難道這個時代不是應該找到借口去攻擊別人嗎?
公孫瓚主動上門挑釁,這不是一個絕佳的攻擊借口嗎?
“主公,請聽我講,如今主公所領之地,名義上是司州和豫州,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控製,如果要攻打幽州,要麽經過冀州,要麽通過並州,而這兩地都不是我們的,我們也沒有天子的詔令,這不妥!”
“嗯,還有嗎?難道這口氣就咽下去了?!”
“主公,此時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什麽道理?”
“就是剛才主公說的格局二字呀,格以時間為格,局以時間格子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內所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
“文若你的意思是?”
“一個人,對一件事的時間和空間乃至於未來變化的認知,即局勢、態勢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知勢以悟道,謀事以做局;借勢而成事,運勢天地驚。格局大的人會擁有“”的厲害人生,格局小的人隻會經曆一番慘淡經營卻又顆粒無收的光景。”
“嗬嗬,文若,你倒是很快呀!就好比我去了太白頂,從山上向下看,楚和豫兩地風景秀美、壯闊,但是山下那些殘破、痛苦,缺無法看到,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沒有格局的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
“對!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我想要和主公說的是,此時不可計較與公孫瓚之間暫時的好惡爭執,我認為,還是應該養精蓄銳,謀劃長安!畢竟我們的兵力和地盤可是不足以支撐多線作戰啊!”
劉星聽了,也來了興致,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曾經的“草廬之中定三分”,今天,劉星就要和荀彧研究一下,看他能夠說出什麽有格局的話來,未來,他究竟是如何想的。
張良嘛,你可以是,劉邦嘛,我為何不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