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磨刀霍霍
寶地,自然就會有人爭搶,至少得有人管,劉星以為自己直接拿下了鹽池和中條山的銅礦,派重兵把守即可。
但,劉星來到了河東郡的消息很快就傳播了出去,至少有一個人主動找來了,那就是河東郡的太守。
太守名叫王邑,從安邑縣來。
“拜見劉大人!”
河東郡歸司州管,劉星是他的頂頭上司,他來拜見也是應該的,劉星自然是要好生安撫一下。
但,王邑卻和劉星說道:
“聽聞劉大人將鹽池和附近的銅礦征收,此事不妥!”
“哦,有何不妥?!”
“大人,鹽池收入乃是歸朝廷所有,並不歸大人!”
“哦,你就是為了這事兒?這不用你管,總之,鹽池在河東郡,在司州,就歸我管,你是河東太守,來說一聲情有可原,將來上邊怪罪下來,你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們來找我!”
“這...”
“你還有什麽事兒嗎?”
“大人,下官聽聞,您將這中條山的銅礦也派兵把守,不知道要做什麽?”
“煉銅、製錢!”嘿嘿,劉星倒是不隱瞞。
“大人,萬萬不可啊,製錢乃是朝廷所為,您隻是州牧,無權啊,不然被人參上一本,可以謀逆罪論處啊!”
“哈哈,王邑是吧,謝謝你提醒我,但我還是那句話,天塌下來,由我頂著呢,和你無關!”
“大人...這使不得啊!”
“你還有事兒沒有了?!”
劉星不想理會他了,拔馬就走。
路上劉星心想不行,又返迴找到了司鹽城的官員,囑咐道:
“你們切不可忘記我說的,這裏所有的食鹽收入都要給我,誰敢不服,我就殺了誰,聽到沒有!”
司鹽城的官員聽了,各個是噤若寒蟬,不斷的磕頭,劉星還是很滿意的,順嘴又問了一句:
“河東太守名聲如何?!”
司鹽城的官員答道:
“王邑太守在任內,頗得百姓愛戴!”
“哦,那就是個好官嘍!”
聽到這裏,劉星心想,剛才自己對王邑有些生硬了,如此好官,自己與他太生硬了,這不利於自己招攬人心,於是再次撥馬迴轉,去找王邑。
王邑果然沒走,在那裏獨自蹉跎。
“王太守,你這是在幹嘛呢?!”
見到劉星去而複返,王邑有些吃驚,但很快冷靜下來,略有些悲憤的說道:
“劉大人乃是州牧,又領九卿之首,下官位卑言微,多說無益!”
“哦?!”劉星聽著這是話裏有話啊,繼續道:
“王太守有話直說,別繞彎子!劉某乃是軍旅之人,見不得不痛快!”
也許是劉星的話小小的刺激了他,王邑終於大聲說道:
“劉大人,如今董卓裹挾天子,而關東盟軍內訌失敗,如今相互攻伐,爭搶地盤,如今劉大人看中了河東的鹽池,想必也是要據為己有,還說什麽要為征討長安籌措軍餉之類的借口,我觀之你劉大人與袁紹、曹操、袁術之流無異!”
王邑說完這話,劉星身邊的衛士當即就拔出刀劍,作勢要將他拿下。
劉星嗬嗬一陣冷笑,輕輕擺手,示意軍士將刀劍入鞘。
劉星跳下馬,來到王邑麵前,仔細盯著他,轉了三圈,淡淡的問道:
“敢問王太守平生的誌向又是什麽呢?!”
王邑也來了亢奮勁了,豁出去了,一陣冷笑後說道: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哎呦,這句詞挺硬啊,劉星繼續問道:
“敢問王太守師從何人,以何人為友啊?”
“在下早年師從太尉劉寬,要說是友嘛,當初有一個,現在沒有了!”
“哦,當初是誰啊?為何現在沒有了,他死了嗎?”
“哼,此人不提也罷,就是那公孫瓚,我們當年共同認劉太尉為師!”
“啊?”
公孫瓚是王邑的同學。劉備不也是嘛,呂布到處認幹爹,這公孫瓚先是師從盧植,後又師從太尉劉寬,看來此人也是四處投機鑽營啊。
“王太守,據我所知,公孫伯圭還尚在人世啊,而且前一段他還上過表,痛罵袁紹十宗罪,天下人皆知啊,你為何不認他了呀?他對你做什麽壞事了嗎?”
王邑冷哼一聲道:
“之前我還以為他是個忠君之臣,結果還是與你等是一丘之貉,名正言順的找借口,實則是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如今天子還在長安蒙難,他與你一樣都是包藏禍心之人!”
我靠,這個王邑啊,你是真的不怕死啊,連我也敢罵!
一旁的侍衛已經在磨刀霍霍了。
... ...
寶地,自然就會有人爭搶,至少得有人管,劉星以為自己直接拿下了鹽池和中條山的銅礦,派重兵把守即可。
但,劉星來到了河東郡的消息很快就傳播了出去,至少有一個人主動找來了,那就是河東郡的太守。
太守名叫王邑,從安邑縣來。
“拜見劉大人!”
河東郡歸司州管,劉星是他的頂頭上司,他來拜見也是應該的,劉星自然是要好生安撫一下。
但,王邑卻和劉星說道:
“聽聞劉大人將鹽池和附近的銅礦征收,此事不妥!”
“哦,有何不妥?!”
“大人,鹽池收入乃是歸朝廷所有,並不歸大人!”
“哦,你就是為了這事兒?這不用你管,總之,鹽池在河東郡,在司州,就歸我管,你是河東太守,來說一聲情有可原,將來上邊怪罪下來,你就說是我說的,讓他們來找我!”
“這...”
“你還有什麽事兒嗎?”
“大人,下官聽聞,您將這中條山的銅礦也派兵把守,不知道要做什麽?”
“煉銅、製錢!”嘿嘿,劉星倒是不隱瞞。
“大人,萬萬不可啊,製錢乃是朝廷所為,您隻是州牧,無權啊,不然被人參上一本,可以謀逆罪論處啊!”
“哈哈,王邑是吧,謝謝你提醒我,但我還是那句話,天塌下來,由我頂著呢,和你無關!”
“大人...這使不得啊!”
“你還有事兒沒有了?!”
劉星不想理會他了,拔馬就走。
路上劉星心想不行,又返迴找到了司鹽城的官員,囑咐道:
“你們切不可忘記我說的,這裏所有的食鹽收入都要給我,誰敢不服,我就殺了誰,聽到沒有!”
司鹽城的官員聽了,各個是噤若寒蟬,不斷的磕頭,劉星還是很滿意的,順嘴又問了一句:
“河東太守名聲如何?!”
司鹽城的官員答道:
“王邑太守在任內,頗得百姓愛戴!”
“哦,那就是個好官嘍!”
聽到這裏,劉星心想,剛才自己對王邑有些生硬了,如此好官,自己與他太生硬了,這不利於自己招攬人心,於是再次撥馬迴轉,去找王邑。
王邑果然沒走,在那裏獨自蹉跎。
“王太守,你這是在幹嘛呢?!”
見到劉星去而複返,王邑有些吃驚,但很快冷靜下來,略有些悲憤的說道:
“劉大人乃是州牧,又領九卿之首,下官位卑言微,多說無益!”
“哦?!”劉星聽著這是話裏有話啊,繼續道:
“王太守有話直說,別繞彎子!劉某乃是軍旅之人,見不得不痛快!”
也許是劉星的話小小的刺激了他,王邑終於大聲說道:
“劉大人,如今董卓裹挾天子,而關東盟軍內訌失敗,如今相互攻伐,爭搶地盤,如今劉大人看中了河東的鹽池,想必也是要據為己有,還說什麽要為征討長安籌措軍餉之類的借口,我觀之你劉大人與袁紹、曹操、袁術之流無異!”
王邑說完這話,劉星身邊的衛士當即就拔出刀劍,作勢要將他拿下。
劉星嗬嗬一陣冷笑,輕輕擺手,示意軍士將刀劍入鞘。
劉星跳下馬,來到王邑麵前,仔細盯著他,轉了三圈,淡淡的問道:
“敢問王太守平生的誌向又是什麽呢?!”
王邑也來了亢奮勁了,豁出去了,一陣冷笑後說道: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哎呦,這句詞挺硬啊,劉星繼續問道:
“敢問王太守師從何人,以何人為友啊?”
“在下早年師從太尉劉寬,要說是友嘛,當初有一個,現在沒有了!”
“哦,當初是誰啊?為何現在沒有了,他死了嗎?”
“哼,此人不提也罷,就是那公孫瓚,我們當年共同認劉太尉為師!”
“啊?”
公孫瓚是王邑的同學。劉備不也是嘛,呂布到處認幹爹,這公孫瓚先是師從盧植,後又師從太尉劉寬,看來此人也是四處投機鑽營啊。
“王太守,據我所知,公孫伯圭還尚在人世啊,而且前一段他還上過表,痛罵袁紹十宗罪,天下人皆知啊,你為何不認他了呀?他對你做什麽壞事了嗎?”
王邑冷哼一聲道:
“之前我還以為他是個忠君之臣,結果還是與你等是一丘之貉,名正言順的找借口,實則是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如今天子還在長安蒙難,他與你一樣都是包藏禍心之人!”
我靠,這個王邑啊,你是真的不怕死啊,連我也敢罵!
一旁的侍衛已經在磨刀霍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