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朱儁來了
在作出攻擊長安的計劃時,荀彧就和劉星說過。
董卓的身邊,要麽就是心懷鬼胎的公卿百官,要麽就是唯利是圖的募兵衛士,這得益於大漢朝廷的製度,都城內的兵權一直由宦官或外戚統轄,外朝大臣不得染指。
這個規定使董卓不必擔心遭到武裝討伐或兵變。但是,這也讓刺殺成了首選項。
荀彧的一條計策是,讓劉星在外征討,而在長安再布下棋子,伺機而動,刺殺董卓。
劉星當然知道有這麽一個故事,但畢竟三國演義和實際上的事情並不一樣啊。
長安一定有內應,但實際情況也未必是自己想的。
此時的長安有王允、何顒、鄭泰、伍瓊、華歆和荀攸。前幾位都是當初何進的鐵杆,也是袁紹和曹操當初的同事。而荀攸則是袁紹的手下,也是荀彧的侄子啊。
這些人自己能不能利用?
當然能,尤其是王允,劉星有想法。
當然了,董卓身邊也是有人的,有牛輔、李儒、李傕和郭汜,也有呂布、李肅和徐榮。
這些人中,可不可以分化?
當然能,尤其是呂布,劉星也有想法。
還有另外的一些大臣圍繞在皇帝劉協身邊,如蔡邕、楊彪、董承、黃琬等等。
這些人也算是皇帝身邊的人了,不然皇帝太孤單。
做好了董卓的資料調查,劉星還是有些放心不下,但算了,所有的資料就這些,見機行事吧。
張飛、趙雲、高順三路領兵先走了,劉星也要出發,這時有人來報,說是朱儁來了。
“誰?”
“報大人,是朱儁朱公偉!”
“可是曾經剿滅黃巾之亂的右中郎將那個朱儁?”
“對,就是他!”
“快請快請!”
劉星興奮了,還請什麽啊?直接劉星就跑了出去,連鞋子都沒有穿。對待老前輩當然要尊敬。
果然,朱儁看到劉星如此,很是感動,兩人進房中議事。
“老將軍,我此行將要去長安討伐董賊,老將軍來可是助我一臂之力的?”
朱儁慚愧的一笑道:
“劉太守,老夫空有一腔熱血,但無奈廉頗老矣啊!”
“老將軍,此話怎講啊?”
劉星心說,我馬上就出兵了,你現在來,難道隻是精神鼓勵?
朱儁這才講起。
在初平元年,關東推舉袁紹為盟主的時候,,兵鋒甚為強盛。董卓感到恐懼,當時的朱儁就在雒陽,董卓提議遷都長安,但朱儁屢次阻止。
董卓雖然厭惡朱儁和自己作對,但貪圖他的高名,於是上表奏請朱儁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使者到朱儁府上後想要宣示詔命,朱儁堅決推辭,不肯接受,並乘機說:
“國家西遷,必定讓天下人失望,增長山東的禍亂,臣看不出此可行之處。”
使者聽了,就問他:“召您受任,您堅決拒絕;也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呢?”
朱儁說:
“副相國位重,臣不能勝任。遷都之計,也不是緊急要辦的事情。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提出不關緊要的事情,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沒聽到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麽知道的呢?”
朱儁又煞有其事地說:
“這是相國董卓告訴我的,我才知道的。”
使者將此事傳了出去,之後,朝廷大臣們都稱讚佩服朱儁,但董卓也因此更加痛恨朱儁了。
因為董卓手中有皇帝,朱儁被迫為董卓謀劃軍事。畢竟袁紹他們當時在朝廷的眼中是反賊啊。但董卓卻因此斥責朱儁。
到了初平二年,也就是上半年,董卓進入關中後,留朱儁守雒陽,朱儁便和山東諸將通謀,想作內應。
但後來,朱儁還是擔心董卓襲擊自己,於是就棄官逃往荊州。
董卓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雒陽。朱儁聞訊,率兵返迴雒陽,楊懿退走。
朱儁見河南殘破,無法作為屏障依靠,於是引軍向東麵,屯駐在中牟縣。並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
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來,陶謙便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車騎將軍。
董卓聞知後派兵出擊,他的女婿牛輔派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率領步騎數萬屯駐河南抵擋朱儁。
而朱儁出擊,在中牟被李傕等人擊敗。朱儁自知眾寡不敵,於是停留關下,不再前進。
之後,劉星就來到了雒陽。
朱儁說道:
“劉太守,你此去長安,首先要經過澠池縣、陝縣和華陰縣,這三處你得先過去,才會到潼關,這三處有著董卓的三名親信把守,此去不容易啊!”
劉星嗬嗬笑了。
“老將軍,容不容易的我不知道,但我想,現在我的前鋒部隊應該已經和他們交鋒了。”
... ...
在作出攻擊長安的計劃時,荀彧就和劉星說過。
董卓的身邊,要麽就是心懷鬼胎的公卿百官,要麽就是唯利是圖的募兵衛士,這得益於大漢朝廷的製度,都城內的兵權一直由宦官或外戚統轄,外朝大臣不得染指。
這個規定使董卓不必擔心遭到武裝討伐或兵變。但是,這也讓刺殺成了首選項。
荀彧的一條計策是,讓劉星在外征討,而在長安再布下棋子,伺機而動,刺殺董卓。
劉星當然知道有這麽一個故事,但畢竟三國演義和實際上的事情並不一樣啊。
長安一定有內應,但實際情況也未必是自己想的。
此時的長安有王允、何顒、鄭泰、伍瓊、華歆和荀攸。前幾位都是當初何進的鐵杆,也是袁紹和曹操當初的同事。而荀攸則是袁紹的手下,也是荀彧的侄子啊。
這些人自己能不能利用?
當然能,尤其是王允,劉星有想法。
當然了,董卓身邊也是有人的,有牛輔、李儒、李傕和郭汜,也有呂布、李肅和徐榮。
這些人中,可不可以分化?
當然能,尤其是呂布,劉星也有想法。
還有另外的一些大臣圍繞在皇帝劉協身邊,如蔡邕、楊彪、董承、黃琬等等。
這些人也算是皇帝身邊的人了,不然皇帝太孤單。
做好了董卓的資料調查,劉星還是有些放心不下,但算了,所有的資料就這些,見機行事吧。
張飛、趙雲、高順三路領兵先走了,劉星也要出發,這時有人來報,說是朱儁來了。
“誰?”
“報大人,是朱儁朱公偉!”
“可是曾經剿滅黃巾之亂的右中郎將那個朱儁?”
“對,就是他!”
“快請快請!”
劉星興奮了,還請什麽啊?直接劉星就跑了出去,連鞋子都沒有穿。對待老前輩當然要尊敬。
果然,朱儁看到劉星如此,很是感動,兩人進房中議事。
“老將軍,我此行將要去長安討伐董賊,老將軍來可是助我一臂之力的?”
朱儁慚愧的一笑道:
“劉太守,老夫空有一腔熱血,但無奈廉頗老矣啊!”
“老將軍,此話怎講啊?”
劉星心說,我馬上就出兵了,你現在來,難道隻是精神鼓勵?
朱儁這才講起。
在初平元年,關東推舉袁紹為盟主的時候,,兵鋒甚為強盛。董卓感到恐懼,當時的朱儁就在雒陽,董卓提議遷都長安,但朱儁屢次阻止。
董卓雖然厭惡朱儁和自己作對,但貪圖他的高名,於是上表奏請朱儁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使者到朱儁府上後想要宣示詔命,朱儁堅決推辭,不肯接受,並乘機說:
“國家西遷,必定讓天下人失望,增長山東的禍亂,臣看不出此可行之處。”
使者聽了,就問他:“召您受任,您堅決拒絕;也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麽呢?”
朱儁說:
“副相國位重,臣不能勝任。遷都之計,也不是緊急要辦的事情。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提出不關緊要的事情,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
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沒聽到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麽知道的呢?”
朱儁又煞有其事地說:
“這是相國董卓告訴我的,我才知道的。”
使者將此事傳了出去,之後,朝廷大臣們都稱讚佩服朱儁,但董卓也因此更加痛恨朱儁了。
因為董卓手中有皇帝,朱儁被迫為董卓謀劃軍事。畢竟袁紹他們當時在朝廷的眼中是反賊啊。但董卓卻因此斥責朱儁。
到了初平二年,也就是上半年,董卓進入關中後,留朱儁守雒陽,朱儁便和山東諸將通謀,想作內應。
但後來,朱儁還是擔心董卓襲擊自己,於是就棄官逃往荊州。
董卓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雒陽。朱儁聞訊,率兵返迴雒陽,楊懿退走。
朱儁見河南殘破,無法作為屏障依靠,於是引軍向東麵,屯駐在中牟縣。並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
徐州刺史陶謙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來,陶謙便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車騎將軍。
董卓聞知後派兵出擊,他的女婿牛輔派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率領步騎數萬屯駐河南抵擋朱儁。
而朱儁出擊,在中牟被李傕等人擊敗。朱儁自知眾寡不敵,於是停留關下,不再前進。
之後,劉星就來到了雒陽。
朱儁說道:
“劉太守,你此去長安,首先要經過澠池縣、陝縣和華陰縣,這三處你得先過去,才會到潼關,這三處有著董卓的三名親信把守,此去不容易啊!”
劉星嗬嗬笑了。
“老將軍,容不容易的我不知道,但我想,現在我的前鋒部隊應該已經和他們交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