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裂痕
如今的場麵是,孫堅一個人在前麵衝,其他的諸侯在後邊不緊不慢的跟著,包括劉星和曹操等人。
自打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再也沒有什麽惡仗可打了,打仗的隻有孫堅一個人。
此時,眼看著就要到了雒陽,大軍的速度才快了一些。
而袁紹每日裏就是好酒好肉的招待這些諸侯們,畢竟當盟主的嘛,吃喝還是要供上,而這些吃喝也不是由他來承擔,而是各地的諸侯們。
他心中其實也在擔心孫堅,怕孫堅進軍的太快,要是直接將董卓幹死了,那麽自己的盟主也就當到頭了,到時候該解散了呀,他要盡情的享受這當盟主的好日子。
整日的喝酒,也得有個議題不是,這一天,袁紹就說道:
“諸位諸侯,如今董卓西竄,皇帝年幼,且不知生死,而且他董卓代替皇帝下達命令,我們這些人雖說是刺史、太守什麽的,可在名義上都是假的呀,我看不如咱們另外推舉一名漢室德高望重的宗親為新君吧!”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本來關東諸侯們也是覺得大家集中在這裏這麽久了,沒做出個事來,真的有點兒丟臉。現在能做出什麽大事呢?去打董卓當然是大事業。可之前在華雄和呂布麵前死傷了幾員大將之後,大家也明白了,不能當這個出頭鳥啊,你看曹操就是,這麽長時間了他的手下看著挺威武的,可是卻無人上陣,這明顯就是保存實力啊,既然孫堅願意打那就讓他打。
可是現在局勢變了,眼看著孫堅就要攻進雒陽城了,那麽他就是頭功啊,不過嘛,袁盟主的這個另立新君的提議一出,誰要是擁護,那可就是大大的功臣,比起孫堅來,不逞多讓,因此,討論的非常熱烈,畢竟袁盟主說的理由很有道理。
可誰來當這個皇帝最好呢?
袁紹早就打好了腹稿,當場說道:劉虞!
劉虞現在是幽州牧。這個官雖然很大,可他卻是個沒什麽性格的人。袁紹看中的就是他沒有性格,領導沒有性格,以後他的性格才好發揮。
很多人都支持,這些人本來就是這樣,隻要不直接觸及他們的利益,能讓他們繼續猛吃猛喝,誰當皇帝都不關他們的事。
但還是有人反對。
第一個反對的人是劉備,說的義正言辭,但他位微言輕,沒人搭理他,氣得他拂袖而去,關羽也跟著走了。
袁紹心中暗喜,但很快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第二個反對的人是曹操。說的同樣是義正言辭:
“袁本初,你所說的實在是大逆不道,現在皇帝才幾歲?他犯了什麽錯誤?他什麽錯誤也沒有啊,你說他生死未卜,那麽我們就打過去啊,打到長安,要是皇帝不在了,再研究,現在並沒有皇帝駕崩的消息,我們就另立新君,你有什麽資格?你們這些人,要是願意,你們就去北邊迎接劉虞,我還是得繼續向西!”
曹操比劉備有些分量,但這還是依然不能抵得過大多數人。
這時第三個人也站了出來,正是劉星!
劉星同樣有著一大堆的理由,但基本上都被曹操和劉備說了,他之所以這麽幹,那就是緊跟這兩位大佬呀。
之前劉星所仰仗的盧植,如今逃迴幽州,何苗死了,蹇碩死了,而袁紹此時已經走上了另外的一條道路,該是時候和他決裂了。
劉星的分量還是很重的,畢竟是有實權的太守,甚至比他這個才當上沒幾年的渤海太守要有實力,而且手下的典韋、張飛、黃忠在力戰呂布的時候,大家是看到了他們的武勇。
袁紹沉默了。
不過,竟然還有第四個人,也反對。
這讓袁紹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弟弟袁術。
袁術的理由和以上三人差不多,但是真正的理由卻是見不得光的。
這一天的晚餐bbq進行的很不愉快。
袁紹很快就去找袁術,他還以為這個老弟頭腦在發暈,居然不支持哥哥的工作,想著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可袁術卻毫不理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表示自己對現任皇帝忠心到底,也決心與董卓血拚到底。
我靠!
袁紹被誰折辱了都不會甘休,尤其是被自己這個弟弟折辱,簡直比殺了他都難受。
他當機立斷,不顧反對的聲音,派了一個代表團跑過去找劉虞,向劉虞表達了他們美好的願望。
劉星知道,聯盟已經到了分裂的邊緣,始作俑者就是袁氏兄弟,因此他找來郭嘉和徐庶商量對策。
是否繼續留在聯盟當中。
... ...
如今的場麵是,孫堅一個人在前麵衝,其他的諸侯在後邊不緊不慢的跟著,包括劉星和曹操等人。
自打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再也沒有什麽惡仗可打了,打仗的隻有孫堅一個人。
此時,眼看著就要到了雒陽,大軍的速度才快了一些。
而袁紹每日裏就是好酒好肉的招待這些諸侯們,畢竟當盟主的嘛,吃喝還是要供上,而這些吃喝也不是由他來承擔,而是各地的諸侯們。
他心中其實也在擔心孫堅,怕孫堅進軍的太快,要是直接將董卓幹死了,那麽自己的盟主也就當到頭了,到時候該解散了呀,他要盡情的享受這當盟主的好日子。
整日的喝酒,也得有個議題不是,這一天,袁紹就說道:
“諸位諸侯,如今董卓西竄,皇帝年幼,且不知生死,而且他董卓代替皇帝下達命令,我們這些人雖說是刺史、太守什麽的,可在名義上都是假的呀,我看不如咱們另外推舉一名漢室德高望重的宗親為新君吧!”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本來關東諸侯們也是覺得大家集中在這裏這麽久了,沒做出個事來,真的有點兒丟臉。現在能做出什麽大事呢?去打董卓當然是大事業。可之前在華雄和呂布麵前死傷了幾員大將之後,大家也明白了,不能當這個出頭鳥啊,你看曹操就是,這麽長時間了他的手下看著挺威武的,可是卻無人上陣,這明顯就是保存實力啊,既然孫堅願意打那就讓他打。
可是現在局勢變了,眼看著孫堅就要攻進雒陽城了,那麽他就是頭功啊,不過嘛,袁盟主的這個另立新君的提議一出,誰要是擁護,那可就是大大的功臣,比起孫堅來,不逞多讓,因此,討論的非常熱烈,畢竟袁盟主說的理由很有道理。
可誰來當這個皇帝最好呢?
袁紹早就打好了腹稿,當場說道:劉虞!
劉虞現在是幽州牧。這個官雖然很大,可他卻是個沒什麽性格的人。袁紹看中的就是他沒有性格,領導沒有性格,以後他的性格才好發揮。
很多人都支持,這些人本來就是這樣,隻要不直接觸及他們的利益,能讓他們繼續猛吃猛喝,誰當皇帝都不關他們的事。
但還是有人反對。
第一個反對的人是劉備,說的義正言辭,但他位微言輕,沒人搭理他,氣得他拂袖而去,關羽也跟著走了。
袁紹心中暗喜,但很快又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第二個反對的人是曹操。說的同樣是義正言辭:
“袁本初,你所說的實在是大逆不道,現在皇帝才幾歲?他犯了什麽錯誤?他什麽錯誤也沒有啊,你說他生死未卜,那麽我們就打過去啊,打到長安,要是皇帝不在了,再研究,現在並沒有皇帝駕崩的消息,我們就另立新君,你有什麽資格?你們這些人,要是願意,你們就去北邊迎接劉虞,我還是得繼續向西!”
曹操比劉備有些分量,但這還是依然不能抵得過大多數人。
這時第三個人也站了出來,正是劉星!
劉星同樣有著一大堆的理由,但基本上都被曹操和劉備說了,他之所以這麽幹,那就是緊跟這兩位大佬呀。
之前劉星所仰仗的盧植,如今逃迴幽州,何苗死了,蹇碩死了,而袁紹此時已經走上了另外的一條道路,該是時候和他決裂了。
劉星的分量還是很重的,畢竟是有實權的太守,甚至比他這個才當上沒幾年的渤海太守要有實力,而且手下的典韋、張飛、黃忠在力戰呂布的時候,大家是看到了他們的武勇。
袁紹沉默了。
不過,竟然還有第四個人,也反對。
這讓袁紹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弟弟袁術。
袁術的理由和以上三人差不多,但是真正的理由卻是見不得光的。
這一天的晚餐bbq進行的很不愉快。
袁紹很快就去找袁術,他還以為這個老弟頭腦在發暈,居然不支持哥哥的工作,想著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可袁術卻毫不理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表示自己對現任皇帝忠心到底,也決心與董卓血拚到底。
我靠!
袁紹被誰折辱了都不會甘休,尤其是被自己這個弟弟折辱,簡直比殺了他都難受。
他當機立斷,不顧反對的聲音,派了一個代表團跑過去找劉虞,向劉虞表達了他們美好的願望。
劉星知道,聯盟已經到了分裂的邊緣,始作俑者就是袁氏兄弟,因此他找來郭嘉和徐庶商量對策。
是否繼續留在聯盟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