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沉默了,他知道,龐統說的都是真的,但以劉星現在的能力他是做不到的。
“龐先生,以你之見,該當如何呢?”
“嗬嗬,太守大人,不是我要如何,而是國家要如何,國家也在做,你難道不知度田政策嗎?”
“還請龐先生講解!”此時的劉星心中已經平靜下來很多了,這個龐統倒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實踐家,至少他看的問題比自己深刻。
“武帝和成哀二帝兩次土地兼並高潮後,土地兼並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大量農民淪為流民或依附民,社會矛盾非常尖銳。雖然哀帝朝有過‘限田限奴婢之議’,包括王莽篡漢後也推行過‘王田製’,但是都沒有成功。甚至可以說,王能夠成功篡漢,很大程度上就跟土地高度兼並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人心思變有關。”
“難道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非也,光武帝意識到了土地兼並的問題。所以當他再統江山的時候,就慢慢地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詔下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也就是‘度田’,核實各地開墾的田地數量,並清查戶口人數和人口年齡。這就是‘度田政策’的核心內容”。
“嗯,要不怎麽說這是中興之帝呢!”
“對,在查清楚這兩個數據之後,光武帝拿地主豪強們開刀也就水到渠成了。即使不像此前那樣‘限田限奴’、或者土地收歸國有,光是足額繳稅,就足夠他們割一大塊肉了。”
“嗯,果然是光武皇帝!”
可龐統還是說道:
“但,即便如此,度田之策,也遇到了重重阻力。首先是官吏執行命令時從中漁利,侵擾百姓。可謂歪嘴和尚念歪經。其次是官吏們搞區別對待。比如著名的‘潁川可問,南陽不可問’。
“這是什麽意思?怎麽牽扯奧潁川和南陽了?”
“嗬嗬,太守大人,敢為光武皇帝從哪裏發跡?就是南陽這裏啊,當時的政策就是對南陽的近臣宗室們寬大處理,而對潁川等普通大戶嚴肅對待,也就是所謂的放過老虎打蒼蠅!”
“光武皇帝也難啊!”
“嗬嗬,那您可是小看了中興之主了!光武帝為了糾正這些問題、為了把度田進行到底,下了很大的決心和力氣,罷免了一批人、處死了一批人,甚至逼得地主們不惜以造反來反對度田。”
“竟然因此而有反叛?”
“對,雖然叛亂最後被平息了。度田之策的初衷還是未達到!因為從根子上來說,這件事就不可能成功!”
“為何?”
“太守大人當然該知道‘雲台二十八將’吧,他們都是開國元勳,在地方上都是唿風喚雨的人物,當年的光武皇帝可是依靠著這些人打下的江山,如今天下坐穩了,就要拿當年的老兄弟們開刀了?不說社會輿論如何,已經進入政權核心的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護住自己的基本盤。何況光武皇帝與高祖皇帝可是不同的,他是優待功臣的呀!”
這時,司馬徽在一旁咳嗽了一聲,示意龐統注意措辭。
“所以度田這事兒,一定是打不到、或者說打不動這些大老虎的。度田最後的結果,最多也就拍死一片潁川等地的小蒼蠅們而已。”
“那就是說,也有成功的地方嘛!”
“嗬嗬,大人,即使是這些‘小蒼蠅’們,也同樣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現在一直延續了度田政策,但是,土地和人口,尤其是人口隻是以更隱蔽的方式被地主們占有了而已。劉太守應該知道,在黃巾之亂的時候,那些人動不動就能拿出幾百幾千的‘部曲’來,這些部曲是從哪兒來的?其實就是由地主豪強們控製的依附農所組成的私人武裝。度田沒有把這些人挖出來,能算是成功嗎?!”
“這個,至少也不算是完全失敗吧?!”
“太守大人,度田的本質與土地兼並一樣,是國家政權和地方勢力在爭奪土地、人口的控製權,以及二者所帶來的經濟和軍事資源。國家政權要依靠地方勢力來行使權利,就不可能把地方勢力逼上死路;地方勢力從國家政權中分得一杯羹之後,也一定會‘扛著大旗反大旗’,拚死保護既得利益。所以,度田政策最後不可能完全成功,隻能在國家政權和地方勢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連度田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就更別想根治土地兼並了。”
此時的天色早就已經黑了下來,劉星被龐統上了這一課之後,情緒是極為低落的。
此時的劉星已經不是在糾結明日龐統該如何告知鄉民,而是未來,自己該如何解決這南陽一郡,甚至是未來一國的問題。
“還望龐先生教我啊!”
這下劉星是真的服了龐統,真心求教了。
而此時,司馬徽說道:
“龐士元,可稱為鳳雛,將來一定會高翔於九天之上!”
... ...
“龐先生,以你之見,該當如何呢?”
“嗬嗬,太守大人,不是我要如何,而是國家要如何,國家也在做,你難道不知度田政策嗎?”
“還請龐先生講解!”此時的劉星心中已經平靜下來很多了,這個龐統倒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實踐家,至少他看的問題比自己深刻。
“武帝和成哀二帝兩次土地兼並高潮後,土地兼並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大量農民淪為流民或依附民,社會矛盾非常尖銳。雖然哀帝朝有過‘限田限奴婢之議’,包括王莽篡漢後也推行過‘王田製’,但是都沒有成功。甚至可以說,王能夠成功篡漢,很大程度上就跟土地高度兼並引發的社會不穩定、人心思變有關。”
“難道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非也,光武帝意識到了土地兼並的問題。所以當他再統江山的時候,就慢慢地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詔下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也就是‘度田’,核實各地開墾的田地數量,並清查戶口人數和人口年齡。這就是‘度田政策’的核心內容”。
“嗯,要不怎麽說這是中興之帝呢!”
“對,在查清楚這兩個數據之後,光武帝拿地主豪強們開刀也就水到渠成了。即使不像此前那樣‘限田限奴’、或者土地收歸國有,光是足額繳稅,就足夠他們割一大塊肉了。”
“嗯,果然是光武皇帝!”
可龐統還是說道:
“但,即便如此,度田之策,也遇到了重重阻力。首先是官吏執行命令時從中漁利,侵擾百姓。可謂歪嘴和尚念歪經。其次是官吏們搞區別對待。比如著名的‘潁川可問,南陽不可問’。
“這是什麽意思?怎麽牽扯奧潁川和南陽了?”
“嗬嗬,太守大人,敢為光武皇帝從哪裏發跡?就是南陽這裏啊,當時的政策就是對南陽的近臣宗室們寬大處理,而對潁川等普通大戶嚴肅對待,也就是所謂的放過老虎打蒼蠅!”
“光武皇帝也難啊!”
“嗬嗬,那您可是小看了中興之主了!光武帝為了糾正這些問題、為了把度田進行到底,下了很大的決心和力氣,罷免了一批人、處死了一批人,甚至逼得地主們不惜以造反來反對度田。”
“竟然因此而有反叛?”
“對,雖然叛亂最後被平息了。度田之策的初衷還是未達到!因為從根子上來說,這件事就不可能成功!”
“為何?”
“太守大人當然該知道‘雲台二十八將’吧,他們都是開國元勳,在地方上都是唿風喚雨的人物,當年的光武皇帝可是依靠著這些人打下的江山,如今天下坐穩了,就要拿當年的老兄弟們開刀了?不說社會輿論如何,已經進入政權核心的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護住自己的基本盤。何況光武皇帝與高祖皇帝可是不同的,他是優待功臣的呀!”
這時,司馬徽在一旁咳嗽了一聲,示意龐統注意措辭。
“所以度田這事兒,一定是打不到、或者說打不動這些大老虎的。度田最後的結果,最多也就拍死一片潁川等地的小蒼蠅們而已。”
“那就是說,也有成功的地方嘛!”
“嗬嗬,大人,即使是這些‘小蒼蠅’們,也同樣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現在一直延續了度田政策,但是,土地和人口,尤其是人口隻是以更隱蔽的方式被地主們占有了而已。劉太守應該知道,在黃巾之亂的時候,那些人動不動就能拿出幾百幾千的‘部曲’來,這些部曲是從哪兒來的?其實就是由地主豪強們控製的依附農所組成的私人武裝。度田沒有把這些人挖出來,能算是成功嗎?!”
“這個,至少也不算是完全失敗吧?!”
“太守大人,度田的本質與土地兼並一樣,是國家政權和地方勢力在爭奪土地、人口的控製權,以及二者所帶來的經濟和軍事資源。國家政權要依靠地方勢力來行使權利,就不可能把地方勢力逼上死路;地方勢力從國家政權中分得一杯羹之後,也一定會‘扛著大旗反大旗’,拚死保護既得利益。所以,度田政策最後不可能完全成功,隻能在國家政權和地方勢力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連度田這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就更別想根治土地兼並了。”
此時的天色早就已經黑了下來,劉星被龐統上了這一課之後,情緒是極為低落的。
此時的劉星已經不是在糾結明日龐統該如何告知鄉民,而是未來,自己該如何解決這南陽一郡,甚至是未來一國的問題。
“還望龐先生教我啊!”
這下劉星是真的服了龐統,真心求教了。
而此時,司馬徽說道:
“龐士元,可稱為鳳雛,將來一定會高翔於九天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