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三方押寶
荀彧和荀攸聞聽此言,趕緊都跪倒在地,這位老爺子可是號稱荀氏八龍之一啊,他的話絕對有深意。
“文若,你可知,我為何讓你娶唐氏?”
老頭子提到了荀彧的夫人唐氏,這唐氏可是時任中常侍的唐衡,當時中常侍唐衡打算把女兒嫁給汝南人傅公明,傅公明不娶,就轉給荀緄的兒子荀彧。
因為宦官的不好名聲,坊間就有人說荀緄貪慕唐衡的權勢,讓荀彧娶了唐衡之女,致使荀彧受論者譏諷。
這一點,也是荀彧唯一的黑曆史了。
“父親苦心,兒清楚!”
既成事實,荀彧接受。
老頭子捋了捋胡須,滿意點頭,別管外人咋說,自己兒子支持自己就行。
接著他又問荀攸。
“公達,至於你為何在袁紹底下做事,你可清楚?”
“孫兒清楚!”
袁紹四世三公,又為大將軍何進做事,也就是說,荀攸間接效力於外戚勢力。
事情講清了,老頭子對荀彧說道:
“如今出來一個堪比周公的劉拱辰,他乃漢室宗親,而且在潁川一郡如此年輕就身居都尉之職,你們知道,這是他一刀一槍搏來的,此人未來不可限量。所以,文若啊,我讓你在他底下做事,你可要全力輔佐!”
事情已經清楚了,荀緄預判天下即將大亂,自己荀家未來的前途同樣是琢磨不定,這就是在各方押寶,無論是宦官、外戚,還是新興的宗室勢力,哪一方贏了,他荀家都可以屹立不倒。
而基於此,荀緄是在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皇帝劉宏不行了,現在的朝廷不行了。
按照漢朝正常的發展軌跡,皇權一定還會在外戚、宦官之間反複搖擺,而荀緄的判斷,未來也許會變了。
未來的掌權者究竟會落在誰的手中,他不好說,他就隻能各方押寶,總之他荀家不虧!
這就是老頭子的智慧,而且他是荀家這一代的家主,他的意見不可反抗。
隨後,老頭子又問道:
“公達,你久在京中,依你之見,未來的變局會如何發展?”
“爺爺,孫兒在京城,的確是知道一些隱秘,例如關於皇子的消息。”
“哦,那你講講!”老頭子來了精氣神,這種宮廷秘史八卦他可是最愛聽的。
皇子劉辯是何皇後所生的嫡長子,今年13歲,舅舅是大將軍何進,未來就是下一任皇帝。
皇子劉協是王美人所生,今年隻有5歲,而王美人在生下他的時候就被何皇後給毒殺,由竇太後撫養。親戚家可是沒有勢力的。
本來,這兩個皇子的身份已定,但荀攸不知道從哪裏獲得了消息,說是皇帝劉宏有意將劉協立為太子。
這個消息可是太過於震驚了!
“不會,絕對不會啊!”老頭子連連搖頭。
荀彧則猜想著說道:
“若此事為真,那就隻有一種可能,是陛下不願意日後的朝政大權再次被外戚掌控,皇子協無親無靠,外戚沒有辦法幹政!”
荀攸說道:
“可若是這樣,那麽,宦官就會繼續控製皇子協,朝廷依舊還是一片黑暗!”
老頭子醒悟了,道:
“若是立皇子協為太子,何皇後和大將軍恐怕是不會答應的,而宦官們自然會極力的支持皇子協,不然,若是皇子辯繼位後,大將軍可是不會繞過他們這些宦官,畢竟十常侍們實在是太過於囂張跋扈了。”
荀攸道:
“還有的就是,黃巾之亂,乃是何大將軍統領天下,這平亂之功,自然非大將軍莫屬,十常侍見了,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外戚勢力再次興起,不久後,恐怕就要刀兵相見了呀!”
荀彧嗬嗬笑了,問道:
“公達以為,這個不久後,是多久?!”
“這個嘛...不好說,但次亂,必會從宮中而起!”
荀彧歎了一口氣道:
“劉都尉曾經問過我,他被許劭評價為堪比周公,周公者,乃扶王匡社稷之人,必須入京朝聖,如果他不進京,那又何來的堪比周公呢?”
荀攸也笑了,道:
“叔叔,這位劉都尉倒是個有趣的人,一個平常的宗親之後,竟然獲得盛名,怕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我記得他在屯騎營時,一時衝動殺了尉丞,還是本初救了他,如此看來,他乃一莽撞之人。”
荀彧正色道:
“公達,此言差異,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劉都尉,可是有天下之誌的,隻是未與你言而已,你可知他如今在做些什麽?他麾下有張飛、典韋、高順、程普、韓當等一幹武將,而且還在並州與塞外經營著販酒和販馬的生意,就連在南陽的魯山也在伐木販往京城,年前高順隨他去了並州,卻未迴來,你可知是做什麽嗎?”
“難不成是接替張飛繼續販酒販馬?!不過一商賈爾!”
“公達,空說無憑,日後見了分曉時,你就知道了。”
... ...
荀彧和荀攸聞聽此言,趕緊都跪倒在地,這位老爺子可是號稱荀氏八龍之一啊,他的話絕對有深意。
“文若,你可知,我為何讓你娶唐氏?”
老頭子提到了荀彧的夫人唐氏,這唐氏可是時任中常侍的唐衡,當時中常侍唐衡打算把女兒嫁給汝南人傅公明,傅公明不娶,就轉給荀緄的兒子荀彧。
因為宦官的不好名聲,坊間就有人說荀緄貪慕唐衡的權勢,讓荀彧娶了唐衡之女,致使荀彧受論者譏諷。
這一點,也是荀彧唯一的黑曆史了。
“父親苦心,兒清楚!”
既成事實,荀彧接受。
老頭子捋了捋胡須,滿意點頭,別管外人咋說,自己兒子支持自己就行。
接著他又問荀攸。
“公達,至於你為何在袁紹底下做事,你可清楚?”
“孫兒清楚!”
袁紹四世三公,又為大將軍何進做事,也就是說,荀攸間接效力於外戚勢力。
事情講清了,老頭子對荀彧說道:
“如今出來一個堪比周公的劉拱辰,他乃漢室宗親,而且在潁川一郡如此年輕就身居都尉之職,你們知道,這是他一刀一槍搏來的,此人未來不可限量。所以,文若啊,我讓你在他底下做事,你可要全力輔佐!”
事情已經清楚了,荀緄預判天下即將大亂,自己荀家未來的前途同樣是琢磨不定,這就是在各方押寶,無論是宦官、外戚,還是新興的宗室勢力,哪一方贏了,他荀家都可以屹立不倒。
而基於此,荀緄是在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皇帝劉宏不行了,現在的朝廷不行了。
按照漢朝正常的發展軌跡,皇權一定還會在外戚、宦官之間反複搖擺,而荀緄的判斷,未來也許會變了。
未來的掌權者究竟會落在誰的手中,他不好說,他就隻能各方押寶,總之他荀家不虧!
這就是老頭子的智慧,而且他是荀家這一代的家主,他的意見不可反抗。
隨後,老頭子又問道:
“公達,你久在京中,依你之見,未來的變局會如何發展?”
“爺爺,孫兒在京城,的確是知道一些隱秘,例如關於皇子的消息。”
“哦,那你講講!”老頭子來了精氣神,這種宮廷秘史八卦他可是最愛聽的。
皇子劉辯是何皇後所生的嫡長子,今年13歲,舅舅是大將軍何進,未來就是下一任皇帝。
皇子劉協是王美人所生,今年隻有5歲,而王美人在生下他的時候就被何皇後給毒殺,由竇太後撫養。親戚家可是沒有勢力的。
本來,這兩個皇子的身份已定,但荀攸不知道從哪裏獲得了消息,說是皇帝劉宏有意將劉協立為太子。
這個消息可是太過於震驚了!
“不會,絕對不會啊!”老頭子連連搖頭。
荀彧則猜想著說道:
“若此事為真,那就隻有一種可能,是陛下不願意日後的朝政大權再次被外戚掌控,皇子協無親無靠,外戚沒有辦法幹政!”
荀攸說道:
“可若是這樣,那麽,宦官就會繼續控製皇子協,朝廷依舊還是一片黑暗!”
老頭子醒悟了,道:
“若是立皇子協為太子,何皇後和大將軍恐怕是不會答應的,而宦官們自然會極力的支持皇子協,不然,若是皇子辯繼位後,大將軍可是不會繞過他們這些宦官,畢竟十常侍們實在是太過於囂張跋扈了。”
荀攸道:
“還有的就是,黃巾之亂,乃是何大將軍統領天下,這平亂之功,自然非大將軍莫屬,十常侍見了,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外戚勢力再次興起,不久後,恐怕就要刀兵相見了呀!”
荀彧嗬嗬笑了,問道:
“公達以為,這個不久後,是多久?!”
“這個嘛...不好說,但次亂,必會從宮中而起!”
荀彧歎了一口氣道:
“劉都尉曾經問過我,他被許劭評價為堪比周公,周公者,乃扶王匡社稷之人,必須入京朝聖,如果他不進京,那又何來的堪比周公呢?”
荀攸也笑了,道:
“叔叔,這位劉都尉倒是個有趣的人,一個平常的宗親之後,竟然獲得盛名,怕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我記得他在屯騎營時,一時衝動殺了尉丞,還是本初救了他,如此看來,他乃一莽撞之人。”
荀彧正色道:
“公達,此言差異,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劉都尉,可是有天下之誌的,隻是未與你言而已,你可知他如今在做些什麽?他麾下有張飛、典韋、高順、程普、韓當等一幹武將,而且還在並州與塞外經營著販酒和販馬的生意,就連在南陽的魯山也在伐木販往京城,年前高順隨他去了並州,卻未迴來,你可知是做什麽嗎?”
“難不成是接替張飛繼續販酒販馬?!不過一商賈爾!”
“公達,空說無憑,日後見了分曉時,你就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