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佛在人世間
惡毒女配隻能抱團取暖 作者:暢然天地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冰裳隨小沙彌穿過整個白馬寺,一路上香客逐漸稀少,但是行至夥房處,卻能看到身著灰色長袍的僧侶和滿身補丁的平民一同排隊,等待著齋堂的僧人在他們的空碗中盛滿飯菜。
“現在正是用早膳的時辰。我等做好齋飯後會將多餘的飯食分發給寺內饑餓的信眾。”小沙彌向葉冰裳解釋道,“有些信眾家中沒有餘糧,又不好意思來寺院吃白食。他們便會在清晨來到白馬寺,隨我等一同掃灑寺院,如此也算是為自己積累福德。”
葉冰裳聞著那誘人的飯食香氣,微笑著道:“白馬寺的各位師父真是心懷大義,令冰裳感佩不已。”
那小沙彌以手合掌道:“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這是我等應為之事。倒是素聞葉大小姐在京中施粥救濟百姓,您雖未入我佛門下,但您的義舉亦是令京中百姓交口稱讚。我佛慈悲,想必佛祖亦會感念您的一片赤誠之心,許您平安喜樂、一生順遂。”
小沙彌的真摯祝福,葉冰裳聽來卻隻覺得異常刺心,卻隻能端著微笑轉移話題道:“白馬寺的齋飯亦是聞名遐邇。若有機會,冰裳亦想嚐試一番。”
小沙彌欣喜答道:“這是我等的榮幸。今日若有機會,貧僧便會讓飯堂的師兄弟給您露一手。”
“那冰裳便拭目以待了。”
小沙彌領著葉冰裳穿過屋舍儼然的僧舍,推開一扇小門,舉目便見一個清幽的院落內,一座小木屋靜靜地佇立在幽篁之中。小沙彌正要去推門,那木屋的門卻是率先打開了。隻見一個身姿清臒,瘦骨清像,手持禪杖的老僧正微笑著凝視葉冰裳。其麵上兩道白眉之下,一雙清澈的眼睛卻是明亮猶如炬火,與其目光相對,便令葉冰裳心頭一顫。
厲鬼冰裳的聲音此時在識海中響起:“他是一個修煉者!盡管他在有意地收斂自身所散發出的威能,但我能感覺到:他已經修持至一身內力圓融如一的境界。在我們目前所見過的修煉者中,除了妖狐翩然和龐宜之,恐怕無人能出其右!”
“有勞淨能了。”玄慧對小沙彌含笑頷首,將葉冰裳領至桌邊,親手為其斟上一盞茶水。葉冰裳道謝後輕抿茶水,隻覺得入口無比苦澀,但迴甘之時卻是口齒生香。
玄慧雙手合十,對葉冰裳微笑言道:“老衲有失遠迎,還望葉大小姐恕罪。”
“老衲平日裏雖甚少離開白馬寺,但也曾聽來往香客談及葉施主在盛京施粥的善舉。今日得見,葉施主果然氣度不凡。昭玉公主已在書信中告知老衲施主此行的目的,在談及這一話題之前,你我二人可先清談一番。”
“老衲觀施主眉宇間似有難以化解的鬱氣。倘若葉大小姐有對世人難以言說的苦悶,老衲可在此聆聽施主傾吐心中鬱憤,並盡己所能為施主開解煩憂。”
葉冰裳聞言不由得愣怔了一下。她先是心中驚疑,隨後便忍不住在露出一抹苦笑:她心底的鬱結已經如此明顯,連與她初次見麵的玄慧都能一眼發覺了麽?
玄慧注視著她,笑容慈和道:“施主不必掛懷。老衲到底比施主虛長了七十有餘,且每日在寺中閱人無數,因而比常人更善於察言觀色。”
室內茶香嫋嫋,檀香幽幽,葉冰裳的雙拳在桌下攥緊了自己的裙擺,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但老者慈和悲憫的目光仿佛有種魔力,讓葉冰裳忽然萌生出一種此生從未有過的勇氣,忍不住開口傾吐道:
“我的人生至今十餘載,卻甚少有順心如意的時光。母親早逝後世上便無人愛我。親人欺我辱我,世人因我庶出的身份而輕賤我,貧民百姓領受了我的恩惠,卻不感恩我的付出。就連......”
她方想提及上一世對她付出過溫暖卻死於非命的丈夫,但她驀然想起:這已經是上一輩子的事了。
她便隻能將未來的及出口的話音咽了下去,低頭注視著茶盞中自己的倒影,眼前不由得蒙上了一層水霧,話音哽咽道:
“我一直謹小慎微,與人為善,做功德,積美名。但卻無人感念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我曾無數次向佛祖和觀音叩首跪拜,但卻從未得到過任何迴音。”
“玄慧方丈,您已剃度為僧白馬寺九十餘載,您在佛前誦經之時,可曾聽過佛陀,菩薩,羅漢給予您的迴音?”
“冰裳確實做過些許錯事,但是世間惡貫滿盈,卻逍遙自在之人比比皆是!”葉冰裳猛然抬眸,一雙淚眼中卻蘊含著百般激烈的情緒:“葉冰裳隻想請玄慧方丈為我指點迷津:世間諸多不平,諸多不公,佛祖對此可有在典籍中留下任何切實可行的解脫之法,讓冰裳,讓眾生得以脫離苦海!”
葉冰裳知道自己方才所說的那些遭遇,有很多已經是上一世的事了。但是經曆過一次死亡又再度重生的葉冰裳,心裏卻依舊看不破,走不出上一世的那些過往煙雲。前世種種如今還常常如走馬燈一般在她的腦海中輪轉,讓她在痛苦、委屈和悲憤之中反複煎熬。
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種種遭遇是因為創世神對她的惡意,但她想不通,看不清,為何偏偏是她!世間作惡多端之人比比皆是,就連身為天道之子的澹台燼也算不上多麽清白無辜,但為何偏偏就是她要承受如此之多的惡意和苦楚,為何偏偏是一生謹小慎微的她在萬人唾罵之中死去,死前毒死她的還是那一碗白粥!
葉冰裳生前向貧苦百姓施粥,雷打不動地堅持了數年。但是為何送她上路的,偏偏就是粥呢!她不明白,她不明白!
見到葉冰裳突然開始向這位初識的方丈訴苦,厲鬼冰裳心頭大驚,剛想出言勸阻,忽然有些尷尬地迴想起來:她這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葉冰裳,生前做了許多善事也耍過不少陰謀詭計,結果被做成人彘的葉冰裳,好像是最沒有資格去開解另一個自己的人。畢竟她的結局,可是比另一個自己要悲慘得多了。
為什麽偏偏是她們?為什麽偏偏是葉冰裳?被折磨成厲鬼的葉冰裳到現在自己也沒想明白。她隻知道這是天道的惡意所致,但到現在她也沒想明白:世間作惡者不知幾何,為何天道偏偏對葉冰裳抱有如此之大的惡意?
她被扔進蛇窟的剛開始的那一段時日......似乎也是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但是最後她也不去想了。不是因為她想明白了,而是因為無盡的苦痛和折磨,讓她隻能在一片混沌中認命了。
來到此世後,厲鬼冰裳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不是因為她想明白了,而是因為她很忙。殺死翩然之前她每天滿腦子不是殺人就是殺人,隻有身處菩提樹所在的空間才能得到片刻安寧。殺死翩然之後她不是忙於研究那些白色能量,就是在一個個小世界中徜徉,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異世界的知識。
身為厲鬼的她不需要睡眠,麵對向自己敞開的異世界大門,她也並無多餘的心力去思考那些隻會讓她不快的過往。
但是另一個自己卻並非如此。身為凡人的葉冰裳無法進入菩提樹所在的空間,每一個夜晚她都輾轉反側,過往的一切不斷在她入夢前折磨著她的心智,令她不得安眠。
厲鬼冰裳自知無法開解另一個自己,也深知葉冰裳急需有人為她答疑解惑。因此她望著麵前慈眉善目的老僧,也不由得心生期待:以佛祖的智慧,以玄慧的智慧,能否在苦海無邊中,為葉冰裳和芸芸眾生找出一葉引渡的筏子?
玄慧微微一笑,目光悲憫道:“葉施主方才所言,有一句話錯了。”
“施主說自你母親逝世後無人愛你,但是我在施主身上,能隱約感受到:一種來自於更高層次的願力正凝結於你的身上。有無數素昧平生之人,對你傾注了極多的愛意。”
“葉施主本應一生命途多舛,顛沛流離,所思所願皆不可得。但是在這股願力的護持之下,葉施主終會乘風而起,扶搖而上。”
葉冰裳聞言身軀猛地一震,一行清淚自眼眶中滑落。
她所渴求的愛,上一世困了她一生的愛......
原來自她重生之時便在她身邊了......
厲鬼冰裳見狀,不由得心中輕歎。
與另一個自己相比,她對虛無縹緲的愛並沒有那麽渴求。但是聽到方丈所言,她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有關白色能量的種種推測,對二者來說,終是沒有實質證據的推測而已。縱使厲鬼冰裳可以在小世界中徜徉,她也無法幹擾那個世界的運行。因此她無法去親口問那一個個小世界中的“主角們”,對葉冰裳此人,究竟是何看法?
何況厲鬼冰裳心中清楚:即使她能夠接觸到那些異世之人,她也不敢開口去問。她終究...也會害怕自己問出了心中的滿腔疑問,最後也隻落得個自取其辱的結局。
畢竟就連創造她們的神明,對她們都是那樣厭棄和憎恨。與她們非親非故的人,又怎會喜愛她們?
如今對各類願力無比熟悉的玄慧方丈的迴答,終於是肯定了她們心中關於這未知能量的推測。在這一錘定音的時刻,身為靈體的厲鬼冰裳,如今忽然也產生了一種想要流淚的衝動。
隻可惜,如今的她已經失去了可以讓自己流淚的軀殼。
“至於所謂的解脫之道...”玄慧微笑著緩緩搖頭道:“佛祖給出的解脫之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至少並不適用於葉施主你。”
“佛祖是出世之人,而葉施主你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入世之人。所求不同,解脫之法自然不同。”
“但是,老衲可以在此為葉施主講述一下佛祖的故事。葉施主從中或許能得到啟發。”
“佛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太過久遠,他真實的生平經曆早已湮沒在漫長的時光中。但是撥開後人賦予他的種種光輝和那些紛繁複雜的神話故事,我們可以大致知曉:
“佛祖本是古老異族王國中的王子。他本該衣食無憂,一生順遂,但是無情的戰火卻蔓延至了他的國土。”
葉冰裳聽到此處,雙眸一動。她也是因為戰火的侵襲,才會失去了前世所有的一切。
“無憂無慮的王子經曆了亡國滅族的慘禍,所見‘積屍如莽,流血成池’。他心痛欲裂卻對此無計可施,背井離鄉後四處漂泊,苦修參禪,最終方得頓悟。”
“當時的異族倡導種姓之論。異教宣稱‘四種姓’是神造的,不可變更。四種姓中最高等級的婆羅門為‘人中之神’,居世界之首。但佛祖卻認為人不分高低貴賤。‘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他相信世人經過修持皆可成佛。”
“佛祖涅盤之後,眾弟子從火化後的灰燼中得到了頭頂骨、牙齒、中指骨和顆舍利子,世人為此修建浮屠供奉舍利,以供信眾瞻仰。當時佛陀雖已逝去,但是迦葉、阿難等弟子依然在世。因此時人有言道‘見舍利不如見真佛’。”
葉冰裳道:“但是並非每個人皆有機緣見到真佛,因此大多數人隻能去瞻仰供奉舍利的浮屠。”
玄慧笑道:“然也。但是當迦葉、阿難等佛陀座下弟子紛紛圓寂之後,時人便認為世上再無真佛。失去佛祖引領的僧人分裂為不同派別的僧團,世人供奉僧團,並大規模興建佛塔寺廟。”
“但是老衲卻認為,縱使佛祖及其座下弟子逝去,也並不意味著世間再無真佛。”
“李耳、孔丘等人,他們誕生於與佛陀相近的時代,誕生於風雨飄搖的戰亂年代。縱使他們的思想學說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是他們皆懷抱著一顆濟世救民的赤誠之心。縱使未入我佛門下,但他們皆為天下萬民的生計而殫精竭慮,又怎麽不能被稱作真佛呢?”
葉冰裳有些詫異道:“玄慧方丈,您的心胸,實在是比我想的要開闊許多。”
玄慧開懷大笑道:“不同理念的宗派,難免黨同伐異。但千百個世人就有千百種不同的思想,‘異端外道’的存在,對我等僧眾來說是必然的。且隻有交流方能促使彼此學說的發展,若是世人皆隻抱有同一種思想,那這世間該是多麽無趣?佛祖在世之時也因善於機辯而在沙門中聞名遐邇,他座下的許多弟子亦是來自外道。這些弟子皆是在與佛陀爭辯之時為其智慧巧思所折服,才會投入佛陀門下。”
“佛陀思想的真諦,便是世人皆可成佛。若世人皆尋到了自己的‘道’,並堅定不移一以貫之,便皆可成佛。”
“因此以老衲愚見,佛不在西天,不在寺廟,不在浮屠。”
在葉冰裳劇烈震動的瞳孔中,倒映著玄慧慈和微笑的麵孔。老僧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輕點了一下葉冰裳的眉心。
“佛在人世間。”
“千萬個人,便有千萬種‘得道’的道路。葉施主,你的道是與佛陀南轅北轍的入世之道。”
“因此你無需佛陀和其他神明的指引來渡過無邊苦海。隻要你尋覓到了自己的道路,你便可依靠自己的力量渡過苦海,得道成佛。”
“現在正是用早膳的時辰。我等做好齋飯後會將多餘的飯食分發給寺內饑餓的信眾。”小沙彌向葉冰裳解釋道,“有些信眾家中沒有餘糧,又不好意思來寺院吃白食。他們便會在清晨來到白馬寺,隨我等一同掃灑寺院,如此也算是為自己積累福德。”
葉冰裳聞著那誘人的飯食香氣,微笑著道:“白馬寺的各位師父真是心懷大義,令冰裳感佩不已。”
那小沙彌以手合掌道:“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這是我等應為之事。倒是素聞葉大小姐在京中施粥救濟百姓,您雖未入我佛門下,但您的義舉亦是令京中百姓交口稱讚。我佛慈悲,想必佛祖亦會感念您的一片赤誠之心,許您平安喜樂、一生順遂。”
小沙彌的真摯祝福,葉冰裳聽來卻隻覺得異常刺心,卻隻能端著微笑轉移話題道:“白馬寺的齋飯亦是聞名遐邇。若有機會,冰裳亦想嚐試一番。”
小沙彌欣喜答道:“這是我等的榮幸。今日若有機會,貧僧便會讓飯堂的師兄弟給您露一手。”
“那冰裳便拭目以待了。”
小沙彌領著葉冰裳穿過屋舍儼然的僧舍,推開一扇小門,舉目便見一個清幽的院落內,一座小木屋靜靜地佇立在幽篁之中。小沙彌正要去推門,那木屋的門卻是率先打開了。隻見一個身姿清臒,瘦骨清像,手持禪杖的老僧正微笑著凝視葉冰裳。其麵上兩道白眉之下,一雙清澈的眼睛卻是明亮猶如炬火,與其目光相對,便令葉冰裳心頭一顫。
厲鬼冰裳的聲音此時在識海中響起:“他是一個修煉者!盡管他在有意地收斂自身所散發出的威能,但我能感覺到:他已經修持至一身內力圓融如一的境界。在我們目前所見過的修煉者中,除了妖狐翩然和龐宜之,恐怕無人能出其右!”
“有勞淨能了。”玄慧對小沙彌含笑頷首,將葉冰裳領至桌邊,親手為其斟上一盞茶水。葉冰裳道謝後輕抿茶水,隻覺得入口無比苦澀,但迴甘之時卻是口齒生香。
玄慧雙手合十,對葉冰裳微笑言道:“老衲有失遠迎,還望葉大小姐恕罪。”
“老衲平日裏雖甚少離開白馬寺,但也曾聽來往香客談及葉施主在盛京施粥的善舉。今日得見,葉施主果然氣度不凡。昭玉公主已在書信中告知老衲施主此行的目的,在談及這一話題之前,你我二人可先清談一番。”
“老衲觀施主眉宇間似有難以化解的鬱氣。倘若葉大小姐有對世人難以言說的苦悶,老衲可在此聆聽施主傾吐心中鬱憤,並盡己所能為施主開解煩憂。”
葉冰裳聞言不由得愣怔了一下。她先是心中驚疑,隨後便忍不住在露出一抹苦笑:她心底的鬱結已經如此明顯,連與她初次見麵的玄慧都能一眼發覺了麽?
玄慧注視著她,笑容慈和道:“施主不必掛懷。老衲到底比施主虛長了七十有餘,且每日在寺中閱人無數,因而比常人更善於察言觀色。”
室內茶香嫋嫋,檀香幽幽,葉冰裳的雙拳在桌下攥緊了自己的裙擺,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但老者慈和悲憫的目光仿佛有種魔力,讓葉冰裳忽然萌生出一種此生從未有過的勇氣,忍不住開口傾吐道:
“我的人生至今十餘載,卻甚少有順心如意的時光。母親早逝後世上便無人愛我。親人欺我辱我,世人因我庶出的身份而輕賤我,貧民百姓領受了我的恩惠,卻不感恩我的付出。就連......”
她方想提及上一世對她付出過溫暖卻死於非命的丈夫,但她驀然想起:這已經是上一輩子的事了。
她便隻能將未來的及出口的話音咽了下去,低頭注視著茶盞中自己的倒影,眼前不由得蒙上了一層水霧,話音哽咽道:
“我一直謹小慎微,與人為善,做功德,積美名。但卻無人感念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我曾無數次向佛祖和觀音叩首跪拜,但卻從未得到過任何迴音。”
“玄慧方丈,您已剃度為僧白馬寺九十餘載,您在佛前誦經之時,可曾聽過佛陀,菩薩,羅漢給予您的迴音?”
“冰裳確實做過些許錯事,但是世間惡貫滿盈,卻逍遙自在之人比比皆是!”葉冰裳猛然抬眸,一雙淚眼中卻蘊含著百般激烈的情緒:“葉冰裳隻想請玄慧方丈為我指點迷津:世間諸多不平,諸多不公,佛祖對此可有在典籍中留下任何切實可行的解脫之法,讓冰裳,讓眾生得以脫離苦海!”
葉冰裳知道自己方才所說的那些遭遇,有很多已經是上一世的事了。但是經曆過一次死亡又再度重生的葉冰裳,心裏卻依舊看不破,走不出上一世的那些過往煙雲。前世種種如今還常常如走馬燈一般在她的腦海中輪轉,讓她在痛苦、委屈和悲憤之中反複煎熬。
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種種遭遇是因為創世神對她的惡意,但她想不通,看不清,為何偏偏是她!世間作惡多端之人比比皆是,就連身為天道之子的澹台燼也算不上多麽清白無辜,但為何偏偏就是她要承受如此之多的惡意和苦楚,為何偏偏是一生謹小慎微的她在萬人唾罵之中死去,死前毒死她的還是那一碗白粥!
葉冰裳生前向貧苦百姓施粥,雷打不動地堅持了數年。但是為何送她上路的,偏偏就是粥呢!她不明白,她不明白!
見到葉冰裳突然開始向這位初識的方丈訴苦,厲鬼冰裳心頭大驚,剛想出言勸阻,忽然有些尷尬地迴想起來:她這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葉冰裳,生前做了許多善事也耍過不少陰謀詭計,結果被做成人彘的葉冰裳,好像是最沒有資格去開解另一個自己的人。畢竟她的結局,可是比另一個自己要悲慘得多了。
為什麽偏偏是她們?為什麽偏偏是葉冰裳?被折磨成厲鬼的葉冰裳到現在自己也沒想明白。她隻知道這是天道的惡意所致,但到現在她也沒想明白:世間作惡者不知幾何,為何天道偏偏對葉冰裳抱有如此之大的惡意?
她被扔進蛇窟的剛開始的那一段時日......似乎也是思考過這些問題的。但是最後她也不去想了。不是因為她想明白了,而是因為無盡的苦痛和折磨,讓她隻能在一片混沌中認命了。
來到此世後,厲鬼冰裳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不是因為她想明白了,而是因為她很忙。殺死翩然之前她每天滿腦子不是殺人就是殺人,隻有身處菩提樹所在的空間才能得到片刻安寧。殺死翩然之後她不是忙於研究那些白色能量,就是在一個個小世界中徜徉,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異世界的知識。
身為厲鬼的她不需要睡眠,麵對向自己敞開的異世界大門,她也並無多餘的心力去思考那些隻會讓她不快的過往。
但是另一個自己卻並非如此。身為凡人的葉冰裳無法進入菩提樹所在的空間,每一個夜晚她都輾轉反側,過往的一切不斷在她入夢前折磨著她的心智,令她不得安眠。
厲鬼冰裳自知無法開解另一個自己,也深知葉冰裳急需有人為她答疑解惑。因此她望著麵前慈眉善目的老僧,也不由得心生期待:以佛祖的智慧,以玄慧的智慧,能否在苦海無邊中,為葉冰裳和芸芸眾生找出一葉引渡的筏子?
玄慧微微一笑,目光悲憫道:“葉施主方才所言,有一句話錯了。”
“施主說自你母親逝世後無人愛你,但是我在施主身上,能隱約感受到:一種來自於更高層次的願力正凝結於你的身上。有無數素昧平生之人,對你傾注了極多的愛意。”
“葉施主本應一生命途多舛,顛沛流離,所思所願皆不可得。但是在這股願力的護持之下,葉施主終會乘風而起,扶搖而上。”
葉冰裳聞言身軀猛地一震,一行清淚自眼眶中滑落。
她所渴求的愛,上一世困了她一生的愛......
原來自她重生之時便在她身邊了......
厲鬼冰裳見狀,不由得心中輕歎。
與另一個自己相比,她對虛無縹緲的愛並沒有那麽渴求。但是聽到方丈所言,她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有關白色能量的種種推測,對二者來說,終是沒有實質證據的推測而已。縱使厲鬼冰裳可以在小世界中徜徉,她也無法幹擾那個世界的運行。因此她無法去親口問那一個個小世界中的“主角們”,對葉冰裳此人,究竟是何看法?
何況厲鬼冰裳心中清楚:即使她能夠接觸到那些異世之人,她也不敢開口去問。她終究...也會害怕自己問出了心中的滿腔疑問,最後也隻落得個自取其辱的結局。
畢竟就連創造她們的神明,對她們都是那樣厭棄和憎恨。與她們非親非故的人,又怎會喜愛她們?
如今對各類願力無比熟悉的玄慧方丈的迴答,終於是肯定了她們心中關於這未知能量的推測。在這一錘定音的時刻,身為靈體的厲鬼冰裳,如今忽然也產生了一種想要流淚的衝動。
隻可惜,如今的她已經失去了可以讓自己流淚的軀殼。
“至於所謂的解脫之道...”玄慧微笑著緩緩搖頭道:“佛祖給出的解脫之法,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至少並不適用於葉施主你。”
“佛祖是出世之人,而葉施主你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入世之人。所求不同,解脫之法自然不同。”
“但是,老衲可以在此為葉施主講述一下佛祖的故事。葉施主從中或許能得到啟發。”
“佛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太過久遠,他真實的生平經曆早已湮沒在漫長的時光中。但是撥開後人賦予他的種種光輝和那些紛繁複雜的神話故事,我們可以大致知曉:
“佛祖本是古老異族王國中的王子。他本該衣食無憂,一生順遂,但是無情的戰火卻蔓延至了他的國土。”
葉冰裳聽到此處,雙眸一動。她也是因為戰火的侵襲,才會失去了前世所有的一切。
“無憂無慮的王子經曆了亡國滅族的慘禍,所見‘積屍如莽,流血成池’。他心痛欲裂卻對此無計可施,背井離鄉後四處漂泊,苦修參禪,最終方得頓悟。”
“當時的異族倡導種姓之論。異教宣稱‘四種姓’是神造的,不可變更。四種姓中最高等級的婆羅門為‘人中之神’,居世界之首。但佛祖卻認為人不分高低貴賤。‘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他相信世人經過修持皆可成佛。”
“佛祖涅盤之後,眾弟子從火化後的灰燼中得到了頭頂骨、牙齒、中指骨和顆舍利子,世人為此修建浮屠供奉舍利,以供信眾瞻仰。當時佛陀雖已逝去,但是迦葉、阿難等弟子依然在世。因此時人有言道‘見舍利不如見真佛’。”
葉冰裳道:“但是並非每個人皆有機緣見到真佛,因此大多數人隻能去瞻仰供奉舍利的浮屠。”
玄慧笑道:“然也。但是當迦葉、阿難等佛陀座下弟子紛紛圓寂之後,時人便認為世上再無真佛。失去佛祖引領的僧人分裂為不同派別的僧團,世人供奉僧團,並大規模興建佛塔寺廟。”
“但是老衲卻認為,縱使佛祖及其座下弟子逝去,也並不意味著世間再無真佛。”
“李耳、孔丘等人,他們誕生於與佛陀相近的時代,誕生於風雨飄搖的戰亂年代。縱使他們的思想學說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是他們皆懷抱著一顆濟世救民的赤誠之心。縱使未入我佛門下,但他們皆為天下萬民的生計而殫精竭慮,又怎麽不能被稱作真佛呢?”
葉冰裳有些詫異道:“玄慧方丈,您的心胸,實在是比我想的要開闊許多。”
玄慧開懷大笑道:“不同理念的宗派,難免黨同伐異。但千百個世人就有千百種不同的思想,‘異端外道’的存在,對我等僧眾來說是必然的。且隻有交流方能促使彼此學說的發展,若是世人皆隻抱有同一種思想,那這世間該是多麽無趣?佛祖在世之時也因善於機辯而在沙門中聞名遐邇,他座下的許多弟子亦是來自外道。這些弟子皆是在與佛陀爭辯之時為其智慧巧思所折服,才會投入佛陀門下。”
“佛陀思想的真諦,便是世人皆可成佛。若世人皆尋到了自己的‘道’,並堅定不移一以貫之,便皆可成佛。”
“因此以老衲愚見,佛不在西天,不在寺廟,不在浮屠。”
在葉冰裳劇烈震動的瞳孔中,倒映著玄慧慈和微笑的麵孔。老僧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輕點了一下葉冰裳的眉心。
“佛在人世間。”
“千萬個人,便有千萬種‘得道’的道路。葉施主,你的道是與佛陀南轅北轍的入世之道。”
“因此你無需佛陀和其他神明的指引來渡過無邊苦海。隻要你尋覓到了自己的道路,你便可依靠自己的力量渡過苦海,得道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