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吸引太祖的就是:金鏞城。


    金鏞城是魏明帝曹叡所築。《水經注》上說道:“……穀水又東經金鏞城北,魏明帝於洛陽城西北角築之,謂之金鏞城”。西晉取代曹魏之後,“魏宮人皆在其中”。


    又再說到:北魏“遷京之始,宮闕未就,孝文帝徒金鏞城”。


    《洛陽伽藍記》更描繪其“重樓飛閣,遍城上下,從地望之,有如雲也。”


    到五代時,金鏞城仍是城池堅固,宮殿宏麗,遠非汴梁可與匹敵。


    趙匡胤生於洛陽,長於洛陽,自然見過金鏞城的輝煌。他稱帝汴梁後,看到汴梁宮闕遠不及金鏞城的氣派,未免常感不足,因此常常思念金鏞城的豪華。在看了洛陽送來的報告後,太祖更加眷念洛陽了。


    最初提議遷都時,就有朝臣李符指出遷洛有八大困難。但太祖不聽.


    接著又有李懷忠進諫道:“江淮乃汴京糧庫,有汴渠的方便,一年往京師送來一百多萬斛的糧食,汴京數百萬軍民全仗供給,如果遷都洛陽,如何取得這批糧食?再說,沿襲數朝習例,國家的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基穩固,切不可輕易動搖。”太祖仍是不聽。


    數年已來,趙普在汴已廣佔田地房產,一但遷都洛陽豈非是白費心機一場,但又不便開口,便慫恿晉王進諫。


    晉王趙光義也是廣佔田宅,不願遷洛的,便找機會向太祖勸說。


    太祖道:“遷往洛陽並非是朕的最終目的,朕的目的還是遷往長安呢!”


    晉王聽了,更是叩頭進諫,拚命勸阻。


    太祖道:“朕要西遷,無他,為國家耳。若遷都洛陽長安,可踞山河之險而去冗兵,效法周,漢以安天下耳。”


    晉王又諫道;“欲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險。”


    太祖不高興地說;“文以治國,武以安邦,豈能偏廢乎?”


    但是,遷都洛陽目前又確是有困難的。他不是怕臣下反對,而是怕糧槽不便,臣下說得有理,淮上是國家的糧倉,京都數百萬軍民,靠的是運河槽船源源不斷的供給糧食,就是四海無波,天下太平,要在汴京把槽糧再轉陸路送到洛陽,也得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何況現在是北有契丹與太原,南有李唐,虎視眈眈,一但遷都洛陽,萬一他們來犯汴京,扼斷糧道,哪可是危及國基的大事。


    但是洛陽金鏞城的重樓飛閣,宮殿宏麗,氣象萬千,又是令太祖魂牽夢繞,念念不忘,寢食不安的。麗妃見皇上煩躁不安,連忙詢問,原來皇上想的是金鏞城,便笑道:“皇上如今君臨天下,富有四海,要一座金鏞城有何難哉?咱們不能遷過去,難道就不能把它搬過來?”


    太祖聽了,拍腿大叫道:“是啊!咱們不能遷過去,難道就不能把它搬過來?滿朝文武就隻會說‘不能遷’,但誰都不去想‘把它搬過來’。還是咱們墜兒的小心肝靈夠的,一下就想到點子上了。”


    麗妃忙擺著雙手道:“陛下別忙著誇獎,臣妾也不知道是說得對也不對的。”


    太祖道:“說得對極了,這就和你射的箭一樣,就叫一箭中的。要搬一座金鏞城有何難哉?朕明日就下旨,命工部領人到洛陽畫影圖形,立馬在這邊也建他一座起來。”


    這下,倒把麗妃唬了一跳,忙說:“皇上既是動真格的要建金鏞城,可千萬別說是臣妾出的點子。”


    太祖道:“這又奇了,怎麽不能說是你的點子?”


    麗妃道:“臣妾曾讀《列女傳》,書中說:‘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如果陛下說是臣妾出的點子,唯恐百官說皇上‘用婦言’,哪臣妾豈不是罪大彌天,百口莫辯了麽。”


    太祖聽了,想了一想,點頭笑道:“虧你這小心眼想得周到,哪幾位老相爺多讀了幾部書,興許會引經據典說這說那的。就依你的,朕不把這事牽涉你身上就是了。”


    次日臨朝,太祖即倡議在大梁仿建金鏞城,果然百官俱無異議。當即下旨,工部火速派員前往西京,繪製金鏞城圖形迴來,再按圖修治。


    麗妃聽了便問太祖道:“皇上派人去西京繪圖,有沒有派那個苗道士去呢?”


    太祖道:“去西京繪圖是為了迴汴京興建宮殿,又不是行軍打仗,驅邪治鬼,要他幹嘛?”


    麗妃道:“皇上倒是忘了,這牛鼻子道士建房子倒是有一套的,前兒在米脂建趙鸝仙姬廟時,不就全是他一手擺弄的嗎?皇上還讚不絕口,說他幹得又快又好呢。”


    太祖一想,說的也是,次日臨朝,便宣苗訓。誰知這苗訓雖被封了個軍師名銜,卻本是閑雲野鶴,懶散之性。看不慣朝中眾人哪種鉤心鬥角,爾虞我詐的行徑,在一個月前已悄悄離京,迴華山去了,府中隻剩下兩個老兵看門。太祖聽了,隻好另派專使前往華陰,宣諭苗訓速往西京,匯同工部繪圖,然後迴京興建金鏞城。


    苗訓見專使來了傳喻皇命,不好違抗,便徑往洛陽,協同工部人員繪好了金鏞城圖形迴京。太祖大喜,就命苗訓總管工程,統管工部上下人等,立即按圖興建,盡快竣工。


    苗訓領命,當即匯同工部侍郎蔡德興,計議一番,點起工匠,立即開工。誰料不到一旬,太祖便親臨視察。隻見工地上東邊一堆石頭西邊一堆泥沙,牆垣樓閣,連影兒還不見,不禁心中焦躁,一疊連聲的命人傳喚頭兒。苗訓,蔡德興聞訊,急忙前來伺候。


    太祖發話道:“好個苗軍師!你逃迴華山睡懶了吧?當日在米脂不消數日,便建成了趙鸝仙姬廟,如今已時近半月,怎的還是毫無動彈?”


    苗訓忙奏道:“啟稟皇上,這‘趙鸝仙姬廟’不過是一間廟宇,金鏞城的建築卻是非同小可,工程十分浩大,不但取材艱難,且是加工複雜,光是雕梁畫棟,彩繪漆壁,也非得需費上兩三年工夫不可,哪裏是仙姬廟可比的……”


    太祖道:“胡說!要是現在這丁點子人,磨磨蹬蹭,再磨個十年八載你也磨不出座金鏞城來。要說人力不足,皇城有的是禁軍,你盡管去要,不從速建好,小心你們的腦袋!”說罷,悻悻而去。


    蔡德興見皇上發了狠,嚇的魂不附體,忙的央了苗訓去到禦軍營,要了兩萬禁軍官兵,一萬發往關中采運木材,一萬就在宮中搬磚弄瓦,一時之間,工地上人聲鼎沸,熱氣騰騰,蔡德興說:“有這麽多人在幹活,就是皇上來了,也該無話好說了吧。”


    誰知過了幾天,皇上又來了巡視,看見鬧哄哄的一幫人,發的火更大了:“要了幾萬人馬擺在這裏,鬧了這麽多日子,樑未上一條,柱未豎一根,你們這是甚麽的幹活?給你們一個月時間,你兩個不蓋好這金鏞城,提頭來見朕!”說罷,掉頭就走,徑迴後宮。


    蔡德興見了,嚇得六神無主,扯著苗訓道:“苗軍師,下官這下可就完了。一個月時間,喏大一座金鏞城,叫俺們如何建造得出來,皇上這是怎麽發這個狠呢?軍師你倒好,四海為家,又有法術,一走了之誰也找不著,可憐下官上有老下有小,建不出這座金鏞城,眼見得就是個死,怎生是好?你得想個主意救救下官才好。”


    苗訓歎了口氣道:“你倒說的輕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能走到哪去,我也正在辦法如何處置呢。”


    蔡德興道:“是啊!你精通易學奇門,何不占算一下,也許辦法就在其中呢。”


    其實,苗訓默默不語,正是在袖中占算,得了個“隨之豐卦”,按焦氏易林作釋,解曰:“王不我顧,轉求玉女。”心想:“王不我顧”這句好解。分明是指皇上的態度。但是:“轉求玉女”是說甚麽呢?沉吟半晌,忽然大悟,墜兒不是在皇上身邊嗎?去找找她,看來必有轉機。


    於是,次日清辰,趁皇上朝會之時,找了個宮女領路,徑往後宮見麗妃,就把皇上催逼建金鏞城之事一一說了。


    麗妃道:“皇上欲要遷都洛陽,但朝臣反對。故皇上退而在汴京建一座金鏞城,難免心情焦急的,但一月之間,如何建得起來?”想了一下,笑道:“除非把它搬來,那就快了。”


    苗訓苦笑道:“娘娘別逗趣了,喏大的宮殿城闕,豈是搬得動的麽?”


    麗妃其實是實有所悟的,她笑著指著苗訓道:“你這個牛鼻子道士,枉你平日自稱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甚麽奇門遁甲玄空飛星的……事到臨頭卻一點辦法也想不出……”


    苗訓道:“娘娘,下官正是苦無良策,走投無路這才來求娘娘的,你就別取笑下官了。”


    麗妃問道:“你可知道,當年咱們大鬧樊樓,是怎麽逃出汴京的?”


    苗訓答道:“自然知道,是刮了一天的黑風,把官兵刮得蒙頭轉向,大夥才逃出來的。”


    麗妃又問道:“你可知道,這陣黑風是怎地刮起來的?”


    苗訓答道:“自然知道,是皇上的一個名喚鳳兒的愛姬……”


    “對了,她叫金鳳兒。”麗妃接著道:“後來你還跟咱們大夥說過,這個金鳳兒不是凡間的女子,乃是天上的仙女,叫做風精子的,又是甚麽飛廉箕伯的甚麽人,既然你知道的哪麽多,現在何不去求她?”


    苗訓忙問道:“依娘娘的意思,是叫下官去求這位金鳳兒……”


    麗妃道:“咳!你這個軍師恁地哪麽糊塗?金鳳兒當年既然能在汴京刮風救皇上,如今怎麽不能刮風替皇上把金鏞城搬到汴京?”


    苗訓道:”可是,這位金鳳兒當時刮風之後也就蹤影全無了,後來皇上也再沒見過她,也不知她蹤跡何處……”


    麗妃道:”你這個狗頭軍師好生囉嗦.給你提個醒也就是了,終不成還要把人給你找迴來?她去了那裏?不在地下就在天上,往日光聽你說你的本事如何了得,你師父的本事又更是如何如何的了得.如今不過找個金鳳兒罷了,怎麽就一點辦發都沒了?你這不是瞎吹了嗎?”


    苗訓聽了,臉上頓時愁雲散盡,用手敲著腦袋笑道:“下官一時嚇糊塗了,不是娘娘提點,如何悟得出來?是的,迴山找俺師尊去.”說罷忙忙的深施一禮,拜謝告辭,出宮而去。


    何方尋訪這位“風精子”?“神仙自有神仙窟”,她如今在哪?自己道行不高,法力不深,迴山拜求師尊確是唯一良策。


    華山道長聽了,見是徒兒有事,迴山求助,豈有不出手救援之理?但是,這風精子現在哪裏,道長一時也是無法知道的。道長雖是道行高深,但也隻能精算凡間人事。風精子乃九天仙子,名登仙籙,人間是無可稽查的.知道太上老君當年是主管派遣上天星煞下凡這項事兒的,於是,便焚香頂禮,默默禱告,這天剛好是老君正在丹房入定,突然心血來潮,知道是華山門下有事相求,要找女媧娘娘宮中的風兒.但是,當年下凡之前,輸送檔案的律令,阿香兩個喝醉了酒,翻倒了車子,把一大車的檔案倒亂了,弄了個亂七八糟,兩個不敢吱聲,上麵也沒誰去查看,致弄得眾仙的來來去去也就亂了套,不好管了.這風、花、雪、月、雨、露、雲、霞等一眾丫頭,有已經完成了任務的,但因沒人管,隻都仍留在下界四處閑逛去了,要找她們?你們自己盡管去找,太上老君哪有替你找人之理?於是,草草寫了字條兒一張,發下去作複.


    哪華山道長正在山門企盼,隻見半空中飄飄蕩蕩飄來一張黃紙條兒,趕忙上前雙手接過,細看之下,上麵寫著:“諸仙扶真主,稽留尚未還.欲求風精子,仍是在人間.”二十個字,看完之後,紙條兒迭忽便化作一陣清風去了.苗訓來不及看上內容,隻好問師尊.


    華山道長道:”太上說是這些群仙如今尚未迴返天庭,仍在人間,要找她們,你盡管自個兒找去.”


    苗訓撓頭抓耳,毫無辦法,隻好又求師尊道:”啟稟師尊,這九州之大,人海茫茫,叫徒弟何處找去?還是求師尊大施法力,相救徒兒則個.”


    道長被他纏得無法,想起當初也是自己命他去輔趙立宋的,如今碰上了麻煩,自己也不好丟手不管.於是,隻得又焚香頂禮,正好截著一位值日功曹,便請他代行查探.過了片刻,這功曹便來迴報,說是:“……今日正巧是女媧娘娘寶誕,這位仙子正在晉中洪洞一帶遊玩,汝等可到該處尋訪,便當知其下落.”說罷,拱手作禮,匆匆告辭。


    苗訓聽得大喜,連忙謝過師尊,告辭下山,直奔晉中而去.


    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心中有事腳下忙。若能尋得仙姬至,金鏞大殿不難搬.”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敬告諸位讀者;“立秋處暑,上蒸下煮.”近日天氣炎熱,作者多作旅遊避暑,故把本書的寫作進程也推遲了,敬請見諒,特此致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匡胤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淮並收藏趙匡胤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