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所有人口中的壞孩子
不好意思!現在這是我的地盤! 作者:聞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家……”方不語剛開了個頭,就又閉上了嘴。他看著林語,沉默幾秒重新起頭道:“我和帽子……”
“等等等等,為什麽你要重新起頭?”林語打斷了方不語,她能明顯聽出來方不語一開始是打算先簡單介紹自己家的,為什麽又跳過了?
“你應該能調查到的吧,我不用說的。”
“我能調查到是我的事,你不說就是你的事了。你不說的話,就沒有沉浸感了。”
林語扯出來的理由聽的方不語有些無語,怎麽還要上沉浸感了?但無奈,現在林語才是那個最大的。
“我家的情況和其他人不一樣,這是我在小學的時候發現的。”
方不語的眼睛無神的看著地麵,裏麵的情緒很複雜,似乎有失落有疑問。
那是方不語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候的她已經懂事了很多,也隱隱感覺到了自己家與其他家庭的不同。
平時放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是爸爸或者媽媽來帶他們迴家,隻有方不語,永遠那麽孤零零的一個人。
孤零零的背著半人重的書包來,孤零零的背著半人高的書包走。
他好像永遠不會成為在校門口等待父母的一員。
偶爾,他也會駐足停留,看著同學們和他們的父母分享今天在學校遇到的趣事,在得到迴應後和父母笑著迴家。
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不過是半大的孩子,怎麽可能會不渴望父母的愛。
隻是,對於方不語來說,那是無法得到的東西。
他們家,是特殊的。
迴到家,方不語放下自己的書包,看著自己的親生父親拿著哥哥和姐姐的獎狀翻來覆去的看,卻沒有一點眼神分給自己。
母親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弟弟,馬不停蹄的做著飯,也沒有時間看他。
年紀尚小的方不語隻能沉默著打開書包,拿出課本自己學習著,想要等到下次考試拿到第一,讓爸爸也誇誇自己,讓爸爸的視線能分一點到自己身上。
他也曾試過像其他同學那樣,試著和爸媽講自己在學校中遇到的趣事,但每次爸爸都會瞥他一眼,然後冷聲道:“送你去學校不是讓你玩的!考試考不好,運動也不行,你到底是去幹什麽吃的!?”
方不語看向媽媽,試圖從她那裏得到一點關心,卻沒想到,爸媽是一樣的。
“你爸說得對,去學校就好好讀書,要麽學你姐考個第一,要麽學你哥當個運動員。別成天跟那些不學無術不求上進的混在一起。”
隻有這麽一次,方不語從此便明白,自己絕對不會和其他同學一樣,自己家也不會是自己渴望的那樣。
隻可惜,方不語始終沒有辦法獲得爸媽的一分一毫的關心。
不管在怎麽努力,總會有比他更厲害的人走在前麵。
考試得了滿分,卻因為有另一個同樣考了滿分的學生,學校的排名機製便把他放在了第二名。
雖然說著是並排第一,但爸媽從不承認這種事情。
他們認為,要做就做到最好,要獨特,要第一,要贏。
和別人並排走在一起又或者落後別人一步,就是原罪。
直到那天,班上的一個同學當眾嘲笑他,說從沒見過他的父母,說他是野孩子,是父母不要的孤兒。
方不語生氣了,他的憤怒,委屈,悲傷全都在那一瞬間爆發。
他抓住那個同學的衣領,一拳打了上去。
方不語不會打架,他隻會胡亂的揮舞拳頭。
周圍的尖叫和老師的怒吼傳進耳中,身下的同學哭了起來。
方不語猩紅的眼溢出淚來,他無助的哭著,擦去眼淚後視線卻又開始模糊。
他張開嘴,嗚咽著咬住了同學的手。
最終,老師把他們倆拉開,那個同學被送去了醫院,而方不語被帶到辦公室叫了家長。
他在心裏祈求著,不要是爸爸過來,他害怕讓爸爸知道這件事後,就不要他了。
可上天似乎沒有聽到他的祈求,當辦公室門被推開的那一刻,爸爸冷漠的眼神讓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他無措的低下頭,憋住眼淚,就連唿吸也開始困難。
下一秒,他聽到了爸爸的聲音,不是詢問老師,也不是道歉,而是抓住他的手,問:“打贏了嗎?”
方不語抬起頭,眼淚像是被擰緊的閥門,再也流不出。
一瞬間的愣神,他沒有做出迴答,可老師說話了:“方不語的家長,你家孩子把人家都給咬掉塊肉了,你這個做家長的在幹什麽啊?”
老師的疑惑不解,卻讓爸爸笑了起來:“那就是贏了!”
那是方不語從未體驗過的關心和愛。爸爸摸著他的腦袋,十分溫柔的笑著,注視著他:“哎喲,男子漢怎麽能哭呢?都打贏了,快笑一個。”
說著,還抬手抹去了臉上的淚。
方不語愣了許久,最後笑了起來:“爸爸!我贏了!”
說到這,方不語自嘲地笑笑:“真不知道該說我們家開放還是封建。”
不能接受孩子平庸,也不能接受孩子無能,但卻能接受孩子在任何賽道上奪得冠軍。
方不語笑著,眼中卻隻有落寞:“隻怕是以後我捅了人,他們也能在探監的時候誇我厲害。”
林語一噎,不知道說什麽好。她本就不擅長安慰人,更別提這種特殊情況了。
方不語也沒打算讓林語安慰自己,抬手揉了揉眼睛,繼續道:“有點跑題了,我繼續講。”
“從那之後,我就變成壞孩子了。如果是之前,有人罵我,或者議論我,我可能也就是和他理論爭吵幾句,但那之後,我就變成直接上手開打了。”
不是因為他想打,也不是因為他脾氣爆,隻是因為他發現,如果打架打贏了,就能博得爸爸一瞬間的青睞。
就這樣,雖然方不語沒有荒廢學業,但天天打架,在其他人口中的風評也變差了。
老師們對他的評價,也從原來的“是個好孩子,隻是可惜爸媽偏心”變成了“天天隻知道打架,一點也沒個學生樣”。
即使方不語的成績依然穩定在前三,但他不是在校內和同學發生口角動手,就是在校外和混混打架鬥毆。
就算他的成績再怎麽優秀,也無法忽視他天天打架這一事實。
缺點在別人眼中被無限放大的時候,不管身上的優點再怎麽多,都會被無效化。
方不語變成了所有人口中的壞孩子,唯獨他的爸爸除外。
“等等等等,為什麽你要重新起頭?”林語打斷了方不語,她能明顯聽出來方不語一開始是打算先簡單介紹自己家的,為什麽又跳過了?
“你應該能調查到的吧,我不用說的。”
“我能調查到是我的事,你不說就是你的事了。你不說的話,就沒有沉浸感了。”
林語扯出來的理由聽的方不語有些無語,怎麽還要上沉浸感了?但無奈,現在林語才是那個最大的。
“我家的情況和其他人不一樣,這是我在小學的時候發現的。”
方不語的眼睛無神的看著地麵,裏麵的情緒很複雜,似乎有失落有疑問。
那是方不語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候的她已經懂事了很多,也隱隱感覺到了自己家與其他家庭的不同。
平時放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是爸爸或者媽媽來帶他們迴家,隻有方不語,永遠那麽孤零零的一個人。
孤零零的背著半人重的書包來,孤零零的背著半人高的書包走。
他好像永遠不會成為在校門口等待父母的一員。
偶爾,他也會駐足停留,看著同學們和他們的父母分享今天在學校遇到的趣事,在得到迴應後和父母笑著迴家。
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不過是半大的孩子,怎麽可能會不渴望父母的愛。
隻是,對於方不語來說,那是無法得到的東西。
他們家,是特殊的。
迴到家,方不語放下自己的書包,看著自己的親生父親拿著哥哥和姐姐的獎狀翻來覆去的看,卻沒有一點眼神分給自己。
母親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弟弟,馬不停蹄的做著飯,也沒有時間看他。
年紀尚小的方不語隻能沉默著打開書包,拿出課本自己學習著,想要等到下次考試拿到第一,讓爸爸也誇誇自己,讓爸爸的視線能分一點到自己身上。
他也曾試過像其他同學那樣,試著和爸媽講自己在學校中遇到的趣事,但每次爸爸都會瞥他一眼,然後冷聲道:“送你去學校不是讓你玩的!考試考不好,運動也不行,你到底是去幹什麽吃的!?”
方不語看向媽媽,試圖從她那裏得到一點關心,卻沒想到,爸媽是一樣的。
“你爸說得對,去學校就好好讀書,要麽學你姐考個第一,要麽學你哥當個運動員。別成天跟那些不學無術不求上進的混在一起。”
隻有這麽一次,方不語從此便明白,自己絕對不會和其他同學一樣,自己家也不會是自己渴望的那樣。
隻可惜,方不語始終沒有辦法獲得爸媽的一分一毫的關心。
不管在怎麽努力,總會有比他更厲害的人走在前麵。
考試得了滿分,卻因為有另一個同樣考了滿分的學生,學校的排名機製便把他放在了第二名。
雖然說著是並排第一,但爸媽從不承認這種事情。
他們認為,要做就做到最好,要獨特,要第一,要贏。
和別人並排走在一起又或者落後別人一步,就是原罪。
直到那天,班上的一個同學當眾嘲笑他,說從沒見過他的父母,說他是野孩子,是父母不要的孤兒。
方不語生氣了,他的憤怒,委屈,悲傷全都在那一瞬間爆發。
他抓住那個同學的衣領,一拳打了上去。
方不語不會打架,他隻會胡亂的揮舞拳頭。
周圍的尖叫和老師的怒吼傳進耳中,身下的同學哭了起來。
方不語猩紅的眼溢出淚來,他無助的哭著,擦去眼淚後視線卻又開始模糊。
他張開嘴,嗚咽著咬住了同學的手。
最終,老師把他們倆拉開,那個同學被送去了醫院,而方不語被帶到辦公室叫了家長。
他在心裏祈求著,不要是爸爸過來,他害怕讓爸爸知道這件事後,就不要他了。
可上天似乎沒有聽到他的祈求,當辦公室門被推開的那一刻,爸爸冷漠的眼神讓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他無措的低下頭,憋住眼淚,就連唿吸也開始困難。
下一秒,他聽到了爸爸的聲音,不是詢問老師,也不是道歉,而是抓住他的手,問:“打贏了嗎?”
方不語抬起頭,眼淚像是被擰緊的閥門,再也流不出。
一瞬間的愣神,他沒有做出迴答,可老師說話了:“方不語的家長,你家孩子把人家都給咬掉塊肉了,你這個做家長的在幹什麽啊?”
老師的疑惑不解,卻讓爸爸笑了起來:“那就是贏了!”
那是方不語從未體驗過的關心和愛。爸爸摸著他的腦袋,十分溫柔的笑著,注視著他:“哎喲,男子漢怎麽能哭呢?都打贏了,快笑一個。”
說著,還抬手抹去了臉上的淚。
方不語愣了許久,最後笑了起來:“爸爸!我贏了!”
說到這,方不語自嘲地笑笑:“真不知道該說我們家開放還是封建。”
不能接受孩子平庸,也不能接受孩子無能,但卻能接受孩子在任何賽道上奪得冠軍。
方不語笑著,眼中卻隻有落寞:“隻怕是以後我捅了人,他們也能在探監的時候誇我厲害。”
林語一噎,不知道說什麽好。她本就不擅長安慰人,更別提這種特殊情況了。
方不語也沒打算讓林語安慰自己,抬手揉了揉眼睛,繼續道:“有點跑題了,我繼續講。”
“從那之後,我就變成壞孩子了。如果是之前,有人罵我,或者議論我,我可能也就是和他理論爭吵幾句,但那之後,我就變成直接上手開打了。”
不是因為他想打,也不是因為他脾氣爆,隻是因為他發現,如果打架打贏了,就能博得爸爸一瞬間的青睞。
就這樣,雖然方不語沒有荒廢學業,但天天打架,在其他人口中的風評也變差了。
老師們對他的評價,也從原來的“是個好孩子,隻是可惜爸媽偏心”變成了“天天隻知道打架,一點也沒個學生樣”。
即使方不語的成績依然穩定在前三,但他不是在校內和同學發生口角動手,就是在校外和混混打架鬥毆。
就算他的成績再怎麽優秀,也無法忽視他天天打架這一事實。
缺點在別人眼中被無限放大的時候,不管身上的優點再怎麽多,都會被無效化。
方不語變成了所有人口中的壞孩子,唯獨他的爸爸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