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正在練武場上胡亂比劃著的李曉劍突然感覺到眼前寒光一閃,緊接著仿佛有什麽尖銳之物朝自己猛紮過來。他心頭一驚,暗自思忖道:“這是誰啊?如此可惡,竟敢搞背後偷襲這一套!”盛怒之下,李曉劍想也不想,直接揮動手中的白蠟杆迎擊上去。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傳來,然而,想象中的成功抵擋場景並未出現。原本信心滿滿的李曉劍本以為憑借自己這一擊能夠輕鬆將對方的攻勢化解掉,沒想到卻是事與願違。結果就在眨眼之間,自己手中緊握的白蠟杆竟然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直接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擊飛出去!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隻見一道寒光如閃電般劃過眼前,定睛一看,那竟是一個寒氣逼人的鋒利槍頭!這槍頭離自己的胸口僅僅隻有那麽微不足道的 0.00001 的距離,仿佛下一秒就要無情地刺穿自己的身軀,讓他瞬間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
而當李曉劍終於迴過神來,瞪大眼睛看清眼前的情景時,心中更是一驚——持槍之人居然是自己敬愛的師傅,秦瓊秦叔寶!此刻的秦瓊一臉嚴肅,目光犀利地盯著他,似乎對他剛剛的表現極為不滿。
秦瓊先是轉頭看了看站在一旁早已驚得目瞪口呆、完全傻掉的秦懷道,隨後又將視線移迴到滿臉驚恐和汗水的李曉劍身上,緩緩開口說道:“曉劍啊,方才我見你心神不寧,明明察覺到身後有人偷襲,可你卻並未使出全力去反擊,反而過於相信自己的力量,隻是隨意揮出一擊。瞧瞧現在,手中的兵刃都被人家輕易打飛了!倘若這是真正的戰場,恐怕你早就命喪黃泉,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啦!”
說到這裏,秦瓊頓了頓,接著語重心長地繼續教誨道:“孩子啊,你要知道,我們麵對的敵人究竟有多大的實力,事先根本無從知曉。你不能僅憑自己覺得力氣夠大,便如此輕敵大意,以為隨便一揮便能輕鬆擊敗對手。你可不是那天下無敵的李元霸,沒有他那般驚天動地的能耐!所以,身處沙場之上,你唯一能夠依靠的便是竭盡全力,絕不可有絲毫保留!否則,稍有不慎,等待著你的便是萬劫不複的深淵呐!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輕視敵人必然會給自己帶來慘痛的結局。此時此刻,早已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的李曉劍,在聽完師父的這番話語後,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梁骨處湧起,仿佛有無數根冰冷的鋼針直刺後背。他心有餘悸地想著,方才可真是危險至極啊!差那麽一點點,自己這條小命恐怕就要交代在這裏了。倘若真在這場夢境之中遭遇不測,那麽當現實世界裏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屍體時,會不會將其定性為夢中猝死?哎呀呀,這種死法簡直太過憋屈了!念及此處,李曉劍不禁開始強詞奪理起來:“師父啊,那戰場之上,不可能人人都像您這般英勇威武,乃是堂堂的大將軍啊!說不定我所碰到的對手,全都是些技藝遠遜於我的家夥呢!”
聽聞李曉劍如此一番說辭,秦瓊二話不說,直接將手中那杆沉重無比的大槍猛地朝地麵用力一戳。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那大槍竟然深深地嵌入到了堅硬的土地之中,槍尾還不住地顫抖著,發出嗡嗡的鳴響之聲。緊接著,秦瓊看也不看李曉劍一眼,便轉過身去,施施然地重新坐迴到剛剛自己坐著的那張石凳之上,悠然自得地閉目養神起來。徒留下李曉劍一個人站在原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過了片刻,待他迴過神來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所說的那些話實在是有些愚蠢可笑。於是乎,他連忙一路小跑著來到師父跟前,滿臉諂媚之色地為師父斟滿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而此時的秦瓊穩穩地端起麵前那杯熱氣騰騰的香茶,輕輕地吹拂著水麵,待熱氣稍散後,他微微抿了一小口。隨後,他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立著的一把巨大長槍,眼神漸漸變得深邃起來,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了遙遠的迴憶之中。
“劍兒,你方才所說之話,誠然有理。這世間雖隻存一個我秦瓊,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切莫以為所遇之敵皆會比你弱小,而不會有比你更強之人存在。遙想當年,那北國番邦竟肆意舉兵入侵,侵擾我大唐邊境之地,其行徑囂張跋扈至極!到後來,他們更是破關而入,大肆燒殺搶掠,致使眾多無辜的大唐子民遭難,流離失所。最終,聖上龍顏大怒,忍無可忍之下,毅然決然地下旨禦駕親征,以振國威、保疆土。而我與你尉遲叔父亦在隨行之列,為師有幸承蒙聖恩,被冊封為元帥,統籌全軍;至於你那尉遲叔父,則獲封前部正印先行官一職。他肩負重任,逢山需開山辟路,遇水要搭橋過河,務必確保我北征大軍能夠一路暢行無阻,順利抵達目的地。且說我們這一路行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所經之城池盡皆攻克,大小戰役無一敗績,當真稱得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呐!”
且說我方軍隊一路向北推進,勢如破竹,直搗北國腹地。然而,就在此時,前方出現了一員猛將,正是那北國元帥左車輪!此人身材魁梧,高達一丈有餘,其膀大腰圓,肌肉隆起,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往上瞧去,但見他頭戴一頂皮製頭盔,威風凜凜;再觀其麵容,下巴處生著濃密的紅色絡腮胡須,猶如燃燒的火焰一般醒目。他身著一襲粗糙的獸皮戰袍,更顯狂野不羈。
再看他胯下所騎之大紅馬,當真神駿非凡。此馬比尋常馬匹足足大出一號,四蹄粗壯有力,昂首嘶鳴間,聲震雲霄。而左車輪手中握著的那柄青銅板門刀更是令人矚目,這杆大刀沉重無比,少說也有上百斤重,揮舞起來虎虎生風。
麵對如此強敵,我軍陣中眾將毫不畏懼。這其中就要說你那尉遲叔父了,想那尉遲恭乃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第一猛將,此番擔任先鋒官,自是當仁不讓地挺身而出。隻見他手提自家那杆龜龍駝背大槍,如蛟龍出海般朝著左車輪猛刺而去。刹那間,槍尖閃爍寒芒,裹挾著千鈞之力,直直逼向左車輪要害之處。
誰知那左車輪竟穩坐於馬背之上,麵色沉靜如水,絲毫不為所動。待到你尉遲叔父的槍頭即將觸及他身體之際,他方才出手。隻聽得“鐺”的一聲巨響,左車輪輕描淡寫地揮動手中大刀,看似隨意一擊,卻精準無誤地擋住了你尉遲叔父全力以赴的一槍。緊接著,他順勢一帶、一挑,便將你那尉遲叔父連人帶槍猛地撥向一旁。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眾人皆大驚失色。堂堂大唐第一猛將,竟然在與左車輪的交鋒中瞬間處於下風,而且對方應對得如此輕鬆自如,簡直如同大人戲耍孩童一般。一時間,眾將士士氣受挫,人人麵露憂色,心想:這一仗可如何是好?無奈之下,為師隻得下令鳴金收兵,暫避敵鋒。雖然說尉遲公安全的迴到了大營當中,但外麵的敵人日夜叫罵,這可把營中眾將給氣壞了,每個人都叫囂到寧可戰死不可被嚇死,然而,我心中卻如明鏡一般清晰地知道,如果放任這些將領們貿然前往應戰,最終的結局恐怕隻會是徒勞無功、白白葬送性命而已。盡管此刻眾將唿聲震天,看似鬥誌昂揚,但實際上,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尉遲恭抗衡;更不用說,尉遲恭尚且都不是左車輪的對手。
正當眾人皆被這棘手的局勢攪得滿麵愁雲之際,我的義子——也就是你那位已然離世的兄長秦用,恰如其時地趕來報到了!要知道,秦用手中握著的那一對銅錘可不是吃素的,即便是麵對昔日威名赫赫的西府霸王李元霸,他亦能有來有迴地過上數招。既然他此番現身於此,那麽眼下這令人困頓的僵局或許便能夠有所突破。念及此處,我當機立斷派遣秦用出馬,前去迎擊左車輪。
刹那間,戰場上金戈相交之聲震耳欲聾,隻見秦用舞動著那雙碩大的銅錘,氣勢洶洶地朝著左車輪猛撲而去;而左車輪亦是毫不示弱,手揮長刀,奮勇相抗。一時間,雙錘與大刀相互碰撞,火星四濺,你來我往之間,真可謂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秦用很快察覺到,僅憑自身的蠻勁想要擊敗左車輪絕非易事。與此同時,左車輪也意識到,站在麵前的這位年輕小將雖說年紀尚輕,可其力量著實不容小覷。如此一來,雙方誰都不敢輕易冒進,稍有不慎,便可能會露出破綻,給予對方可乘之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戰鬥愈發激烈,彼此的心境也是越發焦急與慌亂起來。最後,秦俑心中暗自盤算著,想要耍個小聰明,以巧妙的招式將對手擊敗。然而,他卻疏忽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如果對方的力氣不如自己強大,那麽使出這一招式或許能夠穩操勝券;但倘若對方的力氣與自己旗鼓相當,甚至更甚一籌,此時再使用這一招,無疑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啊!
而站在對立麵的左車輪身為元帥,曆經無數次刀光劍影、浴血廝殺,戰鬥經驗極其豐富。他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了秦俑妄圖暗中算計他的心思。於是乎,左車輪決定將計就計,毫不留情地揮起手中大刀,帶著淩厲的氣勢直劈而下,刹那間,秦俑躲避不及,被這兇猛的一擊當場斬殺。
講到此處,秦瓊的眼眶不禁濕潤起來,淚水在其中閃爍打轉。他滿心悲痛地歎息道:“隻可憐我的兒秦用啊,竟然就這樣慘死在了左車輪的刀下……”
一旁的李曉劍見師父快要哭出來了,趕忙出言寬慰道:“師父切勿過於悲傷,弟子一定會刻苦用功修煉武藝,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秦瓊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徒兒,目光中流露出無盡的感慨與欣慰。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他的心中猶如翻湧的波濤一般,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過往的歲月如同一幅幅畫卷在他腦海中徐徐展開,那些曾經的艱辛、榮耀以及對徒兒未來的期許,都交織在一起,讓他一時之間難以平靜。
良久之後,秦瓊終於緩緩地開口說道:“好吧,徒兒啊!為師看到你能如此領悟用心修習武藝的真諦,深感欣慰。但是你要永遠記住,切不可輕視任何一個對手。無論對方看似多麽弱小,一旦掉以輕心,便可能犯下致命的錯誤,最終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遭受血的教訓。”說完這番話後,秦瓊慢慢地站起身來,他那高大而略顯疲憊的身軀微微顫抖著。隨後,他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朝著房間緩緩走去。夕陽的餘暉灑落在他身上,將他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看上去竟有幾分落寞與孤獨。
而站在原地的李曉劍,則目不轉睛地望著師傅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到師傅完全消失在視線之中,他才深深地鞠下一躬,表示自己對師傅教誨的感激與敬意。迴想起師傅方才聲情並茂的講述,李曉劍深知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
接著,他快步走到剛才師傅杵在地上的紅纓槍旁,雙手緊緊握住槍杆,然後使出渾身解數,用力一拔。隻聽得“嗖”的一聲,那紅纓槍瞬間被他從堅硬的地麵拔出。李曉劍定睛一看,隻見那槍頭閃爍著寒光,如同點點繁星般璀璨耀眼。他不由自主地扭頭看向身旁的秦懷道,腦海裏同時浮現出李明的模樣。想到他們平日裏對自己的鼓勵與支持,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湧上心頭。
此刻,李曉劍感覺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用之不竭的力量。他定了定神,全神貫注地開始練習起槍法。隻見他身形靈動,手中長槍舞動如風,時而如蛟龍出海,威猛無比;時而似靈蛇吐信,刁鑽詭異。每一招每一式都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與熱情,整個庭院中隻聽見唿唿作響的風聲和槍尖刺破空氣所發出的尖銳聲響……
站在一旁的秦懷道自然不會讓自己閑下來,當他聽聞父親娓娓道出那些塵封已久的陳年舊事時,內心不禁被深深觸動,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遙遠的過去,沉浸在了屬於自己的迴憶之中。然而,即便如此,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正在演練招式的李曉劍身上。隻見李曉劍的一招一式都剛猛有力,虎虎生風,可秦懷道卻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存在的幾處細微瑕疵。盡管每一記攻擊都如雷霆萬鈞般震撼人心,但仍有幾招在銜接與發力方麵稍顯不足,仿佛美玉微瑕,令人惋惜。
於是,秦懷道默默地將這些不足之處牢記於心,暗自思忖著待會兒找個合適的時機跟李曉劍好好探討一番。若是言語溝通無法解決問題,那大不了兩人親自下場切磋一番,通過實際過招來找出問題所在並加以改進。畢竟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兩個人真刀真槍地對打練習,肯定要比獨自一人埋頭苦練進步更快。
而當李曉劍終於迴過神來,瞪大眼睛看清眼前的情景時,心中更是一驚——持槍之人居然是自己敬愛的師傅,秦瓊秦叔寶!此刻的秦瓊一臉嚴肅,目光犀利地盯著他,似乎對他剛剛的表現極為不滿。
秦瓊先是轉頭看了看站在一旁早已驚得目瞪口呆、完全傻掉的秦懷道,隨後又將視線移迴到滿臉驚恐和汗水的李曉劍身上,緩緩開口說道:“曉劍啊,方才我見你心神不寧,明明察覺到身後有人偷襲,可你卻並未使出全力去反擊,反而過於相信自己的力量,隻是隨意揮出一擊。瞧瞧現在,手中的兵刃都被人家輕易打飛了!倘若這是真正的戰場,恐怕你早就命喪黃泉,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啦!”
說到這裏,秦瓊頓了頓,接著語重心長地繼續教誨道:“孩子啊,你要知道,我們麵對的敵人究竟有多大的實力,事先根本無從知曉。你不能僅憑自己覺得力氣夠大,便如此輕敵大意,以為隨便一揮便能輕鬆擊敗對手。你可不是那天下無敵的李元霸,沒有他那般驚天動地的能耐!所以,身處沙場之上,你唯一能夠依靠的便是竭盡全力,絕不可有絲毫保留!否則,稍有不慎,等待著你的便是萬劫不複的深淵呐!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輕視敵人必然會給自己帶來慘痛的結局。此時此刻,早已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的李曉劍,在聽完師父的這番話語後,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梁骨處湧起,仿佛有無數根冰冷的鋼針直刺後背。他心有餘悸地想著,方才可真是危險至極啊!差那麽一點點,自己這條小命恐怕就要交代在這裏了。倘若真在這場夢境之中遭遇不測,那麽當現實世界裏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屍體時,會不會將其定性為夢中猝死?哎呀呀,這種死法簡直太過憋屈了!念及此處,李曉劍不禁開始強詞奪理起來:“師父啊,那戰場之上,不可能人人都像您這般英勇威武,乃是堂堂的大將軍啊!說不定我所碰到的對手,全都是些技藝遠遜於我的家夥呢!”
聽聞李曉劍如此一番說辭,秦瓊二話不說,直接將手中那杆沉重無比的大槍猛地朝地麵用力一戳。隻聽得“砰”的一聲巨響,那大槍竟然深深地嵌入到了堅硬的土地之中,槍尾還不住地顫抖著,發出嗡嗡的鳴響之聲。緊接著,秦瓊看也不看李曉劍一眼,便轉過身去,施施然地重新坐迴到剛剛自己坐著的那張石凳之上,悠然自得地閉目養神起來。徒留下李曉劍一個人站在原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過了片刻,待他迴過神來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所說的那些話實在是有些愚蠢可笑。於是乎,他連忙一路小跑著來到師父跟前,滿臉諂媚之色地為師父斟滿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而此時的秦瓊穩穩地端起麵前那杯熱氣騰騰的香茶,輕輕地吹拂著水麵,待熱氣稍散後,他微微抿了一小口。隨後,他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立著的一把巨大長槍,眼神漸漸變得深邃起來,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了遙遠的迴憶之中。
“劍兒,你方才所說之話,誠然有理。這世間雖隻存一個我秦瓊,但正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切莫以為所遇之敵皆會比你弱小,而不會有比你更強之人存在。遙想當年,那北國番邦竟肆意舉兵入侵,侵擾我大唐邊境之地,其行徑囂張跋扈至極!到後來,他們更是破關而入,大肆燒殺搶掠,致使眾多無辜的大唐子民遭難,流離失所。最終,聖上龍顏大怒,忍無可忍之下,毅然決然地下旨禦駕親征,以振國威、保疆土。而我與你尉遲叔父亦在隨行之列,為師有幸承蒙聖恩,被冊封為元帥,統籌全軍;至於你那尉遲叔父,則獲封前部正印先行官一職。他肩負重任,逢山需開山辟路,遇水要搭橋過河,務必確保我北征大軍能夠一路暢行無阻,順利抵達目的地。且說我們這一路行軍,可謂是勢如破竹,所經之城池盡皆攻克,大小戰役無一敗績,當真稱得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呐!”
且說我方軍隊一路向北推進,勢如破竹,直搗北國腹地。然而,就在此時,前方出現了一員猛將,正是那北國元帥左車輪!此人身材魁梧,高達一丈有餘,其膀大腰圓,肌肉隆起,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往上瞧去,但見他頭戴一頂皮製頭盔,威風凜凜;再觀其麵容,下巴處生著濃密的紅色絡腮胡須,猶如燃燒的火焰一般醒目。他身著一襲粗糙的獸皮戰袍,更顯狂野不羈。
再看他胯下所騎之大紅馬,當真神駿非凡。此馬比尋常馬匹足足大出一號,四蹄粗壯有力,昂首嘶鳴間,聲震雲霄。而左車輪手中握著的那柄青銅板門刀更是令人矚目,這杆大刀沉重無比,少說也有上百斤重,揮舞起來虎虎生風。
麵對如此強敵,我軍陣中眾將毫不畏懼。這其中就要說你那尉遲叔父了,想那尉遲恭乃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第一猛將,此番擔任先鋒官,自是當仁不讓地挺身而出。隻見他手提自家那杆龜龍駝背大槍,如蛟龍出海般朝著左車輪猛刺而去。刹那間,槍尖閃爍寒芒,裹挾著千鈞之力,直直逼向左車輪要害之處。
誰知那左車輪竟穩坐於馬背之上,麵色沉靜如水,絲毫不為所動。待到你尉遲叔父的槍頭即將觸及他身體之際,他方才出手。隻聽得“鐺”的一聲巨響,左車輪輕描淡寫地揮動手中大刀,看似隨意一擊,卻精準無誤地擋住了你尉遲叔父全力以赴的一槍。緊接著,他順勢一帶、一挑,便將你那尉遲叔父連人帶槍猛地撥向一旁。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眾人皆大驚失色。堂堂大唐第一猛將,竟然在與左車輪的交鋒中瞬間處於下風,而且對方應對得如此輕鬆自如,簡直如同大人戲耍孩童一般。一時間,眾將士士氣受挫,人人麵露憂色,心想:這一仗可如何是好?無奈之下,為師隻得下令鳴金收兵,暫避敵鋒。雖然說尉遲公安全的迴到了大營當中,但外麵的敵人日夜叫罵,這可把營中眾將給氣壞了,每個人都叫囂到寧可戰死不可被嚇死,然而,我心中卻如明鏡一般清晰地知道,如果放任這些將領們貿然前往應戰,最終的結局恐怕隻會是徒勞無功、白白葬送性命而已。盡管此刻眾將唿聲震天,看似鬥誌昂揚,但實際上,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尉遲恭抗衡;更不用說,尉遲恭尚且都不是左車輪的對手。
正當眾人皆被這棘手的局勢攪得滿麵愁雲之際,我的義子——也就是你那位已然離世的兄長秦用,恰如其時地趕來報到了!要知道,秦用手中握著的那一對銅錘可不是吃素的,即便是麵對昔日威名赫赫的西府霸王李元霸,他亦能有來有迴地過上數招。既然他此番現身於此,那麽眼下這令人困頓的僵局或許便能夠有所突破。念及此處,我當機立斷派遣秦用出馬,前去迎擊左車輪。
刹那間,戰場上金戈相交之聲震耳欲聾,隻見秦用舞動著那雙碩大的銅錘,氣勢洶洶地朝著左車輪猛撲而去;而左車輪亦是毫不示弱,手揮長刀,奮勇相抗。一時間,雙錘與大刀相互碰撞,火星四濺,你來我往之間,真可謂是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秦用很快察覺到,僅憑自身的蠻勁想要擊敗左車輪絕非易事。與此同時,左車輪也意識到,站在麵前的這位年輕小將雖說年紀尚輕,可其力量著實不容小覷。如此一來,雙方誰都不敢輕易冒進,稍有不慎,便可能會露出破綻,給予對方可乘之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戰鬥愈發激烈,彼此的心境也是越發焦急與慌亂起來。最後,秦俑心中暗自盤算著,想要耍個小聰明,以巧妙的招式將對手擊敗。然而,他卻疏忽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如果對方的力氣不如自己強大,那麽使出這一招式或許能夠穩操勝券;但倘若對方的力氣與自己旗鼓相當,甚至更甚一籌,此時再使用這一招,無疑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啊!
而站在對立麵的左車輪身為元帥,曆經無數次刀光劍影、浴血廝殺,戰鬥經驗極其豐富。他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了秦俑妄圖暗中算計他的心思。於是乎,左車輪決定將計就計,毫不留情地揮起手中大刀,帶著淩厲的氣勢直劈而下,刹那間,秦俑躲避不及,被這兇猛的一擊當場斬殺。
講到此處,秦瓊的眼眶不禁濕潤起來,淚水在其中閃爍打轉。他滿心悲痛地歎息道:“隻可憐我的兒秦用啊,竟然就這樣慘死在了左車輪的刀下……”
一旁的李曉劍見師父快要哭出來了,趕忙出言寬慰道:“師父切勿過於悲傷,弟子一定會刻苦用功修煉武藝,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秦瓊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徒兒,目光中流露出無盡的感慨與欣慰。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他的心中猶如翻湧的波濤一般,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過往的歲月如同一幅幅畫卷在他腦海中徐徐展開,那些曾經的艱辛、榮耀以及對徒兒未來的期許,都交織在一起,讓他一時之間難以平靜。
良久之後,秦瓊終於緩緩地開口說道:“好吧,徒兒啊!為師看到你能如此領悟用心修習武藝的真諦,深感欣慰。但是你要永遠記住,切不可輕視任何一個對手。無論對方看似多麽弱小,一旦掉以輕心,便可能犯下致命的錯誤,最終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遭受血的教訓。”說完這番話後,秦瓊慢慢地站起身來,他那高大而略顯疲憊的身軀微微顫抖著。隨後,他轉過身去,邁著沉重的步伐朝著房間緩緩走去。夕陽的餘暉灑落在他身上,將他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看上去竟有幾分落寞與孤獨。
而站在原地的李曉劍,則目不轉睛地望著師傅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到師傅完全消失在視線之中,他才深深地鞠下一躬,表示自己對師傅教誨的感激與敬意。迴想起師傅方才聲情並茂的講述,李曉劍深知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
接著,他快步走到剛才師傅杵在地上的紅纓槍旁,雙手緊緊握住槍杆,然後使出渾身解數,用力一拔。隻聽得“嗖”的一聲,那紅纓槍瞬間被他從堅硬的地麵拔出。李曉劍定睛一看,隻見那槍頭閃爍著寒光,如同點點繁星般璀璨耀眼。他不由自主地扭頭看向身旁的秦懷道,腦海裏同時浮現出李明的模樣。想到他們平日裏對自己的鼓勵與支持,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湧上心頭。
此刻,李曉劍感覺自己渾身上下充滿了用之不竭的力量。他定了定神,全神貫注地開始練習起槍法。隻見他身形靈動,手中長槍舞動如風,時而如蛟龍出海,威猛無比;時而似靈蛇吐信,刁鑽詭異。每一招每一式都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與熱情,整個庭院中隻聽見唿唿作響的風聲和槍尖刺破空氣所發出的尖銳聲響……
站在一旁的秦懷道自然不會讓自己閑下來,當他聽聞父親娓娓道出那些塵封已久的陳年舊事時,內心不禁被深深觸動,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遙遠的過去,沉浸在了屬於自己的迴憶之中。然而,即便如此,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正在演練招式的李曉劍身上。隻見李曉劍的一招一式都剛猛有力,虎虎生風,可秦懷道卻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存在的幾處細微瑕疵。盡管每一記攻擊都如雷霆萬鈞般震撼人心,但仍有幾招在銜接與發力方麵稍顯不足,仿佛美玉微瑕,令人惋惜。
於是,秦懷道默默地將這些不足之處牢記於心,暗自思忖著待會兒找個合適的時機跟李曉劍好好探討一番。若是言語溝通無法解決問題,那大不了兩人親自下場切磋一番,通過實際過招來找出問題所在並加以改進。畢竟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兩個人真刀真槍地對打練習,肯定要比獨自一人埋頭苦練進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