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萬俟卨等人根據秦檜的指示向朝廷上奏,建議對嶽飛判處死刑,對張憲處以絞刑,對嶽雲判徒刑。當天,宋高宗趙構批準了這個請求,並下令:“嶽飛特別賜予死刑。張憲和嶽雲按照軍法處置,命令楊沂中負責監督執行死刑,同時要增派士兵加強防守。”


    也許是因為趙構覺得自己對不起嶽飛,內心有愧,所以將處斬改為飲鴆服毒,讓他保留一具完整的屍體。而在大理寺獄中的嶽飛,看到眼前這副架勢,心裏已然明了,自己怕是難以逃脫一死的命運。他不禁歎息著,迴想自己這一生,始終主張北伐,然而如今北邊的疆土卻一寸未收。不僅如此,自己還即將含冤死去,實在令人可悲可歎可惜啊!就在這時,有人送來了鴆酒。嶽飛緩緩地拿起酒杯,感慨萬分地說道:“真乃時也運也命也……罷罷罷。”話畢,他毫不猶豫一飲而盡。


    一旁的太監靜靜地注視著嶽飛,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忍。這位公公深知嶽飛的冤屈,此刻隻能懷著敬畏之情,默默將目光投向嶽飛。隨後,他迴宮向官家稟報嶽飛已喝下鴆酒。


    此時,嶽飛已經毒發身亡,但李明的靈魂卻仍在那裏徘徊。他清楚地知道,天下人誰人不知道嶽少保是被冤枉的呢?萬俟卨和羅汝楫費盡心機收集證據,甚至不惜對嶽飛嚴刑拷打,最終卻隻得到了三個字——莫須有。誰不知道嶽家父子是被冤枉的?但又能怎麽樣呢?想殺他們的是南宋官方,而那個唱白臉的秦檜隻是個傳聲筒而已。如果天下的民憤越來越大,有造反之勢,趙構還可以殺掉秦檜來平息眾怒,這也是給天下黎民百姓一個交代。


    李明陪伴著嶽飛,一同走過了無數場戰鬥。他的身上布滿了數不清的傷痕,每一道都是他們奮鬥曆程中的見證。他們曾取得過無數次勝利,但因那可惡的朝廷,他們失去了太多的成果。在風波亭和大理寺內,他們承受了多少痛苦與折磨,遭受了多少毒打!這些事,李明深深銘記於心。


    若能完全掌握嶽飛的身軀,李明必定會帶領麾下的背嵬軍發動叛變。向北打金國他們可能要一步步的推進;向南打宋則是直搗黃龍。到時候就算不稱帝,也要做一把曹操或霍光,到那時先除掉趙構,後斬殺秦檜等奸臣。然後尋找一個傀儡皇帝,統一朝廷中所有聲音——那就是北伐,然後集全國之力定能殺的那金人丟盔棄甲,等待自己攻破金人首都,迎接先帝歸來之時,那時自己便是諸葛亮,而且是北伐成功的諸葛亮。然而現實卻是,自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曆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著原有的軌跡,自己卻無能為力,獨自麵對著這一切的發生。


    嶽飛在大理寺獄中遭受酷刑折磨,最終被殺害,年僅 39 歲;他的兒子嶽雲以及部將張憲也一同被斬首。嶽飛的供狀上僅僅留下了八個令人痛心的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這八字仿佛在向天訴說著他的冤屈與悲憤。


    此後,嶽飛和張憲的家產全部被朝廷沒收,他們的家屬則被分別發配到廣南、福建等路的州、軍,受到嚴格監管。當嶽飛的死訊傳遍天下,無數百姓聞之無不落淚。而這個消息傳到金國後,金國的大臣們卻舉杯歡慶,甚至有人說道:“從此以後,宋金兩國的和議必將穩固如山!”


    嶽飛含冤遇害之後,南宋王朝的百姓們無不悲痛欲絕,人們將嶽飛視為民族英雄,但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嶽飛被殺害後的那個夜晚,有一個名叫隗順的獄卒,冒死將嶽飛的遺體從杭州城背出,並安葬在了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麽做。因為他相信,嶽飛的英名應該得到尊重,他的精神也應該傳承下去。


    隗順一直默默地守護著嶽飛的墓地,直到臨終前,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他希望兒子能夠繼續守護好嶽飛的墓,讓這位偉大的將領永遠安息。紹興二十五年,奸臣秦檜終於病死。這對於南宋王朝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消息。許多人認為,秦檜的死亡意味著他們可以為嶽飛討迴公道,恢複名譽。於是,張孝祥等一些正直之士紛紛上書朝廷,請求為嶽飛平反昭雪。然而,當時的權臣萬俟卨卻堅決反對為嶽飛昭雪。他仗著自己的宰相大權,對高宗趙構說:“虜方顧和,一旦錄故,將疑天下心,不可。”意思是說,如果現在為嶽飛昭雪,可能會引起金國的不滿,破壞兩國之間的和平關係。


    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侵略南宋。麵對強敵入侵,南宋王朝的人民再次燃起了強烈的抗金熱情。在這種背景下,官員杜莘老、太學生程宏圖、宋芑等人紛紛上書朝廷,要求為嶽飛平反。他們認為,隻有為嶽飛昭雪,才能激勵士氣,鼓舞民心,共同抵抗外敵。這些正義之士的唿聲越來越高,終於引起了朝廷的重視。高宗趙構開始重新審視嶽飛案件,考慮是否應該為其平反。


    禦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嶽飛舊部巡視時,鄂州將士們紛紛聯名上狀,強烈要求為他們已逝的主帥嶽飛申冤,哭聲震耳欲聾,如同雷鳴一般。汪澈費了好大一番力氣去勸慰這些情緒激動的將士們,並承諾一定會把這件事上報給朝廷,但人們還是不停地抽泣著,無法止住淚水。


    時間來到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趙昚登基即位,他下達旨意要為嶽飛恢複原來的官職,按照禮節重新下葬,並尋找嶽飛的後人,特別給予錄用。至此,這場冤案終於得到了平反。


    而當年埋葬嶽飛的隗順之子也向朝廷報告了他父親安葬嶽飛的情況,於是朝廷便將嶽飛以莊重的禮儀改葬在了西湖的棲霞嶺。淳熙四年的時候,宋孝宗命令太常寺為嶽飛擬定一個諡號,一開始定的是\"忠湣\",但第二年又改為\"武穆\"。在議諡的時候,由於秦檜和他的兒子秦熺曾經掌控過史館的權力,導致關於嶽飛和嶽家軍的大量史料被毀滅或篡改。這使得人們對於嶽飛生平的威望、對國家安危的重要性以及他所立下的功績等方麵的了解都受到了嚴重影響。雖然這些事跡可能被人們所熟知,但在官方的史冊記錄中卻無法得到確切的證實。因此,宋朝的官員們不得不通過采訪那些曾經跟隨嶽飛征戰的將領和士兵來獲取相關信息,並以此作為證據。


    為了彌補史書的缺失,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四處收集他父親生前的事跡資料,並委托國子博士顧杞整理出一份嶽飛傳記的初稿。後來,嶽珂接過了父親的囑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並編寫成了《鄂國金佗稡編》28卷和《鄂國金佗續編》30卷,從而還原了一部分曆史的真相。


    到了宋寧宗嘉泰四年,嶽飛被追加封為鄂王,並追贈太師一職。接著,在宋理宗寶慶元年,嶽飛的諡號改為\"忠武\",以表彰他的忠誠和英勇。


    當然,這些後來追封的事情都是後話了。但站在李明的角度來看,自從嶽飛死後,李明所經曆的時間仿佛開始加速流動。當李明終於完成所有經曆時,他的魂體已經變得若隱若現,似乎隨時都會消散。他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仿佛即將消逝。然而,就在這時,一個神秘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明兒,此行你有何感想?又學到了些什麽呢?”


    李明聽到這個突然出現的聲音,心中並沒有絲毫恐懼,隻是淡淡地迴答道:“我覺得做忠臣很難,做一個憂國憂民、愛國的忠臣更是難上加難。忠誠需要學會靈活應變,讓自己變得圓潤,不給那些看自己不順眼的人可乘之機。同時,也要懂得適當暴露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把柄,讓對方有所顧忌,如此才能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至於我學到了什麽,那可真是太多了!什麽兵法戰策、做官的心得、做將的責任,還有如何提前預判、縱觀全局等等。不知道嶽飛的這些兵法戰策算不算是傳說中的《武穆遺書》呢?


    就在李明思考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蒼老而又有力的聲音說道:“好好好,孺子可教也!明兒啊,你一定要記住今天的所見所聞,將來肯定會派上用場的。說不定以後還能讓你統領千軍萬馬,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呢!記住,多用計策總是好的,但千萬不要把計策用絕了,否則會讓自己陷入絕境,後果不堪設想哦!


    ”接著,又傳來一個特別陽剛的聲音:“小明兒,這次有沒有殺得痛快?有沒有感受到戰場的慘烈?有沒有體會到那種兵器之間激烈的碰撞和摩擦聲?有沒有感受到每一招都充滿了力量,每一拳都帶著深深的殺意,仿佛要穿透敵人的骨頭一般?有沒有學到馬上的功夫和馬下的拳腳技巧?”


    李明仔細迴想著一路的廝殺,臉上露出一絲自得的笑容,緩緩說道:“當然有了,每一場戰役我都記在心裏,哪怕打遊擊戰,我也把遊擊戰的主要點記得住。在馬上揮著長槍突刺,一槍能穿仨;徒步光憑拳腳,感覺10個人難近我的身。如果拿起兵器的話,那十幾個人不在話下呀!”他越說越是興奮,仿佛已經迴到了那個金戈鐵馬的戰場之上。


    然而,李明突然想到自己如今的身體狀況,不禁皺起眉頭,喃喃自語道:“隻不過我原來的身體要孱弱許多,就不知道有幾分效果了……”


    就在這時,周圍傳來一陣笑聲。李明轉頭看去,什麽都沒看見,但就覺得有一群人正笑著看著他,眼中滿是善意和鼓勵。這時有一個特別慈祥的聲音安慰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啦,不要想那麽多,有多少咱就用多少!”


    另一人接著問道:“現在問你個問題,你想迴去嗎?還是想繼續遊曆?”


    李明沉思片刻,緩緩迴答道:“我感覺這些夠我消化一段時間了,我想迴去。”


    這時就有一個特別有威嚴的聲音說道:“好,兒啊,你要記住,以後總有你大顯身手的時候,現在就把你傳送迴去。”說完之後,李明就感覺頭暈目眩,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旋轉。接著,他就感覺到了那種靈魂被抽離的感覺,好像自己的意識正在逐漸遠離這個世界。


    這種感覺非常奇特,讓李明感到既興奮又恐懼。他試圖掙紮,但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控製身體。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明終於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的存在。他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魂體,而是迴到了自己的身體當中。然而,他仍然無法睜開眼睛,隻能通過聽覺和觸覺來感知周圍的環境。


    而這時候的宇宙某處空間之內,就有幾個人在上麵哈哈大笑,然後其中幾人就向另外一個說道:“這次還是感謝嶽少保,讓我家這小兒去感受你那波瀾壯闊的一生。”原來,這一切都是嶽少保安排的。他利用自己的力量將李明的靈魂帶到了過去,讓他親身體驗了嶽飛的一生。雖然李明暫時還無法理解這些事情背後的意義,但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慢慢明白的。


    而那人隻是擺擺手說道:“唉,此言差矣!這點小事何足掛齒?這些年我早已釋然了。再者說,你家那小子甚是有趣,他心中諸多想法竟與我不謀而合。若非無法改變現狀,我真想依照他的思路大刀闊斧地實踐一番。好了好了,此間事已了,我也該迴府了。”


    “好,那你慢走,有空常來串串門。”


    隨後便見那男子身披金甲、手持寶劍,瀟灑地離去了。而剩下的幾人留在原地,其中一人開口問道:“此次的強度是否足夠?”


    另一人迴答道:“嗯,我覺得應當差不多了。畢竟這已是中等偏上的難度了,既有成功案例,亦有失敗的結果,甚至還有失敗後的後果。更何況這還是成功之後的後果呢。”


    “嗯,話雖如此,但日後將兒郎們托付給他,若有絲毫差錯,我們家族恐怕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啊!”


    “好了好了,別再胡思亂想了,又不是隻有我們幾個,其他人也可以多試幾次嘛!”其中一個人說道。


    另一個人附和道:“是啊,我們要學會分散風險,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隻要多準備幾個籃子,就能確保萬無一失。接下來,我們需要去挑選一些合適的副本和孩子。”


    於是眾人紛紛散去。


    與此同時,在地球上,李明正在竭盡全力地想要睜開眼睛。但無論他如何努力,眼皮卻如同被千斤重擔壓著一般沉重無比。他隻能聽見四周傳來兩個人的對話聲。李明心裏猜測自己可能已經昏迷了許久,不知道爸爸媽媽此刻該有多擔心啊。正當他想象著待會兒醒來後,父母激動萬分、喜極而泣的模樣時……隨後,那兩道熟悉的身影緩緩地走進屋子。此刻,李明終於聽清了來人是誰。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來者並非他所期待的父母,而是他的爺爺奶奶!


    李明的心瞬間沉入穀底,仿佛被一股寒風吹過,讓他渾身發涼。剛剛勉強撐開的眼皮,也如同失去了所有力量般,再次沉重地閉合起來。他實在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自己昏迷這麽久,日夜守候在床邊的竟然隻有爺爺奶奶,而他的親生父母卻依然像往常一樣忙碌著各自的事情,對他不聞不問。這樣的情景,無論換做誰都會感到心寒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逆天的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龍變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龍變化並收藏我逆天的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