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立法委召開研討會,邀請各路媒體記者旁聽。立法委中提交安樂死立法提案的委員為正方;反對和質疑者為反方;立法委主任說:


    “安樂死立法各國都曾討論多次,有的國家已通過了安樂死立法;有的尚未通過。各國國情不同,各有認知,分歧難免!今天在此研討,請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正方先說。”


    丁一平代表正方發言:


    “各位委員,所謂安樂死立法,顧名思義:人生固有一死,死有多種多樣:真正老死者鳳毛麟角,一般病死者居多,凡經現代醫療技術能治愈者,則長命百歲;醫治無效,於某年月日時不幸逝世者比比皆是,連偉人,智者,聖賢都在所難免。眾所周知現代醫療技術並非萬能,有些疾病稱為絕症,例如癌症晚區,治愈無望,死亡有期;從無望到死亡之間,漫長的身體各器官衰敗惡化的過程,由此而逐漸增加的劇痛,止痛藥物已經無法止痛,隻好任由患者痛苦至死,患者痛死之前,生不如死,痛不欲生,隻有親身經曆者,才有深切體會。


    提案者備有各項采訪記錄和患者本人、家屬的錄音和攝像,請求抽樣播放,供諸君參考。我們認為安樂死立法,利國、利民,符合民意。既使絕症患者消除痛苦,又使家庭減輕經濟和人力物力負擔,國家醫療資源也能更好調配。有的國家能通過安樂死立法,說明這項立法是他們政府和民眾理智的選擇!敬請我立法機關通過提案。謝謝。”


    反方:“生命權為人權最高、最基本的權利,剝奪生命是罪大惡極的犯罪行為{依法判處死刑者除外}!因此任何人不得決定他人生死。若自願放棄生命,既不道德,也不合法。社會不讚成自殺輕生,但凡有一線希望,人們都要組織營救,這就是生命至上的法之精神。安樂死立法會使剝奪他人性命合法化。因各種因素複雜難辨;失去生命終是不可逆轉,是否主、客觀自願安樂而死不好準確判斷。有的文明國家廢除死刑,就是防止萬一出現差錯,無法糾偏。主張安樂死立法,一旦發現有誤或瑕疵,也無法挽迴逝者生命,對罪犯懲罰,權且慎用死刑,對無辜患者更不可大意。”


    正方:“罪犯被處刑罰是因其犯罪,他的身體健康,具有正常人的生命力。慎用死刑是對定案判刑之可能差錯的一種補救和預防;它的性質和絕症患者必死無疑完全兩迴事,怎能混為一談。一個是法官要判他死刑,若判錯了無法彌補和改正;一個是上帝判他死刑,因目前無藥可醫,要麽痛苦拖死,要麽安樂速死。死已是不爭結局。這種死亡不叫剝奪他人生命!”


    反方:“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今天不能醫治的病,也許明天發明新藥能夠醫好,今天沒有的止痛辦法,明天研究出止痛良方。如果實施了安樂死,那麽就放棄了希望,古人曰:好死不如賴活,活著總有希望。”


    正方:“立法研討應該嚴肅認真,這裏不需要詭辯術和耍嘴皮子。科技發展總有階段性。安樂死立法有一個先訂草案,再逐漸修訂完善的過程:應先有試行草案,實施細節也可不斷修改補充,或頒布司法解釋。世上最講認真二字,為民立法就要認真體現人民的意誌。”


    反方:“有些人總是不斷提出安樂死立法,不知是何居心?如今國家要應對外交、國防、外貿等重大國事,國內以維穩為中心,一再奢談安樂死未免不識時務,幹擾大局,想出名找點其他門路總比關注死亡好得多。”


    丁一平一聽此發言火冒三丈,他克製心中憤怒,義正辭嚴駁斥道:


    “立法討論不是攻擊他人的場所,請諸君端正態度!委員提交提案是每個立法委員享有的神聖權利,任何人不得幹涉。人生曆程有始終,生有優生優育法,死亡是否能安樂,這是人人都關心的大事,與維穩相得益彰,民之生死,國之大計,不是幹擾大局,而是關注大局;中國人口眾多,每年死於各種癌症的患者數量多達幾百萬之多,百萬人的疾苦和訴求難到不應該引起重視嗎?設身處地,在座各位,家中如有患絕症的至親,他們每時每刻在你眼前痛苦掙紮,你和醫生愛莫能助,此情此景你無動於衷?”


    反方:“研討立法,不是寫詩。法律無情,不講良心、不談感情,法律是人民意誌的體現,法治隻重證據,不聽敘情。安樂死立法不符合中國國情。寧可眼看親人搶救無效,痛苦去世,也不能因立法不當,而使千千萬萬人無辜死亡。搶救無效痛苦而死,古今中外天經地義;安樂死立法屬於人為助死,情理可恕,憲法不容!”


    正、反兩方爭執激烈,難有定論,立法委主任總結說:


    “今日研討發言,不宜公開,各媒體不得發表,違者嚴加處罰。會議暫告一個段落,日後是否再議,聽候通知,現在散會。”


    丁一平對不了了之的結果,早在意料之中。他是堅強執著之人,認定的事情決不輕言放棄,他要各路奔走,各方唿籲,直到取得成功!


    世界慈善日前幾天,特區慈善總會找到丁一平,申請再興建一處臨終關懷醫院。他是建設署署長,屬職責範圍的公事,他十分支持,為醫院立項,規劃,選址等盡心盡力,最後落實建設資金時,財政資金有缺口,這把他難住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左思右想不得其法,迴家後悶悶不樂;賈玉紅再三追問,他隻好照直說了。賈玉紅笑道:


    “你記得那一年修建分洪工程的往事嗎?”


    “記得。那是防災,這次是慈善,性質完全不同。”


    “性質不同,籌錢則殊途同歸,上找中華慈善總會,每年彩票收入不少,討要一點無可厚菲;再請特區慈善會和媒體聯手發起募捐活動,隻要你的那些智多星出謀劃策,在宣傳上搞些新創意,捐款自會源源不斷,而且倒逼財政多擠幾分。這叫如法炮製,馬到成功。”


    “想不到幾番折騰以後,夫人竟會如此老謀深算,真乃賢內助也!”


    夫妻二人馬不停蹄,分頭行動,一番努力,一番奮鬥,果然如願以償,籌得充裕資金,交予特區慈善總會督辦,各部門皆大歡喜。


    丁一平身邊三個女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緣分注定,難以分解,他小心駕馭,平安行駛,阿彌陀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新升起的太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民重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民重陽並收藏重新升起的太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