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亨的小伎倆,李琩輕鬆應對
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 作者:流浪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誌城造反被鎮壓後,李琩奉命入宮覲見。
李亨先他一步,已經到了李隆基麵前。
“太子,父皇傳旨召見,你為何姍姍來遲?豈不是讓父皇久等嗎?”
李亨望著李琩,目露得意。
高力士傳達李隆基命令的時候,特意先讓忠王知道,最後才讓太子知道。
李亨及時的出現在了李隆基麵前,李琩有些遲了。
“忠王,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接到命令後,就火速入宮了,片刻不敢耽擱。”
“此事稍微一調查,就會一清二楚。”
“莫非,我們同時接到了父皇的旨意嗎?”
“如此說來,忠王倒是比我,更加的消息靈通。”
“佩服,真的是佩服。”
李琩神色淡然,心中有些玩味,也猜出了一定的情況,這才毫不避諱的反擊。
“行了,別吵了。”
李隆基目光閃爍,若是太子慢吞吞的入宮,讓他刻意久等的話,自然十分生氣。
可聽了太子的話後,也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
太子和忠王,時不時的明爭暗鬥,這是他樂於看到的效果,也是他一手創造的局麵。
他清楚,高力士偏向於李亨。
才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他也沒有責怪,適當的給太子製造壓力,挺好。
若是平時,他倒是很喜歡看著兩個兒子,在他的麵前爭論,但是現在,真的沒有那個心情。
李亨乖巧的應道:“是,父皇!”
心中頓時惱怒,此番先發製人與太子較量,直接落入了下風。
李琩緘默不語,李亨的行為,真是有些幼稚。
“妖人劉誌城,膽大妄為,一眾信徒餘黨,死傷慘重,還有千餘人,已經被抓入了大牢。”
李隆基看著兩個兒子,詢問道:“如何誅殺這些狂徒,你們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亨率先開口,“啟稟父皇,把他們全部殺了,以最快的速度斬草除根,才能平息讖語帶來的危害。”
“造反的亂黨,肯定必死無疑。”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亨,神色極其不滿,他關心的是,如何誅殺這些反賊,李亨的這番迴答,等於說了一句廢話。
他召見兩個兒子,也是為了考驗兩人的能力。
李隆基看著李琩,笑道:“太子有什麽想法?”
“要麽秘密誅殺,要麽當著大家的麵斬殺。”
李琩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隆基追問道:“太子,具體說說。”
“金刀之讖,劉氏當興。”
“這樣的亂國讖語,流傳已久。”
“如今又有人打著這個幌子扯旗造反。”
“已經在臣民的心中,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想要阻止別人的議論,不可能了。”
“我們隻能,殺人立威。”
“若是偷偷摸摸的斬殺亂黨,遮遮掩掩反而不好,更容易激起人們的好奇心,倒不如當著群臣的麵明正典刑,全部斬殺了這些反賊,也能達到震懾人心的效果。”
“要讓世人明白,造反的慘痛代價。”
李琩神色平靜的迴答。
“太子的話,一語切中要害,很好!”
李隆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亨心中一涼,李隆基對他的態度,可不這樣,由此可見他的話,並不符合李隆基的心意。
這個太子,真的是厲害。
處理問題的能力,確實犀利。
他是相當的羨慕。
李亨臉色一板說道:“父皇,太子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關於那句讖語,一般人都不敢討論,可太子無所顧慮的說了出來,也是有些不合適。”
“為了杜絕讖語的繼續傳播,我們應該以身作則,隻要我們不提,往後也就沒人敢提了。”
李琩冷笑道:“忠王此言大謬,父皇的臣子,自然不敢胡亂的議論讖語,也不敢做出為害父皇的事,也就像劉誌城這樣的歹徒,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嘴長在別人身上,想要杜絕讖語的流傳,這不可能。”
“好事者,專門沉浸於此道,並且樂此不疲。”
“就像當初的劉定高造反案一樣。”
“隻要有人冒頭,以鐵血手段滅殺就行了。”
“何必在乎這麽多呢?”
“自從隋朝的劉昉,以這句讖語為目標造反以後,關於劉氏當興的讖詞一說,可是屢禁不止。”
“料想誰也沒有那個能力,能堵住悠悠之口。”
李琩沒有客氣,看向李亨的神色很是嘲諷。
“父皇睿智,一定能夠消滅,讖語毒害四方。”
李亨奉承了一句,在李琩的手中敗下了陣來,隻能拉李隆基給自己助威。
李琩說道:“父皇,忠王拍這樣的馬屁,父皇應當訓斥。”
“閉嘴!”
李隆基瞪了一眼李亨。
李亨悻悻然道:“是,父皇!”
“朕禁止群臣翻看讖書,議論讖語者,那也是出手狠辣,依舊沒起到多大的效果,鄉野之間,以讖語作借口,造反的事情不止一次發生了。”
李隆基無奈的說道:“太子說的對,悠悠之口堵不住,誰也沒有這個能力。”
李亨急忙道:“父皇,兒臣言語荒誕,還請父皇責罰。”
“想法是好的,隻不過有些幼稚。”
李隆基語氣淡漠,也沒過多的責怪。
李亨羞惱不已,心肝顫了一下。
這樣的評價,傷害到了他。
“太子,忠王,你們下去吧。”
李隆基揮了揮手。
李琩和李亨離開了。
李亨走在李琩的後麵,望著那背影,拳頭忍不住捏了起來。
在太子的手中,屢屢吃癟,這讓他深受打擊。
本想與太子同行,可接連的挫敗感,讓他沒有了足夠的底氣,就怕太子冷嘲熱諷。
“太子,來日方長,我們走著瞧!”
李亨緩步而行,目光始終放在李琩的身上。
這一日。
大同殿前。
在京城的公卿大臣們,全部在場。
李琩和李亨,也在場。
劉誌城等千餘人亂黨暴徒,全部被五花大綁,就這麽跪在地上。
這些狂徒,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露出了教徒一般的虔誠之色,對於赴死,也是慷慨多了。
大多數人,表情惶恐。
更有一些反賊,已經癱軟在地。
群臣看著這些人,目露敵意,即便對這些亂賊的生死毫不關心,此刻隻能擠出,勢不兩立的憤恨情緒。
李亨先他一步,已經到了李隆基麵前。
“太子,父皇傳旨召見,你為何姍姍來遲?豈不是讓父皇久等嗎?”
李亨望著李琩,目露得意。
高力士傳達李隆基命令的時候,特意先讓忠王知道,最後才讓太子知道。
李亨及時的出現在了李隆基麵前,李琩有些遲了。
“忠王,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接到命令後,就火速入宮了,片刻不敢耽擱。”
“此事稍微一調查,就會一清二楚。”
“莫非,我們同時接到了父皇的旨意嗎?”
“如此說來,忠王倒是比我,更加的消息靈通。”
“佩服,真的是佩服。”
李琩神色淡然,心中有些玩味,也猜出了一定的情況,這才毫不避諱的反擊。
“行了,別吵了。”
李隆基目光閃爍,若是太子慢吞吞的入宮,讓他刻意久等的話,自然十分生氣。
可聽了太子的話後,也就明白了其中的貓膩。
太子和忠王,時不時的明爭暗鬥,這是他樂於看到的效果,也是他一手創造的局麵。
他清楚,高力士偏向於李亨。
才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他也沒有責怪,適當的給太子製造壓力,挺好。
若是平時,他倒是很喜歡看著兩個兒子,在他的麵前爭論,但是現在,真的沒有那個心情。
李亨乖巧的應道:“是,父皇!”
心中頓時惱怒,此番先發製人與太子較量,直接落入了下風。
李琩緘默不語,李亨的行為,真是有些幼稚。
“妖人劉誌城,膽大妄為,一眾信徒餘黨,死傷慘重,還有千餘人,已經被抓入了大牢。”
李隆基看著兩個兒子,詢問道:“如何誅殺這些狂徒,你們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亨率先開口,“啟稟父皇,把他們全部殺了,以最快的速度斬草除根,才能平息讖語帶來的危害。”
“造反的亂黨,肯定必死無疑。”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亨,神色極其不滿,他關心的是,如何誅殺這些反賊,李亨的這番迴答,等於說了一句廢話。
他召見兩個兒子,也是為了考驗兩人的能力。
李隆基看著李琩,笑道:“太子有什麽想法?”
“要麽秘密誅殺,要麽當著大家的麵斬殺。”
李琩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隆基追問道:“太子,具體說說。”
“金刀之讖,劉氏當興。”
“這樣的亂國讖語,流傳已久。”
“如今又有人打著這個幌子扯旗造反。”
“已經在臣民的心中,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想要阻止別人的議論,不可能了。”
“我們隻能,殺人立威。”
“若是偷偷摸摸的斬殺亂黨,遮遮掩掩反而不好,更容易激起人們的好奇心,倒不如當著群臣的麵明正典刑,全部斬殺了這些反賊,也能達到震懾人心的效果。”
“要讓世人明白,造反的慘痛代價。”
李琩神色平靜的迴答。
“太子的話,一語切中要害,很好!”
李隆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亨心中一涼,李隆基對他的態度,可不這樣,由此可見他的話,並不符合李隆基的心意。
這個太子,真的是厲害。
處理問題的能力,確實犀利。
他是相當的羨慕。
李亨臉色一板說道:“父皇,太子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關於那句讖語,一般人都不敢討論,可太子無所顧慮的說了出來,也是有些不合適。”
“為了杜絕讖語的繼續傳播,我們應該以身作則,隻要我們不提,往後也就沒人敢提了。”
李琩冷笑道:“忠王此言大謬,父皇的臣子,自然不敢胡亂的議論讖語,也不敢做出為害父皇的事,也就像劉誌城這樣的歹徒,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嘴長在別人身上,想要杜絕讖語的流傳,這不可能。”
“好事者,專門沉浸於此道,並且樂此不疲。”
“就像當初的劉定高造反案一樣。”
“隻要有人冒頭,以鐵血手段滅殺就行了。”
“何必在乎這麽多呢?”
“自從隋朝的劉昉,以這句讖語為目標造反以後,關於劉氏當興的讖詞一說,可是屢禁不止。”
“料想誰也沒有那個能力,能堵住悠悠之口。”
李琩沒有客氣,看向李亨的神色很是嘲諷。
“父皇睿智,一定能夠消滅,讖語毒害四方。”
李亨奉承了一句,在李琩的手中敗下了陣來,隻能拉李隆基給自己助威。
李琩說道:“父皇,忠王拍這樣的馬屁,父皇應當訓斥。”
“閉嘴!”
李隆基瞪了一眼李亨。
李亨悻悻然道:“是,父皇!”
“朕禁止群臣翻看讖書,議論讖語者,那也是出手狠辣,依舊沒起到多大的效果,鄉野之間,以讖語作借口,造反的事情不止一次發生了。”
李隆基無奈的說道:“太子說的對,悠悠之口堵不住,誰也沒有這個能力。”
李亨急忙道:“父皇,兒臣言語荒誕,還請父皇責罰。”
“想法是好的,隻不過有些幼稚。”
李隆基語氣淡漠,也沒過多的責怪。
李亨羞惱不已,心肝顫了一下。
這樣的評價,傷害到了他。
“太子,忠王,你們下去吧。”
李隆基揮了揮手。
李琩和李亨離開了。
李亨走在李琩的後麵,望著那背影,拳頭忍不住捏了起來。
在太子的手中,屢屢吃癟,這讓他深受打擊。
本想與太子同行,可接連的挫敗感,讓他沒有了足夠的底氣,就怕太子冷嘲熱諷。
“太子,來日方長,我們走著瞧!”
李亨緩步而行,目光始終放在李琩的身上。
這一日。
大同殿前。
在京城的公卿大臣們,全部在場。
李琩和李亨,也在場。
劉誌城等千餘人亂黨暴徒,全部被五花大綁,就這麽跪在地上。
這些狂徒,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露出了教徒一般的虔誠之色,對於赴死,也是慷慨多了。
大多數人,表情惶恐。
更有一些反賊,已經癱軟在地。
群臣看著這些人,目露敵意,即便對這些亂賊的生死毫不關心,此刻隻能擠出,勢不兩立的憤恨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