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電係統已經進行測試和試驗階段,性能基本達到設計要求,一些小問題需要完善和改進。


    雷達研發製造也基本完成,殲18戰機的機載雷達係統,由天峰科技公司自己設計和研發。


    殲30戰機的機載雷達係統,技術含量極高,李天峰親自指導,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匯集國內頂尖的雷達專家,好幾家相關單位一起,大家共同努力研發。


    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天峰科技公司必須進入雷達研發和製造領域,尤其是機載雷達係統。殲18戰機的雷達係統,相比殲30戰機的雷達係統低一個等級,難度沒有這麽巨大。


    這一款機載雷達,天峰科技公司自己研發,匯集一支專業化的研發團隊,加上李天峰技術指導,進展不錯,機載雷達係統試製完畢,也進入了性能試驗階段。


    這是天峰科技公司自己設計研發的一款機載雷達,雖然比不上殲30戰機的機載雷達,但也十分不錯。


    雖然比不上第四代戰機的機載雷達,但在第三代戰機之中,這樣的雷達係統無疑是最頂尖的。


    李天峰在城南基地各生產製造車間看了一圈,看了各零件的加工和試製情況,迴到自己的辦公室,在辦公桌上,正放著兩份試驗報告。


    這兩份試驗報告,一份是殲18戰機的航電係統性能試驗報告,另外一款是殲18戰機的機載雷達係統試驗報告。


    不管是航電係統,還是機載雷達係統,對一款戰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兩份試驗報告,李天峰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基本達到設計要求,一些小問題還需要完善和改進。這樣的結果,李天峰無疑是滿意的。


    正看完報告,李達武敲門進了李天峰的辦公室,看到李達武,李天峰道:“達武,什麽事?”


    李達武道:“老板,殲30戰機的首批零件生產投料完成並已經開始生產製造,各車間正按照生產計劃進行生產。”


    李天峰點一點道:“嗯,我剛才在各車間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些零件加工已經開始,且加工情況還不錯。”


    李達武道:“老板,加工比較順利,加工質量也比較好,我們是否再投入一批零件的生產製造。”


    這個建議不錯,李天峰也正有這樣的打算,殲30戰機軍方的首批訂單就達到一百架,李天峰估計,殲30戰機列裝部隊,數量肯定不止一百架,估計有兩、三百架,甚至更多。


    殲30戰機不貴,區區八千萬美元的價格,且又是世界最頂級的戰機,軍方肯定會下大訂單。


    美國的f22戰機隻生產製造了不到兩百架,主要是f22造價昂貴,加之沒有對手,美國方麵認為裝備近兩百架的數量足矣。


    隨著殲30戰機的問世,美國已經重啟f22戰機生產線,美國方麵還會裝備大量的f22戰機。


    殲30戰機比f22戰機便宜,性價比高得多,軍方訂購三、五百架都不奇怪。


    軍方需要殲30戰機,李天峰自然準備開足馬力生產製造,能迅速大批量列裝部隊最好,在李天峰心中,其實早有打算,第一批零件投料完成之後,不久就投入第二批,第三批……


    李達武的建議,正合李天峰心意,李天峰道:“達武,建議不錯,再過一個星期,如果第一批零件生產製造順利,加工質量比較好,就投入第二批零件的生產製造。”


    想一想,李天峰補充道:“開足馬力生產,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投入一批殲30戰機的零件生產製造。”


    聞言,李達武心中一喜,沒有想道,李天峰果然采納了自己的建議,李達武現在不再從事技術工作,而是負責整個城南基地的生產工作。


    作為一名主管生產製造的副總經理,衡量李達武工作的優秀與否,就是看生產製造出來多少東西,如果一年之內能保質保量,大量生產製造殲30戰機,那就是成績。


    李天峰知道李達武心中的想法和心情,李天峰想了想道:“達武,城南基地的產能評估,你們完成沒有?”


    李達武道:“老板,已經完成了,在二期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之前,我們的產能是月產‘黑色幽靈’無人機兩架,代加工零件業務產值大約三十億美元,月產殲30戰機十架左右,當然,如果殲18戰機進入批量生產,殲30戰機的月產量將有所減少。”


    月產10架殲30戰機!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一年下來就是上百架,雖然殲18戰機如果進入批量生產,對殲30戰機的產量有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會很久。


    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待殲18戰機真正進入批量生產,二期工程也基本建成將投入使用。


    到時,代加工業務搬入二期工程,即使殲18戰機進入批量生產,但因為二期工程的投入使用,整體產能擴大,到時,殲30戰機的月產隻怕還會增加,殲18戰機的月產隻怕也不小。


    心中高興,李天峰大手揮道:“達武,殲30戰機馬上就要小批量生產,最多半年,殲30戰機我就要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


    考慮到工藝技術需要漸漸成熟和問題,加之可能會進行一些設計完善和改進,一般首先有一個小批量生產製造期,這個時間,因具體情況而異,對一般性航空工業企業而言,可能是一、兩年,也有可能是兩、三年。


    李天峰知道,殲30戰機各零件的生產製造工藝基本成熟,設計基本定型,三、五個月的小批量生產製造期足矣。


    半年之內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到時月產殲30戰機10架以上,聞言,李達武一陣莫名的高興。


    大批量生產製造殲30戰機,這將是自己耀眼的成績,李達武道:“老板,您放心,我們半年之內,一定進入殲30戰機的大批量生產。”


    ……


    西沙,永興島。


    昨天,這架殲30戰機進駐這裏,今天一大早,東方海平麵正露出一輪朝陽,這架殲30戰機已經在做著起飛前的準備。


    天峰科技公司的幾名技術人員,機場的幾名地勤人員,大家一起配合,對殲30戰機做了起飛前的檢查。


    戰機一切正常,可以起飛!


    試飛員唐亮整裝待發,稍稍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裝備之後,在不少人羨慕的眼光之中,唐亮矯健而熟練的登上了戰機。


    戰機的座艙艙蓋緩緩的合上,接到可以去起飛的命令,唐亮對著遠處的人群做了一個“ok”的手勢,然後啟動發動機。


    遠處,不但有機場的幾名負責人,也有地勤人員,天峰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甚至還有幾名飛行員,大家的目光焦點,正是這架殲30戰機。


    發動機啟動,並沒有滑行,而是在大家驚異的目光之中,在跑道之中的殲30緩緩的升了起來,殲30戰機具備垂直起降功能。


    “我的老天,大家快看!直接就離開了跑道,速度好快!”


    不少人知道殲30戰機具備垂直起降功能,但真正親眼近距離看到又是另外一迴事,那種心中的震撼,基本很難用語言來形容。


    見慣了飛機啟動,滑行,加速,離開跑道,最後飛上藍天。現在看到,殲30戰機根本就不用滑行,直接從原地升了起來,高度越來越高,一下子就顛覆了大家的一貫認識。


    在大家驚異的目光之中,殲30戰機上升到合適的高度,然後唿嘯而去,很快就消失在遠方,再也不見絲毫蹤跡。


    飛機遠去,良久,大家猜漸漸的迴過神來,有人道:“真正的垂直起降功能,太牛了!”


    “是啊!看剛才的樣子,簡直就是輕輕鬆鬆,遊刃有餘!”


    “以後,我們大批量列裝殲30戰機,一架一架戰機,就這麽從跑道上垂直起降,這場麵肯定非常的壯觀!”


    見這麽一說,不少人腦海之中浮現了這樣的一幕,偌大的機場上,一架一架殲30戰機停放的整整齊齊,一眼看過去,非常的壯觀。然後,一架一架的殲30戰機相繼垂直升空,然後遠去。


    這樣的場麵,非常的壯觀!


    大家也知道,這不是科幻片之中的鏡頭,不久的將來,自己就有可能會看到這樣的一幕。


    唐亮駕駛這架殲30戰機,看一看高度,然後飛機開始爬升,爬升的角度越來越大,很快就以九十度角度垂直爬升,爬升速度很快!


    爬上萬米高空,殲30戰機才開始改為平飛,以兩馬赫的速度,朝著南沙群島方向飛去。


    殲30戰機的速度很快,兩倍音速,不用很久,殲30戰機飛臨南沙群打海域。


    在戰機上,唐亮甚至能依稀看到一些小島,甚至不久之後還看到了一個基本完成建設的島嶼。


    永暑礁!


    殲30戰機,高低降低,速度越來越快,一直下降到僅僅幾百米的高度,在永暑礁機場上空盤旋三圈,最後才漸漸遠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航空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彩貝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彩貝殼並收藏航空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