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五雷及天人感應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玉蟾看著坐下的神雕,感歎道:“天地靈氣越來越稀薄,神雕還能成長到這種程度,不簡單啊!”
在這種環境下,無數武者以及求道之人都被卡在先天之下。
動物智慧本就不如人,還能成長到先天的程度,可見這神雕機緣不淺。
葵花公公則是乘坐在白雕上,迴道:“這樣的坐騎,一般人也培養不起,而且耗時頗久。”
就他座下的白雕,聽說都已經喂養了三十年了,才成長到這種體型。
那神雕更是智慧不低,年歲更加的大。
……
絕情穀!
“貧道白玉蟾拜見陛下!”
白玉蟾恭敬的拱手做了個道揖。
郭平身穿錦繡華服,坐於上首點了點頭,說道:“聽說你要見朕?所為何事?”
白玉蟾迴道:“陛下,我派修行講究隱居山林,如此方能貼近自然,不被紅塵世俗所擾。以求達到無心無念的天人之境!而陛下的要求卻有違我派修行理念。”
“天人之境?先天宗師之後方為大宗師境界,這天人之境又是何解?”
郭平看過天人感應論,但看得一知半解,並不了解。
白玉蟾解釋道:“陛下,天人之境並不是一個修煉境界,而是一種狀態。”
“在這種狀態之下,個人能以自身之氣合天地之氣,能以自身之神合天地之神。
以求能達到以自身之神掌控天地自然變化,掌控雷霆,唿風喚雨!”
郭平:???
我們確定是在同一個頻道,同一個世界嗎?
在這種靈氣稀薄的世界,大家都在練武,就你修煉法術?
而且還是唿風喚雨這種大神通?
郭平臉色有些難看,開口問道:“道長既然會雷法,那就應該知道林靈素吧?
莫非道長將朕當成了宋徽宗,也要行那誆騙之舉?”
林靈素有真才實學,不然也不會得到宋徽宗的重視,但其為了達到目的,提出了“神霄說”,
宣稱宋徽宗為“上帝之長子”、“長生大帝君”下凡,
而他自己則是“神霄府”仙君投胎前來輔佐“帝君”。
宋徽宗對此深信不疑,並讓林靈素掌握了北宋的教權。
白玉蟾已經一百多歲,對於神霄派的祖師林靈素自然知道。
宋徽宗是個昏君,而且不懂修煉,才會對林靈素的那一套深信不疑。
郭平可不是宋徽宗那樣的人,他自不敢行誆騙之舉。
“陛下,貧道自不敢誆騙陛下,貧道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做到手發雷霆。
至於唿風喚雨,貧道境界不夠,自身之神不強,暫且做不到,但那是我等修道之人的追求。”
白玉蟾說完之後,右手掐訣,嘴唇微動,好像在念著什麽咒語。
緊接著掌心就出現了一道細小的雷霆。
郭平聽到這之後,臉色才稍微好轉。
他還以為白玉蟾為了不接聖旨,想要誆騙自己。
想要唿風喚雨,那得掌握天地規則,若不掌握天地規則,或許靠著強大的功力也能做到。
但先天境界的能量積累,還遠遠達不到領悟天地規則的地步,也達不到用真氣改變天象的地步。
不過若是掌心雷就容易接受了,笑傲世界時郭平就閱讀過許多道經典籍,知道一些雷法的生發原理。
但具體的修煉之法卻不知道,在笑傲世界也沒見到會雷法的修煉者。
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修煉出了雷法。
郭平沉思了一番之後,說道:“儒家入世,佛道避世,朕也不是不能理解,不過對此朕有不同的理解。”
白玉蟾心中一緊,恭敬的問道:“還請陛下示下!”
郭平開口說道:“紅塵煉心,若道家弟子在紅塵中摸爬滾打一番之後,
仍能保持本心,那才是真正的道家之人。
若弟子入了紅塵就不能保持本心了,反被滾滾紅塵所誘,
那隻能說明他心境不過關,這道他不修也罷。”
“況且,沒有入世,何談出世?”
白玉蟾認真思索了一番之後,也覺得有些道理,但還是說道:“可是陛下,按照聖旨,貧道是先天,道觀屬一星宗門。
但人數隻有百多人,這任務會不會太重了?”
他年輕時曾走遍三山五嶽,問學求道。
之後才落腳武夷山,也沒大肆收錄弟子門人。
“人數太少,那就招收弟子,擴大規模。
道長,這個天下很大,中原隻是一隅之地,接下來大明會四處擴張,朕欲推廣漢家文化,消除異端。”
“所以朕打算讓我中原道教,被同化的佛教前去新占領的異族之地傳教。
傳教需要很多傳教士,這些都可算做貢獻。
等到世界一統之後,朕會根據實際情況降低要求。”
大明屬於擴張時期,正是需要人的時候。
郭平怎麽可能放過這些江湖門派以及教派之人。
郭平聖旨下達的任務,肯定有很多門派完不成。
那就隻能加倍完成貢獻,為大明的擴張做貢獻。
白玉蟾早就知道大明不會停下擴張的腳步,
但他沒想到郭平竟然要消滅一切異端,甚至還要讓中原教派取代原有教派。
對於這種發揚教派之事,他自然不會拒絕。
觀中許多人都是仕途不順,心灰意冷之下半路出家的。
他們過了練武的最佳時期,隻能將心思完全放在鑽研道經典籍之上。
他完全可以將這些人派出去收徒教導,幾年時間就能培養出一批傳教之人。
“陛下,貧道願為陛下的大業貢獻一份力量!”
“好,既然公事談完了,朕也是修煉之人,道長更是老牌先天強者,正好論道一番,道長以為如何?”
“貧道樂意至極!”
隨後郭平和白玉蟾來到花園涼亭中坐下。
開始講解各自的修煉之法以及感悟,互相印證。
白玉蟾從郭平這裏了解到了國術的煉體之法。
頓時驚訝不已,特別是通過虎豹雷音洗練五髒六腑的方法更是對他幫助不小。
通過特定的唿吸方法,讓五髒六腑有規律的振動,其聲如悶雷,又如虎豹嘶鳴。
在振動過程中,排除五髒六腑之中的雜質,起到強化五髒六腑的作用。
有了這個方法,他能進一步強化五髒,讓五雷法的威力進一步加強。
郭平也從白玉蟾這裏對雷法的了解更加的深入,也接觸了“天人交感”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
雷法修煉強調將自身看成一個小天地,頭是乾(天),足是坤(地)。
人體每個部位的器官都是有意識的信息體主宰,稱之為內神。
人降生到這個世界,精氣神就逐漸被後天濁氣以及情欲渣滓汙染,不能與天地交感。
修煉就是去除渣滓,迴到先天純淨狀態。
修煉雷法首先要於五髒之中存神凝思,以五髒之氣化為五雷之神。
五雷分屬五髒,東方木雷在肝宮,南方火雷在心宮,北方水雷在腎宮,西方金雷在肺宮,中央土雷在脾宮。
五髒之氣攢聚,匯聚為一,方能達於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
但此時的雷法隻能稱為掌心雷,威力與個人的五髒強度,以及五髒之氣的充沛與否息息相關。
若想提升威力,還需達到“天人交感”或者“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交感”是“天人合一”的基礎。
隻要進入“天人交感”,就能通過五髒之氣所化的五雷之神(內神)與天地外神取得聯係。
配合口訣以及手訣,把內神調出體外,引動天雷降臨。
天雷的強弱與否,取決於與天地交感的程度。
若是心境能達到忘我無我,無思無念,無善無惡,無事無非的無私公正的天地本性之境,就能達到“天人合一”圓滿之境。
那時所召喚雷霆與真正的天雷無異。
郭平第一次係統的了解“天人合一”的狀態,
聽到後麵的描述,感覺就算聖人都不可能達到,除非以身合天道還有可能。
雖然“天人合一”很難,但“天人交感”還是有希望的。
而且“天人交感”狀態之下,就能調出內神召喚天雷。
雖然威力降低了許多,但那也是天雷啊,豈是一般人能抵擋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排麵,大家還在玩拳腳兵器,自己玩天雷,這檔次一下就上去了。
想到這裏,郭平當即問道:“不知道長達到何種境界?”
“陛下,貧道隻掌握了掌心雷,至於“天人交感”召喚天雷隻能在武夷山做到。”
“難道這種狀態還與環境有關?”
郭平有些不解,這不應該是一種思想境界嗎?
“陛下,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必須對外界大宇宙以及自身小宇宙無比熟悉。
頭是天,足是地;天地有四季,人體有四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主竅;
天地有眾生,人體有無數器官;
天地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
白玉蟾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了解了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的關係,接下來就是將自身融入天地自然之中。
而要融入天地自然,就需要對其無比熟悉。
貧道在武夷山已經待了二十多年,對於其上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都無比的熟悉。
在武夷山之上,貧道可隨時融入自然,順應自然,進入“天人交感”的境界,但在其它地方卻不行。”
郭平聽完了然的點了點頭,繼而又說道:“道長,可否讓朕體驗一下掌心雷的威力?”
白玉蟾點頭,以郭平的境界,也不會受傷。
隨後白玉蟾手掐指訣,嘴中念念有詞:
“心定神寧,決在我身!”
“五雷五雷,聽我號令!”
“金雷!”
“木雷!”
“水雷!”
“火雷!”
“土雷!”
“聚!”
郭平看到白玉蟾手中突然出現氣流,然後融合為一,化為了一道細小的雷霆。
白玉蟾口訣念完,隨後看向郭平喝道:“去!”
那道細小的雷霆仿佛自帶鎖定一般,直朝著郭平而來。
兩人本就離得近,郭平瞬間就被擊中。
在這種環境下,無數武者以及求道之人都被卡在先天之下。
動物智慧本就不如人,還能成長到先天的程度,可見這神雕機緣不淺。
葵花公公則是乘坐在白雕上,迴道:“這樣的坐騎,一般人也培養不起,而且耗時頗久。”
就他座下的白雕,聽說都已經喂養了三十年了,才成長到這種體型。
那神雕更是智慧不低,年歲更加的大。
……
絕情穀!
“貧道白玉蟾拜見陛下!”
白玉蟾恭敬的拱手做了個道揖。
郭平身穿錦繡華服,坐於上首點了點頭,說道:“聽說你要見朕?所為何事?”
白玉蟾迴道:“陛下,我派修行講究隱居山林,如此方能貼近自然,不被紅塵世俗所擾。以求達到無心無念的天人之境!而陛下的要求卻有違我派修行理念。”
“天人之境?先天宗師之後方為大宗師境界,這天人之境又是何解?”
郭平看過天人感應論,但看得一知半解,並不了解。
白玉蟾解釋道:“陛下,天人之境並不是一個修煉境界,而是一種狀態。”
“在這種狀態之下,個人能以自身之氣合天地之氣,能以自身之神合天地之神。
以求能達到以自身之神掌控天地自然變化,掌控雷霆,唿風喚雨!”
郭平:???
我們確定是在同一個頻道,同一個世界嗎?
在這種靈氣稀薄的世界,大家都在練武,就你修煉法術?
而且還是唿風喚雨這種大神通?
郭平臉色有些難看,開口問道:“道長既然會雷法,那就應該知道林靈素吧?
莫非道長將朕當成了宋徽宗,也要行那誆騙之舉?”
林靈素有真才實學,不然也不會得到宋徽宗的重視,但其為了達到目的,提出了“神霄說”,
宣稱宋徽宗為“上帝之長子”、“長生大帝君”下凡,
而他自己則是“神霄府”仙君投胎前來輔佐“帝君”。
宋徽宗對此深信不疑,並讓林靈素掌握了北宋的教權。
白玉蟾已經一百多歲,對於神霄派的祖師林靈素自然知道。
宋徽宗是個昏君,而且不懂修煉,才會對林靈素的那一套深信不疑。
郭平可不是宋徽宗那樣的人,他自不敢行誆騙之舉。
“陛下,貧道自不敢誆騙陛下,貧道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做到手發雷霆。
至於唿風喚雨,貧道境界不夠,自身之神不強,暫且做不到,但那是我等修道之人的追求。”
白玉蟾說完之後,右手掐訣,嘴唇微動,好像在念著什麽咒語。
緊接著掌心就出現了一道細小的雷霆。
郭平聽到這之後,臉色才稍微好轉。
他還以為白玉蟾為了不接聖旨,想要誆騙自己。
想要唿風喚雨,那得掌握天地規則,若不掌握天地規則,或許靠著強大的功力也能做到。
但先天境界的能量積累,還遠遠達不到領悟天地規則的地步,也達不到用真氣改變天象的地步。
不過若是掌心雷就容易接受了,笑傲世界時郭平就閱讀過許多道經典籍,知道一些雷法的生發原理。
但具體的修煉之法卻不知道,在笑傲世界也沒見到會雷法的修煉者。
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修煉出了雷法。
郭平沉思了一番之後,說道:“儒家入世,佛道避世,朕也不是不能理解,不過對此朕有不同的理解。”
白玉蟾心中一緊,恭敬的問道:“還請陛下示下!”
郭平開口說道:“紅塵煉心,若道家弟子在紅塵中摸爬滾打一番之後,
仍能保持本心,那才是真正的道家之人。
若弟子入了紅塵就不能保持本心了,反被滾滾紅塵所誘,
那隻能說明他心境不過關,這道他不修也罷。”
“況且,沒有入世,何談出世?”
白玉蟾認真思索了一番之後,也覺得有些道理,但還是說道:“可是陛下,按照聖旨,貧道是先天,道觀屬一星宗門。
但人數隻有百多人,這任務會不會太重了?”
他年輕時曾走遍三山五嶽,問學求道。
之後才落腳武夷山,也沒大肆收錄弟子門人。
“人數太少,那就招收弟子,擴大規模。
道長,這個天下很大,中原隻是一隅之地,接下來大明會四處擴張,朕欲推廣漢家文化,消除異端。”
“所以朕打算讓我中原道教,被同化的佛教前去新占領的異族之地傳教。
傳教需要很多傳教士,這些都可算做貢獻。
等到世界一統之後,朕會根據實際情況降低要求。”
大明屬於擴張時期,正是需要人的時候。
郭平怎麽可能放過這些江湖門派以及教派之人。
郭平聖旨下達的任務,肯定有很多門派完不成。
那就隻能加倍完成貢獻,為大明的擴張做貢獻。
白玉蟾早就知道大明不會停下擴張的腳步,
但他沒想到郭平竟然要消滅一切異端,甚至還要讓中原教派取代原有教派。
對於這種發揚教派之事,他自然不會拒絕。
觀中許多人都是仕途不順,心灰意冷之下半路出家的。
他們過了練武的最佳時期,隻能將心思完全放在鑽研道經典籍之上。
他完全可以將這些人派出去收徒教導,幾年時間就能培養出一批傳教之人。
“陛下,貧道願為陛下的大業貢獻一份力量!”
“好,既然公事談完了,朕也是修煉之人,道長更是老牌先天強者,正好論道一番,道長以為如何?”
“貧道樂意至極!”
隨後郭平和白玉蟾來到花園涼亭中坐下。
開始講解各自的修煉之法以及感悟,互相印證。
白玉蟾從郭平這裏了解到了國術的煉體之法。
頓時驚訝不已,特別是通過虎豹雷音洗練五髒六腑的方法更是對他幫助不小。
通過特定的唿吸方法,讓五髒六腑有規律的振動,其聲如悶雷,又如虎豹嘶鳴。
在振動過程中,排除五髒六腑之中的雜質,起到強化五髒六腑的作用。
有了這個方法,他能進一步強化五髒,讓五雷法的威力進一步加強。
郭平也從白玉蟾這裏對雷法的了解更加的深入,也接觸了“天人交感”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
雷法修煉強調將自身看成一個小天地,頭是乾(天),足是坤(地)。
人體每個部位的器官都是有意識的信息體主宰,稱之為內神。
人降生到這個世界,精氣神就逐漸被後天濁氣以及情欲渣滓汙染,不能與天地交感。
修煉就是去除渣滓,迴到先天純淨狀態。
修煉雷法首先要於五髒之中存神凝思,以五髒之氣化為五雷之神。
五雷分屬五髒,東方木雷在肝宮,南方火雷在心宮,北方水雷在腎宮,西方金雷在肺宮,中央土雷在脾宮。
五髒之氣攢聚,匯聚為一,方能達於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
但此時的雷法隻能稱為掌心雷,威力與個人的五髒強度,以及五髒之氣的充沛與否息息相關。
若想提升威力,還需達到“天人交感”或者“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交感”是“天人合一”的基礎。
隻要進入“天人交感”,就能通過五髒之氣所化的五雷之神(內神)與天地外神取得聯係。
配合口訣以及手訣,把內神調出體外,引動天雷降臨。
天雷的強弱與否,取決於與天地交感的程度。
若是心境能達到忘我無我,無思無念,無善無惡,無事無非的無私公正的天地本性之境,就能達到“天人合一”圓滿之境。
那時所召喚雷霆與真正的天雷無異。
郭平第一次係統的了解“天人合一”的狀態,
聽到後麵的描述,感覺就算聖人都不可能達到,除非以身合天道還有可能。
雖然“天人合一”很難,但“天人交感”還是有希望的。
而且“天人交感”狀態之下,就能調出內神召喚天雷。
雖然威力降低了許多,但那也是天雷啊,豈是一般人能抵擋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排麵,大家還在玩拳腳兵器,自己玩天雷,這檔次一下就上去了。
想到這裏,郭平當即問道:“不知道長達到何種境界?”
“陛下,貧道隻掌握了掌心雷,至於“天人交感”召喚天雷隻能在武夷山做到。”
“難道這種狀態還與環境有關?”
郭平有些不解,這不應該是一種思想境界嗎?
“陛下,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必須對外界大宇宙以及自身小宇宙無比熟悉。
頭是天,足是地;天地有四季,人體有四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主竅;
天地有眾生,人體有無數器官;
天地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
白玉蟾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了解了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的關係,接下來就是將自身融入天地自然之中。
而要融入天地自然,就需要對其無比熟悉。
貧道在武夷山已經待了二十多年,對於其上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都無比的熟悉。
在武夷山之上,貧道可隨時融入自然,順應自然,進入“天人交感”的境界,但在其它地方卻不行。”
郭平聽完了然的點了點頭,繼而又說道:“道長,可否讓朕體驗一下掌心雷的威力?”
白玉蟾點頭,以郭平的境界,也不會受傷。
隨後白玉蟾手掐指訣,嘴中念念有詞:
“心定神寧,決在我身!”
“五雷五雷,聽我號令!”
“金雷!”
“木雷!”
“水雷!”
“火雷!”
“土雷!”
“聚!”
郭平看到白玉蟾手中突然出現氣流,然後融合為一,化為了一道細小的雷霆。
白玉蟾口訣念完,隨後看向郭平喝道:“去!”
那道細小的雷霆仿佛自帶鎖定一般,直朝著郭平而來。
兩人本就離得近,郭平瞬間就被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