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迴軍
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距離出征,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另外兩路大軍也徹底的將花剌子模夷為平地。
郭平和哲別帶著剩下的四萬多人開始東歸,隻帶走了大量的財物。
這些地方的軍隊及反抗勢力大多被消滅,但由於路程遙遠,大部分都會被放棄。
如果沒有改變的話,靠近中亞的東歐應該是封給術赤,最後由其子拔都建立了金帳汗國。
郭平沒有絲毫心疼,此地距離中原太遠,就算封給他,他也不想要。
從這裏開始,那想要實行漢化,那得教化多少年?
他此次主要就是前來練軍,培養將領的。
三年的征戰,從東亞橫跨中亞,直入東歐,麾下的將士經曆了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戰役。
也見識了各個種族,國家的戰爭方式。
雖然郭平帶來的一萬人,死了三千多人,但郭平卻不心疼。
這些傷亡中大多是加入不久,修煉未入門
因為留下來的人,每一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百戰之兵,作戰經驗豐富。
其中傑出者郭平更是將武穆遺書傳授給他們,在實戰以及理論的結合下,
隻要給他們兵馬,他們都能成為攻伐一方的統帥。
郭平此行的目的達成,可謂是滿心歡喜的踏上歸途。
但突然放鬆下來的哲別卻病倒了,他並沒有練武,隻是一個體魄強壯的普通人。
十多年來,為了迴報鐵木真的知遇之恩,他片刻不曾歇息,南攻金國,西征西遼。
此次又橫跨中亞,和郭平一路追擊摩柯末,
又要克服水土不服,又要為戰爭費盡心力,突然鬆懈下來,一下子就病倒了。
郭平記得哲別好像就是在迴歸的途中病逝的。
但幾年的征戰相處,加上哲別曾經對自己一家也頗有照顧,郭平打算救他一救,哪怕以後為敵。
大軍一路跋涉,郭平為哲別開方熬藥,甚至消耗內力為他調養身體。
成功的將哲別從病入膏肓的狀態中拯救了迴來。
郭平也想過傳授哲別修煉之法,但哲別對此並沒有多少興趣,他也沒有多少時間用來修煉。
他作為草原上的蒙古人,對漢語並不是十分的精通,若要修煉,還要從學習漢文開始。
郭平隻得不了了之,給他開了幾個滋補的藥方之後就作罷了。
若是此後好好調養身體,以他現在五十多的年紀,還能活個十來年。
但若是此後繼續勞心勞力的話,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很難堅持住,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得去世。
連續騎乘趕路三個月之後,終於迴到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罕。
這還是一人攜帶三匹馬換乘的情況下,都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由此可見路程之遙遠。
成功會師之後,郭平發現成吉思汗明顯蒼老了許多,頭上原本半黑半白的頭發,幾乎徹底的變成了滿頭白發。
郭平打聽了一番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在中原攻略金國的大將木華黎積勞成疾逝世了。
而且成吉思汗最喜愛的兩個孫子之一的木阿禿幹戰死了。
成吉思汗最喜愛兩個孫子,一個是察合台的兒子木阿禿幹,另一個才是托雷的兒子忽必烈。
不過忽必烈此時年紀尚小,沒有隨軍出征。
郭平和哲別進軍歐洲的過程中,成吉思汗也沒有閑著,
派出三個兒子攻伐花拉子模的舊都玉龍傑赤及其它地方。
他自己則和小兒子托雷帶領一路大軍開啟了最為血腥的征服之路。
其帶領大軍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去到了南亞大陸,這一路的關鍵詞是屠城!
對於願意歸降者,隻要繳納一定的贖金和財物就可以免於災難。
不過但凡有敢於抵抗者,或者先投降後反叛者,格殺勿論,應屠盡屠。
巴裏黑,屠城!
塔裏寒,屠城!
赫拉特,屠城!
……
巴米安,最徹底的屠城!
因為在巴米安,木阿禿幹被殺死了!
於是巴米安無論男女老幼,甚至包括腹中的嬰兒,盡數被鐵木真下令屠殺!
而且在南亞大陸上,由於成吉思汗的不重視,派遣其義弟追擊逃到南亞大陸的花剌子模新任國王紮蘭丁。
結果其義弟並不是一個能扛大旗的人,仗著人數眾多,竟然在三麵環山的狹小盆地中直接作戰。
紮蘭丁雖然不是鐵木真的對手,但其軍事才能卻不容忽略。
最終近三萬蒙古騎兵幾乎全軍覆沒,成吉思汗氣憤異常,這也是其對外戰爭中唯一的一場敗仗。
於是親自帶兵出擊,於印度河岸追上並擊潰了紮蘭丁的軍隊,紮蘭丁跳河逃走。
鐵木真派遣兩萬人繼續追擊,自己則在親人愛將接連離世的打擊之下病倒了。
古往今來的帝王無一不追求長生,晚年病倒的鐵木真也不例外。
於是他下令道家真人丘處機前來覲見,尋求長生之術。
丘處機這幾年也看到了蒙古的發展勢頭,而且全真教就在北方地界,隨著金國不斷的丟失國土,很多下屬教派更是已經位於蒙古的統治之下。
丘處機在遲疑了一番之後,還是打算為全真教留一條後路,於是不遠萬裏西行來見鐵木真。
期間鐵木真向丘處機詢問是否有長生之術時,丘處機直言隻有養生之術,還沒有長生之法。
鐵木真雖然很失望,但還是善待了丘處機,向其討教養生之法。
疾病痊愈之後,花剌子模全境已經淪陷,落入了蒙古的統治之下。
花剌子模全境已無人無力支持紮蘭丁反抗蒙古軍隊。
三年征戰,人困馬乏,也是時候休整了,於是撤出南亞大陸,並下令其它兩路軍隊撤軍。
迴到花剌子模國都的郭平才好好的欣賞一下。
撒馬爾罕的許多建築都是拱頂拱門,顏色主要由黃,綠,紅,藍搭配。
境內還有許多的清真寺,典型的伊斯蘭文化,還有少量的佛教徒以及佛門建築。
郭平一路征戰,直到歐洲,見識到了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教派。
特別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傳播的範圍極廣,佛教也是,發源於南亞,傳到東亞,中亞等地。
這些教派除了佛教以外,都沒有什麽修煉體係,搞得是信仰那一套,隻可惜世界太低級,信仰也隻能是信仰,沒有形成修煉體係。
郭平不得不歎息,為什麽這些教派除佛教外才發展了幾百年就能傳播這麽廣,而中原的道家文化發展了上千年,卻傳播不出去?僅僅在中原周邊有影響?
郭平和哲別帶著剩下的四萬多人開始東歸,隻帶走了大量的財物。
這些地方的軍隊及反抗勢力大多被消滅,但由於路程遙遠,大部分都會被放棄。
如果沒有改變的話,靠近中亞的東歐應該是封給術赤,最後由其子拔都建立了金帳汗國。
郭平沒有絲毫心疼,此地距離中原太遠,就算封給他,他也不想要。
從這裏開始,那想要實行漢化,那得教化多少年?
他此次主要就是前來練軍,培養將領的。
三年的征戰,從東亞橫跨中亞,直入東歐,麾下的將士經曆了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戰役。
也見識了各個種族,國家的戰爭方式。
雖然郭平帶來的一萬人,死了三千多人,但郭平卻不心疼。
這些傷亡中大多是加入不久,修煉未入門
因為留下來的人,每一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百戰之兵,作戰經驗豐富。
其中傑出者郭平更是將武穆遺書傳授給他們,在實戰以及理論的結合下,
隻要給他們兵馬,他們都能成為攻伐一方的統帥。
郭平此行的目的達成,可謂是滿心歡喜的踏上歸途。
但突然放鬆下來的哲別卻病倒了,他並沒有練武,隻是一個體魄強壯的普通人。
十多年來,為了迴報鐵木真的知遇之恩,他片刻不曾歇息,南攻金國,西征西遼。
此次又橫跨中亞,和郭平一路追擊摩柯末,
又要克服水土不服,又要為戰爭費盡心力,突然鬆懈下來,一下子就病倒了。
郭平記得哲別好像就是在迴歸的途中病逝的。
但幾年的征戰相處,加上哲別曾經對自己一家也頗有照顧,郭平打算救他一救,哪怕以後為敵。
大軍一路跋涉,郭平為哲別開方熬藥,甚至消耗內力為他調養身體。
成功的將哲別從病入膏肓的狀態中拯救了迴來。
郭平也想過傳授哲別修煉之法,但哲別對此並沒有多少興趣,他也沒有多少時間用來修煉。
他作為草原上的蒙古人,對漢語並不是十分的精通,若要修煉,還要從學習漢文開始。
郭平隻得不了了之,給他開了幾個滋補的藥方之後就作罷了。
若是此後好好調養身體,以他現在五十多的年紀,還能活個十來年。
但若是此後繼續勞心勞力的話,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很難堅持住,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得去世。
連續騎乘趕路三個月之後,終於迴到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罕。
這還是一人攜帶三匹馬換乘的情況下,都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由此可見路程之遙遠。
成功會師之後,郭平發現成吉思汗明顯蒼老了許多,頭上原本半黑半白的頭發,幾乎徹底的變成了滿頭白發。
郭平打聽了一番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在中原攻略金國的大將木華黎積勞成疾逝世了。
而且成吉思汗最喜愛的兩個孫子之一的木阿禿幹戰死了。
成吉思汗最喜愛兩個孫子,一個是察合台的兒子木阿禿幹,另一個才是托雷的兒子忽必烈。
不過忽必烈此時年紀尚小,沒有隨軍出征。
郭平和哲別進軍歐洲的過程中,成吉思汗也沒有閑著,
派出三個兒子攻伐花拉子模的舊都玉龍傑赤及其它地方。
他自己則和小兒子托雷帶領一路大軍開啟了最為血腥的征服之路。
其帶領大軍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去到了南亞大陸,這一路的關鍵詞是屠城!
對於願意歸降者,隻要繳納一定的贖金和財物就可以免於災難。
不過但凡有敢於抵抗者,或者先投降後反叛者,格殺勿論,應屠盡屠。
巴裏黑,屠城!
塔裏寒,屠城!
赫拉特,屠城!
……
巴米安,最徹底的屠城!
因為在巴米安,木阿禿幹被殺死了!
於是巴米安無論男女老幼,甚至包括腹中的嬰兒,盡數被鐵木真下令屠殺!
而且在南亞大陸上,由於成吉思汗的不重視,派遣其義弟追擊逃到南亞大陸的花剌子模新任國王紮蘭丁。
結果其義弟並不是一個能扛大旗的人,仗著人數眾多,竟然在三麵環山的狹小盆地中直接作戰。
紮蘭丁雖然不是鐵木真的對手,但其軍事才能卻不容忽略。
最終近三萬蒙古騎兵幾乎全軍覆沒,成吉思汗氣憤異常,這也是其對外戰爭中唯一的一場敗仗。
於是親自帶兵出擊,於印度河岸追上並擊潰了紮蘭丁的軍隊,紮蘭丁跳河逃走。
鐵木真派遣兩萬人繼續追擊,自己則在親人愛將接連離世的打擊之下病倒了。
古往今來的帝王無一不追求長生,晚年病倒的鐵木真也不例外。
於是他下令道家真人丘處機前來覲見,尋求長生之術。
丘處機這幾年也看到了蒙古的發展勢頭,而且全真教就在北方地界,隨著金國不斷的丟失國土,很多下屬教派更是已經位於蒙古的統治之下。
丘處機在遲疑了一番之後,還是打算為全真教留一條後路,於是不遠萬裏西行來見鐵木真。
期間鐵木真向丘處機詢問是否有長生之術時,丘處機直言隻有養生之術,還沒有長生之法。
鐵木真雖然很失望,但還是善待了丘處機,向其討教養生之法。
疾病痊愈之後,花剌子模全境已經淪陷,落入了蒙古的統治之下。
花剌子模全境已無人無力支持紮蘭丁反抗蒙古軍隊。
三年征戰,人困馬乏,也是時候休整了,於是撤出南亞大陸,並下令其它兩路軍隊撤軍。
迴到花剌子模國都的郭平才好好的欣賞一下。
撒馬爾罕的許多建築都是拱頂拱門,顏色主要由黃,綠,紅,藍搭配。
境內還有許多的清真寺,典型的伊斯蘭文化,還有少量的佛教徒以及佛門建築。
郭平一路征戰,直到歐洲,見識到了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教派。
特別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傳播的範圍極廣,佛教也是,發源於南亞,傳到東亞,中亞等地。
這些教派除了佛教以外,都沒有什麽修煉體係,搞得是信仰那一套,隻可惜世界太低級,信仰也隻能是信仰,沒有形成修煉體係。
郭平不得不歎息,為什麽這些教派除佛教外才發展了幾百年就能傳播這麽廣,而中原的道家文化發展了上千年,卻傳播不出去?僅僅在中原周邊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