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時事造人,副校長都成土匪了
兄弟重生囤貨忙,手裏有糧心不慌 作者:多多愛蜜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沉寂許久的電台突然來了信號,此刻,一個低沉的男聲正在播報信息。
“......華夏大地,普遭災難,共渡難關,重建家園......”
“近期,會陸續派遣指導組到各個主要城市指導救災,恢複重建,望廣大人民群眾......”
“沒有避難所的城市,請幸存者向就近的避難所靠攏,國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不會拋棄任何一個老百姓......”
“幸存的公職人員請迅速到臨近避難所報到,協助避難所開展工作......”
“現在公布各省份避難所地址,京都市一號避難所,地址......”
半山別墅會議室,五一關閉了收音機,最近這幾天一直播報的都是循環播放這個。
黨進掃了一眼圍桌而坐的眾人,開口道:
“都說說吧,什麽想法?”
“說的再好,不如一個饅頭來的實惠,什麽叫到各個主要城市指導救災,我們這些三四線城市的人就低人一等,就該死?行,這個先不提,現在最需要的是物資,沒有物資怎麽指導都白搭,指導什麽?指導人肉烤幾分熟嗎?艸”
崔鵬首先發言,說完點了根煙,狠狠嘬了一口,比謙哥還狠,一口就是半根,看的出來內心怨氣相當大。
旁邊幾個人挺擔心的,害怕他一口抽過去了。
於磊拍了拍崔鵬的肩膀,開導他:
“鵬啊,別這麽消極,國家也有國家的難處,我們華國實在是人口太多,地域也大,國家能力和精力有限,隻能先找緊要的來,大型的避難所都在省會城市和大型城市,那裏能容納更多的人,咱們不說能理解國家的用心,但是自己別太悲觀,我們跟著隊長不比他們過的差。”
於磊體製內出身,知道國家這個時候運作困難,不可能麵麵俱到,照顧到每個人,崔鵬有怨氣在所難免。
崔鵬點點頭,歉意一笑:
“於哥,我知道,就是心裏堵得慌,發發牢騷,我雖然沒去過避難所,但是想想每個省就那麽幾個,估計也是人擠人,人多物資也緊張,能好到哪裏去?我這輩子做的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棄暗投明,抱上了隊長的大腿,嘿嘿,我們過的比他們強多了。”
崔鵬這話,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讚同,都止不住點了點頭。
全國十五億人口,就算前期折損了一半,還有七八億,這剩下的人,哪怕有十分之一湧進庇護所,那也得有七八千萬,而國家公布的避難所,一共也就二百多個,想一想每個避難所得容納多少人?估計每個避難所都跟沙丁魚罐頭似的吧?
而更多的人還是在外邊遊蕩,過著朝不保夕、忍饑挨餓的日子。
哪裏有跟著隊長舒服,吃得飽睡得香,能住大別野,家裏有空調\/風扇,出門能坐車,手裏有槍倉裏有糧,這才是目前最好的生活。
讓住在避難所的人羨慕去吧!讓其他幸存者嫉妒去吧!
想到這裏,所有人的目光看向黨進,眼裏滿是感激之色。
黨進拍了拍桌子,
“諸位,開會是讓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我們團隊以後的發展方向,不是搞個人崇拜的,把你們那狼一般的目光都收了吧,看的我挺尷尬的。”
大家夥嘿嘿一笑,原來那點小心思隊長都知道啊!
謝老師發言:
“隊長,我覺得半山別墅的地形地勢都不錯,可以長久發展。”
“我們現在開墾出來的土地,養活我們這些人綽綽有餘,山下還有大片的農田,都是待開發的資源,即使以後再吸納一些人,也能做到自食其力,苦是苦了點,但是比起去避難所和人家爭地盤,我想我們還是打造自己的地盤更劃算。”
“不用擔驚受怕,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我們自己的地盤我們自己做主,誰想找我們事,幹他,誰敢打我們的主意,殺,你們說是不是?”
可是說到大家心窩子裏了,其他人都是不住點頭,表示讚同。
黨進心裏忍不住歎息,唉,實世造人啊!
這世道,居然把中學副校長都逼成了土匪,張口幹閉口殺的,這放到以前,說出去誰信啊?
“隊長,謝叔說的有道理,咱們留在這兒吧!”
“是啊,隊長,咱們自己當家做主,不和他們爭了,把避難所名額留給那些高端人士吧!”
“隊長,把山頂改造一下,再住個千把人不成問題,這裏易守難攻,好地勢啊!”
“隊長......”
看著大家激動的臉龐,聽著大家暢所欲言,
黨進動心嗎?
動心。
留下嗎?
不留。
以後的事別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地震之後,城區破壞嚴重,四周山體破壞的更嚴重,他逃難的時候可是看見了。
山崩地裂,有幾座小山直接被抹平了,住在山上等地震,那是直接給自己宣判了死刑,緩期地震來臨執行。
半山別墅隻能當一個臨時的中轉點,避開化冰期,同時讓所有人適應極熱的天氣,等這個階段一過,直接跑路。
在極熱天氣結束前,找到合適的落腳點,躲避接下來的地震、極晝、極夜等天災。
他不怪大家目光短淺,自己如果不是重生,也和大家一樣的心理,有安穩日子,誰願顛沛流離。
但是不走不行啊!
而且不能透露太多天機,這樣會引起恐慌。
唉,又要發揮自己那迷人的語言藝術了!
清了清嗓子,黨進開口道: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恐怕長居此處不現實。”
“第一,據我朋友所說,極熱天氣不會一時半會兒就結束,短則一年,長澤數年,我們生活需要大量淡水,種莊稼需要淡水,我們隻靠存那點冰水嗎?還是靠周邊的幾口水井?鷹飛,告訴大家周邊幾口井的情況。”
“是”
崔鷹飛站起來,掏出個小本本,上邊都是他日常偵查時做的記錄。
“我們在山下一共發現了三口農耕井,水位每天都下降二十公分左右,有一口井已經幹了。”
“我和十裏鋪村現在的管理人高興聯係,他們村裏的自留井有一半都幹了,剩下的幾口井,水質越來越差,勉強維持日常生活。”
“如果天再這樣長期熱下去,最多三個月,現有水井將全部幹涸,除非能找到人打深水井。”
“匯報完畢。”
隨著鷹飛說完,大家一片嘩然。
“......華夏大地,普遭災難,共渡難關,重建家園......”
“近期,會陸續派遣指導組到各個主要城市指導救災,恢複重建,望廣大人民群眾......”
“沒有避難所的城市,請幸存者向就近的避難所靠攏,國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不會拋棄任何一個老百姓......”
“幸存的公職人員請迅速到臨近避難所報到,協助避難所開展工作......”
“現在公布各省份避難所地址,京都市一號避難所,地址......”
半山別墅會議室,五一關閉了收音機,最近這幾天一直播報的都是循環播放這個。
黨進掃了一眼圍桌而坐的眾人,開口道:
“都說說吧,什麽想法?”
“說的再好,不如一個饅頭來的實惠,什麽叫到各個主要城市指導救災,我們這些三四線城市的人就低人一等,就該死?行,這個先不提,現在最需要的是物資,沒有物資怎麽指導都白搭,指導什麽?指導人肉烤幾分熟嗎?艸”
崔鵬首先發言,說完點了根煙,狠狠嘬了一口,比謙哥還狠,一口就是半根,看的出來內心怨氣相當大。
旁邊幾個人挺擔心的,害怕他一口抽過去了。
於磊拍了拍崔鵬的肩膀,開導他:
“鵬啊,別這麽消極,國家也有國家的難處,我們華國實在是人口太多,地域也大,國家能力和精力有限,隻能先找緊要的來,大型的避難所都在省會城市和大型城市,那裏能容納更多的人,咱們不說能理解國家的用心,但是自己別太悲觀,我們跟著隊長不比他們過的差。”
於磊體製內出身,知道國家這個時候運作困難,不可能麵麵俱到,照顧到每個人,崔鵬有怨氣在所難免。
崔鵬點點頭,歉意一笑:
“於哥,我知道,就是心裏堵得慌,發發牢騷,我雖然沒去過避難所,但是想想每個省就那麽幾個,估計也是人擠人,人多物資也緊張,能好到哪裏去?我這輩子做的最英明的決定,就是棄暗投明,抱上了隊長的大腿,嘿嘿,我們過的比他們強多了。”
崔鵬這話,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讚同,都止不住點了點頭。
全國十五億人口,就算前期折損了一半,還有七八億,這剩下的人,哪怕有十分之一湧進庇護所,那也得有七八千萬,而國家公布的避難所,一共也就二百多個,想一想每個避難所得容納多少人?估計每個避難所都跟沙丁魚罐頭似的吧?
而更多的人還是在外邊遊蕩,過著朝不保夕、忍饑挨餓的日子。
哪裏有跟著隊長舒服,吃得飽睡得香,能住大別野,家裏有空調\/風扇,出門能坐車,手裏有槍倉裏有糧,這才是目前最好的生活。
讓住在避難所的人羨慕去吧!讓其他幸存者嫉妒去吧!
想到這裏,所有人的目光看向黨進,眼裏滿是感激之色。
黨進拍了拍桌子,
“諸位,開會是讓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我們團隊以後的發展方向,不是搞個人崇拜的,把你們那狼一般的目光都收了吧,看的我挺尷尬的。”
大家夥嘿嘿一笑,原來那點小心思隊長都知道啊!
謝老師發言:
“隊長,我覺得半山別墅的地形地勢都不錯,可以長久發展。”
“我們現在開墾出來的土地,養活我們這些人綽綽有餘,山下還有大片的農田,都是待開發的資源,即使以後再吸納一些人,也能做到自食其力,苦是苦了點,但是比起去避難所和人家爭地盤,我想我們還是打造自己的地盤更劃算。”
“不用擔驚受怕,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我們自己的地盤我們自己做主,誰想找我們事,幹他,誰敢打我們的主意,殺,你們說是不是?”
可是說到大家心窩子裏了,其他人都是不住點頭,表示讚同。
黨進心裏忍不住歎息,唉,實世造人啊!
這世道,居然把中學副校長都逼成了土匪,張口幹閉口殺的,這放到以前,說出去誰信啊?
“隊長,謝叔說的有道理,咱們留在這兒吧!”
“是啊,隊長,咱們自己當家做主,不和他們爭了,把避難所名額留給那些高端人士吧!”
“隊長,把山頂改造一下,再住個千把人不成問題,這裏易守難攻,好地勢啊!”
“隊長......”
看著大家激動的臉龐,聽著大家暢所欲言,
黨進動心嗎?
動心。
留下嗎?
不留。
以後的事別人不知道,他知道啊!
地震之後,城區破壞嚴重,四周山體破壞的更嚴重,他逃難的時候可是看見了。
山崩地裂,有幾座小山直接被抹平了,住在山上等地震,那是直接給自己宣判了死刑,緩期地震來臨執行。
半山別墅隻能當一個臨時的中轉點,避開化冰期,同時讓所有人適應極熱的天氣,等這個階段一過,直接跑路。
在極熱天氣結束前,找到合適的落腳點,躲避接下來的地震、極晝、極夜等天災。
他不怪大家目光短淺,自己如果不是重生,也和大家一樣的心理,有安穩日子,誰願顛沛流離。
但是不走不行啊!
而且不能透露太多天機,這樣會引起恐慌。
唉,又要發揮自己那迷人的語言藝術了!
清了清嗓子,黨進開口道: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恐怕長居此處不現實。”
“第一,據我朋友所說,極熱天氣不會一時半會兒就結束,短則一年,長澤數年,我們生活需要大量淡水,種莊稼需要淡水,我們隻靠存那點冰水嗎?還是靠周邊的幾口水井?鷹飛,告訴大家周邊幾口井的情況。”
“是”
崔鷹飛站起來,掏出個小本本,上邊都是他日常偵查時做的記錄。
“我們在山下一共發現了三口農耕井,水位每天都下降二十公分左右,有一口井已經幹了。”
“我和十裏鋪村現在的管理人高興聯係,他們村裏的自留井有一半都幹了,剩下的幾口井,水質越來越差,勉強維持日常生活。”
“如果天再這樣長期熱下去,最多三個月,現有水井將全部幹涸,除非能找到人打深水井。”
“匯報完畢。”
隨著鷹飛說完,大家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