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門外有人送請帖!”
“什麽人?”中年男子並不抬頭,飄逸的書法和成熟俊朗的外表相得益彰,一時竟然分不清該先欣賞哪個。
“丞相請看!”心腹管家彎腰舉著信封,“印章是皇族,許是哪個貴勳邀您赴酒宴。”
中年男子笑了笑,放下手中筆,抬手接過請帖,火漆封泥完好,確是皇族。
“先看看吧,然後啊,老蘇你還得跑一趟,幫我把這事推了。”男子隨手拆開,朝中局勢一言難盡,此時最不喜接觸的就是皇族。
心腹管家點頭笑笑,跟了丞相多年,已是得力助手。
“什麽!”中年男子展開信,才看了一眼就驚唿一聲,手一抖請柬掉在書桌上。
“丞相!”看著素來冷靜的朝廷美相公臉色蒼白,管家立刻上前扶住,低頭看了一眼請柬,瞬間也跟見了鬼一樣。
“送信人走遠了?”中年男子看著管家。
滿臉驚恐的管家點頭,主仆兩人四目相對,齊齊不可置信的轉頭盯著桌上的請柬,華麗的燙金請柬,落款處,“南寧郡主 蕭月嵐。”
繁華的街道,商鋪林立,衣著華麗的人群進進出出。街邊酒樓籌光交錯,豪華庭院歌舞升平,這就是大商都城,繁華氣派。
年輕的女子站在窗前眺望,背影如畫,優雅婉約。
“小姐,信送出去了!”門外的丫環通報。
“好,你下去吧!”
“是!”
“大商皇室,我來了!”年輕的女子深吸一口氣。
十年前,邊境小城。
“娘親,小貓好可愛!我也想要!”
“好,迴頭跟你爹說,去李員外家納一隻,聽說他家的母貓剛下了一窩小貓,藍眼睛特別好看。”
“我現在就想要嘛!”
“那可不行,迎貓進家門可要算時辰的。”
馬車外傳來行人的說話聲,一隻小手好奇的掀開車帷。
“月兒,不要讓人看到我們。”馬車內一個中年男聲傳來,“我們不會在城裏停留,直接去前方的吳陵。”
“哦。”一個怯怯的小女孩的聲音,聽起來就很乖巧。
馬車內空間狹小,光線很暗,一個中年男子和小女孩相對而坐。馬車外密密的車軲轆聲,喧鬧的行人,和車裏安靜的氣氛有些不搭。許是看到小女孩精致的小臉有些悶悶的,中年男子微不可見的歎了一口氣。
“宋國的風俗與我商國不同,宋國號稱詩書禮儀之鄉,禮製覆蓋極廣。就連貓咪都不是想養就能養的,得寫聘書、下聘禮。”
“啊?這是真的嗎?好繁瑣啊,這樣不是很多喜歡小貓的人都養不了嗎?”
“嗯?不是的。”中年人搖搖頭,“恰恰相反,這樣一來,真心喜歡貓的人,才會去做這些看似繁瑣的事情。按照慣例,聘貓需準備一張‘納貓契’,上麵要寫明聘貓日期、貓咪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以及對它的期許,像是平安長大、切莫走丟等吉祥話語,而後則一良辰吉日,迎進家門。”
“哇,好有愛心啊。”小女孩輕輕驚唿,大眼睛閃著光,也有了笑容。
中年男子看著小女孩的笑臉,也微微一笑。突然他又皺了一下眉頭,隨即輕輕敲了敲前麵的車板,拉開上麵的小窗戶,“修竹,速度太快了,再慢一點,平穩一點,要像平常遠遊人家。”
“是,先生。”趕車的少年迴答。
小女孩像是想起了什麽,不再笑了,微微低下頭,雙手交叉握著放在腿上。車內又恢複了安靜,馬車在城中穿行,朝著城門駛去。
“停車!”城門口軍卒揮手示意。
趕車的少年心中一緊,一隻手在身後敲了敲馬車門。
“勿慌,隻是邊境城池例行檢查。”平穩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軍爺,我們是從桂州前往吳陵探親,剛進城的,這就出城!”馬車停在城門口,中年男子穩步下車,從袖子裏拿出一張路引。
“這是我家小姐,我是她管家,趕車的是她家小馬夫。”中年人指著路引,對城門口軍士微笑,並拉開車帷一角,裏麵是乖巧的小女孩。
“嗯,走吧!”守城門的軍士看了看路引,乘客外貌和路引描述相同,衙門的章也沒錯,沒什麽問題,就揮手放行。
“駕!”少年駕車準備走。
“慢著!”旁邊一個人喊道,“等會兒!”
少年心中咯噔一跳,中年人平靜的迴頭,看看一旁走過來的小頭目。
“哎呀,將軍大人!”中年人裝作剛沒看見這個小頭目。
“你這車,看著可不像我宋國的。”小頭目嘴角帶著笑,雖然離將軍差了十萬八千裏,但這聲將軍還是挺受用的。
“噢,將軍,不瞞您說,這車是商國造的,我們托人買的,迴來改成咱大宋的樣式。”
“嗯,我看著也是。”
“將軍好眼力,這車軸,就沒換。”中年人揣著兩隻手放在前麵,走近小頭目,壓低聲音,“靠著邊境線,商國的車還真比咱大宋的結實啊,還便宜,拉貨拉人都好不少。”
“行啊,我看你們現在做點買賣也不容易。”小頭目圍著這車轉了一圈,笑容越發詭異。
“都不容易。”中年人抄著的手從袖子裏伸出來,一小串銅錢在手上。
小頭目瞄了一眼中年人,看到了袖子內襯裏的細小補丁,卻沒伸手接錢,“今天我可就不扣你車了,不過這關稅按理說你可得補上。瞧那邊,那是邊城稅所,得去那裏辦。”
中年人臉色大變,一臉惶恐,咬咬牙趕緊又從懷裏掏了一把,多了兩串銅錢,“將軍,都不容易啊,下迴吧,我們趕緊迴去收拾收拾這車。”
小頭目笑了笑,不露聲色的接過那三串錢,“現在啊,大家都不容易,今天你們是碰上我。迴去趕緊收拾收拾這車,現在上頭查這個挺嚴厲的。”
“是是是,將軍說的對,迴去我就跟掌櫃的說。”中年人看對方收了錢,馬上鬆了一口氣,賠著笑。
“行,走吧!”小頭目揮了揮手。
目送馬車走不遠,小頭目拿出一串錢,拋給站崗的軍士,“大夥喝茶,好處都有份。”
“謝謝頭!”軍士點頭哈腰,旁邊的幾個軍士也高興了起來。
“跟著頭,咱們又學了一招!”軍士們開始恭維。
小頭目笑了笑,坐在城門口的石頭墩子上,享受著眾人的各種捧高。這年頭,缺錢比缺德更難過,誰有功夫管那窮酸小販,今天是不是超支了。
馬車出城後,馬車內的中年人一臉肅穆,和剛才的市井小商販判若兩人。
“先生,我們才走半日,應該不會有追兵吧。”馬車前的少年說道。
“大商信鴿遍天下,傳遞消息極快。我們從邊境入宋的這半天,想必大商邊境的幾城都得到消息攔截了。至於到宋國境內搜索和追捕逃犯,需要大商邊關郡守和宋國城主級別的官員互通文書,大約是三日。”中年人迴答,“三日的時間,同時也足夠朝廷知道並做出反應了。”
“那如果快的話,是不是五日之後,朝廷的旨意就會到來。”
“對!大商的各級機構運行效率還是很快的。五日後,邊境各城就會張貼我們畫像,各國也會收到禁止我們隨意走動的國書文件。而大商在各國的使者和密探,則會監督國書的執行,那時候,我們將寸步難行。”
“先生,那我們去吳陵,是隱居?”
“去吳陵,是因為那裏有我的一些熟人,還有一些安排。”
“那些人是和先生一樣,都是曾經跟隨月兒父親的將士嗎?”
“不,吳陵的熟人都是秦人。當年秦國朝堂變法,新朝新法,舊朝的支持者掀起了一場內亂。失敗後或死或散,所剩無幾,有一些人就逃到了宋國吳陵。”趕車的少年明顯一愣,月兒也是首次聽聞軍師說起這他國的秘聞,漂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遊學時期,我途經秦宋邊境,遇到山賊,差點喪命,幸虧為這些人所救。後來,我們就成了朋友。”中年人神情有些迷離,似乎在迴憶過往。趕車的少年知道,當得起先生的一句朋友,人品和能力必定是有足以與他匹配的分量。
“秦人?他們會不會恨我們。”月兒有些擔憂,即便是年紀尚小,她也知道四國邊境犬牙交錯,太平時期也常有紛爭。似乎有默契,近幾十年來各國之間無論邊境線爭端,還是貿易糾紛,多以朝堂外交,也就是鬥嘴為主,很少訴諸武力。唯有秦與商除外,這幾年邊境年年動刀兵,究其原因,據說是因為一位秦國才女,在商國頂級學府太學院被毒殺,而事實明顯的情況下,商國草草結案所致。
“不會的,他們早已看透世情。征伐,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頂級當權者的遊戲。對普通人而言,家仇比國恨值得計較。”中年人愛憐的摸摸小女孩的頭,“你才這麽大點,要多沒人性的人才會去恨你啊。”
馬車駛向郊外,漸行漸遠,把剛經過的宋城遠遠的拋在身後。在他們走後的第三天,一匹快馬疾馳而來,直奔城中守備府邸。
“什麽人?”中年男子並不抬頭,飄逸的書法和成熟俊朗的外表相得益彰,一時竟然分不清該先欣賞哪個。
“丞相請看!”心腹管家彎腰舉著信封,“印章是皇族,許是哪個貴勳邀您赴酒宴。”
中年男子笑了笑,放下手中筆,抬手接過請帖,火漆封泥完好,確是皇族。
“先看看吧,然後啊,老蘇你還得跑一趟,幫我把這事推了。”男子隨手拆開,朝中局勢一言難盡,此時最不喜接觸的就是皇族。
心腹管家點頭笑笑,跟了丞相多年,已是得力助手。
“什麽!”中年男子展開信,才看了一眼就驚唿一聲,手一抖請柬掉在書桌上。
“丞相!”看著素來冷靜的朝廷美相公臉色蒼白,管家立刻上前扶住,低頭看了一眼請柬,瞬間也跟見了鬼一樣。
“送信人走遠了?”中年男子看著管家。
滿臉驚恐的管家點頭,主仆兩人四目相對,齊齊不可置信的轉頭盯著桌上的請柬,華麗的燙金請柬,落款處,“南寧郡主 蕭月嵐。”
繁華的街道,商鋪林立,衣著華麗的人群進進出出。街邊酒樓籌光交錯,豪華庭院歌舞升平,這就是大商都城,繁華氣派。
年輕的女子站在窗前眺望,背影如畫,優雅婉約。
“小姐,信送出去了!”門外的丫環通報。
“好,你下去吧!”
“是!”
“大商皇室,我來了!”年輕的女子深吸一口氣。
十年前,邊境小城。
“娘親,小貓好可愛!我也想要!”
“好,迴頭跟你爹說,去李員外家納一隻,聽說他家的母貓剛下了一窩小貓,藍眼睛特別好看。”
“我現在就想要嘛!”
“那可不行,迎貓進家門可要算時辰的。”
馬車外傳來行人的說話聲,一隻小手好奇的掀開車帷。
“月兒,不要讓人看到我們。”馬車內一個中年男聲傳來,“我們不會在城裏停留,直接去前方的吳陵。”
“哦。”一個怯怯的小女孩的聲音,聽起來就很乖巧。
馬車內空間狹小,光線很暗,一個中年男子和小女孩相對而坐。馬車外密密的車軲轆聲,喧鬧的行人,和車裏安靜的氣氛有些不搭。許是看到小女孩精致的小臉有些悶悶的,中年男子微不可見的歎了一口氣。
“宋國的風俗與我商國不同,宋國號稱詩書禮儀之鄉,禮製覆蓋極廣。就連貓咪都不是想養就能養的,得寫聘書、下聘禮。”
“啊?這是真的嗎?好繁瑣啊,這樣不是很多喜歡小貓的人都養不了嗎?”
“嗯?不是的。”中年人搖搖頭,“恰恰相反,這樣一來,真心喜歡貓的人,才會去做這些看似繁瑣的事情。按照慣例,聘貓需準備一張‘納貓契’,上麵要寫明聘貓日期、貓咪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以及對它的期許,像是平安長大、切莫走丟等吉祥話語,而後則一良辰吉日,迎進家門。”
“哇,好有愛心啊。”小女孩輕輕驚唿,大眼睛閃著光,也有了笑容。
中年男子看著小女孩的笑臉,也微微一笑。突然他又皺了一下眉頭,隨即輕輕敲了敲前麵的車板,拉開上麵的小窗戶,“修竹,速度太快了,再慢一點,平穩一點,要像平常遠遊人家。”
“是,先生。”趕車的少年迴答。
小女孩像是想起了什麽,不再笑了,微微低下頭,雙手交叉握著放在腿上。車內又恢複了安靜,馬車在城中穿行,朝著城門駛去。
“停車!”城門口軍卒揮手示意。
趕車的少年心中一緊,一隻手在身後敲了敲馬車門。
“勿慌,隻是邊境城池例行檢查。”平穩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軍爺,我們是從桂州前往吳陵探親,剛進城的,這就出城!”馬車停在城門口,中年男子穩步下車,從袖子裏拿出一張路引。
“這是我家小姐,我是她管家,趕車的是她家小馬夫。”中年人指著路引,對城門口軍士微笑,並拉開車帷一角,裏麵是乖巧的小女孩。
“嗯,走吧!”守城門的軍士看了看路引,乘客外貌和路引描述相同,衙門的章也沒錯,沒什麽問題,就揮手放行。
“駕!”少年駕車準備走。
“慢著!”旁邊一個人喊道,“等會兒!”
少年心中咯噔一跳,中年人平靜的迴頭,看看一旁走過來的小頭目。
“哎呀,將軍大人!”中年人裝作剛沒看見這個小頭目。
“你這車,看著可不像我宋國的。”小頭目嘴角帶著笑,雖然離將軍差了十萬八千裏,但這聲將軍還是挺受用的。
“噢,將軍,不瞞您說,這車是商國造的,我們托人買的,迴來改成咱大宋的樣式。”
“嗯,我看著也是。”
“將軍好眼力,這車軸,就沒換。”中年人揣著兩隻手放在前麵,走近小頭目,壓低聲音,“靠著邊境線,商國的車還真比咱大宋的結實啊,還便宜,拉貨拉人都好不少。”
“行啊,我看你們現在做點買賣也不容易。”小頭目圍著這車轉了一圈,笑容越發詭異。
“都不容易。”中年人抄著的手從袖子裏伸出來,一小串銅錢在手上。
小頭目瞄了一眼中年人,看到了袖子內襯裏的細小補丁,卻沒伸手接錢,“今天我可就不扣你車了,不過這關稅按理說你可得補上。瞧那邊,那是邊城稅所,得去那裏辦。”
中年人臉色大變,一臉惶恐,咬咬牙趕緊又從懷裏掏了一把,多了兩串銅錢,“將軍,都不容易啊,下迴吧,我們趕緊迴去收拾收拾這車。”
小頭目笑了笑,不露聲色的接過那三串錢,“現在啊,大家都不容易,今天你們是碰上我。迴去趕緊收拾收拾這車,現在上頭查這個挺嚴厲的。”
“是是是,將軍說的對,迴去我就跟掌櫃的說。”中年人看對方收了錢,馬上鬆了一口氣,賠著笑。
“行,走吧!”小頭目揮了揮手。
目送馬車走不遠,小頭目拿出一串錢,拋給站崗的軍士,“大夥喝茶,好處都有份。”
“謝謝頭!”軍士點頭哈腰,旁邊的幾個軍士也高興了起來。
“跟著頭,咱們又學了一招!”軍士們開始恭維。
小頭目笑了笑,坐在城門口的石頭墩子上,享受著眾人的各種捧高。這年頭,缺錢比缺德更難過,誰有功夫管那窮酸小販,今天是不是超支了。
馬車出城後,馬車內的中年人一臉肅穆,和剛才的市井小商販判若兩人。
“先生,我們才走半日,應該不會有追兵吧。”馬車前的少年說道。
“大商信鴿遍天下,傳遞消息極快。我們從邊境入宋的這半天,想必大商邊境的幾城都得到消息攔截了。至於到宋國境內搜索和追捕逃犯,需要大商邊關郡守和宋國城主級別的官員互通文書,大約是三日。”中年人迴答,“三日的時間,同時也足夠朝廷知道並做出反應了。”
“那如果快的話,是不是五日之後,朝廷的旨意就會到來。”
“對!大商的各級機構運行效率還是很快的。五日後,邊境各城就會張貼我們畫像,各國也會收到禁止我們隨意走動的國書文件。而大商在各國的使者和密探,則會監督國書的執行,那時候,我們將寸步難行。”
“先生,那我們去吳陵,是隱居?”
“去吳陵,是因為那裏有我的一些熟人,還有一些安排。”
“那些人是和先生一樣,都是曾經跟隨月兒父親的將士嗎?”
“不,吳陵的熟人都是秦人。當年秦國朝堂變法,新朝新法,舊朝的支持者掀起了一場內亂。失敗後或死或散,所剩無幾,有一些人就逃到了宋國吳陵。”趕車的少年明顯一愣,月兒也是首次聽聞軍師說起這他國的秘聞,漂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遊學時期,我途經秦宋邊境,遇到山賊,差點喪命,幸虧為這些人所救。後來,我們就成了朋友。”中年人神情有些迷離,似乎在迴憶過往。趕車的少年知道,當得起先生的一句朋友,人品和能力必定是有足以與他匹配的分量。
“秦人?他們會不會恨我們。”月兒有些擔憂,即便是年紀尚小,她也知道四國邊境犬牙交錯,太平時期也常有紛爭。似乎有默契,近幾十年來各國之間無論邊境線爭端,還是貿易糾紛,多以朝堂外交,也就是鬥嘴為主,很少訴諸武力。唯有秦與商除外,這幾年邊境年年動刀兵,究其原因,據說是因為一位秦國才女,在商國頂級學府太學院被毒殺,而事實明顯的情況下,商國草草結案所致。
“不會的,他們早已看透世情。征伐,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頂級當權者的遊戲。對普通人而言,家仇比國恨值得計較。”中年人愛憐的摸摸小女孩的頭,“你才這麽大點,要多沒人性的人才會去恨你啊。”
馬車駛向郊外,漸行漸遠,把剛經過的宋城遠遠的拋在身後。在他們走後的第三天,一匹快馬疾馳而來,直奔城中守備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