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三日醜時初刻,三省六部九寺中央官員、地方高級官員並軍中將領於延華門外各自下馬下轎,按照官職階銜有序步行至延華門處等候、唱籍。監門校尉核對無誤後,由衛士搜身,最後再由禦史大夫引導入延華門,一路去到麟德殿。
淮瑾早已端坐在上首龍椅下方的位置。卯時初刻,所有官員都在麟德殿外等候,萬內侍高唱“大朝會開始,進——!”
各官員按照左右順序魚貫入內。淮瑾站起來先朝著上方的龍椅位置行一禮,之後才坐下接受百官跪拜。
“臣等,拜見岐王殿下,岐王殿下千歲!”
“眾卿,平身。”
淮瑾麵含淺笑,儀態端方,氣度雍和中帶有不容忽視的威嚴,坐於高位,俯視眾臣,自有一股睥睨群臣的皇家氣度。
大朝會於卯時初刻正式開始,先由中央官員有序進殿奏報,東西相向。兵部尚書秦簡赫然在列。他悄悄抬眼看了一眼淮瑾,隻見坐於上首的淮瑾乾坤在懷,頗有威服天下之勢。他暗暗心驚,竟忘了收迴目光,還是身邊的人提醒他才慌忙低頭,卻在心裏惴惴,自己怎麽從來沒有注意到這個排在淮陵之後、事事都比不過淮陵的三皇子呢?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也逐漸走到了台前,如今儼然一副已經入局的態勢,處置各類事務得心應手,小小年紀卻比淮陵穩重,更有聖人年輕時的風範,才幹實力都不容小覷。
淮陵已成為過去式,他若與年幼的衛王相爭,隻怕衛王也並非他的對手。
而皇家繼位製度從來不是固定的,並沒有隻能立嫡子的規矩,最後鹿死誰手仍是個未知數。
這邊大朝會有序進行,瓊芳閣裏朝華收到了一封信和一個小巧的匣子。
“主子,咱們早膳還是在院子裏吃嗎?”
積雲已從雲記綢緞莊迴來當差了,因安頓好了姐姐,又得知姐姐全身而退並沒有受到什麽傷害。雖有些心事,但結果總是好的。故而積雲這一早上端的是一個滿麵春風。她見朝華坐在窗邊榻上看信,一言不發,忙上前詢問。
朝華將信折了,用幾案上昨日晚間還剩的殘燭燃了。棠雪忙端上一隻銅盆過來接了灰,棠雨早捧了洗漱的銀盆過來候著,緊著服侍朝華淨手。
耳房的謝嬤嬤見主子起身了,忙出了門去隔壁小廚房去拿早膳過來。若水每日早晨仍舊自顧自地將院子掃淨之後才去房中備課預備上午給朝華講課。玉娘前日也得了朝華給她的一張瑤琴,此刻正在廂房裏調音。
瓊芳閣因為朝華起身頓時活了起來。朝華看了信之後卻覺得後背不可遏製地泛起了絲絲涼意。她看向積雲,目光堅定,語氣鄭重。
“積雲,我有件事要拜托你去辦,此事緊急,現在就要立刻去。”
積雲忙走過來行禮:“主子吩咐,積雲萬死不辭。”
朝會製度是固定的,朝上的也都是老臣,大家都按著章程走。可衛尉寺卿楊連許忽地在朝中發難,出列道:“殿下各處安置處理,可怎麽連最重要的皇城守衛卻疏忽了呢?”
鄭王原先麾下的兵部眾人也附和道:“四皇子年幼,恐掌不住龍武軍,且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本不該同屬一人掌管,四皇子本為暫管,怎麽到如今也不重新設立一位龍武軍統帥?”
楊連許不給淮瑾一點辯駁的機會,繼續道:“微臣昨日就上了折子,言明由四皇子接管左右龍武軍不合規矩,請求立刻呈報聖人重立龍武軍統帥,為何折子沒有批複?且微臣昨日請求與殿下商議此事,等了一天卻都沒有得到召見,殿下可是對微臣、對衛尉寺有何不滿?”
楊連許發難的時候,淮瑾迅速在心中迴想各樣細節之處,昨日下午,正是萬良第一次殿前侍奉。但萬良是魏思推薦的人選,想來不會有問題,更不會自己剛近身侍奉就出如此大的紕漏,否則豈不是自斷前程?這說不通。
而楊連許的折子自己昨日批複時確實沒有瞧見,但卻未必是萬良的問題。淮瑾知道此時不該去糾結誰的錯,當務之急是要立刻將此事給解決好。
他語氣平緩道:“衛尉寺卿此言有理。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的統帥者本不該為一人,但特殊時期自有特殊應對之法,如今父親纏綿病榻,左右龍武軍由四弟代管乃是父親親下的旨意,流程上沒有問題;且四弟平定蜀中匪患,他掌軍的實力,衛尉寺卿不該質疑。至於衛尉寺卿說的折子,本王昨日批複的時候並未得見,想來是哪裏出了什麽紕漏,待到今日大朝會結束之後,本王會先行處理此事,也會立刻將此事詳細呈報父親。該如何行事、定誰為龍武軍的統帥,都由父親親自定奪。我等,安心等待便是。”
朝會上其他人都點點頭,表示同意,此事章程上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值得詬病的地方,本來聖人纏綿病榻,命岐王監國,許多事即便沒有按照常法來進行,隻要能夠正常運作,都不算不妥。
且四殿下統帥軍士的能力的確毋庸置疑,左右龍武軍在非常時期由皇子代管,也算是服眾。
楊連許冷哼一聲之後便退迴了隊列中。接下來,是軍器監少監楊子瑜。他以淮瑾沒有及時批複雙箭弓弩的製作計劃為由,斥責淮瑾延誤軍器製作之機。
淮瑾早有準備,將留中不發的原因當庭告知。
“這個雙箭弓弩的設計終稿是有問題的,本王請教了工部軍器監的其他臣工,若是按照此稿來製作的話,戶部所批複的經費都將打了水漂。水災過後我大周朝的國庫本就不甚充盈,這個經費自然不能白白浪費。且本王當天就派了人去軍器監傳話叫立刻重新改過圖稿重新提交折子,這才留中不發,楊少監分明收到了本王的口信,不但沒有立刻修改雙箭弓弩的設計圖,反而在此發難,究竟是誰貽誤軍器製作?”
楊子瑜被懟的啞口無言,憤憤退下。但這場發難卻遠遠沒有停止,反而才剛剛開始。
淮瑾不見絲毫懼意,也不見絲毫焦急之色,一邊聽著下麵人的無理取鬧,一邊招手叫了萬良過去。
“去跟本王的親王友莫載義說一聲,我的披風忘記收迴來了,別忘了收。”
萬良知道載義一直在門口,便神色如常的出去給他傳信。之後就迴了淮瑾身邊,給他另換了一道降火的清茶。
載義得了信之後立刻去到旁邊的太液池放了一隻高高的風箏。延華門外的弋揚一直注意著太液池的方向,此時見風箏放起,立刻就打馬往岐王府趕迴去。
而瓊芳閣中,朝華穿著親王正妃的服製,正焦急地等在門口。身邊隻有積雲守著。
“主子,奴婢和您一道去,好歹護住您的安危。”
朝華自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一往無前。她朝積雲偏頭一笑,燦若雲霞的麵龐在柔光中如雲似霧般,美麗張揚。
“好,咱們一道去。”
積雲給朝華披上一件寬大的櫻粉色海棠花披風,好擋住一二。很快就有人抬著輕軟的轎子過來接她,門口還有一輛腳程飛快的馬車。她上了馬車之後,這輛馬車在朱雀大道上疾馳,直直朝著延華門而去。
淮瑾早已端坐在上首龍椅下方的位置。卯時初刻,所有官員都在麟德殿外等候,萬內侍高唱“大朝會開始,進——!”
各官員按照左右順序魚貫入內。淮瑾站起來先朝著上方的龍椅位置行一禮,之後才坐下接受百官跪拜。
“臣等,拜見岐王殿下,岐王殿下千歲!”
“眾卿,平身。”
淮瑾麵含淺笑,儀態端方,氣度雍和中帶有不容忽視的威嚴,坐於高位,俯視眾臣,自有一股睥睨群臣的皇家氣度。
大朝會於卯時初刻正式開始,先由中央官員有序進殿奏報,東西相向。兵部尚書秦簡赫然在列。他悄悄抬眼看了一眼淮瑾,隻見坐於上首的淮瑾乾坤在懷,頗有威服天下之勢。他暗暗心驚,竟忘了收迴目光,還是身邊的人提醒他才慌忙低頭,卻在心裏惴惴,自己怎麽從來沒有注意到這個排在淮陵之後、事事都比不過淮陵的三皇子呢?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也逐漸走到了台前,如今儼然一副已經入局的態勢,處置各類事務得心應手,小小年紀卻比淮陵穩重,更有聖人年輕時的風範,才幹實力都不容小覷。
淮陵已成為過去式,他若與年幼的衛王相爭,隻怕衛王也並非他的對手。
而皇家繼位製度從來不是固定的,並沒有隻能立嫡子的規矩,最後鹿死誰手仍是個未知數。
這邊大朝會有序進行,瓊芳閣裏朝華收到了一封信和一個小巧的匣子。
“主子,咱們早膳還是在院子裏吃嗎?”
積雲已從雲記綢緞莊迴來當差了,因安頓好了姐姐,又得知姐姐全身而退並沒有受到什麽傷害。雖有些心事,但結果總是好的。故而積雲這一早上端的是一個滿麵春風。她見朝華坐在窗邊榻上看信,一言不發,忙上前詢問。
朝華將信折了,用幾案上昨日晚間還剩的殘燭燃了。棠雪忙端上一隻銅盆過來接了灰,棠雨早捧了洗漱的銀盆過來候著,緊著服侍朝華淨手。
耳房的謝嬤嬤見主子起身了,忙出了門去隔壁小廚房去拿早膳過來。若水每日早晨仍舊自顧自地將院子掃淨之後才去房中備課預備上午給朝華講課。玉娘前日也得了朝華給她的一張瑤琴,此刻正在廂房裏調音。
瓊芳閣因為朝華起身頓時活了起來。朝華看了信之後卻覺得後背不可遏製地泛起了絲絲涼意。她看向積雲,目光堅定,語氣鄭重。
“積雲,我有件事要拜托你去辦,此事緊急,現在就要立刻去。”
積雲忙走過來行禮:“主子吩咐,積雲萬死不辭。”
朝會製度是固定的,朝上的也都是老臣,大家都按著章程走。可衛尉寺卿楊連許忽地在朝中發難,出列道:“殿下各處安置處理,可怎麽連最重要的皇城守衛卻疏忽了呢?”
鄭王原先麾下的兵部眾人也附和道:“四皇子年幼,恐掌不住龍武軍,且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本不該同屬一人掌管,四皇子本為暫管,怎麽到如今也不重新設立一位龍武軍統帥?”
楊連許不給淮瑾一點辯駁的機會,繼續道:“微臣昨日就上了折子,言明由四皇子接管左右龍武軍不合規矩,請求立刻呈報聖人重立龍武軍統帥,為何折子沒有批複?且微臣昨日請求與殿下商議此事,等了一天卻都沒有得到召見,殿下可是對微臣、對衛尉寺有何不滿?”
楊連許發難的時候,淮瑾迅速在心中迴想各樣細節之處,昨日下午,正是萬良第一次殿前侍奉。但萬良是魏思推薦的人選,想來不會有問題,更不會自己剛近身侍奉就出如此大的紕漏,否則豈不是自斷前程?這說不通。
而楊連許的折子自己昨日批複時確實沒有瞧見,但卻未必是萬良的問題。淮瑾知道此時不該去糾結誰的錯,當務之急是要立刻將此事給解決好。
他語氣平緩道:“衛尉寺卿此言有理。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的統帥者本不該為一人,但特殊時期自有特殊應對之法,如今父親纏綿病榻,左右龍武軍由四弟代管乃是父親親下的旨意,流程上沒有問題;且四弟平定蜀中匪患,他掌軍的實力,衛尉寺卿不該質疑。至於衛尉寺卿說的折子,本王昨日批複的時候並未得見,想來是哪裏出了什麽紕漏,待到今日大朝會結束之後,本王會先行處理此事,也會立刻將此事詳細呈報父親。該如何行事、定誰為龍武軍的統帥,都由父親親自定奪。我等,安心等待便是。”
朝會上其他人都點點頭,表示同意,此事章程上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值得詬病的地方,本來聖人纏綿病榻,命岐王監國,許多事即便沒有按照常法來進行,隻要能夠正常運作,都不算不妥。
且四殿下統帥軍士的能力的確毋庸置疑,左右龍武軍在非常時期由皇子代管,也算是服眾。
楊連許冷哼一聲之後便退迴了隊列中。接下來,是軍器監少監楊子瑜。他以淮瑾沒有及時批複雙箭弓弩的製作計劃為由,斥責淮瑾延誤軍器製作之機。
淮瑾早有準備,將留中不發的原因當庭告知。
“這個雙箭弓弩的設計終稿是有問題的,本王請教了工部軍器監的其他臣工,若是按照此稿來製作的話,戶部所批複的經費都將打了水漂。水災過後我大周朝的國庫本就不甚充盈,這個經費自然不能白白浪費。且本王當天就派了人去軍器監傳話叫立刻重新改過圖稿重新提交折子,這才留中不發,楊少監分明收到了本王的口信,不但沒有立刻修改雙箭弓弩的設計圖,反而在此發難,究竟是誰貽誤軍器製作?”
楊子瑜被懟的啞口無言,憤憤退下。但這場發難卻遠遠沒有停止,反而才剛剛開始。
淮瑾不見絲毫懼意,也不見絲毫焦急之色,一邊聽著下麵人的無理取鬧,一邊招手叫了萬良過去。
“去跟本王的親王友莫載義說一聲,我的披風忘記收迴來了,別忘了收。”
萬良知道載義一直在門口,便神色如常的出去給他傳信。之後就迴了淮瑾身邊,給他另換了一道降火的清茶。
載義得了信之後立刻去到旁邊的太液池放了一隻高高的風箏。延華門外的弋揚一直注意著太液池的方向,此時見風箏放起,立刻就打馬往岐王府趕迴去。
而瓊芳閣中,朝華穿著親王正妃的服製,正焦急地等在門口。身邊隻有積雲守著。
“主子,奴婢和您一道去,好歹護住您的安危。”
朝華自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一往無前。她朝積雲偏頭一笑,燦若雲霞的麵龐在柔光中如雲似霧般,美麗張揚。
“好,咱們一道去。”
積雲給朝華披上一件寬大的櫻粉色海棠花披風,好擋住一二。很快就有人抬著輕軟的轎子過來接她,門口還有一輛腳程飛快的馬車。她上了馬車之後,這輛馬車在朱雀大道上疾馳,直直朝著延華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