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深知若要去南邊,那就是陛下一句話一道旨意的事情,哪有反應的時間。一迴到邀雪閣就命人鎖了院門,關在裏頭細細打點要去南邊的各樣行李物品,秦嬤嬤幾人也都幫著收拾。有什麽缺的立刻遞了話到前頭給張鬆,叫準備好了派婆子送過來。
這邊邀雪閣在忙著收拾行裝,瓊芳閣那邊,朝華仍日日跟著若水讀書,因從前有些底子,也自己讀了好些書,如今學起來進度飛快,若水連連誇讚她有天分。隻是學琴的進度倒慢了許多,學了好些天,如今隻勉強會看譜子,磕磕絆絆彈幾個音罷了。
玉娘少不得安慰她:“我聽當年師傅說,先頭學的慢的未必後頭趕不上。您好生打好基礎,不爭快慢,假以時日一定能夠進步飛速。”
朝華知道她在安慰她,自己少不得私底下下苦功夫。時間過得飛快。
這幾日,雲都的雨水也格外多些。
很快,南邊雨水暴漲,各處忙著報災。還有好幾份要糧食要人的折子快馬送到思政殿。聖人緊急召了淮瑾入宮。
“叫你給料中了。”
聖人沒有坐在堂上,隻背著手拿著幾份折子在手中看。魏思在一旁侍立,見殿中有些悶,忙叫內侍宮女們點香、開側邊的窗扇。
淮瑾上前去行禮問安:“給父親請安。兒子來時見好幾個內侍撐著傘捧著折子過來,想必那些折子也是南邊遞上來報災的。”
聖人轉過身來,走到淮瑾身邊道:“你上次說的,都一一驗證。朕也答應過你,若是南邊報災,便省去三司核實這一步,如此也能爭取近一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朕據理力爭幫你從三司那邊搶了迴來。接下來要怎麽做就看你的了。”
淮瑾有些怔愣。
今日正是鄭王從落霞山陵墓迴來的時間。縱使雨勢大,車馬若是快些,中午也就到了。
原本他在府中算著時間,都已經不對此事抱有期待了。一早卻聽聖人忽然宣召,如今更是直接發話將此事交給了自己。
淮瑾不免有些奇怪,在心裏盤算著。難道是聖人擔心此行危險,所以原本就沒有打算將此事交與鄭王親自去辦?
但不管原因如何,這個結果正是淮瑾籌謀已久得來的。
他正要謝恩,卻聽聖人又道:“朕昨日已命他們擬好了旨意,特封岐王為救災特使,即刻前往江南至嶺南一線救災,救災順序以災情嚴重程度為先後,依次救災。你領了旨,便即刻出發吧。”
“是,兒子領命,必不辱使命。隻是兒子還有一事相求。”
聖人此刻已坐迴堂上,聞言沉聲道:“何事?”
“此次賑災糧食和藥品等數目龐大,兒子若隻身帶著這些南下,恐會被南邊山裏的山匪惦記。若是因此耽誤了救災行程,造成額外的死傷,便得不償失了。因此兒子打算先帶一部分糧食藥材等,快馬走陸路直奔受災最嚴重的嶺南道,這樣也能趕著多救迴些性命;而剩餘的糧食則走水路,兒子希望走水路的那一批糧食藥材能有人負責護送押運。”
聖人雙手撐在桌案上,看著淮瑾問道:“那依你所見,誰負責水路押運最為合適?”
淮瑾跪下迴話道:“迴父親,嶺南道那邊的山匪,積弊已久。而四弟在軍中曆練的那段時日,大大提高了羽林軍的戰力,因此四弟於兵事一事上,可以稱得上有天賦。不如將水路護送賑災糧的差事派給四弟,也好給他機會曆練。若此行能有機會與嶺南的山匪交手摸底,日後再行剿滅,也未嚐沒有可能。”
淮瑾知道嶺南山匪是聖人的心病,便從此處突破。果見聖人雖猶豫幾息,但仍點了頭:“那他領誰的兵去?”
淮瑾頭仍埋在地上,迴話道:“兒子的三千府兵,可以撥給四弟。”
“既如此,就傳朕口諭,令淮嶽領一千岐王府兵,走水路護送賑災糧。至於怎麽走、如何護送,都看你的部署調遣,你可明白?”
“兒子明白。”
淮瑾起身,又躬身行禮,方大步走出了思政殿。他有許多事要去辦。
魏思正打算給聖人換盞茶,轉身的功夫悄悄給源書使了個眼色,源書便立刻撐了傘跟上去,一路護送淮瑾到朱明門。載義正等在那裏。一見淮瑾走過來,忙撐了傘迎上去。
源書行了禮退下,卻並沒有往迴走,反倒是往福寧殿方向快步離去。
“殿下,如何?”
淮瑾大步往前走去,載義的傘牢牢護住他,不見一絲雨絲濺在身上。
“快快迴府。行囊都裝點好了嗎?”
“迴殿下,一應都好了。隻是邀雪閣那邊似乎有些動靜。”
“前日母親召了她和薛氏入宮,想必是推她們其中一人跟我去南邊。”
“那……”載義試探著。
淮瑾看了他一眼:“你糊塗了?我怎麽會帶她們任何一人去南邊?”
“是是是,屬下糊塗了。”
載義告罪,心裏替馮娘子開心。又在心裏盤算該如何打發吳氏?是不是該請慈姑出麵?殿下的起居一向都是自己負責,此次去南邊自然也是如此,這些人削尖了腦袋想往殿下身邊湊,可殿下身邊這麽多年,除了馮娘子和自己外,哪有其他人在?
二人上了馬車,馬車在朱雀大街上飛奔。
而岐王府的門房邊,有一位少年正背著手站在門邊,像是在等人的樣子。
善喜捧了一杯茶過來道:“馮郎君稍坐,咱們殿下一早被召入宮了,想必此時也快迴來了。雨大,您往裏頭稍站些,小心別讓雨絲濺著。”
馮朝顯接過茶碗,輕聲道謝。見善喜也陪著等在外麵,便小心打量他。見他體貼入微,一聽自己姓馮便急忙迎進來,可見姐姐在此處過的不錯。
很快,不遠處響起了馬蹄聲。一架華蓋馬車穩穩地停在了岐王府門前。
馮朝顯將茶碗遞給善喜,等淮瑾下了車進到了簷下,才上前行禮問安:“給岐王殿下請安。”
淮瑾早瞧見簷下有個清瘦少年等著,再一見是朝華弟弟,心中了然。側身道:“免禮。可是找我?”
馮朝顯抬起頭直視淮瑾道:“是,找殿下有事商議。”
淮瑾大步朝前走,載義撐著傘跟上。他迴身道:“既如此,便隨我到書房吧。”
善喜聽見殿下發了話,忙迴身拿了把傘過來給他撐上,馮朝顯接過傘也大步跟了上去。
磅礴的雨勢中,前頭那人雖身形有些清雋,卻好似有無限的力量,帶著身邊的人穩步向前。馮朝顯又一次感受到那種令人心安的溫暖之感,真奇怪。
待迴到書房,月明見有客人來,忙又迴去茶房重新斟茶。淮瑾打發了載義迴去洗個熱水澡,又囑咐他速速收拾行裝。
方請馮朝顯坐下。
“我時間不多,馮郎君找我何事?不妨長話短說。”
馮朝顯不帶一絲猶豫,轉身看著淮瑾一字一句道:“你要去南邊,不許帶我姐姐去。”
這邊邀雪閣在忙著收拾行裝,瓊芳閣那邊,朝華仍日日跟著若水讀書,因從前有些底子,也自己讀了好些書,如今學起來進度飛快,若水連連誇讚她有天分。隻是學琴的進度倒慢了許多,學了好些天,如今隻勉強會看譜子,磕磕絆絆彈幾個音罷了。
玉娘少不得安慰她:“我聽當年師傅說,先頭學的慢的未必後頭趕不上。您好生打好基礎,不爭快慢,假以時日一定能夠進步飛速。”
朝華知道她在安慰她,自己少不得私底下下苦功夫。時間過得飛快。
這幾日,雲都的雨水也格外多些。
很快,南邊雨水暴漲,各處忙著報災。還有好幾份要糧食要人的折子快馬送到思政殿。聖人緊急召了淮瑾入宮。
“叫你給料中了。”
聖人沒有坐在堂上,隻背著手拿著幾份折子在手中看。魏思在一旁侍立,見殿中有些悶,忙叫內侍宮女們點香、開側邊的窗扇。
淮瑾上前去行禮問安:“給父親請安。兒子來時見好幾個內侍撐著傘捧著折子過來,想必那些折子也是南邊遞上來報災的。”
聖人轉過身來,走到淮瑾身邊道:“你上次說的,都一一驗證。朕也答應過你,若是南邊報災,便省去三司核實這一步,如此也能爭取近一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朕據理力爭幫你從三司那邊搶了迴來。接下來要怎麽做就看你的了。”
淮瑾有些怔愣。
今日正是鄭王從落霞山陵墓迴來的時間。縱使雨勢大,車馬若是快些,中午也就到了。
原本他在府中算著時間,都已經不對此事抱有期待了。一早卻聽聖人忽然宣召,如今更是直接發話將此事交給了自己。
淮瑾不免有些奇怪,在心裏盤算著。難道是聖人擔心此行危險,所以原本就沒有打算將此事交與鄭王親自去辦?
但不管原因如何,這個結果正是淮瑾籌謀已久得來的。
他正要謝恩,卻聽聖人又道:“朕昨日已命他們擬好了旨意,特封岐王為救災特使,即刻前往江南至嶺南一線救災,救災順序以災情嚴重程度為先後,依次救災。你領了旨,便即刻出發吧。”
“是,兒子領命,必不辱使命。隻是兒子還有一事相求。”
聖人此刻已坐迴堂上,聞言沉聲道:“何事?”
“此次賑災糧食和藥品等數目龐大,兒子若隻身帶著這些南下,恐會被南邊山裏的山匪惦記。若是因此耽誤了救災行程,造成額外的死傷,便得不償失了。因此兒子打算先帶一部分糧食藥材等,快馬走陸路直奔受災最嚴重的嶺南道,這樣也能趕著多救迴些性命;而剩餘的糧食則走水路,兒子希望走水路的那一批糧食藥材能有人負責護送押運。”
聖人雙手撐在桌案上,看著淮瑾問道:“那依你所見,誰負責水路押運最為合適?”
淮瑾跪下迴話道:“迴父親,嶺南道那邊的山匪,積弊已久。而四弟在軍中曆練的那段時日,大大提高了羽林軍的戰力,因此四弟於兵事一事上,可以稱得上有天賦。不如將水路護送賑災糧的差事派給四弟,也好給他機會曆練。若此行能有機會與嶺南的山匪交手摸底,日後再行剿滅,也未嚐沒有可能。”
淮瑾知道嶺南山匪是聖人的心病,便從此處突破。果見聖人雖猶豫幾息,但仍點了頭:“那他領誰的兵去?”
淮瑾頭仍埋在地上,迴話道:“兒子的三千府兵,可以撥給四弟。”
“既如此,就傳朕口諭,令淮嶽領一千岐王府兵,走水路護送賑災糧。至於怎麽走、如何護送,都看你的部署調遣,你可明白?”
“兒子明白。”
淮瑾起身,又躬身行禮,方大步走出了思政殿。他有許多事要去辦。
魏思正打算給聖人換盞茶,轉身的功夫悄悄給源書使了個眼色,源書便立刻撐了傘跟上去,一路護送淮瑾到朱明門。載義正等在那裏。一見淮瑾走過來,忙撐了傘迎上去。
源書行了禮退下,卻並沒有往迴走,反倒是往福寧殿方向快步離去。
“殿下,如何?”
淮瑾大步往前走去,載義的傘牢牢護住他,不見一絲雨絲濺在身上。
“快快迴府。行囊都裝點好了嗎?”
“迴殿下,一應都好了。隻是邀雪閣那邊似乎有些動靜。”
“前日母親召了她和薛氏入宮,想必是推她們其中一人跟我去南邊。”
“那……”載義試探著。
淮瑾看了他一眼:“你糊塗了?我怎麽會帶她們任何一人去南邊?”
“是是是,屬下糊塗了。”
載義告罪,心裏替馮娘子開心。又在心裏盤算該如何打發吳氏?是不是該請慈姑出麵?殿下的起居一向都是自己負責,此次去南邊自然也是如此,這些人削尖了腦袋想往殿下身邊湊,可殿下身邊這麽多年,除了馮娘子和自己外,哪有其他人在?
二人上了馬車,馬車在朱雀大街上飛奔。
而岐王府的門房邊,有一位少年正背著手站在門邊,像是在等人的樣子。
善喜捧了一杯茶過來道:“馮郎君稍坐,咱們殿下一早被召入宮了,想必此時也快迴來了。雨大,您往裏頭稍站些,小心別讓雨絲濺著。”
馮朝顯接過茶碗,輕聲道謝。見善喜也陪著等在外麵,便小心打量他。見他體貼入微,一聽自己姓馮便急忙迎進來,可見姐姐在此處過的不錯。
很快,不遠處響起了馬蹄聲。一架華蓋馬車穩穩地停在了岐王府門前。
馮朝顯將茶碗遞給善喜,等淮瑾下了車進到了簷下,才上前行禮問安:“給岐王殿下請安。”
淮瑾早瞧見簷下有個清瘦少年等著,再一見是朝華弟弟,心中了然。側身道:“免禮。可是找我?”
馮朝顯抬起頭直視淮瑾道:“是,找殿下有事商議。”
淮瑾大步朝前走,載義撐著傘跟上。他迴身道:“既如此,便隨我到書房吧。”
善喜聽見殿下發了話,忙迴身拿了把傘過來給他撐上,馮朝顯接過傘也大步跟了上去。
磅礴的雨勢中,前頭那人雖身形有些清雋,卻好似有無限的力量,帶著身邊的人穩步向前。馮朝顯又一次感受到那種令人心安的溫暖之感,真奇怪。
待迴到書房,月明見有客人來,忙又迴去茶房重新斟茶。淮瑾打發了載義迴去洗個熱水澡,又囑咐他速速收拾行裝。
方請馮朝顯坐下。
“我時間不多,馮郎君找我何事?不妨長話短說。”
馮朝顯不帶一絲猶豫,轉身看著淮瑾一字一句道:“你要去南邊,不許帶我姐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