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淮瑾去了書房見載疏,載疏果然帶迴了好消息。
“殿下,”他接過月明上的茶,放到淮瑾麵前,才坐在淮瑾右下,“您吩咐的事,小的都辦妥了,特來給您迴稟。”
“你說,我聽著。”
淮瑾拿了一本空白奏章開始寫,邊寫邊聽。
載疏點點頭道:“迴殿下,小的共派出十人分別往河清、蔣橋、橫水、石橋、峽石堡等五地采買糧食,共計兩萬石糧食,目前已經分別存放在了雲記糧食鋪與南記糧食鋪裏。這兩間糧店剛開業,並未對外營業。另外派了五人去最近的蔣橋采買了大批的傷寒藥材與外傷藥材,並些紗布之類的,已都存放在了咱們的永壽醫館裏;至於男女衣袍,則是小的負責在都中采買,因都中生意人多,往來頻繁,因此小的采買衣裳並未引人注意,現今都存放在了雲記綢緞莊裏。此外就是沙石,昨日小的收到了迴信,派去南邊采買沙石的夥計已經買到了足量的沙石,就地存放在了當地的沙場裏,就等咱們的信了。咱們賣了船得的銀錢已經盡數花光,餘下不足的,小的都用各家鋪子裏還未入賬的銀錢衝抵了,並未動府中庫房。”
淮瑾點點頭,此時奏章也已寫完,正等著晾幹。
“你辛苦了,”淮瑾又拿出一疊澄心堂紙來寫信,“咱們的鏢局現今共有多少鏢師?”
載疏不假思索道:“簽了契的鏢師共有十二名。還有一些是臨時工,雖沒簽契書但也是常在咱們鏢局幹的,有五名。”
淮瑾下筆飛快,道:“那就派出去六名先行南下去與咱們的沙石匯合,叫他們帶著沙石南下嶺南,到瀧州去找餘危接應。他目下還在瀧州修渠,我會去信告知他具體情況,提前知會他接應咱們的鏢師。另外鏢師們南下若是遇到沙場,再補充些沙石也是可以的。”
載疏點點頭應下,在心中記好自己需要辦的事。
淮瑾寫完信後奏章也幹了,便高聲叫外頭的載義進來。
“載義,你拿著我的令進宮去,將這份奏章遞給魏思,叫他想法子將奏章往父親跟前遞一遞。”
載義答應了就去。載疏卻道:“殿下,還有一事,正是關於魏思的。”
淮瑾仍低著頭,聽了此話卻抬起了眼睛。
“且說來聽聽。”
“倒是關於他那侄女魏窕窕的。咱們的人蹲守了近一個月,終於等到了出宮來看魏窕窕的魏思。這魏窕窕在皇陵建成後就新購了一棟宅子,在崇賢坊。為何選在這崇賢坊卻是大有講究。崇賢坊內有一個寺廟叫西明寺的,求子最靈,因而每日裏香客不歇,人來人往不斷,最適合掩人耳目。那魏思換上便服之後就是個普通人,並不像宦官。因而並不惹人耳目。咱們的人眼見著魏思進了崇賢坊,便在西明寺住了下來。夜裏去宅子外頭蹲守時,聽見了些不同尋常的聲音。”
淮瑾聽到這裏放下筆,抬起頭來問道:“什麽奇怪的聲音?”
載疏卻有些難以啟齒。但想著事關緊要,又咬咬牙道:“這魏思似乎有特殊的癖好,專愛折磨女子,這也便罷了,可他作弄的女子正是他那親侄女,魏窕窕。”
淮瑾有些沉吟,問道:“這魏窕窕可確實是魏思的親侄女?”
載疏點點頭:“確實。當初查魏思的時候,咱們的人去了他老家,他家在當地也算是有些個地位,有個旁支的族譜上頭赫然寫著他們兩個的名字。魏思本名魏慎,原本讀書很好,卻不知為何進了宮做了太監。他隻有一個哥哥,卻留下一個女兒之後就去世了。這個女兒就是魏窕窕。小的擔心這魏窕窕是抱來的,還花了點錢問了鄰居,鄰居都說魏窕窕確實是魏思大哥妻子生的女兒,他妻子生魏窕窕的時候還難產死了。”
“也就是說,魏窕窕確實是魏思的親侄女。”
“是,這就是小的急著要見您的原因。魏思雖不能人道,卻用了其他法子搓磨魏窕窕,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魏窕窕始終沒有成親嫁人,反倒是用著魏思的銀錢不斷地和小倌來往。”
淮瑾下了結論:“他對親侄女有恩也有愧,所以才這般縱容她。”
載疏起了些雞皮疙瘩,問道:“可還要繼續盯著?”
“不必了,有這些就夠了。你派人將這封信速速送到瀧州府衙餘危手上,咱們的鏢師準備好了也可以出發了。至於采買的東西暫時都先存放著,到時候朝廷會想法子買走的。”
載疏一一記下。
“您走後,我調了咱們的護衛飛馬到了城外守著,卻是有兩批人馬跟著您悄悄去了梁州。”
淮瑾並不意外,轉而問道:“可知道是誰的人?”
“有一隊人馬較為顯眼。為什麽顯眼是因為他們的坐騎與旁人不同,都是來自多羅國的供馬。”
淮瑾嘴角浮出輕笑:“他的人做事如此不謹慎,想必是有幕僚的功勞吧?”
載疏沒聽懂這句話,斟酌著問:“主子這是何意?”
淮瑾搖搖頭:“沒事,不必在意。另外一隊人馬想必是她的人吧?”
“應該不錯。”
“這魏思,可真是個妙人。”
如此兩邊討好,左右逢源。天知道到了最後可有人記他的功勞。
淮瑾背過身去,想著該怎麽同大理寺協理這個案子。這個案子到了今日早上才被交給大理寺審理,都中卻少有人知道,少有人論及。
高奉禦雖偶有消息放出去,但也沒什麽人注意。
兩方人馬心裏都有些惴惴,大理寺卿梁玨雖接了這個案子,但似乎不打算去辦。
淮瑾轉過身來:“去將這個案子的詳細情況在各大食肆宣傳一番,務必要人盡皆知。”
“是,主子,小的這就去辦。”
載疏每日給淮瑾辦的事不知凡幾,雖拿了好些銀錢,但終究是憐他辛苦,又叫住道:“你的婚事,家中長輩可替你張羅了?”
一句話說的載疏臉紅了個透。
“還……還不曾……小的倒還沒有這方麵的打算。”
“你不小了,若有中意的記得和我說,我替你做主。”
“是,謝殿下。殿下小的還有事要去辦,就先退下了!”
載疏掀了簾子忙不迭的跑了。
載義此時掀了簾子進來。
“我哥這是怎麽了?跑那麽著急?”
“哈哈哈哈哈,想必是我給他的活計太多了他著急去辦呢。”
“對了,”淮瑾見載義進來了,話音一轉,“你可有中意的小娘子?”
“咳咳咳!屬下……屬下咳咳……還沒有……”一口茶嗆在了喉嚨裏,順了半天才順下去。
淮瑾卻笑,這兩兄弟性子雖不同,臉紅的樣子倒是如出一轍。
“將岑大人請過來,就說我有事同他商議。”
載義自去請人不提。
而那封被魏思輾轉幾手送到聖人麵前的奏章,正是為岐王府妾室馮朝華請封滕妾的奏章。
“殿下,”他接過月明上的茶,放到淮瑾麵前,才坐在淮瑾右下,“您吩咐的事,小的都辦妥了,特來給您迴稟。”
“你說,我聽著。”
淮瑾拿了一本空白奏章開始寫,邊寫邊聽。
載疏點點頭道:“迴殿下,小的共派出十人分別往河清、蔣橋、橫水、石橋、峽石堡等五地采買糧食,共計兩萬石糧食,目前已經分別存放在了雲記糧食鋪與南記糧食鋪裏。這兩間糧店剛開業,並未對外營業。另外派了五人去最近的蔣橋采買了大批的傷寒藥材與外傷藥材,並些紗布之類的,已都存放在了咱們的永壽醫館裏;至於男女衣袍,則是小的負責在都中采買,因都中生意人多,往來頻繁,因此小的采買衣裳並未引人注意,現今都存放在了雲記綢緞莊裏。此外就是沙石,昨日小的收到了迴信,派去南邊采買沙石的夥計已經買到了足量的沙石,就地存放在了當地的沙場裏,就等咱們的信了。咱們賣了船得的銀錢已經盡數花光,餘下不足的,小的都用各家鋪子裏還未入賬的銀錢衝抵了,並未動府中庫房。”
淮瑾點點頭,此時奏章也已寫完,正等著晾幹。
“你辛苦了,”淮瑾又拿出一疊澄心堂紙來寫信,“咱們的鏢局現今共有多少鏢師?”
載疏不假思索道:“簽了契的鏢師共有十二名。還有一些是臨時工,雖沒簽契書但也是常在咱們鏢局幹的,有五名。”
淮瑾下筆飛快,道:“那就派出去六名先行南下去與咱們的沙石匯合,叫他們帶著沙石南下嶺南,到瀧州去找餘危接應。他目下還在瀧州修渠,我會去信告知他具體情況,提前知會他接應咱們的鏢師。另外鏢師們南下若是遇到沙場,再補充些沙石也是可以的。”
載疏點點頭應下,在心中記好自己需要辦的事。
淮瑾寫完信後奏章也幹了,便高聲叫外頭的載義進來。
“載義,你拿著我的令進宮去,將這份奏章遞給魏思,叫他想法子將奏章往父親跟前遞一遞。”
載義答應了就去。載疏卻道:“殿下,還有一事,正是關於魏思的。”
淮瑾仍低著頭,聽了此話卻抬起了眼睛。
“且說來聽聽。”
“倒是關於他那侄女魏窕窕的。咱們的人蹲守了近一個月,終於等到了出宮來看魏窕窕的魏思。這魏窕窕在皇陵建成後就新購了一棟宅子,在崇賢坊。為何選在這崇賢坊卻是大有講究。崇賢坊內有一個寺廟叫西明寺的,求子最靈,因而每日裏香客不歇,人來人往不斷,最適合掩人耳目。那魏思換上便服之後就是個普通人,並不像宦官。因而並不惹人耳目。咱們的人眼見著魏思進了崇賢坊,便在西明寺住了下來。夜裏去宅子外頭蹲守時,聽見了些不同尋常的聲音。”
淮瑾聽到這裏放下筆,抬起頭來問道:“什麽奇怪的聲音?”
載疏卻有些難以啟齒。但想著事關緊要,又咬咬牙道:“這魏思似乎有特殊的癖好,專愛折磨女子,這也便罷了,可他作弄的女子正是他那親侄女,魏窕窕。”
淮瑾有些沉吟,問道:“這魏窕窕可確實是魏思的親侄女?”
載疏點點頭:“確實。當初查魏思的時候,咱們的人去了他老家,他家在當地也算是有些個地位,有個旁支的族譜上頭赫然寫著他們兩個的名字。魏思本名魏慎,原本讀書很好,卻不知為何進了宮做了太監。他隻有一個哥哥,卻留下一個女兒之後就去世了。這個女兒就是魏窕窕。小的擔心這魏窕窕是抱來的,還花了點錢問了鄰居,鄰居都說魏窕窕確實是魏思大哥妻子生的女兒,他妻子生魏窕窕的時候還難產死了。”
“也就是說,魏窕窕確實是魏思的親侄女。”
“是,這就是小的急著要見您的原因。魏思雖不能人道,卻用了其他法子搓磨魏窕窕,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魏窕窕始終沒有成親嫁人,反倒是用著魏思的銀錢不斷地和小倌來往。”
淮瑾下了結論:“他對親侄女有恩也有愧,所以才這般縱容她。”
載疏起了些雞皮疙瘩,問道:“可還要繼續盯著?”
“不必了,有這些就夠了。你派人將這封信速速送到瀧州府衙餘危手上,咱們的鏢師準備好了也可以出發了。至於采買的東西暫時都先存放著,到時候朝廷會想法子買走的。”
載疏一一記下。
“您走後,我調了咱們的護衛飛馬到了城外守著,卻是有兩批人馬跟著您悄悄去了梁州。”
淮瑾並不意外,轉而問道:“可知道是誰的人?”
“有一隊人馬較為顯眼。為什麽顯眼是因為他們的坐騎與旁人不同,都是來自多羅國的供馬。”
淮瑾嘴角浮出輕笑:“他的人做事如此不謹慎,想必是有幕僚的功勞吧?”
載疏沒聽懂這句話,斟酌著問:“主子這是何意?”
淮瑾搖搖頭:“沒事,不必在意。另外一隊人馬想必是她的人吧?”
“應該不錯。”
“這魏思,可真是個妙人。”
如此兩邊討好,左右逢源。天知道到了最後可有人記他的功勞。
淮瑾背過身去,想著該怎麽同大理寺協理這個案子。這個案子到了今日早上才被交給大理寺審理,都中卻少有人知道,少有人論及。
高奉禦雖偶有消息放出去,但也沒什麽人注意。
兩方人馬心裏都有些惴惴,大理寺卿梁玨雖接了這個案子,但似乎不打算去辦。
淮瑾轉過身來:“去將這個案子的詳細情況在各大食肆宣傳一番,務必要人盡皆知。”
“是,主子,小的這就去辦。”
載疏每日給淮瑾辦的事不知凡幾,雖拿了好些銀錢,但終究是憐他辛苦,又叫住道:“你的婚事,家中長輩可替你張羅了?”
一句話說的載疏臉紅了個透。
“還……還不曾……小的倒還沒有這方麵的打算。”
“你不小了,若有中意的記得和我說,我替你做主。”
“是,謝殿下。殿下小的還有事要去辦,就先退下了!”
載疏掀了簾子忙不迭的跑了。
載義此時掀了簾子進來。
“我哥這是怎麽了?跑那麽著急?”
“哈哈哈哈哈,想必是我給他的活計太多了他著急去辦呢。”
“對了,”淮瑾見載義進來了,話音一轉,“你可有中意的小娘子?”
“咳咳咳!屬下……屬下咳咳……還沒有……”一口茶嗆在了喉嚨裏,順了半天才順下去。
淮瑾卻笑,這兩兄弟性子雖不同,臉紅的樣子倒是如出一轍。
“將岑大人請過來,就說我有事同他商議。”
載義自去請人不提。
而那封被魏思輾轉幾手送到聖人麵前的奏章,正是為岐王府妾室馮朝華請封滕妾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