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初刻,延華門外陸陸續續停了許多輛馬車。宴會設在兩儀殿,這裏原是用來接待外邦使臣的。
勳貴家眷們攜手同進,文臣們自成圈子,武將家屬們也抱著團。
宮裏從昨日起就陸陸續續來了好些外邦使臣,俱都帶著許多稀罕的奇珍異寶。
楊皇後忙得團團轉,既要盯著生辰禮宴會布置,又要費心思安排使臣的住處、使喚的宮女,四更天的時候才睡了個囫圇覺。即便如此她還是紅光滿麵,一早起來就各處巡視,務求盡善盡美。
抓周禮設在巳時末,五殿下此刻正被乳娘抱著在兩儀殿偏殿休息。巳時正,所有下了帖子邀請的勳貴世家、文武臣工,皆於殿內落座,聖人與楊皇後坐於上首。
福寧殿的大太監於時在大殿中央報著禮單:
“秦貴妃赤金寶塔一座、孟淑妃《曲江圖》一幅、鄭王殿下與鄭王妃赤金仕女狩獵紋八瓣金杯一套十二隻、三殿下西域三花馬兩匹並白玉蓮花筆洗一隻……”
報到這裏殿內便響起了小小的議論聲,聖人與楊皇後俱是一動。三花馬不多得,還是兩匹,若是一公一母的話便可以養出小馬駒來。
於時繼續報著,淮嶽悄悄閃身進了內殿。
“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他輕聲喘勻氣,幸而無人注意。
“你可準備了賀禮?”淮瑾悄聲問他,“若是沒有的話,我這裏還有一份備用的你拿去。”
淮嶽狡黠一笑:“這麽好的場合我怎麽會放過,自然是準備好了的。”
果然聽見於時報到了淮嶽的禮:“……四殿下青白玉獸麵紋劍格一對、秦尚書青白玉折枝花形佩玉一對、安國使臣大象兩隻……”
淮瑾鬆口氣,卻對這場生辰禮宴會的規格感到奇怪,先是在兩儀殿設宴,又有多國使臣來賀。他悄悄抬眼看向其他人,果然各個麵色有異,但究竟是見過些世麵的,大多數都能保持得體的微笑。
這規格,說是太子周歲也使得。
聖人正笑眯眯地和楊皇後說些什麽,冗長的禮單好容易報完,五殿下被乳娘抱給了皇後,抓周禮開始了。
“咱們五殿下小小年紀便如此機靈活潑,必能抓著個好東西。”
說話的是秦尚書的夫人,她穿著誥命服飾,正笑盈盈地湊到皇後麵前去說話。秦貴妃麵色如常,瞧不出什麽異樣。鄭王妃範氏穿著王妃服製跟在秦貴妃身邊,笑容柔美,端莊持重,很是大方。惹得皇後多看了她兩眼,夫人們也都對其交口稱讚。
“我呀隻盼著他能平安健康長大就好了!”
楊皇後卻說些無關痛癢的話來。禮儀官高聲唱著祝詞,皇後托著淮年在一堆精挑細選的物件裏左右巡梭,眾人的目光也隨著那雙手左右搖擺。
她有意讓淮年抓些文房四寶、寶劍印章一類的東西,將這幾樣東西一股腦地全挨個堆在他麵前,他能抓到的東西就限定了範圍。
勳貴們和皇室關係親近,此時昌國公夫人謝氏、安南侯夫人穆氏與昭義伯夫人蘭氏圍在聖人與楊皇後身邊湊趣。
“娘娘,不若將殿下放在這幾案中間,正方便拿取。”
見五殿下久抓不到,謝氏出著主意,聖人也點點頭,淮年便被放到鋪了大紅色綾布的高幾上。
眾人的目光追隨著他,見他略過了文房四寶直直地朝著一塊黃玉印章爬去,楊皇後心中大定。
果然,淮年抓著印章就開始嘻嘻笑,聖人也笑眯眯地點點頭,楊皇後更是歡喜。幾位誥命夫人開始好話一籮筐、半句不重樣地奉承著淮年、楊皇後,說得聖人龍顏大悅。
抓周禮順利結束,眾人落座開始輪番上前祝酒。太常寺新編的歌舞愉悅著眾人,秦貴妃代正在瀧州修渠的淮陵給聖人祝酒。
“陵兒長大了,能堪重任。此次瀧州修渠一事關係到嶺南道及周圍幾州的民生大計,有他去坐鎮,朕很放心。”
聖人笑著接下了秦貴妃的祝酒,秦貴妃見聖人很是重視瀧州修渠一事,也逐漸笑開了,心中略略安定。
剛剛才奉承過皇後的幾人此時開始到秦貴妃麵前說些好聽話:“鄭王殿下年少有為,您真是好福氣!”
“是啊,我家的小子十五了還隻會外出打馬遊獵,可見鄭王殿下人才出眾!”
如此兩不得罪,秦貴妃心中冷笑,就連楊皇後也略有不喜。
這幾個都是老牌勳貴家的親眷,近幾年已漸漸失了聖心,隻靠著祖上傳下的一點餘蔭過活,生怕行差踏錯邊萬劫不複,便隻好左右逢源。
文臣武將的家屬們便有些看不慣,他們可不是左右逢源便能得到好處的,隻能靠著自家丈夫的判斷暗中站隊,靠著實際行動來給自己掙前途。
好在席間熱鬧,歌舞演到第二曲的時候,淮嶽起身朝著楊皇後敬酒。
“母親照顧五弟辛苦,今日雖是五弟的生辰禮,我作為兒子,也不能忘了您的生辰。”他走上前來,於時捧著一個蒙了紗羅的托盤進來。
“這是兒子在楚州的慈嚴寺為您求的觀音像,保佑您千秋常在、福澤綿長!”
於時呈上觀音像,楊皇後掀開一瞧,見是一尊通體瑩透的白玉觀音像,頓時濕了眼眶。
“沒想到你竟記得本宮的生辰…”
原來昨日正是楊皇後的生辰,因要操辦淮年的生辰禮,便將自己的生辰宴擱置。今日台下眾人皆是為賀五皇子的生辰禮而來,沒想到竟隻有淮嶽一人記得她的生辰。
楊皇後產下五皇子之後心境變了許多,人也柔和了些。此時說不感動是假的,那個她養了十幾年的少年正笑盈盈地在下麵慶賀她的生辰。
“難為你還記得本宮的生辰,這觀音像你是從慈嚴寺求來的?那裏的觀音像很靈,可難為你還跑了一趟楚州。”
楊皇後招了淮嶽上前。
“是,兒子希望母親身康體健,便去了慈嚴寺一步一叩求來了這尊觀音像。”
此言一出,楊皇後心中更是軟得一塌糊塗。
聖人也頗為讚賞:“你跟著你三哥做事,人倒比從前更穩重了,可見咱們的孩子還是要多出去曆練。”
“是啊,孩子們越來越好,咱們做父母的才好放心。文心,你快把這尊觀音像放到福寧殿內室去供起來,早晚上香,可不要辜負了四殿下的一片心意。”
文心恭敬應是,使喚文姝捧著觀音像迴了福寧殿去安置。眾人在底下皆奉承著楊皇後教子有方,殿內一派熱鬧景象。淮嶽卻好像不好意思了起來,麵孔微紅。
淮瑾看著這場麵心中快慰,淮嶽也長大了,能幫得上他了。
眾人心思各異,維持著笑麵陪著幾位貴人。
吳家夫人趁機帶著女兒吳韻寧來給孟淑妃請安,吳韻寧很有眼色地送了個精巧的步搖給澄盈公主拿著玩。薛夫人見了瞧不上吳家夫人這般死纏爛打的作派,麵上仍掛上大方端莊的笑容,也帶著薛卓玉過去請安。
淮瑾見了隻笑笑,他早就知道母親有意與薛家做親家,派了載義暗中去查探,發現那薛卓玉是個火爆性子,心無城府,這樣的人進來做正妻,想來不會鬧出什麽大事來。
反而是吳家的女兒頗有城府,很沉得住氣,在閨中就頗有美名。
他的思緒在絲竹聲中飄出了大殿,腦海裏浮現出一張豔若芙蓉的麵孔來。還有半年她就滿十四了。
若是正妻進府,自己又該如何護她周全呢?鋪子和莊子每年的進項能夠讓確保她有足夠的體己銀子去打賞下人,結交都中勳貴臣工家眷們也更便宜些,要置辦東西也有餘力。如今又安排了慈姑教她管家主事,也是安身立命的本事,還能增長見識。
還有什麽能夠扶持她的呢?
淮瑾在喧鬧的絲竹聲中認真地思考起這個問題來。他要往前走,就不能把朝華落下,兩個人要始終一起朝前走才行。
這麽一想,淮瑾又覺渾身充滿氣力,自己已經上台了,這好戲,一生一次。
而此時的靜安居裏,慈姑正手把手地教朝華如何與夫人們應酬寒暄。
勳貴家眷們攜手同進,文臣們自成圈子,武將家屬們也抱著團。
宮裏從昨日起就陸陸續續來了好些外邦使臣,俱都帶著許多稀罕的奇珍異寶。
楊皇後忙得團團轉,既要盯著生辰禮宴會布置,又要費心思安排使臣的住處、使喚的宮女,四更天的時候才睡了個囫圇覺。即便如此她還是紅光滿麵,一早起來就各處巡視,務求盡善盡美。
抓周禮設在巳時末,五殿下此刻正被乳娘抱著在兩儀殿偏殿休息。巳時正,所有下了帖子邀請的勳貴世家、文武臣工,皆於殿內落座,聖人與楊皇後坐於上首。
福寧殿的大太監於時在大殿中央報著禮單:
“秦貴妃赤金寶塔一座、孟淑妃《曲江圖》一幅、鄭王殿下與鄭王妃赤金仕女狩獵紋八瓣金杯一套十二隻、三殿下西域三花馬兩匹並白玉蓮花筆洗一隻……”
報到這裏殿內便響起了小小的議論聲,聖人與楊皇後俱是一動。三花馬不多得,還是兩匹,若是一公一母的話便可以養出小馬駒來。
於時繼續報著,淮嶽悄悄閃身進了內殿。
“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他輕聲喘勻氣,幸而無人注意。
“你可準備了賀禮?”淮瑾悄聲問他,“若是沒有的話,我這裏還有一份備用的你拿去。”
淮嶽狡黠一笑:“這麽好的場合我怎麽會放過,自然是準備好了的。”
果然聽見於時報到了淮嶽的禮:“……四殿下青白玉獸麵紋劍格一對、秦尚書青白玉折枝花形佩玉一對、安國使臣大象兩隻……”
淮瑾鬆口氣,卻對這場生辰禮宴會的規格感到奇怪,先是在兩儀殿設宴,又有多國使臣來賀。他悄悄抬眼看向其他人,果然各個麵色有異,但究竟是見過些世麵的,大多數都能保持得體的微笑。
這規格,說是太子周歲也使得。
聖人正笑眯眯地和楊皇後說些什麽,冗長的禮單好容易報完,五殿下被乳娘抱給了皇後,抓周禮開始了。
“咱們五殿下小小年紀便如此機靈活潑,必能抓著個好東西。”
說話的是秦尚書的夫人,她穿著誥命服飾,正笑盈盈地湊到皇後麵前去說話。秦貴妃麵色如常,瞧不出什麽異樣。鄭王妃範氏穿著王妃服製跟在秦貴妃身邊,笑容柔美,端莊持重,很是大方。惹得皇後多看了她兩眼,夫人們也都對其交口稱讚。
“我呀隻盼著他能平安健康長大就好了!”
楊皇後卻說些無關痛癢的話來。禮儀官高聲唱著祝詞,皇後托著淮年在一堆精挑細選的物件裏左右巡梭,眾人的目光也隨著那雙手左右搖擺。
她有意讓淮年抓些文房四寶、寶劍印章一類的東西,將這幾樣東西一股腦地全挨個堆在他麵前,他能抓到的東西就限定了範圍。
勳貴們和皇室關係親近,此時昌國公夫人謝氏、安南侯夫人穆氏與昭義伯夫人蘭氏圍在聖人與楊皇後身邊湊趣。
“娘娘,不若將殿下放在這幾案中間,正方便拿取。”
見五殿下久抓不到,謝氏出著主意,聖人也點點頭,淮年便被放到鋪了大紅色綾布的高幾上。
眾人的目光追隨著他,見他略過了文房四寶直直地朝著一塊黃玉印章爬去,楊皇後心中大定。
果然,淮年抓著印章就開始嘻嘻笑,聖人也笑眯眯地點點頭,楊皇後更是歡喜。幾位誥命夫人開始好話一籮筐、半句不重樣地奉承著淮年、楊皇後,說得聖人龍顏大悅。
抓周禮順利結束,眾人落座開始輪番上前祝酒。太常寺新編的歌舞愉悅著眾人,秦貴妃代正在瀧州修渠的淮陵給聖人祝酒。
“陵兒長大了,能堪重任。此次瀧州修渠一事關係到嶺南道及周圍幾州的民生大計,有他去坐鎮,朕很放心。”
聖人笑著接下了秦貴妃的祝酒,秦貴妃見聖人很是重視瀧州修渠一事,也逐漸笑開了,心中略略安定。
剛剛才奉承過皇後的幾人此時開始到秦貴妃麵前說些好聽話:“鄭王殿下年少有為,您真是好福氣!”
“是啊,我家的小子十五了還隻會外出打馬遊獵,可見鄭王殿下人才出眾!”
如此兩不得罪,秦貴妃心中冷笑,就連楊皇後也略有不喜。
這幾個都是老牌勳貴家的親眷,近幾年已漸漸失了聖心,隻靠著祖上傳下的一點餘蔭過活,生怕行差踏錯邊萬劫不複,便隻好左右逢源。
文臣武將的家屬們便有些看不慣,他們可不是左右逢源便能得到好處的,隻能靠著自家丈夫的判斷暗中站隊,靠著實際行動來給自己掙前途。
好在席間熱鬧,歌舞演到第二曲的時候,淮嶽起身朝著楊皇後敬酒。
“母親照顧五弟辛苦,今日雖是五弟的生辰禮,我作為兒子,也不能忘了您的生辰。”他走上前來,於時捧著一個蒙了紗羅的托盤進來。
“這是兒子在楚州的慈嚴寺為您求的觀音像,保佑您千秋常在、福澤綿長!”
於時呈上觀音像,楊皇後掀開一瞧,見是一尊通體瑩透的白玉觀音像,頓時濕了眼眶。
“沒想到你竟記得本宮的生辰…”
原來昨日正是楊皇後的生辰,因要操辦淮年的生辰禮,便將自己的生辰宴擱置。今日台下眾人皆是為賀五皇子的生辰禮而來,沒想到竟隻有淮嶽一人記得她的生辰。
楊皇後產下五皇子之後心境變了許多,人也柔和了些。此時說不感動是假的,那個她養了十幾年的少年正笑盈盈地在下麵慶賀她的生辰。
“難為你還記得本宮的生辰,這觀音像你是從慈嚴寺求來的?那裏的觀音像很靈,可難為你還跑了一趟楚州。”
楊皇後招了淮嶽上前。
“是,兒子希望母親身康體健,便去了慈嚴寺一步一叩求來了這尊觀音像。”
此言一出,楊皇後心中更是軟得一塌糊塗。
聖人也頗為讚賞:“你跟著你三哥做事,人倒比從前更穩重了,可見咱們的孩子還是要多出去曆練。”
“是啊,孩子們越來越好,咱們做父母的才好放心。文心,你快把這尊觀音像放到福寧殿內室去供起來,早晚上香,可不要辜負了四殿下的一片心意。”
文心恭敬應是,使喚文姝捧著觀音像迴了福寧殿去安置。眾人在底下皆奉承著楊皇後教子有方,殿內一派熱鬧景象。淮嶽卻好像不好意思了起來,麵孔微紅。
淮瑾看著這場麵心中快慰,淮嶽也長大了,能幫得上他了。
眾人心思各異,維持著笑麵陪著幾位貴人。
吳家夫人趁機帶著女兒吳韻寧來給孟淑妃請安,吳韻寧很有眼色地送了個精巧的步搖給澄盈公主拿著玩。薛夫人見了瞧不上吳家夫人這般死纏爛打的作派,麵上仍掛上大方端莊的笑容,也帶著薛卓玉過去請安。
淮瑾見了隻笑笑,他早就知道母親有意與薛家做親家,派了載義暗中去查探,發現那薛卓玉是個火爆性子,心無城府,這樣的人進來做正妻,想來不會鬧出什麽大事來。
反而是吳家的女兒頗有城府,很沉得住氣,在閨中就頗有美名。
他的思緒在絲竹聲中飄出了大殿,腦海裏浮現出一張豔若芙蓉的麵孔來。還有半年她就滿十四了。
若是正妻進府,自己又該如何護她周全呢?鋪子和莊子每年的進項能夠讓確保她有足夠的體己銀子去打賞下人,結交都中勳貴臣工家眷們也更便宜些,要置辦東西也有餘力。如今又安排了慈姑教她管家主事,也是安身立命的本事,還能增長見識。
還有什麽能夠扶持她的呢?
淮瑾在喧鬧的絲竹聲中認真地思考起這個問題來。他要往前走,就不能把朝華落下,兩個人要始終一起朝前走才行。
這麽一想,淮瑾又覺渾身充滿氣力,自己已經上台了,這好戲,一生一次。
而此時的靜安居裏,慈姑正手把手地教朝華如何與夫人們應酬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