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華見慈姑問得誠懇,心中早已偏向,大著膽子預備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她先起身給慈姑行禮,慈姑少不得拉她坐下,她就挽著慈姑的手,道:“殿下叫我跟您學著管家,我自是受寵若驚。您是宮裏來的,說話做事都夠我潛心學上一段時間的,更別說看著您管家了,隻有好處,卻是一點壞處都沒有的。”
話說到這裏,慈姑卻有些奇怪:“可是我瞧你這些日子卻好似對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
“哪裏,”朝華搖搖頭,看向慈姑的眼神充滿歉疚,“我感興趣,也想學。可是……”朝華垂下眼瞼自嘲一笑,“我這樣的身份若是掌管了府裏的大小事務,不要說府裏的管家娘子們不依了,殿下以後是要成婚的,待正妻入門自然要接管這府中大小事務,若是我與她交接府中事務,她心中膈應不說,更有可能與殿下發生齟齬,埋怨殿下做事欠缺考慮。若是一不小心有多事之人將此事傳了出去,少不得要議論殿下。”
她坐直身子,口中說著自貶的話,神色卻坦蕩自若,不見絲毫自卑自苦之色。
“咱們自然要為殿下考慮。可我也明白殿下的心意,少年人的喜歡是很珍貴的,我不否認殿下為我安排此事是希望我能跟著您多學學管家,多見些世麵,更知道他為我謀劃了未來,他的心意我珍而重之,可管家一事,我卻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慈姑聞言頗有異色,她知道朝華進府時就和其他人不同,更知道淮瑾對她的心意是頭一份、獨一份,因此後來對待朝華便多了一分尊重。
可今日朝華對說的話卻讓慈姑對她更多了一分鄭重。
思及此,慈姑少不得勸道:“你不知道,三殿下從小就是我和蓮姑帶大的。”她似乎是想起了傷心事,又歎口氣,“自從大皇子無故夭折後,淑妃娘娘四處求告無門,可就連聖人也不願意深究此事。娘娘堅信大皇子是被奸人所害,卻不知道誰是兇手,便遣散了當時長平宮內所有伺候的宮人,隻留了我和蓮姑還有蘇英在。三殿下那時剛出生,淑妃娘娘連乳娘也信不過,親自帶三殿下,我和蓮姑兩個幫著,蘇英也走到了前麵開始處理些要緊事務。所以,我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三殿下。
“他絕不是外頭傳的那樣庸碌,凡事隻做第二,絕不和鄭王爭第一,他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保護淑妃娘娘和大公主。
“如今咱們三殿下出了宮,行事比之前方便些,他的才能絕不是掙錢,卻是有大誌向。”
朝華又何嚐不知。從三殿下接下了史料修撰一職,到《大周誌》問世,再到順利解決瀘州糧荒一案,到如今主建皇陵,三殿下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個腳印走到台前,朝華心中早就知道他有大誌向,有大事要做,更明白他是在為自己謀劃。
可有些心意可以接受,有些卻隻能放在心中。
慈姑又道:“再說迴殿下讓我教你管家一事。他是親自叫了我去書房吩咐此事的,十足地鄭重。他說不論你出身如何,你既然跟了他,他就要扶持你一路向前。因三殿下是皇子,身份特殊,跟了他少不得要學會管家理事,也好有獨當一麵的能力。你從前沒有機會接觸此事,他才特意有此番安排。叫你跟了我學,也是以後安身立命的本事。他說的時候是細細為你打算了的。”
慈姑很有些著急。
朝華聽著眼眶也微微濕潤,拉著慈姑的手,道:“您說的我都明白,可是請恕我萬萬不能接受。若是殿下隻是想讓我長些本事,那咱們不如這樣做。”
她靠近慈姑,輕聲道:“叫管事娘子們還是按照從前舊例每三日到上房匯報一次,我還是照常跟著您學,在您身邊看著您是如何管家理事的。您在宮裏那麽多年,掌管著長平宮大小事務,如今出了宮又掌管著三皇子府的事務,不管是管家理事的本事還是收服下人的能力都是人中翹楚,我跟著您這個師傅,耳濡目染,必定也能學到您三分本事。可是這對牌鑰匙我卻是萬萬不能受,更別提管家的名頭了。”
朝華又歎口氣:“我何嚐不知道殿下的心意珍貴?可宅院裏的事卻不是想當然地那麽美好,咱們還要考慮以後。現下我隻是殿下的通房丫鬟,本質上連主子都算不上,我若是接了那對牌鑰匙才是將自己逼入了死胡同。您也是女子,想必能明白我的顧慮。雖然我朝民風開放,女子當官、掌家都是尋常事,可是我深諳什麽身份做什麽事這個道理。而且,”她親昵地拉著慈姑的胳膊,“能跟著您學管家,學個一二分,我已經是萬分慶幸了。”
慈姑憐愛地看著她道:“你說得卻也有十分的道理,就是三殿下那邊……”
“咱們三殿下如今可是大忙人呢,根本顧不到咱們。”朝華笑笑,“他不是在朝上就是在職上,還要去落霞山陵墓,更要忙著應酬、結款、定料子,把自己掰成兩半都忙不過來,哪裏顧得上咱們呢?”
她想了想,又道:“殿下當初說的是叫我跟著您’學管家‘,那咱們不如就把重點放在‘學’上,而非‘管家’上,這也是給咱們殿下一個交代,您覺得呢?”
慈姑不禁點點頭:“我怎麽沒想到這茬?你說的很有道理,那就這麽辦吧。以後我和管事娘子們議事你就坐在一邊看著,不必虛擔管家的名頭,白白叫人議論你。鑰匙還在我這裏,管家的人自然也還是我,你且安心吧。”
慈姑終究是耐不住朝華這番思量答應了。她嘴上說著是為自己打算,可話裏話外卻是處處為殿下考慮,不怪殿下看重她。慈姑就笑,叫涼兒將箱子搬下去。
朝華又道:“聽說這幾日四殿下常來咱們府上住?”
“是,他們兄弟感情好,三殿下能有個人幫襯,淑妃娘娘想來很是欣慰。”
朝華心念一動:“四殿下既與咱們殿下交好,又常來咱們府上住,不如派幾個仆婦去將淩星閣重新收拾布置一番,這樣殿下住著也舒心。”
三殿下住的靜安居緊挨著臨水榭,右後方就是淩星閣。慈姑卻有些稱奇:“如今的布置不好嗎?”
朝華就挽了慈姑的手,二人往外頭走去。細細對慈姑道:“淩星閣那邊原是不住人的,一應布置都是這幾次丫鬟們臨時擺的,想來有些不得章法。四殿下身份尊貴,不同於一般客人,所以我想著不若將淩星閣重新歸置一番,擺上些雅致的擺件,再派四個丫鬟去,以後就專門留在淩星閣照顧四殿下起居。四殿下雖不是日日住著,但若是每次來都臨時叫人去,難免有不周到之處,不如現在就細細布置一番,安置好丫鬟仆婦,也叫四殿下住得舒適。”
慈姑聽了心下暗暗點頭,讚賞地看了朝華一眼,道:“你說得很是。咱們三殿下少有交好的,四殿下與他感情深厚,若是在這裏住得舒適,將三皇子府當作自己府上,那四殿下心中熨帖,咱們三殿下肯定也高興。”
說著就吩咐青娘,叫上琍芳二人去布置淩星閣,就按照三殿下的靜安居規製布置。
朝華高興道:“那些庫房裏的東西左右也是放著,不如拿出來將淩星閣布置妥帖。咱們三殿下在外頭奔忙,咱們在府裏要做好後備工作才是。”
慈姑點點頭,心裏更看重朝華。二人說說笑笑一起用了午膳之後,朝華將慈姑送迴若林苑,慈姑一人住一間屋子,若林苑其他幾間屋子則住了十位宮裏賞賜的女官。
她慢慢地迴了靜安居,午時的光略有些刺眼,她想著淮瑾,嘴角慢慢溢出笑容來。這樣互相為對方考慮,她還是第一次。心裏卻溢滿了柔情與愛意。
她先起身給慈姑行禮,慈姑少不得拉她坐下,她就挽著慈姑的手,道:“殿下叫我跟您學著管家,我自是受寵若驚。您是宮裏來的,說話做事都夠我潛心學上一段時間的,更別說看著您管家了,隻有好處,卻是一點壞處都沒有的。”
話說到這裏,慈姑卻有些奇怪:“可是我瞧你這些日子卻好似對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
“哪裏,”朝華搖搖頭,看向慈姑的眼神充滿歉疚,“我感興趣,也想學。可是……”朝華垂下眼瞼自嘲一笑,“我這樣的身份若是掌管了府裏的大小事務,不要說府裏的管家娘子們不依了,殿下以後是要成婚的,待正妻入門自然要接管這府中大小事務,若是我與她交接府中事務,她心中膈應不說,更有可能與殿下發生齟齬,埋怨殿下做事欠缺考慮。若是一不小心有多事之人將此事傳了出去,少不得要議論殿下。”
她坐直身子,口中說著自貶的話,神色卻坦蕩自若,不見絲毫自卑自苦之色。
“咱們自然要為殿下考慮。可我也明白殿下的心意,少年人的喜歡是很珍貴的,我不否認殿下為我安排此事是希望我能跟著您多學學管家,多見些世麵,更知道他為我謀劃了未來,他的心意我珍而重之,可管家一事,我卻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慈姑聞言頗有異色,她知道朝華進府時就和其他人不同,更知道淮瑾對她的心意是頭一份、獨一份,因此後來對待朝華便多了一分尊重。
可今日朝華對說的話卻讓慈姑對她更多了一分鄭重。
思及此,慈姑少不得勸道:“你不知道,三殿下從小就是我和蓮姑帶大的。”她似乎是想起了傷心事,又歎口氣,“自從大皇子無故夭折後,淑妃娘娘四處求告無門,可就連聖人也不願意深究此事。娘娘堅信大皇子是被奸人所害,卻不知道誰是兇手,便遣散了當時長平宮內所有伺候的宮人,隻留了我和蓮姑還有蘇英在。三殿下那時剛出生,淑妃娘娘連乳娘也信不過,親自帶三殿下,我和蓮姑兩個幫著,蘇英也走到了前麵開始處理些要緊事務。所以,我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三殿下。
“他絕不是外頭傳的那樣庸碌,凡事隻做第二,絕不和鄭王爭第一,他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保護淑妃娘娘和大公主。
“如今咱們三殿下出了宮,行事比之前方便些,他的才能絕不是掙錢,卻是有大誌向。”
朝華又何嚐不知。從三殿下接下了史料修撰一職,到《大周誌》問世,再到順利解決瀘州糧荒一案,到如今主建皇陵,三殿下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個腳印走到台前,朝華心中早就知道他有大誌向,有大事要做,更明白他是在為自己謀劃。
可有些心意可以接受,有些卻隻能放在心中。
慈姑又道:“再說迴殿下讓我教你管家一事。他是親自叫了我去書房吩咐此事的,十足地鄭重。他說不論你出身如何,你既然跟了他,他就要扶持你一路向前。因三殿下是皇子,身份特殊,跟了他少不得要學會管家理事,也好有獨當一麵的能力。你從前沒有機會接觸此事,他才特意有此番安排。叫你跟了我學,也是以後安身立命的本事。他說的時候是細細為你打算了的。”
慈姑很有些著急。
朝華聽著眼眶也微微濕潤,拉著慈姑的手,道:“您說的我都明白,可是請恕我萬萬不能接受。若是殿下隻是想讓我長些本事,那咱們不如這樣做。”
她靠近慈姑,輕聲道:“叫管事娘子們還是按照從前舊例每三日到上房匯報一次,我還是照常跟著您學,在您身邊看著您是如何管家理事的。您在宮裏那麽多年,掌管著長平宮大小事務,如今出了宮又掌管著三皇子府的事務,不管是管家理事的本事還是收服下人的能力都是人中翹楚,我跟著您這個師傅,耳濡目染,必定也能學到您三分本事。可是這對牌鑰匙我卻是萬萬不能受,更別提管家的名頭了。”
朝華又歎口氣:“我何嚐不知道殿下的心意珍貴?可宅院裏的事卻不是想當然地那麽美好,咱們還要考慮以後。現下我隻是殿下的通房丫鬟,本質上連主子都算不上,我若是接了那對牌鑰匙才是將自己逼入了死胡同。您也是女子,想必能明白我的顧慮。雖然我朝民風開放,女子當官、掌家都是尋常事,可是我深諳什麽身份做什麽事這個道理。而且,”她親昵地拉著慈姑的胳膊,“能跟著您學管家,學個一二分,我已經是萬分慶幸了。”
慈姑憐愛地看著她道:“你說得卻也有十分的道理,就是三殿下那邊……”
“咱們三殿下如今可是大忙人呢,根本顧不到咱們。”朝華笑笑,“他不是在朝上就是在職上,還要去落霞山陵墓,更要忙著應酬、結款、定料子,把自己掰成兩半都忙不過來,哪裏顧得上咱們呢?”
她想了想,又道:“殿下當初說的是叫我跟著您’學管家‘,那咱們不如就把重點放在‘學’上,而非‘管家’上,這也是給咱們殿下一個交代,您覺得呢?”
慈姑不禁點點頭:“我怎麽沒想到這茬?你說的很有道理,那就這麽辦吧。以後我和管事娘子們議事你就坐在一邊看著,不必虛擔管家的名頭,白白叫人議論你。鑰匙還在我這裏,管家的人自然也還是我,你且安心吧。”
慈姑終究是耐不住朝華這番思量答應了。她嘴上說著是為自己打算,可話裏話外卻是處處為殿下考慮,不怪殿下看重她。慈姑就笑,叫涼兒將箱子搬下去。
朝華又道:“聽說這幾日四殿下常來咱們府上住?”
“是,他們兄弟感情好,三殿下能有個人幫襯,淑妃娘娘想來很是欣慰。”
朝華心念一動:“四殿下既與咱們殿下交好,又常來咱們府上住,不如派幾個仆婦去將淩星閣重新收拾布置一番,這樣殿下住著也舒心。”
三殿下住的靜安居緊挨著臨水榭,右後方就是淩星閣。慈姑卻有些稱奇:“如今的布置不好嗎?”
朝華就挽了慈姑的手,二人往外頭走去。細細對慈姑道:“淩星閣那邊原是不住人的,一應布置都是這幾次丫鬟們臨時擺的,想來有些不得章法。四殿下身份尊貴,不同於一般客人,所以我想著不若將淩星閣重新歸置一番,擺上些雅致的擺件,再派四個丫鬟去,以後就專門留在淩星閣照顧四殿下起居。四殿下雖不是日日住著,但若是每次來都臨時叫人去,難免有不周到之處,不如現在就細細布置一番,安置好丫鬟仆婦,也叫四殿下住得舒適。”
慈姑聽了心下暗暗點頭,讚賞地看了朝華一眼,道:“你說得很是。咱們三殿下少有交好的,四殿下與他感情深厚,若是在這裏住得舒適,將三皇子府當作自己府上,那四殿下心中熨帖,咱們三殿下肯定也高興。”
說著就吩咐青娘,叫上琍芳二人去布置淩星閣,就按照三殿下的靜安居規製布置。
朝華高興道:“那些庫房裏的東西左右也是放著,不如拿出來將淩星閣布置妥帖。咱們三殿下在外頭奔忙,咱們在府裏要做好後備工作才是。”
慈姑點點頭,心裏更看重朝華。二人說說笑笑一起用了午膳之後,朝華將慈姑送迴若林苑,慈姑一人住一間屋子,若林苑其他幾間屋子則住了十位宮裏賞賜的女官。
她慢慢地迴了靜安居,午時的光略有些刺眼,她想著淮瑾,嘴角慢慢溢出笑容來。這樣互相為對方考慮,她還是第一次。心裏卻溢滿了柔情與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