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午間,書房院子裏的東廂房那處便熱鬧了起來。
幾個婆子進進出出忙著打掃歸置,慈姑遣了月明過來看著以免婆子們手腳重磕碰了什麽物件。幸而婆子們手腳輕快,很快便將東廂房收拾一新。
她們倒極有眼色,沒有去書房打擾主子,隻和載義說了一聲便退下了。
月明知道那屋子原沒有住過人,空置著,恐沒有什麽擺件,便帶著青娘去庫房裏頭拿了兩三樣雅致不顯眼的擺件預備過去布置上,路上卻遇到了一臉憤憤的星露。
星露正要去繡房拿嵐夏給四殿下新做的衣裳。見月明遙遙走來,一把上前叫住:
“姐姐,這是怎麽一迴事?”星露滿是怒意,且不知這怒意從何而來。“我怎麽聽說三殿下要收朝華那丫頭做通房?她也太沒規矩了些,怎好勞動你?咱們四個是殿下的貼身侍女,正兒八經的八品女官,她一個賤籍的丫頭,踩著別人的運道被派去書房伺候已是她天大的福分了,如今竟要勞動姐姐給她收拾屋子?她也配嗎?”她一氣說了許多,倒讓月明心下錯愕。
星露也是殿下的貼身侍女,從前在宮裏時便負責殿下的日常穿衣等事務。原先在蓮姑手下當差時她倒算老實本分,因著得了孟淑妃的喜歡,她便事事都比別人拿喬些。
若非月明資曆老,她也是很看不上的。前些日子因著她與寒桑多去了書房幾趟被三殿下斥責罰俸,心裏委屈。見朝華日日都在書房伺候,既瞧不上她的身份,更嫉妒她能一直在殿下身邊伺候。如此幾番下來,心裏頭便一直記恨著朝華,總想著要抓到朝華的短處好拿捏住她。
月明聽著星露這話越說越不像,心裏有了計較。又因著大家都是殿下的貼身侍女,一榮俱榮,不好不管,便拉著她到一邊小聲道:
“你可小聲些!生怕別人聽不到麽?通房的事情子虛烏有,你可不要亂聽別人嚼舌根子,也不要在外頭亂說話,仔細被有心人聽了去,慈姑又要罰你。你說你也是,在宮裏頭有慈姑蓮姑壓著,我倒沒見你日日這般口無遮攔。怎的如今出了宮你便如脫韁的野馬,日日在園子裏頭亂逛不說,竟還在這裏編排起人來了。”
她反複強調,希望星露別惹出禍事來牽連大家。
星露見月明教訓她,雖不服氣但也不敢說什麽,畢竟月明是她們四個裏最有資曆的,殿下也更信任她,以後少不得要借她的力往上爬,眼睛轉了轉便賠笑道:“好姐姐,是我的錯,可再不敢亂說了。隻是通房一事當真是假的?”
星露語氣試探,在月明看來就是她無故嚼主子舌根,忙道:“當然不是真的。隻是因為朝華和琍芳住的那處屋子太潮濕,不好住人。你也知道朝華是在書房當差的,殿下向來體恤下人,便叫朝華搬進書房院子裏,這樣也更方便當差,還給琍芳也重新安排了新住處,慈姑安排她和青娘住在後罩房東邊屋子裏了。咱們殿下可是滿雲都數一數二的良善人,什麽通房不通房的,可再別說了,仔細叫人聽了去。好了我還得過去書房一趟,你也快當差去吧。”
月明話說完了就往書房趕去。
流言卻不知怎的,不到半天就不受控製地傳遍了整個三皇子府,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朝華搬去了書房院子,通房的事情更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隻怕並非捕風捉影,人人心裏都在想朝華會不會成為府裏頭一個侍妾。
那些年紀輕些的女官、侍女們,日日見著三殿下,都知道他是數一數二的菩薩人,更是雲都城裏難得的俊雅端方之人,小心思總是少不得的,人人都想更進一步。如今卻要被一個外來的丫頭搶了先,眾人心裏都跟堵了一口氣似的,上不去也下不來,想著法子想從月明等幾個貼身侍女口中套出點什麽來。
月明心裏卻另有看法。她很了解三殿下,知道他不是表麵那般庸碌;更知道他不近女色,工於政務,為了母親和妹妹,事事落於鄭王之後,總也不在人前拔尖,雲都眾人因此皆道鄭王乃皇子中佼佼者,至於三皇子,卻好似沒有這號人物一般,向來都是被忽視的存在。
至於朝華,三殿下的確屢屢為她破例,此事尚需觀看。
月明小時候曾是冷宮裏的灑掃宮女。雖年紀小,但極有眼色。
一日她去禦膳房拿膳食,恰巧撞見了二殿下於無人處欺辱三殿下,逼其下跪。月明便假裝低著頭走路沒瞧見有人在前頭,一頭撞倒了三殿下,聲音大了些,便引來了周圍宮道上的宮人。二殿下眼見圍上來的宮人漸多,便假意與三殿下親近起來,拉著他起身,責怪月明不長眼,要教訓她。口中卻對三殿下低聲道:“你不配跟我搶。仔細些,否則你的母親也沒有安生日子過。”
說完便揚長而去。而月明卻被二殿下身邊的人按住打了二十板子,隻說是她撞到了三殿下,實是該死。若不是三殿下打點了許多銀錢,恐怕月明挨不過那次板子。後來她便去了長平宮,從最末等的宮女做起,直到成為三殿下的貼身侍女。
往日事已如煙,再不好過,如今也已經挺了過來。如今三殿下終於出宮建府,孟淑妃也添了澄盈公主,母子三人地位漸漸穩固,淮瑾也已不是當初那個被隨意欺辱的年少皇子。
等月明迴過神來已經到了書房,她帶著青娘一道歸置擺件,見東廂房諸事妥帖,便到書房去迴稟三殿下。
朝華的小幾擺在能看到外頭的地方,她遠遠瞧見月明過來,便起身去外頭相迎。
“月明姐姐怎麽來了?可是找殿下有事?我這就去稟告殿下。”
說著便要往迴走,月明卻拉住她:“哪裏是殿下的事,倒是為了你的事特跑這一趟。”
朝華聽這話外有音,便將月明往茶房裏頭引,一邊倒茶一邊問:“何事勞動姐姐?”
月明略一斟酌道:“這府裏最近恐怕有些流言起來,雖說不必太在意,但畢竟事關你的聲譽,還是得與你知會一聲。”
朝華心裏一咯噔,心中已隱約知道是什麽事情,心下雖不甚慌亂,但卻有茫然。便迴道:“可是跟殿下有關?”
“正是,府裏不知是誰亂嚼舌根,竟說殿下要收你做通房。且不說你尚未滿十三歲,正做不得通房丫頭。便是滿了,這捕風捉影之事,這幫子人卻無故亂傳,我隻怕你會多想。”月明有些氣憤。
“我倒是沒什麽,隻是事關三殿下,若是有人傳到了三殿下耳朵裏,隻怕我這差事都保不住。”
“正是呢,流言可怖,你可留心些,別叫人抓住了什麽不好的把柄拿捏你。”
朝華見月明事事為她考慮,不免心下一暖。
她貼著月明的耳朵,告訴她如此這般傳話出去,月明點點頭。二人商定好之後,朝華便斟了好茶給月明,月明也不客氣,接過去就喝了起來。
“你那東廂房收拾妥了,我正要去稟告殿下一聲,忙了這一上午都沒喝水,幸好有你這盞茶。”
“姐姐何時來,我這裏都預備了好茶候著。”
“你這丫頭,淨會說些好聽話,我可太受用了。”
二人笑鬧了片刻,月明去迴稟過之後,便趕著迴了靜安居當差。殿下在靜安居的時辰雖不長,但差事卻並不少,這屋子裏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指望著月明一人操持,難免辛苦些。
及至晚間,夜已三更,淮瑾還在書房伏案寫作,近日他熬夜熬得十分多。朝華估摸著時辰差不多了便去廚房叫了一道金線蓮靈芝老鴨湯來,這個時節喝正是疏肝養肝、健脾祛濕的佳品。
淮瑾見已上了夜宵,便知時間不早,心裏一直想著朝華這幾日沒休息好的事,就趕緊叫朝華迴去休息。
她本想勸說淮瑾注重保養、切莫熬夜傷身,但看見書案上正撰寫的水輿圖誌,便知淮瑾必不會聽勸。應聲之後就開始收拾地上散落的各類水係圖、水文古籍。
事實上,淮瑾已熬了好幾個大夜。白日裏總在府裏接見一個叫餘危的人,二人多聊些杭州水文一類的話題;夜間便總是熬夜修改水輿圖誌,朝華知道此事多半很重要,因此便也不勸,放好湯羹、溫好茶水後便迴了東廂房。
這還是她第一次在書房院子裏過夜。
點了燈進去,但見此處房屋四四方方,家具物什一應俱全,桌上瓶內插著幾支時令鮮花,更有蔬果備著。一榻一桌,一案一屏,俱都布置妥帖。更妙的是有一弧形軒窗,下放一張窄榻,閑時若坐於此處賞景,正能瞧見院子裏頭盛放的海棠花,當為人間樂事。
此時外頭幾無人聲。朝華在案前靜坐,隻一盞燈搖搖點亮。慈姑的教誨在耳邊不斷迴響。
她唯恐一朝行差踏錯便會如樂雨一般被隨意丟出府去,再被牙婆捆住賣往他處。更拿不準三殿下的心意,便隻好一味裝聾作啞,對外頭的風言風語隻作不知,打定主意守好自己的心。
梳洗過後躺在床上,撲麵而來的柔軟溫馨叫朝華忽地困倦起來,她不再去想外頭的流言,隻專注於伺候三殿下與攢錢贖身這兩件事。平靜麵對風雨,未嚐不是一種應對方式。
隻是江南道杭州那邊,卻並不很順利。
幾個婆子進進出出忙著打掃歸置,慈姑遣了月明過來看著以免婆子們手腳重磕碰了什麽物件。幸而婆子們手腳輕快,很快便將東廂房收拾一新。
她們倒極有眼色,沒有去書房打擾主子,隻和載義說了一聲便退下了。
月明知道那屋子原沒有住過人,空置著,恐沒有什麽擺件,便帶著青娘去庫房裏頭拿了兩三樣雅致不顯眼的擺件預備過去布置上,路上卻遇到了一臉憤憤的星露。
星露正要去繡房拿嵐夏給四殿下新做的衣裳。見月明遙遙走來,一把上前叫住:
“姐姐,這是怎麽一迴事?”星露滿是怒意,且不知這怒意從何而來。“我怎麽聽說三殿下要收朝華那丫頭做通房?她也太沒規矩了些,怎好勞動你?咱們四個是殿下的貼身侍女,正兒八經的八品女官,她一個賤籍的丫頭,踩著別人的運道被派去書房伺候已是她天大的福分了,如今竟要勞動姐姐給她收拾屋子?她也配嗎?”她一氣說了許多,倒讓月明心下錯愕。
星露也是殿下的貼身侍女,從前在宮裏時便負責殿下的日常穿衣等事務。原先在蓮姑手下當差時她倒算老實本分,因著得了孟淑妃的喜歡,她便事事都比別人拿喬些。
若非月明資曆老,她也是很看不上的。前些日子因著她與寒桑多去了書房幾趟被三殿下斥責罰俸,心裏委屈。見朝華日日都在書房伺候,既瞧不上她的身份,更嫉妒她能一直在殿下身邊伺候。如此幾番下來,心裏頭便一直記恨著朝華,總想著要抓到朝華的短處好拿捏住她。
月明聽著星露這話越說越不像,心裏有了計較。又因著大家都是殿下的貼身侍女,一榮俱榮,不好不管,便拉著她到一邊小聲道:
“你可小聲些!生怕別人聽不到麽?通房的事情子虛烏有,你可不要亂聽別人嚼舌根子,也不要在外頭亂說話,仔細被有心人聽了去,慈姑又要罰你。你說你也是,在宮裏頭有慈姑蓮姑壓著,我倒沒見你日日這般口無遮攔。怎的如今出了宮你便如脫韁的野馬,日日在園子裏頭亂逛不說,竟還在這裏編排起人來了。”
她反複強調,希望星露別惹出禍事來牽連大家。
星露見月明教訓她,雖不服氣但也不敢說什麽,畢竟月明是她們四個裏最有資曆的,殿下也更信任她,以後少不得要借她的力往上爬,眼睛轉了轉便賠笑道:“好姐姐,是我的錯,可再不敢亂說了。隻是通房一事當真是假的?”
星露語氣試探,在月明看來就是她無故嚼主子舌根,忙道:“當然不是真的。隻是因為朝華和琍芳住的那處屋子太潮濕,不好住人。你也知道朝華是在書房當差的,殿下向來體恤下人,便叫朝華搬進書房院子裏,這樣也更方便當差,還給琍芳也重新安排了新住處,慈姑安排她和青娘住在後罩房東邊屋子裏了。咱們殿下可是滿雲都數一數二的良善人,什麽通房不通房的,可再別說了,仔細叫人聽了去。好了我還得過去書房一趟,你也快當差去吧。”
月明話說完了就往書房趕去。
流言卻不知怎的,不到半天就不受控製地傳遍了整個三皇子府,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朝華搬去了書房院子,通房的事情更是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隻怕並非捕風捉影,人人心裏都在想朝華會不會成為府裏頭一個侍妾。
那些年紀輕些的女官、侍女們,日日見著三殿下,都知道他是數一數二的菩薩人,更是雲都城裏難得的俊雅端方之人,小心思總是少不得的,人人都想更進一步。如今卻要被一個外來的丫頭搶了先,眾人心裏都跟堵了一口氣似的,上不去也下不來,想著法子想從月明等幾個貼身侍女口中套出點什麽來。
月明心裏卻另有看法。她很了解三殿下,知道他不是表麵那般庸碌;更知道他不近女色,工於政務,為了母親和妹妹,事事落於鄭王之後,總也不在人前拔尖,雲都眾人因此皆道鄭王乃皇子中佼佼者,至於三皇子,卻好似沒有這號人物一般,向來都是被忽視的存在。
至於朝華,三殿下的確屢屢為她破例,此事尚需觀看。
月明小時候曾是冷宮裏的灑掃宮女。雖年紀小,但極有眼色。
一日她去禦膳房拿膳食,恰巧撞見了二殿下於無人處欺辱三殿下,逼其下跪。月明便假裝低著頭走路沒瞧見有人在前頭,一頭撞倒了三殿下,聲音大了些,便引來了周圍宮道上的宮人。二殿下眼見圍上來的宮人漸多,便假意與三殿下親近起來,拉著他起身,責怪月明不長眼,要教訓她。口中卻對三殿下低聲道:“你不配跟我搶。仔細些,否則你的母親也沒有安生日子過。”
說完便揚長而去。而月明卻被二殿下身邊的人按住打了二十板子,隻說是她撞到了三殿下,實是該死。若不是三殿下打點了許多銀錢,恐怕月明挨不過那次板子。後來她便去了長平宮,從最末等的宮女做起,直到成為三殿下的貼身侍女。
往日事已如煙,再不好過,如今也已經挺了過來。如今三殿下終於出宮建府,孟淑妃也添了澄盈公主,母子三人地位漸漸穩固,淮瑾也已不是當初那個被隨意欺辱的年少皇子。
等月明迴過神來已經到了書房,她帶著青娘一道歸置擺件,見東廂房諸事妥帖,便到書房去迴稟三殿下。
朝華的小幾擺在能看到外頭的地方,她遠遠瞧見月明過來,便起身去外頭相迎。
“月明姐姐怎麽來了?可是找殿下有事?我這就去稟告殿下。”
說著便要往迴走,月明卻拉住她:“哪裏是殿下的事,倒是為了你的事特跑這一趟。”
朝華聽這話外有音,便將月明往茶房裏頭引,一邊倒茶一邊問:“何事勞動姐姐?”
月明略一斟酌道:“這府裏最近恐怕有些流言起來,雖說不必太在意,但畢竟事關你的聲譽,還是得與你知會一聲。”
朝華心裏一咯噔,心中已隱約知道是什麽事情,心下雖不甚慌亂,但卻有茫然。便迴道:“可是跟殿下有關?”
“正是,府裏不知是誰亂嚼舌根,竟說殿下要收你做通房。且不說你尚未滿十三歲,正做不得通房丫頭。便是滿了,這捕風捉影之事,這幫子人卻無故亂傳,我隻怕你會多想。”月明有些氣憤。
“我倒是沒什麽,隻是事關三殿下,若是有人傳到了三殿下耳朵裏,隻怕我這差事都保不住。”
“正是呢,流言可怖,你可留心些,別叫人抓住了什麽不好的把柄拿捏你。”
朝華見月明事事為她考慮,不免心下一暖。
她貼著月明的耳朵,告訴她如此這般傳話出去,月明點點頭。二人商定好之後,朝華便斟了好茶給月明,月明也不客氣,接過去就喝了起來。
“你那東廂房收拾妥了,我正要去稟告殿下一聲,忙了這一上午都沒喝水,幸好有你這盞茶。”
“姐姐何時來,我這裏都預備了好茶候著。”
“你這丫頭,淨會說些好聽話,我可太受用了。”
二人笑鬧了片刻,月明去迴稟過之後,便趕著迴了靜安居當差。殿下在靜安居的時辰雖不長,但差事卻並不少,這屋子裏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指望著月明一人操持,難免辛苦些。
及至晚間,夜已三更,淮瑾還在書房伏案寫作,近日他熬夜熬得十分多。朝華估摸著時辰差不多了便去廚房叫了一道金線蓮靈芝老鴨湯來,這個時節喝正是疏肝養肝、健脾祛濕的佳品。
淮瑾見已上了夜宵,便知時間不早,心裏一直想著朝華這幾日沒休息好的事,就趕緊叫朝華迴去休息。
她本想勸說淮瑾注重保養、切莫熬夜傷身,但看見書案上正撰寫的水輿圖誌,便知淮瑾必不會聽勸。應聲之後就開始收拾地上散落的各類水係圖、水文古籍。
事實上,淮瑾已熬了好幾個大夜。白日裏總在府裏接見一個叫餘危的人,二人多聊些杭州水文一類的話題;夜間便總是熬夜修改水輿圖誌,朝華知道此事多半很重要,因此便也不勸,放好湯羹、溫好茶水後便迴了東廂房。
這還是她第一次在書房院子裏過夜。
點了燈進去,但見此處房屋四四方方,家具物什一應俱全,桌上瓶內插著幾支時令鮮花,更有蔬果備著。一榻一桌,一案一屏,俱都布置妥帖。更妙的是有一弧形軒窗,下放一張窄榻,閑時若坐於此處賞景,正能瞧見院子裏頭盛放的海棠花,當為人間樂事。
此時外頭幾無人聲。朝華在案前靜坐,隻一盞燈搖搖點亮。慈姑的教誨在耳邊不斷迴響。
她唯恐一朝行差踏錯便會如樂雨一般被隨意丟出府去,再被牙婆捆住賣往他處。更拿不準三殿下的心意,便隻好一味裝聾作啞,對外頭的風言風語隻作不知,打定主意守好自己的心。
梳洗過後躺在床上,撲麵而來的柔軟溫馨叫朝華忽地困倦起來,她不再去想外頭的流言,隻專注於伺候三殿下與攢錢贖身這兩件事。平靜麵對風雨,未嚐不是一種應對方式。
隻是江南道杭州那邊,卻並不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