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晚間,有一老者入府,淮瑾前去迎接。
先於膳廳擺飯,又吩咐朝華飯畢備好茶水相迎。
席間二人並未飲酒,也隻說些朝中的新鮮事。二人很快便迴到書房。
朝華上前去奉茶時,就見一白須老者與淮瑾分坐兩側,淮瑾口中稱其為老師。這白須老者瞧著不過是最平常的老人,雖有些氣度,但更像是鄰家爺爺,不禁對這位老者的身份感到好奇,見殿下對其十分有禮,談話間不失尊敬,便也打足了精神來應對。
奉上茶水與果子後朝華便預備要退出去。淮瑾卻道:
“不必,留下伺候吧。”
朝華稱是,退守在門邊侍立。
隻聽得老者歎道:“三殿下盛情相邀,老夫實是感激。如今您已出宮建府,倒是比之去歲更加穩重了,心甚慰。”
“老師謬讚,學生還需向您多學習。”淮瑾看向老者的目光透著幾分淺顯的好奇,“學生聽聞老師元宵後便將告老還鄉,隻是老師在家鄉並無三兩家人,更無子嗣留下,卻為何定要歸鄉呢?”
淮瑾佯作不解。
這老者原是太常博士,姓岑名望,字旬惑,飽讀詩書,博聞強記,善圍棋,淮瑾年幼時曾跟著他學過幾年圍棋,二人有師生之誼。
“是啊,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把媳婦給氣跑了。”岑望摸著胡須笑笑,語氣中像是有些遺憾,“後來這許多年又一心撲在朝堂,雖沒有什麽大的建樹,但好歹也算是為了大周朝奉獻了一生。如此,竟一點也沒想起要續弦娶妻以續香火,這才造成今日窘境。不過話說迴來,哪有好娘子願意嫁給我這個鰥夫老頭子給我延續香火呢?”他捋捋胡須強自笑笑。
淮瑾忙接住話茬道:“老師若願意,不若留在學生府裏。學生的府邸雖不是什麽洞天福地,但勝在玲瓏。”他興致勃勃地介紹著新府邸,有幾分少年郎君的意氣風發,“舒書齋裏頭頗有些積年的藏書與畫卷,都是這些年學生想法子尋來的,必能得老師歡心。府中下人也都是宮裏頭派過來的伶俐人,照料老師的生活起居自是綽綽有餘。閑時與學生下棋、讀書,豈不美哉?”
岑望卻擺擺手道:“豈敢豈敢。不瞞殿下說,老朽已三十餘年未曾歸鄉了,此番告老還鄉,實則是想葉落歸根。若能葬在老宅門口的槐樹下,倒也沒有遺憾了。”
淮瑾聞得此言,忙賠罪道:“是學生多言,倒平白讓老師傷懷了。不過學生觀老師麵色,倒覺雙目仍迥然有神,身體也十分硬朗。才剛在廳上看您吃了一碗米飯,胃口倒很不錯,想來必是能至耄耋。若老師允準,學生願意為老師養老。”
“哈哈哈哈,倒是承您吉言了。不過……養老的事情老朽可不敢當,您是皇子,我是臣子,老朽豈敢讓您給我養老。因此,迴鄉的事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
淮瑾見狀略一沉吟,便換了個說辭:“養老倒是言重了,不過是照料老師起居,倒並不費事。反倒是學生舍不得老師,因此特來挽留,還望老師不要推辭。”
岑大人卻並不接茬,隻端起蓋碗來喝茶,一口下去頓覺茶香滿溢,口齒留芳。讚道:
“嗯!這蓋碗茶倒很不錯,是什麽茶?”
朝華一直支著耳朵聽,見岑望發問便上前答道:
“此茶名喚紫筍,是產自江南道一岸的綠茶,湯色明亮,香氣清、隱含蘭香。不過此茶性寒涼,喝這茶的時候最好佐上這道桂圓幹,可以中和。”
她一邊說著一邊將茶點給岑望呈上。岑望呷一口茶,嚐一口點心,正是好滋味。
淮瑾在一旁接茬笑道:“若老師喜歡,學生便常備著。不過,學生這裏好茶可不止紫筍茶,蒙山茶倒也有許多,隻是不知老師愛不愛蒙山茶。”
岑望雙眼一亮:“愛,豈有不愛的道理!”
淮瑾更進一步:“既如此,老師今晚便在此住下,正好學生有幾道史書修撰方麵的問題想請教老師,明日一早咱們還在此處,您看如何?”
岑望卻並不接話。他看著淮瑾微微笑著,似乎想等他主動開口。
淮瑾沉吟片刻,像是打定了主意,朝華見此便退至門外候著。
“知我者,莫若老師也。實則是學生有求於老師。”
岑望捋捋胡須笑笑,頗有些看破不說破的意思,又繼續喝茶。“你倒終於肯說了。”
朝華掐著時辰進來添茶,茶點也換了一道。
淮瑾斟酌著道:“如今中宮有孕,於學生而言卻是一樁好事,隻是不知此時入局是否為時已晚?”
“萬事未定,怎會為晚?正是好時機啊!”岑望笑得歡暢,一口一個桂圓幹,瞧著倒有些興奮,“你如此說,我才知道你想要什麽。你自入我門下起,讀書做文章無不勤勉,你比起你的兩位兄弟來悟性更高,也更善隱忍。我看著你長大,知道你一直不肯冒頭,凡事隻做第二絕不同你兄長爭高下。
“但如此也並非全是好事,鄭王如今如日中天,原本太子之位非他莫屬。但中宮有孕,朝局卻要一變,你想要爭就要做好打算,不要再迴頭。若你打定了主意,我便入你府做你的謀士,幫你爭奪天下。想好了,明日午時便派人去淳化坊接我吧。實不相瞞,箱籠我都已經收拾好了,就等你了哈哈哈哈。”
淮瑾長舒一口氣,笑起來:“老師果真料事如神。”
岑望亦笑笑,二人達成共識。“非也非也,是你告訴我的,也是你說給我養老請我出山我才答應入你府做謀士的。你可不許反悔,不論什麽好茶也不許吝惜。”
“老師肯來便是學生之幸。”
岑望有些讚賞:“史料修撰一事,你做得極好。如今聖人器重鄭王,他手頭上的差事不會少,也正因史料修撰是個十足十的苦差事,費事耗力絕非一日之功,這才讓你有了機會頂上。若非如此,隻怕你還要在鄭王的壓製下出不了頭。如今,你隻要做好史料修撰一事,左右這是鄭王不想要的差事,你接了他可是巴不得,所以你不必藏鋒避諱,隻管放手去做,我相信待到書成那一日,你必定不是今日這般進退維穀的境地了。”
“老師如此信任學生,倒叫學生心境上有了一些變化。”
岑望點點頭:“既然咱們如今要入局,就放手、大膽去幹,你私底下的一些動作要收好尾巴,此時鄭王對你並無戒備,是咱們最好的時機。”
“學生明白了,多謝老師提點。”
二人相談正歡,朝華見事已談妥便又進去添茶。
過不一會淮瑾便親自出門去送岑望迴府,又趕著吩咐張鬆立刻將舒書齋收拾出來,一應用具都配備上,又細細囑咐了一番岑望的喜好等,夜半方歇。
朝華第一天當值,卻是拿不準要不要繼續候著,便靠在廊下休息。載義進來說殿下往常這個時辰會直接迴靜安居,叫她先迴去休息。她高聲答應著預備收拾妥當便迴去休息。
待她迴到茶房,卻見茶具等都各處散落,心裏想著明日當差定要將茶具都安置妥當,必不能如此雜亂。又將各類用具等都收拾出來預備清洗。
一切收拾妥當後她迴到書房將房內燭火滅掉,門掩上。轉身預備迴去時,卻見身後站了一人。借著月光看,來人身長如鬆竹挺立,月色下神情閑遠、似郎豔獨絕。朝華心亂了一拍,忙垂首福身行禮。
“給殿下請安。”
淮瑾卻上前來叫她起身。
“朝華,今日多虧了你,我與老師談得順利,也有你一份功勞。明日我將老師接了來,日後他的茶點都交給你安排。”
其實留下岑望的並不是茶點,而是淮瑾的野心。
但他願意將功勞往她身上靠,更信任她、倚重她。便是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奴婢當小心伺候殿下與岑大人。”
朝華道了晚安後便離開了書房。行至院門口時她迴頭看,卻見淮瑾仍立在院中,獨看臘梅。夜色下香氣悠遠,朝華隻覺此景似畫,已入心中。
先於膳廳擺飯,又吩咐朝華飯畢備好茶水相迎。
席間二人並未飲酒,也隻說些朝中的新鮮事。二人很快便迴到書房。
朝華上前去奉茶時,就見一白須老者與淮瑾分坐兩側,淮瑾口中稱其為老師。這白須老者瞧著不過是最平常的老人,雖有些氣度,但更像是鄰家爺爺,不禁對這位老者的身份感到好奇,見殿下對其十分有禮,談話間不失尊敬,便也打足了精神來應對。
奉上茶水與果子後朝華便預備要退出去。淮瑾卻道:
“不必,留下伺候吧。”
朝華稱是,退守在門邊侍立。
隻聽得老者歎道:“三殿下盛情相邀,老夫實是感激。如今您已出宮建府,倒是比之去歲更加穩重了,心甚慰。”
“老師謬讚,學生還需向您多學習。”淮瑾看向老者的目光透著幾分淺顯的好奇,“學生聽聞老師元宵後便將告老還鄉,隻是老師在家鄉並無三兩家人,更無子嗣留下,卻為何定要歸鄉呢?”
淮瑾佯作不解。
這老者原是太常博士,姓岑名望,字旬惑,飽讀詩書,博聞強記,善圍棋,淮瑾年幼時曾跟著他學過幾年圍棋,二人有師生之誼。
“是啊,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把媳婦給氣跑了。”岑望摸著胡須笑笑,語氣中像是有些遺憾,“後來這許多年又一心撲在朝堂,雖沒有什麽大的建樹,但好歹也算是為了大周朝奉獻了一生。如此,竟一點也沒想起要續弦娶妻以續香火,這才造成今日窘境。不過話說迴來,哪有好娘子願意嫁給我這個鰥夫老頭子給我延續香火呢?”他捋捋胡須強自笑笑。
淮瑾忙接住話茬道:“老師若願意,不若留在學生府裏。學生的府邸雖不是什麽洞天福地,但勝在玲瓏。”他興致勃勃地介紹著新府邸,有幾分少年郎君的意氣風發,“舒書齋裏頭頗有些積年的藏書與畫卷,都是這些年學生想法子尋來的,必能得老師歡心。府中下人也都是宮裏頭派過來的伶俐人,照料老師的生活起居自是綽綽有餘。閑時與學生下棋、讀書,豈不美哉?”
岑望卻擺擺手道:“豈敢豈敢。不瞞殿下說,老朽已三十餘年未曾歸鄉了,此番告老還鄉,實則是想葉落歸根。若能葬在老宅門口的槐樹下,倒也沒有遺憾了。”
淮瑾聞得此言,忙賠罪道:“是學生多言,倒平白讓老師傷懷了。不過學生觀老師麵色,倒覺雙目仍迥然有神,身體也十分硬朗。才剛在廳上看您吃了一碗米飯,胃口倒很不錯,想來必是能至耄耋。若老師允準,學生願意為老師養老。”
“哈哈哈哈,倒是承您吉言了。不過……養老的事情老朽可不敢當,您是皇子,我是臣子,老朽豈敢讓您給我養老。因此,迴鄉的事恐怕要叫殿下失望了。”
淮瑾見狀略一沉吟,便換了個說辭:“養老倒是言重了,不過是照料老師起居,倒並不費事。反倒是學生舍不得老師,因此特來挽留,還望老師不要推辭。”
岑大人卻並不接茬,隻端起蓋碗來喝茶,一口下去頓覺茶香滿溢,口齒留芳。讚道:
“嗯!這蓋碗茶倒很不錯,是什麽茶?”
朝華一直支著耳朵聽,見岑望發問便上前答道:
“此茶名喚紫筍,是產自江南道一岸的綠茶,湯色明亮,香氣清、隱含蘭香。不過此茶性寒涼,喝這茶的時候最好佐上這道桂圓幹,可以中和。”
她一邊說著一邊將茶點給岑望呈上。岑望呷一口茶,嚐一口點心,正是好滋味。
淮瑾在一旁接茬笑道:“若老師喜歡,學生便常備著。不過,學生這裏好茶可不止紫筍茶,蒙山茶倒也有許多,隻是不知老師愛不愛蒙山茶。”
岑望雙眼一亮:“愛,豈有不愛的道理!”
淮瑾更進一步:“既如此,老師今晚便在此住下,正好學生有幾道史書修撰方麵的問題想請教老師,明日一早咱們還在此處,您看如何?”
岑望卻並不接話。他看著淮瑾微微笑著,似乎想等他主動開口。
淮瑾沉吟片刻,像是打定了主意,朝華見此便退至門外候著。
“知我者,莫若老師也。實則是學生有求於老師。”
岑望捋捋胡須笑笑,頗有些看破不說破的意思,又繼續喝茶。“你倒終於肯說了。”
朝華掐著時辰進來添茶,茶點也換了一道。
淮瑾斟酌著道:“如今中宮有孕,於學生而言卻是一樁好事,隻是不知此時入局是否為時已晚?”
“萬事未定,怎會為晚?正是好時機啊!”岑望笑得歡暢,一口一個桂圓幹,瞧著倒有些興奮,“你如此說,我才知道你想要什麽。你自入我門下起,讀書做文章無不勤勉,你比起你的兩位兄弟來悟性更高,也更善隱忍。我看著你長大,知道你一直不肯冒頭,凡事隻做第二絕不同你兄長爭高下。
“但如此也並非全是好事,鄭王如今如日中天,原本太子之位非他莫屬。但中宮有孕,朝局卻要一變,你想要爭就要做好打算,不要再迴頭。若你打定了主意,我便入你府做你的謀士,幫你爭奪天下。想好了,明日午時便派人去淳化坊接我吧。實不相瞞,箱籠我都已經收拾好了,就等你了哈哈哈哈。”
淮瑾長舒一口氣,笑起來:“老師果真料事如神。”
岑望亦笑笑,二人達成共識。“非也非也,是你告訴我的,也是你說給我養老請我出山我才答應入你府做謀士的。你可不許反悔,不論什麽好茶也不許吝惜。”
“老師肯來便是學生之幸。”
岑望有些讚賞:“史料修撰一事,你做得極好。如今聖人器重鄭王,他手頭上的差事不會少,也正因史料修撰是個十足十的苦差事,費事耗力絕非一日之功,這才讓你有了機會頂上。若非如此,隻怕你還要在鄭王的壓製下出不了頭。如今,你隻要做好史料修撰一事,左右這是鄭王不想要的差事,你接了他可是巴不得,所以你不必藏鋒避諱,隻管放手去做,我相信待到書成那一日,你必定不是今日這般進退維穀的境地了。”
“老師如此信任學生,倒叫學生心境上有了一些變化。”
岑望點點頭:“既然咱們如今要入局,就放手、大膽去幹,你私底下的一些動作要收好尾巴,此時鄭王對你並無戒備,是咱們最好的時機。”
“學生明白了,多謝老師提點。”
二人相談正歡,朝華見事已談妥便又進去添茶。
過不一會淮瑾便親自出門去送岑望迴府,又趕著吩咐張鬆立刻將舒書齋收拾出來,一應用具都配備上,又細細囑咐了一番岑望的喜好等,夜半方歇。
朝華第一天當值,卻是拿不準要不要繼續候著,便靠在廊下休息。載義進來說殿下往常這個時辰會直接迴靜安居,叫她先迴去休息。她高聲答應著預備收拾妥當便迴去休息。
待她迴到茶房,卻見茶具等都各處散落,心裏想著明日當差定要將茶具都安置妥當,必不能如此雜亂。又將各類用具等都收拾出來預備清洗。
一切收拾妥當後她迴到書房將房內燭火滅掉,門掩上。轉身預備迴去時,卻見身後站了一人。借著月光看,來人身長如鬆竹挺立,月色下神情閑遠、似郎豔獨絕。朝華心亂了一拍,忙垂首福身行禮。
“給殿下請安。”
淮瑾卻上前來叫她起身。
“朝華,今日多虧了你,我與老師談得順利,也有你一份功勞。明日我將老師接了來,日後他的茶點都交給你安排。”
其實留下岑望的並不是茶點,而是淮瑾的野心。
但他願意將功勞往她身上靠,更信任她、倚重她。便是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奴婢當小心伺候殿下與岑大人。”
朝華道了晚安後便離開了書房。行至院門口時她迴頭看,卻見淮瑾仍立在院中,獨看臘梅。夜色下香氣悠遠,朝華隻覺此景似畫,已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