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傳承人
帶全村發家,極品親戚氣瘋了 作者:念餘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李掌櫃所知,隻有北地的魯州才產阿膠,且屬魯州的東阿縣產的阿膠極佳。
他不由地想起,當年在東阿縣聽到的廣為流傳的民謠。
“小黑驢,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獅耳山上來啃草,狼溪河裏去喝水,永濟橋上遛三遭,魏家場裏打個滾,製膠還得陰陽水。”
仔細吟唱,反複斟酌可知,這民謠所唱的,正是阿膠的原料來源和製作工藝。
李掌櫃看著靜躺在匣子裏的阿膠,再看看眼前衣衫襤褸的婦人,這阿膠,莫不是從雇主家偷出來的吧?
阿膠色澤純正,少說也值六兩銀子一斤,肯定是偷來的。
李掌櫃含蓄地問:“不知小娘子,從何處得來的阿膠?”
陳月拿起一塊阿膠,遞到李掌櫃手中,“不怕李掌櫃笑話,這是我自己做的。顏色還算純正,就是氣泡有點多,也不知能值幾個價。”
李掌櫃和胖大姐四目相視,“這南蠻之地,何時產阿膠了?”
雲方藥鋪總鋪在盛京,分鋪遍布整個九州國,阿膠無一不是從魯州購入,他還未曾聽說過,九州國的南部產阿膠。
“我們九州國到底還是能人居多,少見多怪,少見多怪。”胖大姐聽出李掌櫃的言外之意,給陳月,打著幫腔,“反正李掌櫃閑來也無事,不妨看看這阿膠品質如何?”
“您剛才不也說了,總鋪把分鋪的阿膠全部都調走了,一塊存貨也沒留。”
陳月解釋道:“偶然從家中一本古籍看得的,正好家裏的狗在山上獵了一頭野驢,就照著書上的法子,試了一下。沒成想竟被我做出來了。”
胖大姐投來讚賞的目光,她就知道那日在街口賣鬆口蘑的妹子,絕非等閑之輩,“胖大姐我閱人無數,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你雖衣著破爛,骨子裏透出來的卻有幾分詩書氣。”
陳月抿嘴一笑,就算身死,橫豎也還是個博士,自然是有幾分詩書氣的。
“我娘小時候在外祖家上認過一些字,所以懂的東西比一般婦人多些。”
在張玦眼裏,娘是啟蒙恩師,更是家裏的頂梁柱。
“原來如此,哈哈哈。”李掌櫃心中的疑雲散去,轉而又難為情道:“不知小娘子,可否把古籍借我瞧瞧,如果可以,李某願意花高價買入。”
阿膠具滋陰、補血、美容養顏之功效,盛京的貴族尤為喜愛,李掌櫃作為雲方藥鋪的二東家,沒少為阿膠製法的事情奔波,不過都無果。
得知陳月從古籍中知曉製法,他眼睛亮了。
若是能得到古籍,便可自己產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成本。
陳月有個屁的古籍,都是以前從網上看來的。
她搖頭,神情平淡地扯了一個謊,“古籍是從祖上傳下來的,我也是小時候看過,後來在逃荒路上,過河的時候被河水衝走了。”
胖大姐露出惋惜的神情,“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掌櫃腦子突然驚現一個大膽的想法。
魯州人擅製膠,且秘法從不外傳,眼前的小娘子,僅憑記憶就製出阿膠,而且當年北涼侵犯北地,確實不少北地居民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這就對上了。”李掌櫃點頭,喃喃道,“小娘子可還記得祖輩是哪兒的人?”
“當時年歲太小,記不太清,隻記得什麽東阿縣。”
最早的阿膠,產自山東東阿縣,陳月是知道的,她本想搪塞過去,卻歪打正著。
李掌櫃正實猜測,心中大喜,眼前這婦人確是阿膠傳承人無疑。
“不知小娘子可願意把法子賣給我?”
“妹子,李掌櫃不是個摳搜的,你隨便開價。是吧,李掌櫃?”胖大姐勸陳月,“到時你們娘仨都能過上好日子。”
隨便開價,這可是天大的誘惑,人都有貪念,李掌櫃就不信陳月能坐得住,他順著胖大姐的話說道:“價你隨便開。”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賣不得。”
傻子才會賣吧?真要賣出去,這市場還有她的份?
“不過李掌櫃以後要是要膠,你們可以提供材料讓我加工,我賺個辛苦錢。”
“這樣下來,你們也可以節約成本。”陳月也可以,還不用愁銷路,一舉兩得。
李掌櫃在心裏搗鼓一番,爽快應下,“如此甚好。”
陳月一番話,又刷新胖大姐對她的認知。
胖大姐打趣:“妹子,沒想到在經商方麵,你腦子竟這麽靈光,這左右不虧的法子,你也能想出來。”
這可不是一個深居簡出的農婦能想出來的,要麽這妹子身世了得,要麽背後有高人指點!胖大姐自顧自地猜著。
自古就有不少落難小姐,再結合陳月剛才的描述,以及幾番接觸下,她談吐大方,一點也不像普通農婦,胖大姐更傾向於她身世了得這個猜測。
陳月笑著迴應:“我隻是一個農婦,沒有多餘的錢購買原料,李掌櫃想要製膠的法子,恕我愛莫能助,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我不能違背祖訓。”
“這思考一番,還是這個法子兩全其美些。”
自古貪婪之輩不少,麵對巨大的誘惑,無動於衷,李掌櫃承認是自己看走了眼,但也更加確定和陳月的合作。
“此法甚妥!此法甚妥!此法甚妥!”
“李掌櫃,您看這膠......”陳月此番前來,就一個目的,將阿膠賣出去。
“哈哈,我全要了。顏色純正、表麵平滑、無氣孔油孔。您的膠隻占了一樣,賣不上什麽好價。”李掌櫃仔細端詳手中的阿膠。
“隻能給到三兩一斤。”
三兩一斤,那她的膠,也能掙上九兩銀子,抵得上一般農戶兩年的收入。
“李掌櫃放心,他日若有機會給您熬膠,品相方麵,我自會嚴格把控。”
合作談成,阿膠得以售出,陳月捧著沉甸甸的銀錠子,直奔米店。
粟米的價格沒變,還是如前陣子一般,四文錢一斤,倒是大米的價格,漲了不少。
陳月沒有買,扭頭就走到街角的蜜餞鋪子和點心鋪子,買了不少蜜餞和糕點。
玉兒不解:“娘,家裏沒糧食了,不買糧食買蜜餞和糕點作甚?”
張玦隻想要筆墨紙硯:“娘,什麽時候帶玦兒去買筆墨紙硯?”
她不僅要買,還要大量地買,這樣也省的來迴跑。
“糧食會買,筆墨紙硯也會買,不著急,先和娘去個地方。”
他不由地想起,當年在東阿縣聽到的廣為流傳的民謠。
“小黑驢,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獅耳山上來啃草,狼溪河裏去喝水,永濟橋上遛三遭,魏家場裏打個滾,製膠還得陰陽水。”
仔細吟唱,反複斟酌可知,這民謠所唱的,正是阿膠的原料來源和製作工藝。
李掌櫃看著靜躺在匣子裏的阿膠,再看看眼前衣衫襤褸的婦人,這阿膠,莫不是從雇主家偷出來的吧?
阿膠色澤純正,少說也值六兩銀子一斤,肯定是偷來的。
李掌櫃含蓄地問:“不知小娘子,從何處得來的阿膠?”
陳月拿起一塊阿膠,遞到李掌櫃手中,“不怕李掌櫃笑話,這是我自己做的。顏色還算純正,就是氣泡有點多,也不知能值幾個價。”
李掌櫃和胖大姐四目相視,“這南蠻之地,何時產阿膠了?”
雲方藥鋪總鋪在盛京,分鋪遍布整個九州國,阿膠無一不是從魯州購入,他還未曾聽說過,九州國的南部產阿膠。
“我們九州國到底還是能人居多,少見多怪,少見多怪。”胖大姐聽出李掌櫃的言外之意,給陳月,打著幫腔,“反正李掌櫃閑來也無事,不妨看看這阿膠品質如何?”
“您剛才不也說了,總鋪把分鋪的阿膠全部都調走了,一塊存貨也沒留。”
陳月解釋道:“偶然從家中一本古籍看得的,正好家裏的狗在山上獵了一頭野驢,就照著書上的法子,試了一下。沒成想竟被我做出來了。”
胖大姐投來讚賞的目光,她就知道那日在街口賣鬆口蘑的妹子,絕非等閑之輩,“胖大姐我閱人無數,我就知道我沒看錯人。”
“你雖衣著破爛,骨子裏透出來的卻有幾分詩書氣。”
陳月抿嘴一笑,就算身死,橫豎也還是個博士,自然是有幾分詩書氣的。
“我娘小時候在外祖家上認過一些字,所以懂的東西比一般婦人多些。”
在張玦眼裏,娘是啟蒙恩師,更是家裏的頂梁柱。
“原來如此,哈哈哈。”李掌櫃心中的疑雲散去,轉而又難為情道:“不知小娘子,可否把古籍借我瞧瞧,如果可以,李某願意花高價買入。”
阿膠具滋陰、補血、美容養顏之功效,盛京的貴族尤為喜愛,李掌櫃作為雲方藥鋪的二東家,沒少為阿膠製法的事情奔波,不過都無果。
得知陳月從古籍中知曉製法,他眼睛亮了。
若是能得到古籍,便可自己產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成本。
陳月有個屁的古籍,都是以前從網上看來的。
她搖頭,神情平淡地扯了一個謊,“古籍是從祖上傳下來的,我也是小時候看過,後來在逃荒路上,過河的時候被河水衝走了。”
胖大姐露出惋惜的神情,“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掌櫃腦子突然驚現一個大膽的想法。
魯州人擅製膠,且秘法從不外傳,眼前的小娘子,僅憑記憶就製出阿膠,而且當年北涼侵犯北地,確實不少北地居民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這就對上了。”李掌櫃點頭,喃喃道,“小娘子可還記得祖輩是哪兒的人?”
“當時年歲太小,記不太清,隻記得什麽東阿縣。”
最早的阿膠,產自山東東阿縣,陳月是知道的,她本想搪塞過去,卻歪打正著。
李掌櫃正實猜測,心中大喜,眼前這婦人確是阿膠傳承人無疑。
“不知小娘子可願意把法子賣給我?”
“妹子,李掌櫃不是個摳搜的,你隨便開價。是吧,李掌櫃?”胖大姐勸陳月,“到時你們娘仨都能過上好日子。”
隨便開價,這可是天大的誘惑,人都有貪念,李掌櫃就不信陳月能坐得住,他順著胖大姐的話說道:“價你隨便開。”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賣不得。”
傻子才會賣吧?真要賣出去,這市場還有她的份?
“不過李掌櫃以後要是要膠,你們可以提供材料讓我加工,我賺個辛苦錢。”
“這樣下來,你們也可以節約成本。”陳月也可以,還不用愁銷路,一舉兩得。
李掌櫃在心裏搗鼓一番,爽快應下,“如此甚好。”
陳月一番話,又刷新胖大姐對她的認知。
胖大姐打趣:“妹子,沒想到在經商方麵,你腦子竟這麽靈光,這左右不虧的法子,你也能想出來。”
這可不是一個深居簡出的農婦能想出來的,要麽這妹子身世了得,要麽背後有高人指點!胖大姐自顧自地猜著。
自古就有不少落難小姐,再結合陳月剛才的描述,以及幾番接觸下,她談吐大方,一點也不像普通農婦,胖大姐更傾向於她身世了得這個猜測。
陳月笑著迴應:“我隻是一個農婦,沒有多餘的錢購買原料,李掌櫃想要製膠的法子,恕我愛莫能助,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我不能違背祖訓。”
“這思考一番,還是這個法子兩全其美些。”
自古貪婪之輩不少,麵對巨大的誘惑,無動於衷,李掌櫃承認是自己看走了眼,但也更加確定和陳月的合作。
“此法甚妥!此法甚妥!此法甚妥!”
“李掌櫃,您看這膠......”陳月此番前來,就一個目的,將阿膠賣出去。
“哈哈,我全要了。顏色純正、表麵平滑、無氣孔油孔。您的膠隻占了一樣,賣不上什麽好價。”李掌櫃仔細端詳手中的阿膠。
“隻能給到三兩一斤。”
三兩一斤,那她的膠,也能掙上九兩銀子,抵得上一般農戶兩年的收入。
“李掌櫃放心,他日若有機會給您熬膠,品相方麵,我自會嚴格把控。”
合作談成,阿膠得以售出,陳月捧著沉甸甸的銀錠子,直奔米店。
粟米的價格沒變,還是如前陣子一般,四文錢一斤,倒是大米的價格,漲了不少。
陳月沒有買,扭頭就走到街角的蜜餞鋪子和點心鋪子,買了不少蜜餞和糕點。
玉兒不解:“娘,家裏沒糧食了,不買糧食買蜜餞和糕點作甚?”
張玦隻想要筆墨紙硯:“娘,什麽時候帶玦兒去買筆墨紙硯?”
她不僅要買,還要大量地買,這樣也省的來迴跑。
“糧食會買,筆墨紙硯也會買,不著急,先和娘去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