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楊知心還在糾結該如何教育這些人時,小熊突然冒了出來。他看著一臉愁容的楊知心,沉思片刻後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建議:“你們不是有核心價值觀嗎?我覺得那玩意兒挺不錯的,你可以先試著向他們宣傳一下嘛。”
楊知心聽了這話,不禁露出驚愕的表情,心裏暗自嘀咕道:“這家夥是認真的嗎?”然而,她還是忍不住認真思考起這個提議來。
畢竟,核心價值觀這二十四個字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永生難忘。“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用它們來教育這些人,似乎再合適不過了。
更何況,此刻房屋的建造工作也已接近尾聲,可以著手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考慮到目前還不能讓其他人知道他們的計劃,因此楊知心建造的房屋數量也不足以容納所有人居住,但滿足半數人的住宿需求倒是綽綽有餘。
每個人分配到一間小屋,房間麵積非常小,內部僅有一張床而已,不僅水管尚未接通,甚至連衛生間都不存在。
如果想要如廁,則必須前往他們專門修建好的公共廁所;而飲水問題同樣需要在特定地點解決。楊知心暫且禁止他們生火做飯,畢竟生火容易引起他人注意,目標過於明顯。盡管每個房間裏僅僅隻有一張床鋪,但許多人仍然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從未體驗過如此舒適的待遇,過去一直是露天而宿,以大地為床。不少人在內心默默立下誓言,如果有人企圖破壞這種美好的生活,他們必將與之抗爭到底。拚了。
經過這麽多天的相處,楊知心已經收獲了大家的信任,其中很多人都已經在私下和楊知心說過他們會說話的事了。
楊知心讓他們悄悄的,現在還不到時候,讓他們平時注意保護好自己就行了。必要的時候會找他們的。
弄好這一切以後楊知心就開始給他們講核心價值觀。
他們都還不認識字,所以楊知心沒有要求他們寫出來,隻是先跟他們講解了核心價值觀。
當然,他們現在對國家的觀念很淡薄,暫時還不考慮國家層麵,楊知心隻跟他們講了個人需要做的事情。
首先便是誠信,誠信乃是為人處世之本、立業之根,一個人若喪失了誠信,則無論其置身何處,都將遭受眾人的唾棄和鄙夷。
打個比方來說吧:假如你饑腸轆轆,此時你看見我手中拿著一塊麵包,你二話不說便衝上來搶奪,那我定然不會將麵包拱手相讓;但若是你走上前來告訴我,你現在非常饑餓,希望我能把這塊麵包借給你充饑,並承諾明日歸還於我,那麽我或許會斟酌一番是否要將麵包借給你。
而當你信守諾言,次日果真將麵包歸還給我時,就證明你是一個言出必行之人。這樣一來,倘若日後你再次陷入絕境需要向我求助,我仍然會毫不猶豫地對你伸出援手。
但是如果你說借了但是你第二天沒有還給我,那下次你就算餓死了,肯定也不會有人願意把麵包借給你的。
自由到底意味著什麽呢?其實很簡單,它就像你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居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屋內,不再遭受他人奴役之苦。
確切地說,你們不必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地被抓走充當苦力。盡管如今你們仍需勞作,但卻擁有了自主選擇權——是否願意工作完全取決於個人意願。
隻要付出勞動,便可獲得食物;反之,如果選擇不工作,那麽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報酬。
這便是你們現階段所享有的初級自由。然而,未來我們將迎來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屆時你們甚至能夠自主決定自己期望過上怎樣的生活。
文明的話呢就是,像你們以前的話肯定是不文明的,隨地大小便,隨便扔垃圾,像現在一樣,不會隨便亂扔垃圾,不會隨地大小便,上廁所會去統一的地方,扔垃圾會丟在統一的地方。
這就是文明。
關於價值觀,楊知心給他們講了很多,其中著重的都是在講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沒錯,就是一個合格的人,一個三觀正的,正常人,不會像現在一樣,就像一個未開智的孩子,什麽都跟隨著自己的內心。
一個合格的人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有羞恥感,知道自己是個人。
說了這麽久,楊知心感到十分疲憊。他並不確定在場的眾人究竟能吸收多少知識,但看到下方聽眾們閃閃發亮的眼睛時,他仿佛迴到了小時候初次聽老師授課的場景。
不過那時是出於好奇,而現在則是滿心的酸楚。
楊知心深知僅依靠自己很難將所有理念傳達給每一個人,於是他決定對那些具有領導才能的人進行特別培訓,確保他們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並讓他們負責後續的宣傳工作。
畢竟單槍匹馬,總有一天會被累垮。
一個星期以後來了另一批人,這些人要重新返迴城市了,所有人都表現的對這裏依依不舍,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
楊知心又將重新過來的這批人培訓了一下,依然是以前的方法,給一部分人開小灶,讓他們去宣講。
另一邊,經過楊知心教育的人迴到城市裏,他們變得有禮貌,講文明,街道上已經很少能看到他們大打出手的樣子了。
所有人都在謙讓,雖然他們白天為了做樣子依然會去翻垃圾桶,但是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針鋒相對的模樣。
大街上充斥著和諧的氛圍,中年人會讓老年人,會謙讓比較幼小的孩子。
這樣的氛圍在楊知心看來非常的欣慰。但是落在有人的眼睛裏就有些不滿了。
他們作為金字塔頂端的人,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這些普通人像狗一樣的搶食,有的時候看他們因為一塊麵包搶的頭破血流他們便會哈哈大笑。
他們一直以來都把人類當作他們圈養的寵物看待,如今這些寵物竟然開始變得懂禮數、講禮貌,這絕非好事一樁!以往,他們對待這些人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畢竟在他們眼中,這些人根本毫無翻身之日可言。
然而,此刻普通民眾居然學會了講禮貌,這著實令他們心生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這些人向來自命不凡,認為自己乃是上天眷顧的寵兒,上天對他們可謂有求必應。但近來不知為何,連老天似乎也開始改變態度,對於他們的祈求竟能置之不理。
這意味著未來的規則或許會發生變化,而他們必須在此期間緊緊握住這些人的命脈,將其牢牢掌控於股掌之間,以防日後的生活產生任何變數。
楊知心知道天道的規則已悄然發生變化。在這個言出法隨的世界裏,信仰之力被視為至關重要的力量源泉。
對於普通人而言,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已然成為一種奢望。
當人們曆經艱辛終於實現這一目標後,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湧起一股強烈的願望——祈禱這種安穩的生活能夠持續下去。
天道敏銳地捕捉到了眾人的祈願,於是,它也開始做出相應的改變。畢竟,天道的規則並非鐵板一塊、永恆不變。
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間萬物的發展而不斷演變,以適應新的形勢與需求。
楊知心聽了這話,不禁露出驚愕的表情,心裏暗自嘀咕道:“這家夥是認真的嗎?”然而,她還是忍不住認真思考起這個提議來。
畢竟,核心價值觀這二十四個字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永生難忘。“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用它們來教育這些人,似乎再合適不過了。
更何況,此刻房屋的建造工作也已接近尾聲,可以著手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考慮到目前還不能讓其他人知道他們的計劃,因此楊知心建造的房屋數量也不足以容納所有人居住,但滿足半數人的住宿需求倒是綽綽有餘。
每個人分配到一間小屋,房間麵積非常小,內部僅有一張床而已,不僅水管尚未接通,甚至連衛生間都不存在。
如果想要如廁,則必須前往他們專門修建好的公共廁所;而飲水問題同樣需要在特定地點解決。楊知心暫且禁止他們生火做飯,畢竟生火容易引起他人注意,目標過於明顯。盡管每個房間裏僅僅隻有一張床鋪,但許多人仍然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從未體驗過如此舒適的待遇,過去一直是露天而宿,以大地為床。不少人在內心默默立下誓言,如果有人企圖破壞這種美好的生活,他們必將與之抗爭到底。拚了。
經過這麽多天的相處,楊知心已經收獲了大家的信任,其中很多人都已經在私下和楊知心說過他們會說話的事了。
楊知心讓他們悄悄的,現在還不到時候,讓他們平時注意保護好自己就行了。必要的時候會找他們的。
弄好這一切以後楊知心就開始給他們講核心價值觀。
他們都還不認識字,所以楊知心沒有要求他們寫出來,隻是先跟他們講解了核心價值觀。
當然,他們現在對國家的觀念很淡薄,暫時還不考慮國家層麵,楊知心隻跟他們講了個人需要做的事情。
首先便是誠信,誠信乃是為人處世之本、立業之根,一個人若喪失了誠信,則無論其置身何處,都將遭受眾人的唾棄和鄙夷。
打個比方來說吧:假如你饑腸轆轆,此時你看見我手中拿著一塊麵包,你二話不說便衝上來搶奪,那我定然不會將麵包拱手相讓;但若是你走上前來告訴我,你現在非常饑餓,希望我能把這塊麵包借給你充饑,並承諾明日歸還於我,那麽我或許會斟酌一番是否要將麵包借給你。
而當你信守諾言,次日果真將麵包歸還給我時,就證明你是一個言出必行之人。這樣一來,倘若日後你再次陷入絕境需要向我求助,我仍然會毫不猶豫地對你伸出援手。
但是如果你說借了但是你第二天沒有還給我,那下次你就算餓死了,肯定也不會有人願意把麵包借給你的。
自由到底意味著什麽呢?其實很簡單,它就像你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居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屋內,不再遭受他人奴役之苦。
確切地說,你們不必再像過去那樣頻繁地被抓走充當苦力。盡管如今你們仍需勞作,但卻擁有了自主選擇權——是否願意工作完全取決於個人意願。
隻要付出勞動,便可獲得食物;反之,如果選擇不工作,那麽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報酬。
這便是你們現階段所享有的初級自由。然而,未來我們將迎來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屆時你們甚至能夠自主決定自己期望過上怎樣的生活。
文明的話呢就是,像你們以前的話肯定是不文明的,隨地大小便,隨便扔垃圾,像現在一樣,不會隨便亂扔垃圾,不會隨地大小便,上廁所會去統一的地方,扔垃圾會丟在統一的地方。
這就是文明。
關於價值觀,楊知心給他們講了很多,其中著重的都是在講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沒錯,就是一個合格的人,一個三觀正的,正常人,不會像現在一樣,就像一個未開智的孩子,什麽都跟隨著自己的內心。
一個合格的人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有羞恥感,知道自己是個人。
說了這麽久,楊知心感到十分疲憊。他並不確定在場的眾人究竟能吸收多少知識,但看到下方聽眾們閃閃發亮的眼睛時,他仿佛迴到了小時候初次聽老師授課的場景。
不過那時是出於好奇,而現在則是滿心的酸楚。
楊知心深知僅依靠自己很難將所有理念傳達給每一個人,於是他決定對那些具有領導才能的人進行特別培訓,確保他們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並讓他們負責後續的宣傳工作。
畢竟單槍匹馬,總有一天會被累垮。
一個星期以後來了另一批人,這些人要重新返迴城市了,所有人都表現的對這裏依依不舍,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
楊知心又將重新過來的這批人培訓了一下,依然是以前的方法,給一部分人開小灶,讓他們去宣講。
另一邊,經過楊知心教育的人迴到城市裏,他們變得有禮貌,講文明,街道上已經很少能看到他們大打出手的樣子了。
所有人都在謙讓,雖然他們白天為了做樣子依然會去翻垃圾桶,但是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針鋒相對的模樣。
大街上充斥著和諧的氛圍,中年人會讓老年人,會謙讓比較幼小的孩子。
這樣的氛圍在楊知心看來非常的欣慰。但是落在有人的眼睛裏就有些不滿了。
他們作為金字塔頂端的人,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這些普通人像狗一樣的搶食,有的時候看他們因為一塊麵包搶的頭破血流他們便會哈哈大笑。
他們一直以來都把人類當作他們圈養的寵物看待,如今這些寵物竟然開始變得懂禮數、講禮貌,這絕非好事一樁!以往,他們對待這些人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畢竟在他們眼中,這些人根本毫無翻身之日可言。
然而,此刻普通民眾居然學會了講禮貌,這著實令他們心生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這些人向來自命不凡,認為自己乃是上天眷顧的寵兒,上天對他們可謂有求必應。但近來不知為何,連老天似乎也開始改變態度,對於他們的祈求竟能置之不理。
這意味著未來的規則或許會發生變化,而他們必須在此期間緊緊握住這些人的命脈,將其牢牢掌控於股掌之間,以防日後的生活產生任何變數。
楊知心知道天道的規則已悄然發生變化。在這個言出法隨的世界裏,信仰之力被視為至關重要的力量源泉。
對於普通人而言,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已然成為一種奢望。
當人們曆經艱辛終於實現這一目標後,內心深處自然而然地湧起一股強烈的願望——祈禱這種安穩的生活能夠持續下去。
天道敏銳地捕捉到了眾人的祈願,於是,它也開始做出相應的改變。畢竟,天道的規則並非鐵板一塊、永恆不變。
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間萬物的發展而不斷演變,以適應新的形勢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