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 章 大非川審禮殉國,中軍帳敬玄作妖


    天子李治當即以蜀王、左衛大將軍李洛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授便宜行事之權,李敬玄依然為副,率領黑齒常之,李謹行、婁師德、劉審禮、王孝傑、李謹行、契苾明、韋待價、王杲、曹懷舜等,五十萬大軍西征吐蕃。


    說實話從這份名單可以看出,大唐武將出現青黃不接的景象。


    除大總管李洛外,李敬玄完全就是個門外漢,關係戶,黑齒常之和李謹行算是沙場宿將,但與唐初李靖李績李道宗蘇定方等人沒有可比性。


    王孝傑此時官職低下還沒有嶄露頭角,就算是後來也兵敗身死,距離大唐頂尖名將尚遠。契苾明是契苾何力之子,遠遜其父。


    原本被天子李治寄予厚望的薛仁貴被貶為庶人,裴行儉王方翼又從安西進兵,程務挺此時在中東李恪麾下聽用。


    公元六百七十三年,大軍才集結完畢,李洛命劉審禮率兵一萬為先鋒,兵進大非川,副總管李敬玄與黑齒常之等領兵八萬在後接應,洛自引諸將與九萬大軍在後,李謹行總督糧草。


    雖然是五十萬大軍,但吐蕃地處高原,不比他地,大部分兵力都要用來押運糧草,實際能夠作戰的也就不到二十萬人!


    李洛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有他的道理的,陛下明知李敬玄不懂軍事,為何還要派他隨軍出征?是不是負責監視自己?


    所謂伴君如伴虎,不由得李洛不多想,那麽皇帝既然派李敬玄來了,那好啊,去前線打仗吧,若是戰敗,自然有理由收拾你!


    這一日前鋒劉審禮便帶著一萬騎兵抵達大非川,正遇吐蕃前鋒跋地設以及麾下兩萬騎兵。


    大非川仿佛注定是唐蕃兩軍風雲際會之地,沙場之上,兩軍對衝,唐軍人數雖少,但劉審禮毫無懼色,身先士卒,兩軍血戰半日,殺的難解難分。


    此時無論哪一方有援軍先到達,哪一方便能取勝。


    在後接應的李敬玄早就得到前方發生遭遇戰的消息,卻按兵不動。


    黑齒常之急道,“大帥!前方戰事緊急,咱們還不快快馳援,為何按兵不動?”


    沒想到李敬玄不但不發兵,還吩咐士卒安營紮寨!


    他振振有詞道,“黑齒將軍你急什麽!大帥就在身後,等他到來再與敵決戰也不遲,那吐蕃論欽陵乃當世名將,薛仁貴都不是他的對手,咱們需要謹慎行事啊!”


    黑齒常之道,“此地距離大非川不過二十裏,騎兵眨眼就到,若是敵人援兵先至,劉查禮危矣!”


    這李敬玄本是文人,又無膽略,臨陣怯敵,敷衍道,“休要多言!本帥用兵還輪不到你指手畫腳!”


    黑齒常之無奈,大聲疾唿,“如此!非要重蹈當年薛將軍覆轍!”


    卻說那劉審禮本來以為李敬玄就在身後不遠,知道此處大戰,必然馳援,可他左等援兵不來,右等援兵不至,他心說不好,再不撤退,一會兒敵兵援兵到來那就插翅難飛!


    於是下令撤兵,可是他剛一開口,隻見大非川四周黑壓壓一大片,劉審禮心說不好!


    那吐蕃論欽陵親自率領十幾萬大軍趕到,正與劉審禮迎麵相遇,兩馬相交,欽陵陡然一槍,審禮被刺於馬下,唐軍群龍無首,寡不敵眾,一萬騎兵全軍覆沒。


    得!首戰失利!


    那論欽陵聽聞大唐此次元帥雖然是李洛,但前軍乃是李敬玄。


    不是,李敬玄是誰啊?沒聽過!


    得!摟草打兔子,一起收拾吧!


    欽陵一路追擊唐軍,直至敬玄大寨,李敬玄六神無主,魂飛天外,拋下全軍,上馬就跑!


    八萬唐軍一看主帥都跑了,那還打個屁,咱們也跑吧!


    欽陵大喜,揮軍掩殺,唐軍四散奔逃,潰不成軍,眼看著就要重演薛仁貴兵敗大非川的慘劇。


    關鍵時刻,黑齒常之站了出來,親率麾下五百騎兵,奮勇向前,力戰吐蕃。


    吐蕃前鋒跋地設見黑齒常之勇猛,拍馬舞刀來戰,二馬相交,戰不三合,常之一矛將他刺於馬下。


    黑齒常之割下跋地設人頭舉過頭頂,然後高聲道,“諸位將士!今退亦死!戰亦死!何不死戰?”


    唐軍見他勇猛,斬殺敵將,終於止住頹勢,迴身與吐蕃兵混戰在一處。


    欽陵大怒,拍馬舞槍直取常之。


    黑齒常之一看對麵這人四五十歲,鷹鉤鼻,菱角嘴,臉上棱角分明,金盔金甲,手提長槍,氣宇不凡。


    當下橫矛問道,“你是何人?”


    “哈哈哈,你可要聽好了!我乃是吐蕃大將軍欽陵是也!”


    “你便是論欽陵?可曾聽說百濟名將黑齒常之的威名?”


    欽陵咧嘴一笑,“無名鼠輩,安敢狂妄,你比薛仁貴如何?”


    常之大怒,挺矛便刺,二馬相交,鬥在一處,二十迴合,未分勝負。


    常之見欽陵勇猛,實難取勝,且敵眾我寡,久戰必然不利,遂引兵退走。


    而論欽陵不知李洛身在何處,有所忌憚,也不追擊。


    雙方各自罷兵。


    當夜李洛率軍與敬玄、常之等人會合。


    中軍帳裏,燈火下李洛鐵青著臉道,“首戰不利,損兵折將!誰來負責?”


    李敬玄推脫道,“都怪劉審禮,我不讓他進兵,他偏不聽,這下好了吧,落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諸將皆憤憤不平。


    黑齒常之怒道,“李敬玄!若不是你臨陣畏縮,劉將軍豈能全軍覆沒?如今他屍骨未寒,熱血猶在,你怎麽能血口噴人,顛倒黑白?”


    王孝傑道,“李敬玄!你一個舞文弄墨的文官不在宮裏好好待著,來戰場作甚?簡直就是濫竽充數、屍位素餐、自不量力!豈不是寒了眾將士的心?”


    李敬玄大怒,支支吾吾道,“大……大……大膽!你二人什麽職位?不過小小的將軍而已,我可是天子近臣!豈容你二人無禮?”


    李敬玄以勢壓人,居高臨下,推卸責任,不顧將士死活,這一番操作算是引起了眾怒,諸將皆怒目而視。


    李洛要的就是這效果,不然怎麽名正言順把這個門外漢趕走?行軍打仗整這麽一個玩意在這栽栽愣愣的實在是不舒服!


    隻聽他說道,“李敬玄!你可知罪!”


    敬玄嘴硬,“大帥!你可要明鑒!我何罪之有?”


    “你身為主將,臨陣脫逃,推卸責任,置三軍生死於不顧,還敢說無罪?”李洛質問。


    敬玄道,“我……我……我是天子近臣,你待怎樣?”


    洛大怒,抽出腰下橫刀,直指敬玄道,“若有尚方斬馬劍!我必斬你首級!”


    眾將趕緊阻攔,又假裝求情道,“大帥,敬玄雖然有罪,但畢竟是皇帝陛下的舊臣……要不還是算了吧……”


    李洛就坡下驢,他本來也不想真殺敬玄,便道,“臨陣斬將,於軍不利,再加上諸將為你求情,本帥就饒你性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帥做主,罷了你的行軍副總管之職!你服不服!”


    像那個就消停眯著得了唄!李敬玄還是個倔脾氣,此刻也不膽怯,反而越說越來勁,“本官這副總管的職務是陛下親封的,你雖然是大總管,但沒有陛下詔令,憑什麽罷免我的官職?你來啊!你李大將軍橫刀在手,是好漢就來砍我啊!”


    這純屬是耗子扛槍——窩裏橫!有這能耐和吐蕃使出來,也不至於兵敗。


    李洛青筋暴起,一改往日儒雅形象,嗬斥道,“你以為臨陣怯敵,未戰先逃就不會受到處罰?你以為沒有天子詔令,本帥就不能罷了你的副總管?你以為你是天子近臣本帥就不敢殺你?本帥受天子便宜行事之權,別說罷了你的官,就算真殺了你!也在便宜行事之內!”


    一旁的王孝傑直唿內行,心說這段我熟啊……


    李敬玄道,“你李洛豪橫什麽啊?嗯?你不就是仗著你父親李昭的功勞才得這元帥之位?你有什麽本事啊!嗯?”


    這一句話可捅了馬蜂窩了,把諸將都得罪光了,他也真是沒腦子,也不想想那李昭在軍中五十餘年,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場的哪一個沒受過恩惠?


    他可倒好,本來就事論事,他把李昭給扯出來了,都說死者為大,這是大不敬啊!


    眾人心說你個老小子你就作吧,這把大帥要殺你,我們也不攔著了!你啊!死了活該!


    “哈哈哈哈……”,李洛不怒反笑,“李敬玄,你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宰相,我父親若在,他早就砍了你的狗頭!我父是何等身份?高祖太宗尚且待如股肱,豈容你來置喙?本帥也不殺你!你啊,迴長安反省去吧!”


    ”來人!把此人軟禁起來,押迴長安,交給陛下發落…”


    有士卒從帳外進來把李敬玄拖了出去,這貨臨走時還嚷嚷著,“李洛!我跟你沒完!我迴去之後必然在天子麵前奏你一本!”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