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筱睜開眼睛,轉頭看去,發現竟是陳公子正站在不遠處,手中也拿著幾個包子,臉上帶著詫異的笑容。


    “陳兄,你怎麽也來這裏?”朱筱有些驚訝,但隨即笑道,“看來我們今天都想著要隨性一迴。”


    陳公子笑著走過來,在朱筱對麵坐下:“是啊,我早晨出來散步,聞到這股香氣,實在忍不住,就買了幾個包子。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你。笑意更深:“看來美味是有魔力的,連我們這樣的人也無法抗拒。然後繼續各自品嚐著手中的包子。包子雖小,但帶來的滿足感卻是巨大的。朱筱感到內心的那股輕鬆愈發明顯,他找到了久違的那份簡單與純粹。


    “朱兄,你平日裏太忙了,像今天這樣隨性而為的機會不多吧?”陳公子輕聲問道,眼中帶著一絲關切。


    朱筱點了點頭,緩緩說道:“是啊,平日裏總是事務纏身,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可是今天,我突然想通了,有時候真的需要放鬆一下,給自己一點自由。”


    陳公子微笑著點頭:“你能這麽想,我真替你高興。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時光,才能更好地麵對未來的挑戰。”


    朱筱感到心中一陣暖意,他知道,自己確實需要更多這樣的時刻,不再總是被責任和壓力所困擾。他將手中的包子咬下最後一口,心中那股沉重感似乎也隨之完全散去。


    “陳兄,今天的包子真是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朱筱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輕鬆,“有時候,簡單的事情真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眼中帶著欣慰:“朱兄,快樂不一定要來自大事,有時候,平凡的小事反而更能觸動人心。感到心中那股壓力似乎徹底被釋放了。他知道,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他已經找到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式,去應對這些挑戰。無論是一個肉包子,還是一次隨性的出行,都能讓他在壓力中找到片刻的寧靜與滿足。


    吃完包子,朱筱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感受到一股久違的輕鬆。他知道,今天的這個早晨將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更加從容、更加自在的開始。


    “陳兄,我們該迴去了。”朱筱轉頭對陳公子說道,語氣中滿是輕鬆與滿足。


    朱筱從小便聰明過人,性格沉穩,極具韌性。在朱元璋的政策下,大明初期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各種製度逐漸完善,天下百姓也因戰亂後的安定生活而滿懷憧憬。然而,朱筱的家族雖有軍功,卻並未因此而顯貴,父親朱忠對兒子要求極嚴,不允許他因家中微薄的功勳而產生任何驕傲之心。


    在朱筱十歲那年,他隨父親第一次進入南京,這座大明帝國的新都城讓他大開眼界。南京城氣勢恢宏,宮殿層層疊疊,巍峨壯麗,街道上人流如織,百業興旺。朱筱對這些繁華景象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隱隱的壓力。父親在城中的時間並不長,很快便因邊疆事務返迴軍中,但這次短暫的入城經曆深深地印在了朱筱的心中。


    隨著年歲的增長,朱筱的學識漸漸豐富,他不僅研讀了儒家經典,還對軍事、農政、法治等多方麵表現出濃厚興趣。朱忠雖希望兒子未來能出人頭地,但也從不偏廢文武兩道。他要求朱筱既要能文,又要善武。於是,朱筱在書本與武場之間來迴穿梭,日複一日,絲毫不敢懈怠。


    十五歲那年,朱筱終於有了更近距離接觸朱元璋的機會。那是在一次大規模的閱兵儀式上,朱元璋巡視軍營,朱忠因在邊疆立功,特被召迴京城參與這次閱兵。朱筱跟隨父親來到軍營,親眼目睹了這位開國皇帝的威嚴風采。


    朱元璋年過五旬,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盡顯一代天子的氣度。他巡視軍隊時,言語不多,但每一句都帶有莫大的權威,令在場的將士們心生敬畏。朱筱在一旁默默觀察,心中卻有諸多疑問。他暗自揣測,這位統一天下的帝王是否真的如傳聞般嚴厲無情?又或是,他隻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定而不得不如此?


    閱兵結束後,朱忠帶著朱筱拜見了朱元璋。朱元璋對朱忠的軍功表示了肯定,隨後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朱筱。他問道:“這便是你的兒子嗎?”


    朱忠恭敬地迴答:“正是,微臣的犬子朱筱。”


    朱元璋看了朱筱一眼,微微點頭,說道:“眉宇間倒有幾分聰明勁,今後好好讀書,不要荒廢了。”朱筱忙跪下叩頭,感激萬分。這一麵之緣雖短暫,卻讓朱筱對朱元璋的印象更加深刻。


    此後幾年,朱筱隨著年紀的增長,見識也逐漸增廣。他漸漸意識到,朱元璋的治國之道實非尋常。大明初立,內外不穩,朱元璋不僅要麵對北方的殘餘勢力,還要時刻提防國內的叛亂和各地的豪強。因此,他的統治風格才如此嚴苛,不容任何閃失。


    然而,朱元璋的治國手段並非隻靠鐵腕與高壓。在他的統治下,大明百姓逐漸恢複了安定的生活,農業得到了恢複和發展,戶籍製度的推行使得國家的稅收更加規範,而明初的法治建設也頗有成效。朱筱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這些治國方略,心中對朱元璋的敬佩也在日益加深。


    大約在朱筱二十歲時,他的父親因年邁逐漸退居二線。朱筱自知自己肩負重任,便決意投身於國家的建設中。他選擇了科舉之路,這不僅是實現自身抱負的途徑,也是他為家族爭光的唯一出路。科舉之路漫長而艱辛,然而,朱筱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勉,最終在鄉試中嶄露頭角。


    在科舉考試期間,朱筱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有誌青年,對國家的未來充滿理想與抱負。尤其是一位名叫李茂的書生,與朱筱誌趣相投,二人很快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十歲科舉狀元,朝廷震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肉末雙絲的墨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肉末雙絲的墨長安並收藏大明:十歲科舉狀元,朝廷震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