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這你就不懂了,在中國古代的天文學記錄中,早在漢代,就有關於北鬥九星的記載,漢代的《雲笈七簽》卷二十四《北鬥九星職位總主》記載,‘夫九星者,實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宗淵也。故天有九炁則以九星為其靈紐,地有九州則以九星為其神主,人有九孔則以九星為其命府,陰陽九宮則以九星為其門戶,五嶽四海則以九星為其淵府。’指出北鬥九星統禦天地萬物,實為紫微大帝在星空的化身。而在中國傳統的道家中,一直尊北鬥為九星,《雲笈七簽》卷二十四《總說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樞,魂神鬥次;第二星名曰天璿,魂神鬥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精鬥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精鬥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鬥次行;第六星名曰闓陽,魄靈鬥次行;第七星名曰搖光。緊接著在《雲笈七簽·日月星辰部》說道‘北鬥九星,七見二隱,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即上述七星再加二隱星,即為北鬥九星。第一隱星名曰輔星,乃洞明星之魂精,其性陽明也;第二隱星名曰弼星,乃隱元星之魂明,其性空靈也。此二隱星,上扶天意,下度迷津。所以,在中國從古就有‘北鬥九星七顯二隱’的說法,我們能見到的北鬥七星是顯星,還有兩顆隱星肉眼無法看見,一旦九星共顯,則意味著帝星顯現。”小枝說得津津有味,連自己都陶醉了。


    “你怎麽知道北鬥九星的這麽多來曆?”我感到非常詫異,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中小枝都是背書很差的,沒想到剛才旁征博引居然能大段大段地倒背如流出來,令我咋舌。


    “我也是現學現賣嘛。去年十月份,林教授曾帶我們去湖北武漢考察那裏的名勝古跡,在武漢市漢口黃浦路段有一個古德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禪寺,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與一般的禪寺沒有多大的區別,雖然名不經傳,但有一點確實在國內獨一無二的,也是最具有學術價值和考古價值的,那就是與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最為不同的是它的頂部,上麵有大小佛塔共九座,這與中國道教的北鬥九星七顯二隱的說法暗合。站在地麵上,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塔頂,隻能看到七座,有兩座總是看不到的。九座佛塔的塔刹,很像風向標,在中國塔文化中獨樹一幟。當我和同學們站在下麵看時,確實如導遊所說,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塔頂,隻能看到七座,有兩座總是看不到的,是不是很玄奇,當時我們就很好奇,林教授就說這意寓中國古代的北鬥九星七顯二隱,要我們迴去自己看道家的《雲笈七簽》和修真圖,自己找答案,那時候我們可好奇了,一迴去就到處翻了起來,那時總夢想著這裏麵是不是會蘊藏著一個什麽驚世的秘密,相關的文獻都能倒背如流,所以現在還記得點,想不到如今竟然派上了用場。”


    “真的假的?不會是古人杜撰的神話故事吧。”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當然不是,你不信以後有機會百度一下,關於北鬥九星的文獻多不勝數,而且,中國還有一個關於北鬥九星遠古記錄,很有可能證實北鬥就是九星,你知道是什麽嗎?”


    見我直搖頭,小枝賣完關子,又娓娓道來,“在位於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鄭市、新密市三市交界的伏牛山餘脈處,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山叫做具茨山,相傳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修德振兵,統一華夏的地方,據眾多文獻記載,黃帝活動的中心地域就在具茨山。在1988年,一個叫劉俊傑的年輕攝影家在具茨山采風時,無意發現了曆史年代不明的大規模岩畫、石質城堡遺址和東方巨石文化,這一係列的神秘符號有些類似現在的棋盤,有些類似甲骨文,有單個的符號,也有類似書法的成串題字,還有成行成篇的,以點、圓和幾何圖形組合居多,有些幾何圖形和古代布陣圖十分相似。而這一發現一經公布,立刻引發了考古學界和曆史學界的大震動,專家考證這些神秘的石刻符號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錄,距今大約有8000年曆史。就在這些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化符號裏,就有一副關於上古時期傳說中的北鬥九星圖。所以,北鬥九星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照你所說,這靈界圖就是暗合北鬥九星七顯二隱之意,這狐狸和狼的圖形就寓意著兩顆隱星,其他七個圖形就是北鬥九星的七個顯星。這張圖就是找尋幽冥雪穀的地圖。”高大爺捋了捋思緒。


    “高大爺您說的不錯,真正的幽冥雪穀應該就在最後一顆顯星和兩顆隱星構成的三角中,隻要我們按照靈界圖所指的方位走,每到一處,自然會有相應的圖標,順著圖標我們就能找到幽冥雪穀。”


    “有一點我不是很明白,靈界圖按理說是血狼族的占星師留下來的,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們中國上古神話裏的神獸,兩個完全迥異的國度,為什麽他們會選擇這些圖騰符號呢?按照我的理解,不是一個民族,不是一個文化,文化習俗和圖騰信仰都不一樣,何況櫻國還生存在異界裏,甚至都不在一個土地上,為什麽要用這些圖騰呢?”


    小枝聽我說完,也沉思了片刻,突然若有所得,緩緩分析開來,“我覺得既然曾經櫻國也生存在這片土地裏,那麽他們接觸的東西和我們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就拿星象來說,同樣是站在東北的土地上看星星,看到的應該沒有多大區別吧,因為那都是客觀的存在,不同的應該是主觀的解讀。剛才你的話提醒了我,靈界圖既然是血狼族占星師留下的,所以它必定和星象有關,這更證明了我的推斷,這靈界圖就是以北鬥星來寓意地圖。至於為什麽要用這幾種神物來象征,據我所知,這些中國的上古神獸都寓意著長壽和永生。在道家經典的修真圖中,青龍寓意肝,白虎寓意肺,朱雀寓意心,玄武寓意膽,神鳳寓意脾,靈鹿寓意腎,麒麟雖然在修真圖裏沒有明言,但麒麟送子,代表血脈延續,寓意精氣。以這七物指代人的五髒六腑,就是期望能長壽和永生之意。這裏麵,青龍和玄武都寓意著長壽永生,而鳳凰涅槃和麒麟化騰都寓意著重生。我記得血狼族關於天狼星的傳說中,他們一直期望赤燨重生,這些圖騰符號可能寄予了這樣的希望。同時北鬥九星就有統禦天地萬物的含義,九星共顯,帝星顯現,天下大變。以北鬥九星為圖,我想這也很可能寄予著他們希望赤燨重生,成為統治宇宙的帝王的期望。而且我分析,之所以要用這些神獸做為標記,主要是因為你。”


    “因為我?為什麽?”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到頭。


    “因為這幅靈界圖其實就是留給你的,你就是那個末世預言中能終結這糾結千年恩怨的人,你生活在這個世界,生活在中國,所以這個靈界圖的圖騰圖形自然要你能看得懂才行,給你整個古埃及或者古巴比倫的,我想我們誰都無能為力了,這也算是入鄉隨俗吧,你在中國,自然這張靈界圖要中國化了,我是這樣想的。”


    “嗬嗬,你這麽一說,我倒成了被命運主宰的人了,可悲啊!如果照你這麽說,這張圖是因為我才中國化,那麽就是要我能看得懂,找得到,換句話說,無論如何,我都會找到幽冥雪穀的,因為這些都冥冥中被注定了的,是嗎?”


    “可以這麽說,因此我覺得如果我分析的是正確的,我們就能找得到那裏。”


    “好,既然能說得通,寧可信其有,事不宜遲,我們出發。”說完,收好靈界圖,便開始繼續趕路,心裏也有了期望。


    一路走去,正如小枝所料,按照北鬥七星的間距折算,高大爺帶著我們每到一處星位轉彎處,我們就能在附近找到與靈界圖上所對應的圖騰圖形,再根據北鬥七星的方位走勢,從天樞到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再到搖光,整整走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長途跋涉這麽長時間,感覺就像紅軍當年爬雪山過草地一般,苦不堪言,又冷又累又餓,全身疲憊到了極點。急切地盼望著能找個洞穴生一堆篝火烤著火吃點熱食。


    當我們來到最後一站有著麒麟圖案的搖光段時,二萬五千裏長征終於走完了,雖然還不知道幽冥雪穀在哪,但按照北鬥九星的方位圖,肯定是在開陽與搖光同左輔與右弼四星相圍中間。從北鬥七星的頭一直走到尾,精疲力盡,隻想好好休息休息,幽冥雪穀的事等到明天再說吧。


    迴首這一路上遭遇的種種潛在的危險和驚心動魄的場麵,現在心還在撲哧撲哧地跳,要不是有高大爺帶路,這原始林海中潛藏的野獸隨時可能置我們於死地,要是沒有高大爺,我和小枝絕對不可能活著走到這裏,這時不禁佩服奶奶的高明。高大爺在我和小枝休息時,帶著老黃狗四處打探晚間歇息的地點去了,奔波了一天,興奮的老黃狗也蔫了,耷拉著腦袋。不一會兒,高大爺趕迴來,說前方有個穀口,裏麵應該有洞穴可以過夜,但不知道有沒有熊和狼,要小心為妙。


    蹣跚著穿過林海,一片雪原前方,一個小山穀映入眼前,望著這寧靜的雪穀,傍晚的雪光刺得我的雙眼有些恍惚,我驀然間覺得這裏好熟悉好熟悉,似乎曾經來過這裏,突然,我看見前方一個一身白衣的仙女輕盈快樂地向我跑來,仔細一看,竟是靈兒,一股狂喜湧上心頭,我忙伸開雙臂迎接,而就在這時,另一張熟悉的臉忽然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是小枝!我猛地清醒過來,原來又是幻覺,看著小枝那壞壞的偷笑我尷尬極了,忙岔開話題,“這地方我夢裏來過,我記得爺爺當年來海林找那隻白狐,他們就是在這裏相會的,我記得這裏。”


    當我們漸漸靠近山穀時,高大爺握緊了獵槍,我也抽出了柴刀,將小枝護在身後,小心翼翼地向山穀的洞口走去。正當我們快接近洞口時,老黃狗好像發現了什麽,毛一豎,嘴一齜,就要對著洞口吠叫,高大爺忙做個手勢讓老黃狗安靜下來,老狗就是老狗,通人性,嗚咽著忍住了沒叫,像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一般目不轉睛地盯著洞口。


    “有情況!”高大爺向我和小枝做了個手勢,示意我們停下來,他上前打探打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狐之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未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未名並收藏白狐之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