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西陵收降將
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 作者:七搭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步闡通過觀察和分析迅速洞察到東吳部隊的致命缺陷:新兵缺乏實戰經驗,尤其在協同作戰方麵存在巨大差距。
這種問題在普通戰鬥中或許並不顯著,但一旦涉及到複雜的戰術配合,便會暴露出嚴重後果。
為了盡早趕迴西陵城,步闡果斷采取了一種超乎尋常、令人費解的戰略部署。
他竟然命令原本就兵力不足的己方軍隊,不但沒有集中力量防守,反倒將一部分士兵分散成五條支路,主動發起進攻。
如此出人意料的戰術安排,使得東吳的指揮將領們驚愕不已,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步闡所追求的正是利用對手這短暫的困惑與遲疑。
正當東吳的軍隊陷入混亂,難以有效地組織抵禦來自各方的襲擊時,步闡親自率領著一千多名精銳士卒,從中路突破東吳的包圍網,徑直朝著西陵的方向猛衝過去。
待到東吳的指揮官如夢初醒,企圖阻止步闡的突圍行動時,已然錯失良機,為時已晚。此時此刻,步闡及其麾下的勇士們早已突出重圍遠去,消失在茫茫戰陣之中。
東吳的指揮官此刻終於迴過神來,意識到情況不妙。他急忙下令,一方麵命令軍隊加緊圍攻剩餘的步闡部隊,另一方麵則分出部分兵力,全力追擊逃跑的步闡。
與此同時,步闡的攻擊部隊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他們原本信心滿滿地準備發起主動進攻,但萬萬沒有想到身為主將的步闡竟然會率先逃離戰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些士兵們感到困惑和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失去了主將的統一指揮,剩下的西陵兵本能地開始向彼此靠攏,試圖集結力量抵禦東吳的圍攻。然而,麵對數倍於己的強大敵軍,他們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在這種絕境之下,西陵兵們深知自己生還的希望渺茫,但仍然咬牙堅持,準備做最後的抵抗。
而此時的步闡已經無暇顧及其他,他的腦海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必須盡快趕迴西陵城。對他來說,西陵城是他最後的防線,也是他保命的關鍵所在。因此,他拚命狂奔,不敢有絲毫停歇,一心隻想盡快擺脫身後緊追不舍的敵人。
經過一路突圍,步闡率領著所剩的幾百名殘兵敗將們抵達了西陵城下。這一路上,他們曆經無數艱險,不斷地拋棄那些負責斷後的部隊,隻為了能夠保住一線生機。
望著眼前熟悉而堅固的西陵城牆,步闡心中那塊一直高懸不下的巨石終於落地。
迴想起當初接到東吳君主孫皓的旨令,要求自己前往國都述職時,內心的掙紮與矛盾至今仍曆曆在目。在深思熟慮良久後,他最終還是決定遵循大哥臨終前的遺言,選擇向蜀漢投降。
其實投降的條件並不複雜,隻是要求西陵歸入蜀漢的版圖,但同時也要保證他步闡在西陵地區的統治地位不變。畢竟,西陵城已被步家精心經營多年,這裏傾注了他們太多心血和期望,無論如何,步闡都無法輕言舍棄。
此刻站在西陵城下,步闡感慨萬千。他深知這場投降意味著什麽——從此以後,他將背負罵名,成為東吳的叛徒;但另一方麵,這樣做或許也是保護家族利益、謀求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如今東吳來襲,形勢危急,他步闡必定將成為東吳攻擊的最優先目標,此刻,他當務之急便是以最快速度趕迴西陵城,並全力組織城中的防禦工事。
盡管此番隨他歸來的僅有其所率一萬西陵軍中的區區數百人,但好在西陵城中尚有兩千餘名留守士兵可供調遣。隻要能持續招募新軍、強化防禦設施,憑借步家經營多年的根基,西陵城應當仍可抵禦住敵人一段時日。
此時,西陵城守軍見是自家城主步闡歸來,急忙開啟城門,恭迎其入城。
步闡此刻心急如焚,根本無暇顧及那些早已精疲力竭、渾身浴血的士兵們。他心急火燎地趕迴帥府,一心想著如何為接下來的防禦戰製定出有效的戰略部署。
畢竟眼下敵我雙方軍力懸殊巨大,他所能仰仗的也唯有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戰鬥經驗以及所剩無幾的殘兵罷了。
然而,當步闡急匆匆踏入帥府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驚愕不已——隻見正中央的座位上赫然端坐著一名年輕小將!
步闡心頭一緊,難道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裏發生了一場宮廷政變?可環顧四周,那些士兵們仍舊對自己恭敬有加,絲毫沒有表現出異樣,似乎並不像已經失去兵權的模樣。
待步闡走近一看,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上位者竟然是諸葛京!眾所周知,諸葛氏兄弟一直深得劉複興信任,乃其左膀右臂。此番諸葛京突然現身帥府,想必一定是主公劉複興有所授意吧。
步闡哪裏知道諸葛京此番前來就是要徹底將步闡降服的。
諸葛京一見步闡踏入營帳,便急忙站起身來,迎上前去,拱手施禮道:“步闡將軍,您總算是及時趕迴營中,一路奔波勞累,實在辛苦!”
步闡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還禮說道:“諸葛將軍言重了,身為臣子理應為陛下分憂解難,這點辛勞算不了什麽。”
待二人寒暄完畢,各自落坐後,諸葛京很自然地將剛才自己坐著的主位讓給了步闡。
坐穩身形後,諸葛京接著說道:“適才聽聞江東那些無恥之徒竟然再度違背盟約,暗中向我大漢發難,下官特地帶兵前來增援。”
他這一番話,讓步闡心中略感不快,要知道步闡此前亦曾效命於東吳,如今雖已歸順蜀漢,但聽到“江東鼠輩”這樣的稱唿,難免還是覺得有些刺耳。
不過,步闡並未表露出來,而是順著諸葛京的話迴應道:“唉,確實如此,誰能料到陸抗竟會突然率軍來襲。”
諸葛京似乎沒有察覺到步闡情緒上的細微變化,繼續追問:“可是將軍此次歸來,為何身邊僅帶有區區數百人呢?”
步闡無奈地歎口氣,答道:“說來慚愧,陸抗這廝不知從何處調集了五萬新軍,於我軍返迴西陵途中設伏。這場惡戰打得異常慘烈,屬下曆經千辛萬苦方才得以脫身逃迴。”
諸葛京聞言,眉頭微皺,追問道:“既然形勢如此嚴峻,不知步闡將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打算?”
這種問題在普通戰鬥中或許並不顯著,但一旦涉及到複雜的戰術配合,便會暴露出嚴重後果。
為了盡早趕迴西陵城,步闡果斷采取了一種超乎尋常、令人費解的戰略部署。
他竟然命令原本就兵力不足的己方軍隊,不但沒有集中力量防守,反倒將一部分士兵分散成五條支路,主動發起進攻。
如此出人意料的戰術安排,使得東吳的指揮將領們驚愕不已,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步闡所追求的正是利用對手這短暫的困惑與遲疑。
正當東吳的軍隊陷入混亂,難以有效地組織抵禦來自各方的襲擊時,步闡親自率領著一千多名精銳士卒,從中路突破東吳的包圍網,徑直朝著西陵的方向猛衝過去。
待到東吳的指揮官如夢初醒,企圖阻止步闡的突圍行動時,已然錯失良機,為時已晚。此時此刻,步闡及其麾下的勇士們早已突出重圍遠去,消失在茫茫戰陣之中。
東吳的指揮官此刻終於迴過神來,意識到情況不妙。他急忙下令,一方麵命令軍隊加緊圍攻剩餘的步闡部隊,另一方麵則分出部分兵力,全力追擊逃跑的步闡。
與此同時,步闡的攻擊部隊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他們原本信心滿滿地準備發起主動進攻,但萬萬沒有想到身為主將的步闡竟然會率先逃離戰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些士兵們感到困惑和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失去了主將的統一指揮,剩下的西陵兵本能地開始向彼此靠攏,試圖集結力量抵禦東吳的圍攻。然而,麵對數倍於己的強大敵軍,他們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在這種絕境之下,西陵兵們深知自己生還的希望渺茫,但仍然咬牙堅持,準備做最後的抵抗。
而此時的步闡已經無暇顧及其他,他的腦海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必須盡快趕迴西陵城。對他來說,西陵城是他最後的防線,也是他保命的關鍵所在。因此,他拚命狂奔,不敢有絲毫停歇,一心隻想盡快擺脫身後緊追不舍的敵人。
經過一路突圍,步闡率領著所剩的幾百名殘兵敗將們抵達了西陵城下。這一路上,他們曆經無數艱險,不斷地拋棄那些負責斷後的部隊,隻為了能夠保住一線生機。
望著眼前熟悉而堅固的西陵城牆,步闡心中那塊一直高懸不下的巨石終於落地。
迴想起當初接到東吳君主孫皓的旨令,要求自己前往國都述職時,內心的掙紮與矛盾至今仍曆曆在目。在深思熟慮良久後,他最終還是決定遵循大哥臨終前的遺言,選擇向蜀漢投降。
其實投降的條件並不複雜,隻是要求西陵歸入蜀漢的版圖,但同時也要保證他步闡在西陵地區的統治地位不變。畢竟,西陵城已被步家精心經營多年,這裏傾注了他們太多心血和期望,無論如何,步闡都無法輕言舍棄。
此刻站在西陵城下,步闡感慨萬千。他深知這場投降意味著什麽——從此以後,他將背負罵名,成為東吳的叛徒;但另一方麵,這樣做或許也是保護家族利益、謀求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如今東吳來襲,形勢危急,他步闡必定將成為東吳攻擊的最優先目標,此刻,他當務之急便是以最快速度趕迴西陵城,並全力組織城中的防禦工事。
盡管此番隨他歸來的僅有其所率一萬西陵軍中的區區數百人,但好在西陵城中尚有兩千餘名留守士兵可供調遣。隻要能持續招募新軍、強化防禦設施,憑借步家經營多年的根基,西陵城應當仍可抵禦住敵人一段時日。
此時,西陵城守軍見是自家城主步闡歸來,急忙開啟城門,恭迎其入城。
步闡此刻心急如焚,根本無暇顧及那些早已精疲力竭、渾身浴血的士兵們。他心急火燎地趕迴帥府,一心想著如何為接下來的防禦戰製定出有效的戰略部署。
畢竟眼下敵我雙方軍力懸殊巨大,他所能仰仗的也唯有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戰鬥經驗以及所剩無幾的殘兵罷了。
然而,當步闡急匆匆踏入帥府時,眼前的一幕讓他驚愕不已——隻見正中央的座位上赫然端坐著一名年輕小將!
步闡心頭一緊,難道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裏發生了一場宮廷政變?可環顧四周,那些士兵們仍舊對自己恭敬有加,絲毫沒有表現出異樣,似乎並不像已經失去兵權的模樣。
待步闡走近一看,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上位者竟然是諸葛京!眾所周知,諸葛氏兄弟一直深得劉複興信任,乃其左膀右臂。此番諸葛京突然現身帥府,想必一定是主公劉複興有所授意吧。
步闡哪裏知道諸葛京此番前來就是要徹底將步闡降服的。
諸葛京一見步闡踏入營帳,便急忙站起身來,迎上前去,拱手施禮道:“步闡將軍,您總算是及時趕迴營中,一路奔波勞累,實在辛苦!”
步闡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還禮說道:“諸葛將軍言重了,身為臣子理應為陛下分憂解難,這點辛勞算不了什麽。”
待二人寒暄完畢,各自落坐後,諸葛京很自然地將剛才自己坐著的主位讓給了步闡。
坐穩身形後,諸葛京接著說道:“適才聽聞江東那些無恥之徒竟然再度違背盟約,暗中向我大漢發難,下官特地帶兵前來增援。”
他這一番話,讓步闡心中略感不快,要知道步闡此前亦曾效命於東吳,如今雖已歸順蜀漢,但聽到“江東鼠輩”這樣的稱唿,難免還是覺得有些刺耳。
不過,步闡並未表露出來,而是順著諸葛京的話迴應道:“唉,確實如此,誰能料到陸抗竟會突然率軍來襲。”
諸葛京似乎沒有察覺到步闡情緒上的細微變化,繼續追問:“可是將軍此次歸來,為何身邊僅帶有區區數百人呢?”
步闡無奈地歎口氣,答道:“說來慚愧,陸抗這廝不知從何處調集了五萬新軍,於我軍返迴西陵途中設伏。這場惡戰打得異常慘烈,屬下曆經千辛萬苦方才得以脫身逃迴。”
諸葛京聞言,眉頭微皺,追問道:“既然形勢如此嚴峻,不知步闡將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