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7年夏,揚州地區很快流傳起一首童謠:


    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


    壓力之下欲掙脫,力爭逃出重壓途。


    將軍力挽狂瀾時,一舉翻雲覆雨天。


    暗中謀劃等時機,大石重壓終能離。


    解困之後顯身手,謀心秘密藏不深。


    靜觀曆史逐流轉,留下佳話永流傳。


    這個童謠才是壽春攻防戰的第一波攻擊,遠遠在東吳的軍隊出發之前,攻擊就已經開始了。


    這首童謠在揚州地區迅速傳播開來,人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首童謠的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讓人不禁心生疑慮。


    揚州地區本來童謠就多,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但是當東吳的軍隊開始進攻的時候,這首童謠的威力就開始展現出來了。


    開戰前吳國右大司馬丁奉,就不停的在收集揚州地區關於這首童謠的傳唱度,並開始不斷的增加人手助力。


    直到軍隊開拔之後,才從探子的迴報中得知監軍王琛應該已經聽到童謠了。


    當吳國右大司馬丁奉開始按照戰略規劃中寫的那樣,給石苞寫信的時候,突然覺得不寒而栗。


    如果陸抗那小子沒有撒謊的話,這個戰略可是蜀漢那邊提出來的啊。


    能夠想出這種戰略來的人,對人性的把控太精準了,以後蜀漢將成為東吳的心腹大患。


    在得知這首童謠已經有了很高的傳唱度之後,吳國右大司馬丁奉便修書一封,如此這般,借機離間石苞。


    他在信中提及了之前和石苞商量攻打揚州的事,然後接應石苞將軍反叛出西晉。


    丁奉按照“約定”領大軍北出,作出接應石苞的態勢。而石苞將軍則按照“約定”堅守不出,等待時機謀反。


    然而,這封信“不幸”被晉國方麵獲取。


    而此時,石苞探聽吳軍行動,不敢怠慢,連忙修築圍壘遏製水流,防禦吳軍進攻。


    童謠的傳播讓監軍王琛敏銳地察覺到了石苞的不尋常舉動。


    他一直在尋找石苞的把柄,而這首童謠的出現,無疑為他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王琛仔細研究了童謠和截獲的情報,發現其中的關聯十分緊密。


    他深信這是石苞謀反的先兆,於是密表晉武帝司馬炎,告發石苞要謀反。


    王琛在密表中詳細地解釋了童謠的含義,指出大石就是指石苞,大馬就是指皇帝司馬炎。


    大石壓大馬,就是石苞要造反之象。


    石苞築壘遏水的行為是要效仿當年的諸葛誕據城自守,招徠吳寇。吳人信件就是直接證據。


    王琛在表中語氣懇切,請求司馬炎立即采取措施,以防石苞謀反。


    同時,東吳又確如所截獲的密報中那樣,進入進攻態勢。


    司馬炎在收到王琛的密報後,震驚不已。


    他對石苞一直心存疑慮,而這封密報更是讓他堅信石苞有謀反之心。


    然而,他也明白,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將石苞定罪。於是,他決定先暗中調查石苞的動向,尋找更多的證據。


    司馬炎的臉色變得陰沉,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對謀臣羊祜說道:“吳軍行動,與石苞相唿應,難道是石苞真的有反心嗎?”


    羊祜深知這是吳人的奸計,石苞沒有反心。他試圖說服司馬炎,但司馬炎還是有所懷疑。


    司馬炎還是有所懷疑。恰好此時征召石苞之子石喬擔任尚書郎,石喬許久不來報到。這加深了司馬炎的猜忌,認定石苞要造反。


    於是下詔免除石苞官職。為以防不測,派遣太尉司馬望統軍征討。


    在司馬炎的授意下,監軍王琛開始密切監視石苞的一舉一動。


    監軍王琛派出密探,深入石苞的軍營,搜集證據。


    同時,他也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脈,搜集更多關於石苞的情報。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王琛發現石苞確實有一些不尋常的舉動。


    他與手下將領關係密切,收到所轄之處居民的愛戴,同時似乎在策劃著什麽。


    而且,他還發現石苞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有不少士兵對他忠心耿耿。


    這讓司馬炎感到了巨大的危脅,情況和諸葛誕當初謀反時的情況那是一模一樣啊。


    所以不出意外的,除了石苞和王琛被劉複興算計了,連司馬炎也沒能逃出。


    畢竟劉複興已經算計司馬炎好多次了。


    司馬炎為防萬一還是召迴了石苞,免除了他的官職。


    石苞見狀自知被疑,憂心忡忡,卻也無計可施,自古以來自證清白本來就是最難的事。


    更何況東吳不過是給了借口,真正想冤枉他的就是他的監軍,本來應該為你澄清誤會的人,卻是冤枉你的主要人員,你已經無法自證清白了。


    臨戰換帥,兵家所忌。


    劉複興的戰略讓吳國成功取得先手機會。


    當然了,在這場戰役裏最慘的還輪不到他石苞。


    最慘的是,司馬炎召迴石苞之後,為解壽春之急。


    敕令琅琊王司馬伷從下邳發兵向壽春,和司馬望在壽春會合。


    司馬伷深知這個新主公喜怒無常,接到命令後便匆匆從下邳奔向壽春,結果卻被陸抗偷襲了。


    這時下邳城內不過三千老弱病殘之兵,就是這樣,陸抗為了盡快攻下城池仍然付出了一萬五千人傷亡,近萬人死亡的代價,可見在三國時期攻城戰就是每個進攻部隊的噩夢。


    這也是諸葛亮北伐始終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司馬炎反應到是也很快了,立刻又敕令琅琊王司馬伷立刻迴援。


    於是,這隻不停的在趕路的西晉兵馬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琅琊王司馬伷率領三萬兵馬被東吳伏擊了。還好西晉還占有兵力優勢,東吳的伏兵隻有不到兩萬人。


    琅琊王司馬伷指揮軍隊對伏擊的東吳軍隊進行反包圍,就在即將成功之時,他的後衛部隊卻被暗夜迴兵的陸抗偷襲了。


    司馬伷忙著指揮應對,卻沒注意到身後的危險,讓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攻擊會來自西晉境內,根本就沒在這個方向布置防守。


    雖然他知道有隻東吳的部隊孤軍深入奔襲下邳,可是他萬萬不會想到,這支部隊的目標根本就是不是下邳而是他琅琊王司馬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搭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搭八並收藏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