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平原戲魏軍
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 作者:七搭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開始,文鴦也想在平原追上一直在到處亂闖的劉複興部隊。
可是他很快就發現,一來這支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不容易統一指揮,二來他三萬人需要的補給,和劉複興三千人所需要的補給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後勤補給不斷被騷擾之後,文鴦明白再這樣下去他的部隊就會被一點一點的蠶食掉。
那麽文鴦就隻能反過來思考,如果不能追上劉複興的部隊,那麽就隻好推斷出劉複興在結束了這不停的平原街溜子生活之後,會去向什麽地方,就在那等他不就好了,還能以逸待勞。
於是在西進隴右,和東取長安之間,文鴦選擇的在去長安的路上截擊劉複興的部隊。
平原之上根本找不到可以適合伏擊的切合地點,文鴦隻得命令斥候部隊盡可能範圍廣的打探消息。
終於在不斷搜索兩天後發現了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部隊,文鴦很快判斷出了這是接應劉複興的部隊。
於是文鴦命令部隊在相隔十幾裏地的方向上,偷偷跟隨這支部隊。
作為三國後期以武勇而著名的文鴦對他這次用智謀發現敵人蹤跡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得意洋洋的追蹤著。
待前方斥候部隊傳來消息,接應部隊已經與劉複興的部隊匯合,現在兩支部隊正在休整期間。
正是發動突襲的最佳時機,於是,文鴦命令部隊急速前進,要在對方的巡邏部隊發現蹤跡之前盡可能多的貼近劉複興的部隊。
文鴦一邊趕路,一邊幻想著,憑借自己的武勇可以一舉突破敵陣,活捉劉複興。從而可以憑借這次的功績躋身朝堂之上的核心圈層。
不得不說,他想的有點多。
然而讓文鴦沒想到的是,劉複興早就算準了文鴦會這麽想。
道理也是非常的簡單,當年文欽、鴦父子,起兵反叛司馬家,逼的司馬師在眼疾嚴重的情況下親征淮南叛亂。
並且由文鴦夜襲魏軍大營最終導致司馬師眼疾複發。也就是說司馬師等於是間接的死於文鴦之手,不過後來司馬昭為了擾亂諸葛誕軍心收留文鴦兄弟二人並加以官職。
司馬家都不會忘掉是文鴦間接的害死了司馬師這件事。
不管文鴦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擠進已是權傾朝野的司馬家勢力的核心圈,更有甚者,你越是勇猛,越能讓司馬家迴憶起當初是怎麽害死了司馬師的事情來。
當得知是由文鴦領三萬人馬來援助雍州,劉複興就已經想到了,他的這個戰法裏,最想來要他命的非文鴦莫屬。
即使在文鴦等著劉複興的時候,劉複興也在等著文鴦。
眼見已經能在視線中看到蜀漢的部隊,文鴦心中一陣興奮,不由的加快步伐催促胯下戰馬,加速向前。
文鴦的部隊由三千騎兵與兩萬多步兵組成,他這一加快速度導致身後的步兵更加的無法跟上他的步伐。
文鴦也不懼怕,當年他獨自一人就敢闖司馬師大營,根本就沒在意後麵的部隊是否跟的上。
“漢王哪裏跑?本將等你好久了。”文鴦舉槍直指前方,大喊道。
尷尬的是,他話還沒說出口,就看見蜀漢的部隊早就開拔了。
見自己喊的半天喊了個寂寞,文鴦惱怒異常,開始用力催促戰馬全速追擊。
追擊的的速度越快,魏軍的陣型也就越亂。不一會騎兵陣營就和步兵陣營完全分離了。
文鴦一人帶著數百親兵在前麵狂追,騎兵陣型也開始分層,後麵的騎兵還在一邊裝作督促後邊的步兵盡快追上來,一邊慢慢的拉開了和最前方追擊部隊的距離。
雖然雙方一開始還存在著數百米的距離,而文鴦也確實不愧是三國末期第一猛將,很快就拉近了距離。
麵對文鴦這種不要命似的追擊方式,蜀漢軍隊撤離部隊也不得不加快速度,這樣陣型很快也同樣是保持不住了。
這時文鴦內心的興奮情緒正在不斷的上升,作為超級猛將帶領幾百人馬,追擊幾千人,還是懟著對方皇帝後麵猛追。
很快一陣箭雨當空落下,蜀漢的殿後部隊正在用弓箭試圖遲緩文鴦的追擊速度,隻可惜在高速騎馬奔跑之下,箭矢都失了準頭。
文鴦這邊哈哈大笑,“蜀漢小兒,連弓箭都不會用,一會爺爺就追上來教你們。”
但是蜀漢那邊射箭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除了文鴦和他的親兵部隊,其他的部隊都或多或少的放慢了速度。
射箭還擊對於文鴦來說毫無用處,他需要的是盡快追上最前麵的劉複興,後麵這些小嘍囉,射死多少對大局來說也無關痛癢,反而會因為射箭降低了追擊的速度。
於是,文鴦一邊操控著戰馬急速奔馳,一邊持槍注意著是否有箭矢會落到附近。
殿後的鄧忠心道果然是猛將,這樣的情況下還在不斷的縮近距離。大喊道,“文鴦叛賊,休得囂張,讓我鄧忠來會會你。”
鄧忠放慢速度靠近文鴦,論武藝鄧忠那也是後三國時期的名將,還是遠遠不如文鴦,正常交戰的話可能至少會打上十幾個迴話。
文鴦不想被此事拖慢速度,於是全神貫注的觀察著鄧忠的動作,準備一槍把鄧忠刺到馬下。
而讓文鴦想不到的是,鄧忠剛剛靠近他就又立刻加速遠去,根本就沒想著和他交戰。
這麽來迴搞了幾次之後弄的文鴦是氣急敗壞的,大罵道,“你等父子二人皆是反複小賊,居然敢反叛我大魏,還會快快過來送死。”
鄧忠立刻變臉,“那司馬昭殺我全家,我父子才有幸得遇見明主。你敢汙我名聲,還不受死。”
文鴦見鄧忠中了自己的激將之法,正一邊高興,一邊準備想辦法打倒鄧忠。
沒想到鄧忠又故技重施的來了一遍,一靠近就又加速逃開了,“哎,大傻瓜,就不和你打,來打我呀笨蛋。”
氣的文鴦,催馬死追。
可是他很快就發現,一來這支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不容易統一指揮,二來他三萬人需要的補給,和劉複興三千人所需要的補給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在後勤補給不斷被騷擾之後,文鴦明白再這樣下去他的部隊就會被一點一點的蠶食掉。
那麽文鴦就隻能反過來思考,如果不能追上劉複興的部隊,那麽就隻好推斷出劉複興在結束了這不停的平原街溜子生活之後,會去向什麽地方,就在那等他不就好了,還能以逸待勞。
於是在西進隴右,和東取長安之間,文鴦選擇的在去長安的路上截擊劉複興的部隊。
平原之上根本找不到可以適合伏擊的切合地點,文鴦隻得命令斥候部隊盡可能範圍廣的打探消息。
終於在不斷搜索兩天後發現了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部隊,文鴦很快判斷出了這是接應劉複興的部隊。
於是文鴦命令部隊在相隔十幾裏地的方向上,偷偷跟隨這支部隊。
作為三國後期以武勇而著名的文鴦對他這次用智謀發現敵人蹤跡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得意洋洋的追蹤著。
待前方斥候部隊傳來消息,接應部隊已經與劉複興的部隊匯合,現在兩支部隊正在休整期間。
正是發動突襲的最佳時機,於是,文鴦命令部隊急速前進,要在對方的巡邏部隊發現蹤跡之前盡可能多的貼近劉複興的部隊。
文鴦一邊趕路,一邊幻想著,憑借自己的武勇可以一舉突破敵陣,活捉劉複興。從而可以憑借這次的功績躋身朝堂之上的核心圈層。
不得不說,他想的有點多。
然而讓文鴦沒想到的是,劉複興早就算準了文鴦會這麽想。
道理也是非常的簡單,當年文欽、鴦父子,起兵反叛司馬家,逼的司馬師在眼疾嚴重的情況下親征淮南叛亂。
並且由文鴦夜襲魏軍大營最終導致司馬師眼疾複發。也就是說司馬師等於是間接的死於文鴦之手,不過後來司馬昭為了擾亂諸葛誕軍心收留文鴦兄弟二人並加以官職。
司馬家都不會忘掉是文鴦間接的害死了司馬師這件事。
不管文鴦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擠進已是權傾朝野的司馬家勢力的核心圈,更有甚者,你越是勇猛,越能讓司馬家迴憶起當初是怎麽害死了司馬師的事情來。
當得知是由文鴦領三萬人馬來援助雍州,劉複興就已經想到了,他的這個戰法裏,最想來要他命的非文鴦莫屬。
即使在文鴦等著劉複興的時候,劉複興也在等著文鴦。
眼見已經能在視線中看到蜀漢的部隊,文鴦心中一陣興奮,不由的加快步伐催促胯下戰馬,加速向前。
文鴦的部隊由三千騎兵與兩萬多步兵組成,他這一加快速度導致身後的步兵更加的無法跟上他的步伐。
文鴦也不懼怕,當年他獨自一人就敢闖司馬師大營,根本就沒在意後麵的部隊是否跟的上。
“漢王哪裏跑?本將等你好久了。”文鴦舉槍直指前方,大喊道。
尷尬的是,他話還沒說出口,就看見蜀漢的部隊早就開拔了。
見自己喊的半天喊了個寂寞,文鴦惱怒異常,開始用力催促戰馬全速追擊。
追擊的的速度越快,魏軍的陣型也就越亂。不一會騎兵陣營就和步兵陣營完全分離了。
文鴦一人帶著數百親兵在前麵狂追,騎兵陣型也開始分層,後麵的騎兵還在一邊裝作督促後邊的步兵盡快追上來,一邊慢慢的拉開了和最前方追擊部隊的距離。
雖然雙方一開始還存在著數百米的距離,而文鴦也確實不愧是三國末期第一猛將,很快就拉近了距離。
麵對文鴦這種不要命似的追擊方式,蜀漢軍隊撤離部隊也不得不加快速度,這樣陣型很快也同樣是保持不住了。
這時文鴦內心的興奮情緒正在不斷的上升,作為超級猛將帶領幾百人馬,追擊幾千人,還是懟著對方皇帝後麵猛追。
很快一陣箭雨當空落下,蜀漢的殿後部隊正在用弓箭試圖遲緩文鴦的追擊速度,隻可惜在高速騎馬奔跑之下,箭矢都失了準頭。
文鴦這邊哈哈大笑,“蜀漢小兒,連弓箭都不會用,一會爺爺就追上來教你們。”
但是蜀漢那邊射箭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除了文鴦和他的親兵部隊,其他的部隊都或多或少的放慢了速度。
射箭還擊對於文鴦來說毫無用處,他需要的是盡快追上最前麵的劉複興,後麵這些小嘍囉,射死多少對大局來說也無關痛癢,反而會因為射箭降低了追擊的速度。
於是,文鴦一邊操控著戰馬急速奔馳,一邊持槍注意著是否有箭矢會落到附近。
殿後的鄧忠心道果然是猛將,這樣的情況下還在不斷的縮近距離。大喊道,“文鴦叛賊,休得囂張,讓我鄧忠來會會你。”
鄧忠放慢速度靠近文鴦,論武藝鄧忠那也是後三國時期的名將,還是遠遠不如文鴦,正常交戰的話可能至少會打上十幾個迴話。
文鴦不想被此事拖慢速度,於是全神貫注的觀察著鄧忠的動作,準備一槍把鄧忠刺到馬下。
而讓文鴦想不到的是,鄧忠剛剛靠近他就又立刻加速遠去,根本就沒想著和他交戰。
這麽來迴搞了幾次之後弄的文鴦是氣急敗壞的,大罵道,“你等父子二人皆是反複小賊,居然敢反叛我大魏,還會快快過來送死。”
鄧忠立刻變臉,“那司馬昭殺我全家,我父子才有幸得遇見明主。你敢汙我名聲,還不受死。”
文鴦見鄧忠中了自己的激將之法,正一邊高興,一邊準備想辦法打倒鄧忠。
沒想到鄧忠又故技重施的來了一遍,一靠近就又加速逃開了,“哎,大傻瓜,就不和你打,來打我呀笨蛋。”
氣的文鴦,催馬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