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一年。


    羅刹國境內。


    就在大明方麵對外積極開疆拓土對內繼續深入新政改革忙得熱火朝天的同時。


    舉族西遷的建奴也沒有閑著。


    他們在羅刹這邊算是徹底支棱起來了。


    利用羅刹國內部發生內亂之際。


    建奴多爾袞直接率軍打到了羅刹城下。


    並與剛剛內部奪權成功的羅刹國顧命大臣費奧多爾·謝爾蓋耶維奇·彼得羅夫斯基達成了城下之約。


    按照建奴原本的打算——他們能夠在羅刹人認可的情況下在羅刹遠東地區重新建立清國也就算是達成所願了。


    兩國互不相犯共享羅刹之土。


    可是,沒成想——建奴在羅刹國的戰事打的那叫一個順!


    可謂是越打越順手,仿佛重新找迴了他們之前那股子所向披靡的勁了...............


    自從羅刹國名將尼古拉·安德烈耶維奇·斯維亞托夫斯基所率領的十萬羅刹精銳被建奴殲滅於遠東戰場後。


    內憂外患的羅刹國就已經失去了與建奴大軍抗衡的資本。


    據說,當初羅刹國名將尼古拉所部之所以會慘敗於遠東戰場。


    完全就是因為羅刹國王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與權臣費奧多爾博弈內鬥的結果。


    剛剛登位的阿列克謝一世親自指派羅刹國名將尼古拉親率十萬精銳出征遠東。


    就是為了將進犯遠東的建奴一舉殲滅,以此樹立自己在國內的威信。


    不想交出權力的顧命大臣費奧多爾自然不會讓年僅16歲的阿列克謝一世達成所願。


    於是,羅刹名將尼古拉和十萬羅刹精銳便成為了這場權力博弈的犧牲品。


    隻不過,讓費奧多爾沒有想到的是——建奴竟然把十萬羅刹精銳來了個盡數殲滅。


    按照費奧多爾原本的盤算,隻不過是想讓尼古拉在遠東戰場經曆一場大敗。


    然後率領殘部退迴來。


    可事情的發展明顯超出了費奧多爾的可控範圍。


    尼古拉所率領的十萬精銳全軍覆沒是費奧多爾沒有預料到的。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本著敵人的敵人也是敵人的原則。


    錦衣衛的暗樁在這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否則的話,建奴這邊還真不一定能夠那麽爽利的吃下羅刹名將尼古拉所率領的十萬大軍。


    在建奴與羅刹人後續的交戰中以及羅刹內部矛盾的激化。


    錦衣衛的暗中使勁可是功不可沒。


    沒有錦衣衛的暗中推波助瀾,羅刹君臣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鬧翻。


    所以說——建奴之所以可以撿個大漏最應該感謝的其實並不是為他們製定五年建國計劃的範文程。


    而是應該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大明錦衣衛的“無私”付出................


    於是,在這種異常順風的情況下。


    野心膨脹的建奴已經並不滿足於隻占據遠東地區。


    而且,也並不滿足於與羅刹國這隻“菜雞”平起平坐的格局。


    多爾袞最終以大清攝政王的身份與掌握羅刹國實際權力的費奧多爾簽訂了《清刹北疆宗藩定約》。


    《清刹北疆宗藩定約》規定:羅刹國將其遠東地區以及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包括西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悉歸大清國所有。


    羅刹國承認大清國為宗主國,改稱羅刹公國。


    羅刹君主需向大清國皇帝稱臣納貢。


    每五年,羅刹國需向大清國派遣使者團,攜帶本國珍貴方物,向大清皇帝行朝貢之禮。


    使者團人數不得少於五十人,所貢之物價值不得低於白銀十萬兩。


    遠東與西伯利亞原住民可自行選擇去留。


    若留者,需向大清官府登記戶籍,遵守大清法律,服大清徭役。


    願離去者,需於條約簽訂之日起一年內,從規定口岸撤離。


    且不得攜帶所割讓土地之財物、文獻資料等。


    也就是說——想走可以,人走,東西那是一丁點別想往出帶。


    除了這些內容之外,條約還對貿易規定、軍事限製、外交從屬以及條約遵守與違約懲罰等方麵做了詳細要求。


    最後,羅刹方麵還需向大清國賠償100萬兩白銀的戰爭賠償款。


    據說,這還是多爾袞給羅刹方麵開出的“折扣價”。


    作為迴報,建奴方麵對於同意尊奉大清為宗主國的費奧多爾也是提供了相應的支持。


    如——正式廢黜阿列克謝一世羅刹之主的地位。


    冊封費奧多爾為羅刹大公,承認其羅刹公國國主的地位。


    由此,多爾袞提前完成了舉族西遷前自己吹下的牛皮——在羅刹境內成功建立起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大清國。


    在範文程的建議下——滿清為了穩固人心頒布了一係列的與民優待政策。


    給羅刹人營造出一個成為大清之民可以讓他們過上更好生活的認知。


    而事實上,對於淪為大清國的藩屬國,絕大多數羅刹人其實表現的相當麻木。


    畢竟,早在成吉思汗之孫拔都西征,羅刹的前身羅斯各公國就曾被蒙古征服。


    並且成為金帳汗國的附庸,被蒙古人統治了大約240年。


    所以,對於被附庸的生活,羅刹人其實是挺有“經驗”的.................


    隻不過換個主子而已。


    對於絕大多數羅刹人而言,他們關注的重點是自己能夠繼續生活下去。


    畢竟,這一時期的羅刹百姓飽受權力爭奪下的摧殘早就已經被折磨地精疲力盡了。


    然後,通過《清刹北疆宗藩定約》獲得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建奴。


    經過仔細研究,最終還是在範文程的建議下。


    選擇了位於西伯利亞中心位置的伊爾庫茨克作為大清國的都城。


    不得不說,範文程這個大清“忠臣”還是非常有眼光的。


    伊爾庫茨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坐落於安加拉河畔,交通便利。


    水路可以連接貝加爾湖以及其他水係,對於物資運輸和人員往來有著重要的作用。


    從防禦角度看,周圍有山脈等自然屏障,易守難攻。


    並且該城市周邊資源豐富,有森林、礦產等資源,能夠為新國家的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再加上,伊爾庫茨克在這一時期已經是羅刹在西伯利亞的重要城市。


    有一定的城市基礎設施。


    如果清國在此建都,可以利用這些設施快速建立起行政中心。


    而且也更有利於輻射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方便對廣闊領土的管理。


    確定好定都位置後,建奴方麵就馬不停蹄地展開了遷都事宜。


    並正式將伊爾庫茨克改名為興京。


    寓意這裏將是大清重新崛起興盛之地.................


    當錦衣衛將羅刹的變局稟告給朱由檢後。


    朱由檢隨即在係統群裏@了一心求戰的白無屠、常伯衡、蘇滅三和賈文和。


    「準備一下吧,又來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芒並收藏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最新章節